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探索
48538500000095

第95章 学分制探索(3)

随着艺术设计活动的内容、范围以及方法理论的扩延和发展,许多重大的社会设计课题,必须从多学科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加上艺术的想象力和预见性才能得以解决。由于多年来我们的设计教育实行的是班级教学,惯于固定的技术与技能训练,并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独立的理性思考与批判精神没得到充分发展,创造性思维和个性追求的不足,缺乏观念探索的普遍推崇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使我们的设计教育质量和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分制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学分制要求我们迅速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及落后的教学方法,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媒介社会,与时俱进,革新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建立一套适应当下信息社会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才能担负起培养各级各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设计人才的任务,才可能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成为培育未来设计师的摇篮。

参考文献

[1]钱安明.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影响浅谈.设计在线http://www.dolcn.com.

[2]王志纲.财智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鲁晓波.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与高等工业设计教育对策.中国工业设计在线.

[4]许江.当代艺术教育刍谈,摘自《清华美术3卷·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6]腾守尧.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摘自《清华美术3卷·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曲国先,蔡丽娟.从互联网络到视觉传达.中国数码设计在线http://dig.dolcn.com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族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研究

周梅 杨荣

摘要:学分制的发展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学分制在我国高校有了可喜的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实现了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的大团圆,文化的多样性更是十分明显。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少、边、山、穷、老”地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西南民族大学与时俱进,从2004级新生开始正式推行学分制,并为此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文件。经过几年的运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学分制,民族院校,多元文化,改革研究

追根溯源,学分制的发展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选课制于18世纪末首创于德国[1]。19世纪初叶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冯·洪堡倡导实施选课制,他主张学习自由,倡导自由的个性教育,强调人的个性的自我形成。1810年他创办了洪堡大学(即柏林大学),推行自己的主张,由学生自行选择学习的课程。1825年,选课制建议被美国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不久,新建立的弗吉尼亚大学开始试行选课制[2]。[周梅(1964-),女,四川邻水人,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司法、民商法。

杨荣(1965-),男,四川平昌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

而学分制的改进和完善应归功于美国,特别是哈佛大学。19世纪2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正式允许高年级学生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到了1839年又允许学生从二年级起选修自然科学、外语和历史等课程,以取代原来规定必修的拉丁语和希腊语。1869年,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就任哈佛大学校长,他指出:“一本启蒙书,一种回答式教学法,一根教鞭能教育所有学生”,但是这就好像为群体做衣服一样,统一按照平均尺寸去裁剪,不考虑量体裁衣,也就是从不考虑学生个人的天赋、意愿和兴趣,学生没有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权利。因此只开设必修课是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只能培养庸才[3]。所以他在其任职的40年中不断推行选修制,1874-1875学年,除了修辞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外,必修课仅仅只在一年级设立。1883-1884学年,一年级也开始实行选修制,使选修课占其年级总课程的60%,到了1895年,一年级的必修课就只剩下两门英语和一门现代外语了。与此同时,不仅课程设置越来越多,而且学生的学习方案也是五花八门。学校为衡量选择不同学习方案的学生的学习进程以及建立一个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统一标准,从1871年开始哈佛大学把选修的课程逐一列出,并根据每门课程的难易和学习量的大小折算成“学分”,每个学生可根据个人条件选修若干课程,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便可取得学士学位。于是,以学分为测量单位的学分制成为一种正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哈佛大学建立并推行[4]。学分制在哈佛大学确立后不久,美国其他大学也相继仿行。大批院校纷纷减少或废除必修课,大力增加选修课,实行自由选修制。到20世纪初,学分制在美国得到普遍推行。美国高校所实行学分制是完全学分制,这种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大,学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100多年来,美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已呈系统化和成熟化。

