书城教材教辅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探索
48538500000074

第74章 教学艺术探索(13)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社团建设、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其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求知的要求,构建适合多样化的培养模式,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吸引广大同学积极参与,激发广大同学学习新知、投身社会的激情。学校要经常性地举办各类学术活动,传授各学科最新信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视野;学校应当根据学科专业和年级特点组织各种专题讨论会、学科竞赛等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学校应当支持并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内涵修养和审美情趣,并借此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同时,应注重提升师生共同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整个大学的文化品位,努力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看到,高校的教风与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它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和全体师生的亲密配合和通力协作,需要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在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切不可急功近利,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艰巨性与长期性,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以优良的学风促进校风”的良好局面。由此,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在高校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苏智先.试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九大关系.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月第26卷第10期,第1-5页.

[2]陈冀南.高校教风与学风建设的关系及对策研究.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第22卷第1期,第83-86页.

[3]周贤君.高校学风建设的制度思考与对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9卷第3期,第65-66页,下转76页.

[4]张建刚.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科教文汇,2007年7月(上旬刊),第107页,下转128页.

[5]肖国飞.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55-57页.

[6]宋晓宗.高校学生在学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论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第29卷第1期,第87-89页.

[7]刘丰.《高校如何在教风与学风建设中有所作为.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年第4期,第49-52页.

[8]唐成努,董伟.高水平大学学风建设因素相关性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第13卷第1期,第106-108页.

把握民族大学生思想脉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西南民族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实施教学探索

段吉福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高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新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探索是全面贯彻实施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增强课程针对性、实效性的内在需求。经过两年扎实的教学实践探索,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突出课程针对性,提高新课程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深化教学,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有了明显的增强,教学质量得到普遍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民族大学生,针对性,实效性,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高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新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探索是全面贯彻实施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增强课程针对性、实效性的内在需求。经过两年扎实的教学实践探索,学校的“基础”课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课程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新教材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深化教学,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有了明显的增强,教学质量得到普遍提升,在授课学生中享有很好的声誉。[段吉福,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教师。]

回顾两年来的努力,我们的教学探索突出地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认真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的重要意义,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实现三个统一

为了确保“基础”课的顺利开设,我们派1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召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会”,全体任课老师参加了由四川省教育厅举办的“四川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培训会”,3名教师参加了“四川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讨会”。并邀请“基础”课教材编写组专家、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罗映光教授就课程新方案与“基础”课教师进行座谈,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

教研室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认识、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的重要意义,更新观念、转变认识、统一思想。

通过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上好“基础”课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任课教师共同的事业追求。教师们表示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调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决策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教材编写的决策和审定教材的基本精神上来,为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二、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对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把握民族大学生思想脉搏,寻求学生思想状况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作为一门以大学生思想、精神、行为为教育、影响对象的育人课程,这就要求“基础”课必须把握学校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与现状,根据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寻求民族大学生思想实际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这是进行课程设计、理论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基础。

两年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师生交流、网络沟通、评阅学生作业、阅读学生刊物和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开展学生思想滚动调查等多种形式,尽可能丰富地收集反映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就业、专业特点、民族个性等方面的相关材料,捕捉能表征学生思想动态的各种信息,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释,客观、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脉搏。除师生交流、网络沟通、评阅学生作业、阅读学生刊物等常规性的调研工作外,两年中,教研室教师与学校相关部门一道完成国家民委委托课题“西部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跟踪分析”和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四川省高校学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并撰写了《西部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和《西南民族大学2007年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结果》两份调查报告。先后组织了4次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教材和教师上课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形成文字材料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合理的课程设计,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使教师授课内容很好地与学生思想相契合,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真正做到了使课程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三、深入领会教材,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系统探索提高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基础”不是以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的简单叠加,而是全新的课程体系,具有综合性、应用性、逻辑性、创新性等鲜明特点。新教材内容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的逻辑,由思想到行为、有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如何将教材语言转化为课堂语言,怎样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是确保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1.准确把握教材体系,深入领会教材的精髓。坚持集体备课和听课制度,认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基础”课教材,很好地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统一,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的统一。要上好这门课,需要教师深钻、吃透教材,认真学习明确教材各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把握教材各个部分的重点、难点。为此,我们整合群体力量,通过各种途径,集体协作、合作攻关,共同讨论,发挥集体优势,坚持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体做法是:

第一,每学期教研室至少开展8次以上教学研讨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交流对教材各章内容的理解,讨论教学要点和难点。讨论经典案例,通过讨论,准确地消化教材的内容。

第二,任课教师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加强教师业务联系,通过电子邮件、个人网页、QQ聊天等形式,相互交流教学资料,共同探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共享教学资源,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观摩教案和电子课件。

第三,组织召开了3次教学研讨会,系统讲解教材各章的要点和基本要求,并做到每学期组织2次教学观摩。坚持教师听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至少3次以上。两年来,教研室教师相互听课约100人次,组织观摩教学8次。

2.发挥教师主动性,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突出问题意识,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提高“基础”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案例选择等方面入手,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教育学理论上的重要概念,一般把它定义为“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一直被称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纽带。我们认为,课程设计是讲好一门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由于具体的课程设计很繁复,同时也为了给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教研室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取向。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教学重点。即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国内外实际。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侧重,而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对重点问题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刻挖掘,要讲精讲深讲透,以揭示出问题的实质。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平等互动。转变教育理念,由传统的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由共性教育向个性教育转变,由“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向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充分相信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意创造师生双向互动交流氛围,为学生设计探索问题的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需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运用多种丰富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第三,了解学生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感、所惑、所需等问题,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掌握课堂教学主动权。对不同专业、不同情况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四,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塑造教学个性。教师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塑造出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我们提出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需要从如下方面进行:首先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其次,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个性特点及优势,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独具特色和富于个性的教学风格。再次,取长补短,善于学习。学习和借鉴他们剖析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学习和借鉴他人优秀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