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寻逝去已久的远古世界
4856400000029

第29章 印度的宗教

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之后的1000~1500年间,印度民众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明显的是宗教和社会组织方面的变化。吠陀早期的那种无忧无虑的乐观主义逐渐被悲观主义所替代。社会已经没有灵活变通、无拘无束的性质,代替它的是越来越严格的按职能和特权区分成不同的阶层。同时,一个新的文化综合毗湿奴雕像体逐渐形成了,这就是印度教。

印度教兴起之时,流行的宗教已经由简单的多神教变为错综复杂的信仰和礼制,崇拜的神祗数量也变得非常多,等级的差别也很大。神的称号和等级以及崇拜的形式,随着地区和居民阶层的不同有变化。除了少数例外,从前雅利安神祗中比较突出的神已退居次要地位,而新的神祗则随着本地前雅利安崇拜的融入而增添进来。最后,被承认的神和半神增至几千几万。

老的太阳神毗湿奴据说有许多化身,因而以不同的名号受到崇拜。人们仍然将其视为欢乐的善神,是代表宇宙中创造力或构成力本原的“保护之神”。毗湿奴据说不赞成杀生,所以他所收受的祭品只是花环,从来没有宰杀的牲畜。与之大不相同的是湿婆,即“毁灭之神”。尽管她有些方面使人感到可怕,但崇拜她的人要远远多于毗湿奴。湿婆的典型形象是五面四臂。在某些方面,她被视为善神,因为毁灭的力量是世界和生命演化中必不可少的力量;但是她的力量是可以有制服作用的。湿婆的某些信徒是苦行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但在其他族中湿婆崇拜要求血祭,而且同采用放荡礼仪的繁殖崇拜相联系。第三个大神影响最小,叫做梵天,是哲学家所说的绝对存在物或世界灵魂的化身。梵天代表一种抽象的力量,不像毗湿奴和湿婆那样吸引大家的想象。他被具体化为能够在一片莲叶上安坐的细小形象,然而,这湿婆雕像个神促进了神秘的禅定。

与西方民族所熟悉的宗教形式相比,印度教在许多方面显得有些“另类”。它没有系统的信条,没有成套的教义,没有单纯的信徒集会,也没有设立的教堂。它认为神的真谛是多面的,拯救的道路是无数的。印度教着重宣扬的社会风纪是尊敬并支持婆罗门;不杀生,特别是不杀牛;妇女处于低下地位;遵守种姓法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印度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的与宗教的综合体,它体现着各种各样的宗教和社会阶层,但只有婆罗门即祭司才有权给予综合。婆罗门成为全印度的礼仪执掌者和崇敬及物质报酬的领受者。他们不推行任何正统的信条,也不反对异教徒,但却有力地把持着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地位。

公元前6世纪,社会的分化和宗教礼仪的束缚使民怨日益激烈,结果发生了由贵族人物领导的几次反抗运动,这些斗争的目标就是反对婆罗门过度的要求。所以,它们最初采取了一种异教徒的甚至反对宗教的形式,其中有两起则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哲学和宗教学说,就是耆那教和佛教。尤其佛教,传入了印度以外的亚洲地区并受到及其广泛的崇奉。不过,令人不解的是,不断外传的佛教却在其诞生的国家内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