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秘鲁沿海中部开始,顺山麓一直向北到智利北部,这一广大地区被称为安第斯中部地区。在这里,没有大河,气候非常干燥,降雨量极小。沿海地区由于缺水而成为沙漠,农业条件极差,只有在少数有山间溪流通过的半山地或高山谷地才有些可耕地。在海拔4000米的一些高山草原地带,也曾有人在那里垦殖生息,而真正的住人区则在高达海拔5300米的地方。而这里就是印加文明的所在地。
安第斯中部高原地区印加古国是在古老的安第斯山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它之前,最重要的文明有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纳斯卡文化、莫契卡文化(或早期契穆文化)、蒂亚瓦纳库文化,印加文明就是上述文化发展的顶峰。
查文文化的年代距今约3000年左右。它是由秘鲁境内高原北部莫斯纳河畔小山村一处总面积为11250平方米的查文一德一万塔尔考古遗址而得名的。在这个村落西南约300平方米的地域里,发现有地下神殿和石板建筑,包括石坛、石柱、古碑等。各建筑物之间有用石块铺砌的地下引水渠道的排水用的暗道。在这些石板建筑中,有一座被称为“卡斯蒂略”的大厦尤为引人注目,它高达15米,看上去极像一座碉堡,整个建筑有许多的房间和走廊、楼梯,以及供通风用的烟囱。大厦的石柱上既有深浮雕,也有浅浮雕。由于宗教崇拜的影响,这些浮雕的图案均以虎神为主题。整座大厦宏伟庄严,很可能是部落首领的住宅或宗教崇拜的场所。
查文文化的雕刻艺术有其鲜明的特点。在古庙圆形广场的围墙上,有各种图案的石雕,凶猛异常的美洲虎和手持武器的威武雄壮的战士,形象都栩栩如生。在一块巨型石碑上,雕刻有许多兽头人身像,兽头上还有比身体高几倍的蛇形羽冠装饰。石碑用的是线刻手法,线条精确、严密,显示了作者的高超技巧。
在秘鲁西南海岸的塞琴遗址中,还有一座方形泥土建筑,四周嵌有88块石板,上面雕有战旗、武士和人体构造的各个部位,土墙上还雕刻了虎、鱼等动物的形象。这些艺术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侧面。
查文文化的末期,金属器物与陶器并存,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陶器大都为黑色或棕色,上面饰有几何图案;图案是在潮湿的陶坯上钻眼、打印、抠刮制成的。金属器物的制作技术也很高超,匠人常用金片在模子上打印出虎、兀鹫和蛇的图案,其回纹极为精细。金属器物的种类很多,有耳环饰物和匙、箸等。
从遗址资料考证可以看出,到了查文文化的末期,社会阶级已开始分化,那些宏大并饰有雕刻的建筑物显然是部落首领们的住宅。为了建筑这些住宅,贵族们动用了许多部落平民和工匠来开采、搬运大块石头,进行建造和雕饰,耗费了人们大量的体力和心血。
帕拉卡斯文化和纳斯卡文化是印加国家形成前的第二类主要文化。帕拉卡斯文化处于秘鲁的南部,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至公元5世纪,以其南部沿岸的墓地发现为它的文化代表。由于这一带气候干燥,土质沙化,所以在生砖砌成的墓穴里,人们的尸体虽未施用防腐剂,但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木乃伊。在这些墓穴里,共找到了429具木乃伊,他们所穿的各色丝绸衣物,完好无损,纺织品的色调和谐,图案复杂而鲜明细腻,从中可看到帕拉卡斯文化时期高超的纺织和刺绣工艺,可谓古代世界优秀的纺织工艺品之一。墓葬中还发现有大量金饰、陶制品及各种食物,这显然是部落中贵族的墓葬。
纳斯卡文化也处于秘鲁南部沿海。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纳斯卡文化也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至今未发现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和宏大的建筑物。从墓葬情况来看,还很难看出当时社会有无贫富分化,可能还没有特权阶级的存在,没有统一固定的宗教信仰,也未出现统一政权。遗址中的陶器多属彩陶,涂有釉,但不是用陶轮制成的,而是用螺旋粘着技术制作的。着色一般是以红为底色,图画用了11种色彩。绘画多以鸟兽、草林、怪神或头像为题材,内容多样。陶器的种类有各种提梁壶和敞口碗。
纳斯卡文化遗址中的陶器除陶器以外,从纳斯卡的纺织物看,技术也很精细,织物的色彩达190种之多。纳斯卡墓葬中的织物,不仅有刺绣,还有花缎、花毯、本色绸、罗纱等等。皮斯科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色彩绚丽,图案变化多姿,并含有数学的图案,这些织物被称作“世界纺织品的奇迹”。
纳斯卡人在皮斯科的海岸画有一大片地表图案,其沟长200米、宽2米、深0.6米,形似烛台。尤其在利马以南400千米处的一块荒凉的高地上,地面画有非常规则的几何图形,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星形、三角形;还画有一些非常像某些动、植物的图案。据推测,这些图案很可能与天文观测有关,是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沉落的位置画出线条来作为确定主要季节标志的。
