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坚持自主申设与战略并购并举的国际化战略
20年来,工行审时度势,在网络和业务拓展策略上始终坚持战略并购与自主申设并举的原则。1993年以来通过申设方式进入了2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低成本、低风险的稳健网络扩展。同时,把战略并购作为推动境外分支机构本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风险可控制、成本可接受和机构可整合的原则稳步开展对中小型银行的收购与整合。到目前为止,工行历史上进行的11次收购都取得了成功。在20年的海外并购历程中,工行不仅开创了中资银行海外资本运作的先河,而且创造了股权投资合作的境外网络建设新形式,快速实现和强化了对重点目标市场的覆盖,成功在战略性市场进入了当地主流银行行列。比如,收购印度尼西亚Halim银行成就了中国银行业首次跨国并购,入股南非标准银行创下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单笔金额纪录,收购澳门诚兴银行使当地最大本土银行成为工行集团成员,全面自愿要约收购泰国ACL银行使工行迅速进入泰国市场,创造性运用捆绑交易收购东亚银行(加拿大)使工行进一步完善了北美布局,收购富通证券(北美)PDS部门成立工银金融使工行开创了海外证券清算业务,收购东亚银行(美国)成功后将使工行实现北美零售业务的破冰,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则探索了中资银行在拉美并购成熟商业银行的道路。
3.坚持稳健审慎的国际化战略
20年来,工行认真吸取国际大银行开展跨国经营的经验和教训,在国际化过程中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战略上积极、战术上谨慎,决不把放松风险控制作为加快国际化的条件。在国际化过程中着力建立健全灵活、全面、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指导境外机构和子公司在统一风险管理框架下结合实际做好日常风险管理,实现了对各项业务的全额风险计量和全程风险监控,提升了并表风险管理水平,避免了不同业务单元、不同市场、不同国别之间的风险传递。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促进了境外机构健康、稳健发展,实现了其对总行的利润回报、业务拉动、功能互补和战略协同作用。
4.坚持科技引领的国际化战略
20年来,工行始终坚持系统建设、机构建设与业务发展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建立了多币种、多语言、跨时区的全球一体化科技平台FOVA,依托FOVA,工行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标准的金融服务;能够为境外机构产品创新提供系统支持,增强其业务扩张能力;能够通过系统硬控制提高境外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实现国内外成熟理念和产品的共享。可以说,FOVA系统是工行这棵大树的根须,不管境外机构所在市场的特点如何,只要有根须,全球分支机构都可以得到整个大树的营养,实现客户、业务、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5.坚持业务发展、文化建设与社会责任统筹的国际化战略
20年来,工行始终把符合东道国法律、尊重东道国文化、促进东道国繁荣作为全球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按照集团化、同一化、市场化、人本化的原则,从战略、制度、产品、服务、品牌、员工、企业形象等文化载体入手,实现了集团文化与当地文化的有机融合,增强了全球雇员队伍的凝聚力,提高了当地市场和客户对工行品牌的认同度。鼓励境外机构在促进中国与东道国(地区)贸易投资,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就业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注意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坚持走和谐共赢的国际化道路。
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工行在全球网络、规模效益、科技平台、服务能力、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品牌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化发展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有力地推动了全行的经营转型和创新发展。
第四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是以美国国际经济的地位变化为背景的。在“二战”后20年里,美国经济实力强盛,世界领先。此后,由于其他西方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美国各项经济指标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共同市场的形成和壮大,日本的崛起,都构成对美国在国际经贸中地位的严重挑战。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被严重削弱,连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夺取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美国的一些传统支柱产业,如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力被日本和西欧国家所超过;一些新兴产业也受到来自这些国家的强大竞争压力。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赤字有不断增大之势。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当时美国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1983年,里根总统设立直属白宫的产业竞争力委员会(Commissionon Industrial Com Petitiveness),迈克尔·波特教授被任命为该产业竞争委员会成员之一,开始研究美国的竞争力问题。
为了调查国家如何在产业竞争中展现优势,以及竞争优势对企业战略和国家经济的启示,波特主持了一项长达4年、涵盖10个重要贸易国家的研究,并将在该过程中的主要研究发现写成巨着《国家竞争优势》。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可行的分析框架,透过这个框架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和改善竞争力问题。
针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波特列举了许多没有比较优势却获得了竞争优势的例子。例如,意大利北部的私人钢铁厂在没有便利的原材料、高能源消耗成本和高资本成本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应用以废钢铁为原料的小型炼钢厂技术,不但减少了投资,降低了能耗,而且变成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废钢炼钢设备供应商。他认为,资源禀赋对一国或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发挥了作用,但基于资源禀赋而获得的竞争优势是难以持久的。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利用其低成本曾获得消费电子产品的竞争优势,后来这种比较优势被生产成本更低的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替代,而台湾和香港的成本优势又被马来西亚和泰国替代。
同时,波特认为,以规模优势、技术差距来解释一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是不太完美的。
意大利企业在厨房器具领域,德国企业在化工设备领域,瑞典企业在采矿设备领域,瑞士企业在纺织设备领域都取得了国际竞争优势,而这些国家的国内市场在相应领域并不是最大的。在技术方面的优势随着技术的扩散和技术差距的缩小也自然会下降或消失。但为什么一些国家的企业(如意大利的制鞋业、瑞典的家具业)却能够将这种技术优势保持数十年?
