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探索
48538500000096

第96章 学分制探索(4)

第一,对学生选课、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指导不够。虽然学校《学分制文件选编》中有一系列关于学生选课等的规定,学院也集中组织了学习,但实际上不少老师和学生对这些文件和规定了解得并不多,再加之部分老师还是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之客观上现在新、老校区有较远的距离造成老师与学生见面机会少、相处时间短。这些主客观原因最终导致老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对学生选课、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等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比较深入的指导。

第二,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等教学资源有限。众所周知,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学校提供给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不但要有相当数量,同时应有较高的质量。可现实情况是,不少高校选课制严重滞后于学分制改革、实践和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目前的中国高校还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可供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和学分的市场”,因为许多高校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均不理想,从而导致学生选课受限、自主学习的空间有限。

第三,对课程必读书目的布置和检查落实极为不够。由于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时限灵活,学生中有的想提前毕业,有的想在低年级就修满学分然后集中精力准备考研,于是不少学生选课较多达到或超出学校规定的每学期可选学分的最高上限,他们有意或无意形成为学分而学的现实,他们忙于奔走在各教学楼、听不同的课程、应付性地完成多门课程的作业,可却对每门课程应该阅读的必要的参考书籍无暇顾及,而不少老师只是将课程必读书目在开课之初告诉学生过后却少有检查。这样,不少学生虽然通过听课、完成作业、考前背笔记等可能取得较高学分,但他们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却令人担忧。

第四,对学生管理不力。对学生管理不力,一方面是任课教师造成的,另一方面是辅导员或班主任造成的。从任课教师这个角度看,有的教师唯恐自己开的课遭冷落,没有学生选,或者选课学生不足开课人数,于是便放宽要求、放松管理。而低年级学生则从学姐学兄们那里知道某些老师的课容易及格,于是可能选课的人数是多些了,但他们在学习上却不刻苦、不努力,这既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也影响到学分制的改革发展。从辅导员或班主任这个角度看,他们当中不少同志还习惯于过去的常规管理,殊不知学分制下的学生行政班建制多是形式上的,而实质上学生一旦选课结束后他们就形成许多新的教学班,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行政班但每学期在教学班度过的时间并不短,可辅导员或班主任对教学班的管理却重视不够,导致不少学生钻空子,迟到、逃课、旷课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第五,与学分制配套的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分制的推进和改革。首先,学校现在是由招生部门按学生分数高低一次性录定学生的专业,学生少有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和权利。虽然学校允许学生转系或转专业,但有一些规定和制度的约束,有形或无形中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选择专业。其次,虽然学分制对实行弹性学制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障碍,已修满学分的学生不一定就能提前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再者实行学分制后,学校人事、财务、后勤等部门缺少配套制度和配套措施,教学科研中心地位并未真正落实,为教学科研、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未真正树立,因而学分制的推行和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基于前面所分析的民族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和目前学分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必要加大改革力度,使民族院校学分制的改革与深化真正与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从而更好地为国家的安定团结和政治稳定服务,为我国民族地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优化培养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学分制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能否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来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这就要求各学院各专业必须在过去学分制运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尤其是加大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整合,既要注重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配合,注重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又要大胆进行课程整合,减少课程门数和内容的重复,提高课程综合化、系统化的程度,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西南民族大学现在采取的课程体系是“平台+板块+模块+组”的结构形式。该“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平台、文理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等四个平台;每个平台下面分若干板块;每个板块再细分为若干模块;模块中可包括若干组。”每类平台的课程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目前关键在于对相关平台及板块课程的优化和整合。首先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文理必修和专业必修)是保证学生必备的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要求所必须学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应在培养计划中做明确规定,学生不得以其他课程的学分来替代。其次选修课包括通识选修、文理选修和专业选修,其中通识选修、文理选修学生可自由选课,应主要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相关课程,而专业选修课则应通过专业模块为学生提供若干不同发展方向的选修课,并明确学生选修某一方向须达到的学分的最低比例,以培养起专业发展兴趣和方向,所以这类课程的内容应多涉及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再者在上述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选择的情况下,通过开设辅修专业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讲座或学术报告,并记相应的学分。只有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学分制选课内容的完善与优化,才能为选课制的良性运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形成可供学生“自由选购课程和学分的自由市场”。目前选修课程较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很小,这是当前许多高校实施学分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多数高校实际上现在还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造成选课制发展不充分、不成熟,从而严重制约着学分制的实施。为此,要加大投入,重视选修课,尽一切办法丰富课程资源。一方面学校应采取相应办法和措施,多开课、开好课,另一方面老师们应改变“重必修、轻选修”的传统观念,尽可能地开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选修课。

