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知识、创造”的现代设计教学理念
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年轻教师伊顿就提出:“认知、体验、创造”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否定以学习和模仿教师技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开创以创造为核心的设计教学新方法,后来成为西方各国现代设计教学的一种重要思想[1]。在这种设计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西方的设计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为推动西方的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伊顿“认知、体验、创造”的基础上,我提出“信息、知识、创造”的设计教育思想。该思想的核心是课题设计与课题进程管理,让学生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以教师设计的课题为目标,主动学习课题有关的知识,在这种过程中逐步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信息”向“知识”的过渡和“知识”向分析、综合等“创造”能力的转化。
信息、经验、智慧、思想、理论是知识的五个层次[2],如果设计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想启发和智慧创造,是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当今的设计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已被网络媒体所取代的信息传递功能上,而应将教育的核心放在启迪智慧和创意的高度。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须时时更新,课堂教学核心向对信息的利用、引导和再创造方向转移。设计教育者角色也应当从过去单纯的知识经验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对于一名设计专业的教育者来说,首先要掌握丰富的信息,这种信息包括各种设计案例、最经典的设计作品、艺术评论、最新的设计信息、还包括最有价值的设计网站的网址等。但是信息仅仅是获得智慧的前提,如果仅仅是把各种信息硬塞进学生头脑,每一种信息在头脑中各占一格,互不联系,那么信息塞得越多,学生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地就越小。当心灵完全被塞满时,“自我”就被完全排斥时,人的头脑还不如一台计算机。掌握信息并非目的,将所掌握的信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消化,然后厚积薄发,再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有启发,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信息和知识只有升华和发酵,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种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具有对话和交融的机会,才有可能产生智慧,人才可能成为智慧的人。在这种生态关系中,不仅有各种知识之间的对话和交融,还有构成自我的各种要素——感觉、意象、观念(包括意识与无意识)、感情、生活态度、信仰、知识等之间的对话和交融。这些异质要素之间相互对话和交融的结果是产生智慧的火花。一句话,智慧绝不是纯粹的信息,而是信息与自我深层碰撞的火花。这种“关系”的建立恰恰就是设计过程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课题,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美国著名设计教育家A.J.普罗斯曾说过:“设计教育的目标不是造就设计师,而是解放他们”。传统教育有什么特点?传统的教育追求内容和过程的确定性,追求结果的标准化,追求人的批量生产。现代教育的一大转换就是强调非标准化、个性化教育,强调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都当成完全不同的个体,追求人的解放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教育尤其如此,离开了个性和创造的设计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教学[3]。而这种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模式也正是学分制的必然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来设计教学课题和创设符合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下面我们以“课题设计与教学管理”为核心,围绕组织课堂教学的五大工作来阐释学分制条件下的具体改革内容。
1.调整培养目标,建立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当前我们大部分艺术设计院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都定位为:培养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类高级设计专门人才。设计学院在教学大纲中设定了很高的人才培养目标,认为培养目标写得不高就不是高校,办学水平就不高,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从今天的教育实践来看,这种目标很难在四年的大学教育中得以实现。在发达国家,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在企业设计部门至少从事5年以上设计实践才能独立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因为很多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学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拟定为:掌握艺术与设计技能、会通艺理的兼备专业基础、宽阔知识视野、反省精神、求知激情和创新意识的创作者和思想者[4]。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进入信息时代,教育改革不但要有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如果不改变落后的教育指导思想和陈旧的教学观念,授课方式方法跟不上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学分制的终极目标就不能实现。近年来国内大多数设计院校都实施了学分制选课制度的改革,正逐步构建完整性、系统性专业课程模块,把学生推到了一个必须自己主动计划和安排设计课程体系的学习平台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保守的狭隘的专业教育,使学校功能从塑造型向服务型转变。
2.建立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和信息平台,设置研究型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条件下的设计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是过去传统设计教学条件下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方式已成为过去。老师应该扮演一个信息交换的中间环节,教材只是起到将知识串联起来,提纲挈领的作用。老师更应是启迪智慧、启发创造潜能的明灯。例如: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安排同学在网络上搜索与设计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和设计案例,然后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其实学生和老师站在相同的信息平台,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信息,这种情况下,学生所掌握的设计信息完全有可能比老师的信息更丰富。老师应该引导和发动学生分工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共同完成某一方向的信息的收集整理,同时避免重复劳动,然后学生相互交换各自拥有的信息。