波特对生命周期理论也提出了质疑,他问道:为什么一些发展较慢和产品市场较小的国家却成为国际市场的领导者?为什么技术创新过程不断发生而不是标准化?由此,他得出结论,已有的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一国产业或企业为什么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于是,他提出了解释国家产业或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理论。
其中4个基本决定因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些决定因素创造了企业竞争的一个基本环境,每一个决定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
“钻石理论”认为如果要寻找一个国家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成功的原因,就必须从国家的4项环境因素入手。这些因素存在于每个国家的产业环境中,由上述4项关键要素形成的“钻石体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或产业环节能否成功。该体系也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到另一项的状态,而当企业获得钻石体系中任何一项因素的优势时,也会帮助它创造或者提升其他因素的优势。下面逐一介绍“钻石模型”理论的各要素。
1.要素条件——互通有无的根本
要素可以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非技术劳动力、气候等属于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的开发不需要投资或投资少,基于基本要素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易逝。高级要素需要经过不断的、大量的投资才能形成,如数字基础设施、工程师、科学家、高级学科的研究机构等,这些要素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高级要素的建立常常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基本要素为基础。丹麦有两个专门研究和治疗糖尿病的医院,它们使丹麦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胰岛素出口国。荷兰有在鲜花的培植、包装和运输方面的先进研究机构,荷兰也由此成为世界最大的鲜花出口国。
一国企业在要素方面的真正竞争优势,是经过不断努力、创新和提升取得的,而不是天然取得的。事实上,丰富的要素禀赋只能使企业简单地去利用这种优势,而不去想办法提高这些要素的使用效率。相反,要素的劣势却迫使企业想办法充分提升自己要素的质量,要素的质量比要素的数量更重要。例如,日本常常强调“自己是没有资源的岛国”,其创造的准时生产制却最有效地利用了昂贵的空间。当然,将要素劣势转化为优势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资源劣势必须被公司所认知,这样他们才会想办法去改变这种劣势。例如,瑞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临劳动力短缺,迫使其寻求高附加值及更大发展空间的市场领域。二是公司必须具备合适的技能和来自国内市场竞争的创新压力,另外公司应该具有追求产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否则,公司就可能安于劣势,而不会将这种劣势变成刺激创新的动因。例如,美国家用电器公司面临相对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他们没有提升其资源优势的目标,而是接受了劳动力成本的劣势。所以他们宁愿把这种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原封不动地转移给劳动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与之相反,日本竞争者却用生产自动化减少了劳动力,并通过生产线的改进减少了零配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2.需求条件——产业冲刺的动力
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公司国内市场的构成及性质。一般来说,国内需求大有利于公司建立国际竞争优势,但是,比需求规模更加重要的是国内购买者的需求质量。如果国内购买者是世界上最老练的和苛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那么该国的公司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因为老练、苛求的购买迫使公司达到更高的标准,并刺激公司不断改进、创新。
当地的特殊环境能引发特别的需要。例如,居住在狭窄、拥挤房间的日本人要面对湿热的夏天和较高的能源成本,日本公司对此特殊情况作出了反应,他们创造了由节能的旋转式压缩机发动的简洁、安静的空调。需要结构紧凑产品的日本市场迫使许多公司创新并生产出轻、薄、短、小的产品,这些产品要求已被国际市场认可和接受。
有时一个国家的价值观能引发并预测在其他地区的需求。瑞典对残疾人的长期关注已经使其有关残疾人特种需要的产业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丹麦的环保主义使生产水污染控制器的公司和风车业获得了成功。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具有传播力,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在出口产品的同时,也出口其价值观和偏好,那么这个国家的公司就能预测全球变动的方向。例如,美国公司在快餐和信用卡上的成功不仅反映了美国国内对便利的需要,而且也把这些偏好扩散到了世界其他地区,使美国企业在这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媒体、培训外国人、政治影响、本国公民和公司在国外的活动等方式“出口”价值观和偏好。
3.相关性、支持性产业——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
相关性、支持性产业是指与企业产业相关的有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关系的国内产业。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优势供给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其下游产业创造竞争优势。首先,他们可以用快捷、高效、优惠的方式提供大部分的投入。意大利的金银珠宝业在世界上是一流的,部分原因在于意大利公司提供了世界上大约2/3的珠宝制作和贵重金属再制造所需的机械。其次,供给者和产品用户相互靠近,由此能提供较短的沟通渠道、快速和持续的信息流动。
“意大利皮鞋产业群”现象形象地表明,一群互相靠近的、支持性的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相互间的作用中创造竞争优势。例如,皮鞋生产商在设计阶段和皮革生产商在款式和生产工艺上进行交流,并且学习运用新的皮革颜色和质地。皮革生产商能较早地掌握流行趋向,由此帮助皮鞋生产厂设计新产品。这种相互作用是互利互惠和自我强化的。又如,瑞士在制药业上的成功要归功于它以前在染料行业的国际成就;日本在电子乐器键盘上的成功,来自于它在声乐器和家用电器上的成就。
4.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在国家竞争优势与产业的关系中,第四个关键要素是企业,包括企业如何创立、组织和管理,以及竞争对手的条件如何等。而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不同,国家竞争优势也就是指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本国企业的状态,在企业创新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塑造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