2.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师和学生充分了解学分制的诸多规定,确保学分制的顺利运行。学校从2004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并制订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规定,虽然学校、学院也都组织过学习,但是也多是在大会上或各学院教师集中时读一读,由于各种原因老师和学生对学分制的诸多规定了解得并不多,甚至可以说不是太清楚,影响到学分制工作的有效运行。所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充分了解学分制的诸多规定。一方面,将已经汇编成册的《学分制文件选编》发给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使他们真正了解学分制的意义、实质、内容、特点及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因为他们是教学一线的授课教师,绝大多数人还得担任导师,他们对这些规章制度清楚了,学分制工作的开展才有保证。另一方面,在每个年级新生进校的入学教育期间,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讲解学分制的规章制度,使同学们一进校就清楚明白学分制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要指导他们认真学习修读指南,清楚地了解本专业课程体系和修读指南上先行后续的逻辑关系,他们才能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特长、志向、学习能力和其他实际情况,合理地制订各自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和修业计划,才能确保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应该让学校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同志学习、了解学分制的相关规定,他们清楚了,才能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确保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才能使学分制顺畅地运行。

3.健全导师制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导师制既是实行学分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分制顺利实行的重要保证。民族院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就是在民族院校实行一种由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每位导师可指导5~10名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负责,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和西部开发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导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还应是学生的“人生发展设计师”。学校应建立对导师的培养、选拔、聘任、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完善的运行机制,从政治思想、教学科研、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导师提出更高要求。导师在本科生一、二年级最为重要和关键,首先要做好思想品德上的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能接受良好校风的熏陶,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向学生介绍本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内容、方向和发展前沿,使学生及早了解和明确学习的专业内容与发展方向。再者做好选课指导,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又要注意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导师在本科生三、四年级则应侧重对学生考研、择业创业等方面的指导。

4.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学分制实行过程中如果只用学分是很难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为了避免学生选课重量不重质、为学分而学的偏差,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应采用绩点制或绩分制来全面衡量学分制下的学习质量。比如本科生每学期选课最高学分应限制,最高不得超过30学分,避免把获取学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每门课程在开课第一节课,老师应布置必读书目,并认真检查落实且纳入该课程考核成绩;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中应明确规定,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如果小于70分的取消学士学位资格;还可以规定单科成绩不能低于一定的分数(特别是专业必修课)、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必须达到良好等。这些管理规定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思想上认清学分制的质量内涵,树立质量意识,自觉增加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有助于整体学风的好转,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5.完善学分制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学分制在学校实施时间还不长,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就难以做到管理有序,教师则难以做到有章可循,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就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混乱。所以,我们应在已有管理制度基础上,修订并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如选课制,导师制,教师开课规定,弹性学籍管理制度,转专业的有关规定,考试管理制度,成绩管理制度,免修、重修、再修及辅修制等。使我们真正做到有章可循,确保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6.创新学生工作新模式,适应学分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80”后,一部分是“90”后,许多人长期受父母庇护甚至溺爱,独立性和自立性缺失,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这给目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当然也给学分制的施行增加了一定难度。同时,学分制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课程进度、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于是传统的行政班级界限被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基本不复存在,学分制下的大学生不再拥有共同的教师、课程、课堂听课时间,以至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班的学生在一起集体活动的机会大幅减少。这样的现实情况有可能造成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观念淡薄、集体荣誉感淡化甚至出现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另外,“80”后、“90”后的大学生身上确实有许多优点,毋庸讳言也存在不少缺点如追星、网瘾、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比较严重,且不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或自我设计不足,极易产生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各种偏差,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学校不稳定、教学秩序混乱、学生素质下降等不良现象。这既需要我们在推行学分制时要完善学分制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要尽快创新学生工作新模式,适应学分制改革发展的需要。第一,任课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对那些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同学,除说服教育外,还应在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中体现出来;第二,加强教学班管理,由于教学班带有临时性所以可组建教学班临时学生管理团队,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效果;第三,学校在排课时留出一定时间以便学院、年级或班级开展大型的集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第四,加强公寓、社团和基层党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管理和活动,多方面地引导、促进学生成才。总之,要创新学生工作模式,促进教育、管理、服务三结合,以确保学分制的施行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霍玉敏.国内外高校学分制浅析.长沙大学学报,2007(1).

[2]刘贤红.哈佛大学课程选修制的发展及其借鉴.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