学分制在欧洲各国高校也非常流行。在我国,学分制是1917年由蔡元培先生最早提倡并在北京大学首先实行的“选科制”。随后,东南大学、金陵大学等高校紧跟其后将学级制改为选科制。1922年,当时的教育部颁布“新学制”强调“谋个性之发展”,明确规定我国大学普遍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2年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和院系调整,按照苏联模式高校一律采用学年制。学年制的高等教育,可以说就是用一个规定和型号生产“产品”,必然导致“千人一面”的结果。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报告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实行学分制”,同年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也作出了相应规定,于是我国不少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实行学分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不少高校积极引入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在我国高校有可喜的发展。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或称学分累积制。它是以弹性学制为前提,以选课制为核心,以竞争机制为动力,以教师挂牌授课、学生发展自我设计等为内涵,以学分及绩点计算为评价学生课程学习质量、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和手段,并辅之以导师制的一种系统性的制度设计[5]。

在民族院校,多民族文化交汇与融合表现得极为突出。多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习俗、文学艺术等民族文化因素,在校园中碰撞、交流和融合,构成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特有背景和靓丽景致。比如我们西南民族大学就实现了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的大团圆,文化的多样性更是十分明显。

我们民族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少、边、山、穷、老”地区,这就自然造成:

第一,他们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影响较大,无法避免地呈现出复杂的民族多元性和文化多样性,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到大学后适应期相对会比较长。

第二,他们的汉语言水平存在差异,无论是汉语的口头表达,还是汉语的书面表达,都是参差不齐的,一方面使其接受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给教学带来极大的障碍。

第三,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转型为“大众化”教育,民族院校在扩招的背景下,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且有所下降。既有低分者,又有高分者;既有“少、边、山、穷、老”地区的学生,又有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生源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态势。

第四,相比较于一般院校,民族院校学生中的贫难生、特困生较多,他们需要较大精力勤工助学以帮助其完成学业。

第五,来自不同地区的多民族学生一进大学、来到大城市就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以致急功近利思想更为浓重。大多数同学想的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少数同学想的是怎么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还有极少数同学则关注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面对民族院校学生的这些特殊性,客观存在的较大的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性就比一般院校和重点大学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学分制的推行就成为民族院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必然而最佳的选择。

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有利于充分体现和具体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其强大的生命力正在日益显现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概而言之,学分制与一般的学年制相比较,其优势和特点主要在于:其一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个性差异发展,既是学分制的重要特征,也是学分制生命力所在。高校实行学分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经济状况等选择专业和课程,也能选择上课时间、修读方式以及每学期选修多少学分、修读多少门课程等,这必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二是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时限灵活。“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的各个学期申请毕业……4年制学生在校修业年限原则上为3~6年,5年制学生在校修读年限原则上为4~7年”[6]。学分制不受年限的严格限制,学生可以工、学交替,分段完成自己的学业,也可尽快修满学分,从而提前毕业。其三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这是学分制的主要特点,也是学分制的精髓、灵魂和本质所在。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一方面可以适当、适时调整学习内容、速度和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自行设计、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极大的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其四是学分制配套实施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有利于因材施教。实施导师制是为了防止学生在自主设计学习计划、自主选修专业和课程时存在偏颇,针对所指导的每位学生的特点、特长、志向、学习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等,指导学生合理制订发展目标和修业计划,合理选择专业和课程,改进学习方法。其五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完全学分制可以做到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特长、志向、学习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等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进行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当然,学生在学分制下自主选择,也得遵守一定的原则。西南民族大学按照“增强素质、拓宽口径、夯实基础、灵活方向”的原则调整和构筑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平台课(通识必修、通识选修)27%、文理基础平台课(文理必修、文理选修)16%、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专业选修)49%、实践平台课8%[6]。这个原则和课程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个人成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其六是学分制的推行将激烈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教学领域,这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此同时也相应的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学分制下的高校教师第一次成为待价而沽的卖家,教师挂牌上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的教师,这就意味着高校教师既要能以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专长开出足够数量的、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课程,还要求他们对本学科的学术前沿以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甚至新兴学科有所涉及和研究,而且还得掌握和钻研教育教学艺术。

西南民族大学与时俱进,从2004级新生开始正式推行学分制,并为此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文件[西南民族大学为了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从2004级学生起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根据《中共西南民族大学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学校制订了一系列学分制文件,并在2004年汇编成《西南民族大学教育管理文件选编》。经过几年的运行、探索、改革、修订,2007年又编选了《西南民族大学学分制文件选编》,涵盖了2007年7月以前的教学管理文件。]。在实行过程中,继续坚持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为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民大精神,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经过几年的运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