当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取和消化丰富的教学信息时,教师就完全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引导学生将信息转化成知识、观念以及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5]。真实社会生活中的设计问题往往包含着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针对这些问题的设计方案的产生,除了理性的哲学思辨、实证的科学思维之外,还要凭借灵感、直觉、联想等多向度、非逻辑、反常规的思维方式,而这恰恰就是设计课程所要训练和掌握的思维和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课程中应该创设一种特殊的研究型学习的教学情景,来引导学生在掌握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探寻设计的方法、程序、观念和哲学的理解和融会,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与联想之中寻找创意与灵感,运用非线性思维方法寻找这种“联系”,懂得在综合之中去创造。那么,学生所掌握的信息就可能上升到智慧甚至思想和理论的层面上来。落实到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对信息的提炼、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创造性方法和思路的引导上。只有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才能培养学生在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思维以及社会价值判断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开放型、综合型”的设计人才,这种人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的“有创造力的文化人”、“贯通而求洞识的人”和经常获得“芝麻开门”式智慧的人[6]。
3.精心设计教学课题,以研讨型学习为主,重视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成长。通过精心的课题设计和训练,让学生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课题设计”成为设计教学改革的节点,尤其是高年级设计课程必须加强课题设计观念。在授课的第一周阶段,老师首先公布教学进度和课题要点,阐释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提前公布课程最后作业的深入程度和具体要求,作好研究型学习的思想准备,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老师设计的课题情境。到第二周,当学生基本理清了老师的思路后,就按部就班地进入既有课题设计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便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开始实施以研讨为主的教学思路。研讨型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设计获得直接经验,养成钻研、协作的精神,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研讨型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重要环节。
现代艺术教育强调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成长。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流程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时间,让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条不紊进行。我们和来自德国高校的数名设计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发现中国和德国的设计教学有一点差别非常大,他们特别重视过程设计,有一种深入到骨髓的科学和严谨。反观国内的设计教学,疯狂扩招背后是教育资源的严重稀释,设计课程教学往往流于草率与肤浅,重结果轻过程,老师缺乏对学生作业进程深入的跟踪和指导,作业经常是薄薄的一两张效果图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重视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套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哲学。
4.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把握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教学进程管理。经过多年的设计教学的摸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学分制条件下,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的管理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清晰的目标、明确的作业进程和时间表、合理的分工与协作、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设置阶段性的检查标准,每一步都要有详细记录。其中教师的启发和鼓励,及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是关键[6]。课题进程管理的成果最后体现为作业的成绩评定向课题汇报转化。教师根据项目操作的周期变化,用四~五周的时间来完成某一课题的学习与实践,如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展示、广告等,这些课题若由学生单独完成,则难以深入而效果不佳,几个人分工合作完成,接近实际工作的项目流程,老师如同一个创意总监或项目经理,以分工、进程记录、周记、小节、后记、方案展示等形式精心管理和严格控制流程。作业的进程便如同百米跨栏,必须个个突破,层层推进,把大的问题转化为多个小问题,逐一加以解决。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其实艺术设计的过程是非常讲究科学流程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设计的实际操作完全就如同严格的工程项目,需要一丝不苟严格管理,层层推进,才能有很好的设计成果产生。
5.引入虚拟典型性项目环境,在有压力的氛围中学习与创作。设计课程在教学安排中通常设定为五至六周为一个单元课程,在有限的阶段时间里对一门专业课程所有的知识体系只能择性地加以研究和学习,为避免浪费时间和浅尝辄止,精心设计的教学课题和课堂管理流程就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高年级的设计专业课程如包装、展示、VI、广告等课,在课题规程中虚拟出典型性的融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的课题场景,并设定相应的跟进与反馈机制和明确的时间进度,各个小组能够随时看到自己的进展效果,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评价、督促与引导,并经常性地进行小组间的横向比较,让同学之间相互有所启发和思维碰撞,营造一定的竞争氛围和压力传导机制,让学生在有压力的学习氛围中进入体验与创作状态,进一步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的创作而非被动的作业。这种虚拟典型性项目的设计创作,也是设计实践的适应演习,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激烈的商业设计竞争氛围,以利于培养学生勇于竞争、知难而上的设计心智。
三、结语
今天的艺术设计需要一种综合智能,这种综合智能包括:自学能力(尤其是利用现代传媒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的能力,选择与判断的能力、综合与创新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责任是帮助学生树立形象和逻辑思维,培养他们对于自然、社会和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和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及对未来的预见能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