莫契卡文化,或称早期契穆文化,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代末,公元4~9世纪,是它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它的区域是在北部沿海,即现今的厄瓜多尔的南部和秘鲁的北部。莫契卡文化是因莫契卡语系的部落集团而得名,契穆则是这一部落联盟的王的称号。莫契卡以农业为基础,有纵横交错的排灌渠道,其中一条从契卡马河引出的运河长达113千米,在运河两侧又引出长短不一的水渠以利灌溉。莫契卡人已懂得施肥,农作物种植的品种也很多;家畜以狗和骆马为主。莫契卡的房屋是用方形生砖建造的,用石板作房基。庙宇建筑在土金字塔上,墙上绘有彩色壁画还雕刻着浮雕,均以人和动物的形状为摹本。著名的“太阳神庙”,基座长228米、宽136米、高18米。太阳神庙南的金字塔每边长103米、高23米、用1亿3千万块土坯建成。
莫契卡文化的陶器以红、白彩绘为特征,造型奇特,有些像人物,有些像鸟兽,形象逼真。尤其是人头塑像,制作考究、形态各异、极富个性。由于人们对战士的尊敬,在陶器上塑有许多手持各种武器的战士形象,以及作为战利品的俘虏形象。
莫契卡的冶金技术也很发达,人们已使用金、银和铜的合金,制作许多饰物,并以红铜为主制作工具。
由于经济上的发展,莫契卡社会已出现了分化,出现了贵族与平民之分,也出现了奴隶;社会上还存在着职业的分工,出现了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阶层,如医生、祭司等等。男女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女性受歧视,不能参加宗教仪式。这一切说明了莫契卡社会中阶级的产生、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对立的出现。
蒂亚瓦纳库文化发端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的的喀喀湖东南地区,它在公元1000年代初的几个世纪中开始发展,到6~10世纪时,其影响已扩展到包括现在的玻利维亚高原、秘鲁的北部高原和沿海、厄瓜多尔的南部、智利的北部和阿根廷的西北部。蒂亚瓦纳库起源于叫做“蒂亚瓦纳库”的小村落,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长1000米、宽450米的大遗迹群,“蒂亚瓦纳库文化”由此得名。
蒂亚瓦纳库文化的发源地的的的喀喀湖在这些遗迹群中,保存最完整的是“卡拉萨塞亚”的阶层式金字塔,它占地约210平方米,高15米,是一块用围墙围起来的方形场地。场内有深入地下的内院,有阶梯相通,其顶部是一座四方庙堂。著名的太阳门是蒂亚瓦纳库最重要的古迹,它高2.4米、宽4.5米,是用一块重达百余吨的巨大长石雕凿而成的。太阳门的两边壁面光滑,门楣上有被光线围住的浅浮雕人形。浮雕中的人是虎头人身的天神,天神头戴羽冠,左手拿箭袋,右手持狼牙棒,是他制造电闪雷鸣的工具,在天神的两侧,分列着48个较小的人像,其中上下两列是有翼的人,中央的一列是人格化的鸟。整个太阳门浮雕精细,比例匀称,造型庄重。据考察,蒂亚瓦纳库附近没有中长石、玄武岩,离其最近的产石地也有5千米之遥,若建筑这座太阳门蒂亚瓦纳库的太阳门,需用数百人有组织的劳动才能把这百吨以上的石块运来。当时的人们究竟用什么方法将这巨大石块运到广场并竖立起来,直到今天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蒂亚瓦纳库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金银制品,如金杯、面具、饰物等;也有铜和青铜器物,如刀、斧、柄环等;还有类型多样的各种用途的陶制器皿,上有色彩鲜明的彩绘;还发现了各种织物,其刺绣的图案均以模拟人形和兽形为主,也有一些是几何图案。
从遗址的发现情况来看,蒂亚瓦纳库文化逐渐向四周扩散,最后曾取代了莫契卡文化和纳斯卡文化,使安第斯地区文化达到了统一。11~15世纪,北部沿海的契穆国家强盛起来,首都昌昌城占地约18平方千米,是古代安第斯地区最大的城市。它有10个长方形街区,每街区平均长约400米,宽200米,四周以坊墙围绕。这些墙很高,至今留下的残墙有的还高达9米。街区中有住宅、街道、金字塔庙宇、花园、蓄水池等。房屋用土坯建筑。土坯外抹一层墙皮,有些墙面有打印的绘画或雕刻的几何图案,其内容主要是海兽、游鱼等,尤以海狗为多,姿态万千,这是当时人们崇拜的图腾。街区之间则为田地,有纵横的灌溉系统。此外,还有墓地。就以上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大氏族公社的住宅区。
契穆文化的陶器继承了查文文化的特征,亦多以马镫壶、提梁壶为多,以黑色磨光的陶器为主。契穆文化中也有了精美的织物,并将鸟羽织在其中。契穆人已经懂得从矿石中提炼金、银,并发明了青铜,用它们制成锄、刀、狼牙棒、别针等物品。契穆社会业已产生了阶级,有贵族、平民、奴隶之分;社会分工也已出现,有祭司、官吏和工匠的分工。女性在社会中备受歧视,武士最受人尊敬。契穆文化是古代莫契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到1470年左右,契穆文化为印加帝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