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被保护区发生火灾时,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热量使设在该区的感烟感温探测器动作,将报警信号传回消防控制中心的消防报警主机上,发出声光报警,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指令,联动相关装置动作,如关闭常开防火门、停止机械通风等。延时0~30秒(可调)后,发出指令启动灭火系统,首先打开启动瓶阀门,使启动气体(一般为氮气)放出,驱动相应选择阀门打开,使钢瓶组与发生火灾的区域连通。接着此启动气体又作用于容器瓶头阀上,使阀门打开,则储存的二氧化碳灭火剂通过管道输送到着火区域,经喷嘴释放灭火。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主要适用于计算机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物库、银行金库、电信中心、电站、大型发电机、烘干设备、电缆隧道和烟草库等场所。
2.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
为了达到保护大气臭氧层的目的,1986年全世界主要国家签订了着名的《蒙特利尔公约》,决定逐步停止使用哈龙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剂的灭火效能高、速度快、无二次污染,是哈龙灭火剂在现阶段比较理想的替代物。七氟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为0;是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它的灭火浓度低,钢瓶使用少,可用于有人区域;它不导电、不含水,不会对电器设备、资料等造成损害。
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由火灾报警系统、灭火控制系统和灭火装置3部分组成,灭火装置由灭火存储设备及管网系统(无管网系统除外)组成,具体为启动瓶、存储瓶、液体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管、选择阀、管网和喷头等。
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分为局部保护灭火系统和全淹没灭火系统。全淹没灭火系统是指可扑灭保护区空间内任何一点火灾的一套装置。按保护区的多少,可分为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和无管网灭火系统。无管网灭火系统是一种预制的、独立成套的系统,它不设储瓶间,灵活方便、高效快捷。
3.干粉灭火系统
以干粉作为灭火剂的系统称为干粉灭火系统。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细微粉末。干粉灭火主要是对燃烧物质起到化学抑制作用,使燃烧熄灭。干粉有普通型干粉(BC类干粉)、多用途干粉(ABC类干粉)和金属专用灭火剂(D类火灾专用干粉)。
BC类干粉根据其制造基料的不同,有钠盐、钾盐、氨基干粉。BC类干粉适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如汽油、润滑油等火灾,也可用于扑救可燃气体(如液化气、乙炔气)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ABC类干粉按其组成的基料有磷酸盐、硫酸铵与磷酸铵混合物和聚磷酸铵之分。这类干粉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带电设备和一般固体物质,如木材、棉、麻、竹等的火灾。
干粉灭火具有灭火历时短、效率高、绝缘好、灭火后损失小、不怕冻、不用水、可长期存储等优点。
4.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的工作原理是应用泡沫灭火剂,使其与水混合后产生一种可漂浮物质且粘附在可燃、易燃液体或固体表面,或者充满某一着火物质的空间,达到隔绝、冷却燃烧物质,进而灭火。
泡沫灭火剂有化学泡沫灭火剂、蛋白泡沫灭火剂、合成型泡沫灭火剂等,泡沫灭火系统广泛应用于油田、炼油厂、油库、发电厂、汽车库等场所。
泡沫灭火系统按其使用方式有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之分。选用和应用泡沫灭火系统时,首先应根据可燃物的性质选用泡沫液,其次是泡沫罐的存储应置于通风、干燥场所,温度应在0℃~40℃范围内。此外,还应保证泡沫灭火系统所需足够的消防水量、一定的水温(4℃~35℃)和必需的水质。
三、减灾控制
减灾控制是指在火灾确认以后,对一系列防止火灾蔓延和有利于人员疏散的措施进行的联动控制,包括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防排烟设施、火灾事故及疏散照明及消防电梯等的联动控制。
(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
防火门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火灾发生时可通过自动或手动将其关闭。防火门按门的固定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火门被永久磁铁吸住处于开门状态,火灾发生时可通过自动控制或手动将其关闭;另一种是防火门被电磁锁的固定锁扣住呈开门状态,火灾发生时,由消防中央控制室发出指令后,电磁锁动作,固定门的锁被解开,防火门依靠弹簧关闭。
防火卷帘一般设置于建筑物中防火分区通道口处,可形成门帘式防火隔离。火灾发生时,一旦消防中央控制室对火灾确认之后,通过消防控制器控制卷帘的电动机转动,使卷帘下落。电动防火卷帘两侧应设专用的感烟及感温探测器,以及声、光报警信号和手动控制按钮。当火灾发生时,应采取两次下落的控制方式,第一次由感烟火灾探测器控制下落至距该层地面1.5m处停止,既起到防止烟雾向另一防火分区扩散的作用,又不阻止人员的疏散;第二次由感温探测器控制下落至地面,彻底阻止烟雾及火势蔓延。
消防控制设备对防火门、防火卷帘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
①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门、防火卷帘,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②发出控制信号;
③强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④接通火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
⑤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
(二)排烟、正压送风系统的联动控制
火灾产生的烟雾对人的危害非常严重,一方面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烟雾是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火灾时产生的烟雾遮挡人的视线,使人辨不清方向,无法紧急疏散。所以火灾发生后,要迅速排出烟气,并防止烟气进入非火灾区域。
排烟、正压送风系统由排烟阀门、排烟风机、送风阀门及送风机等组成。排烟阀门一般设在排烟口处,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火灾报警控制器确认建筑物内某层发生火灾后,由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柜或系统中装于现场的智能监测模块输出电信号或继电器触点信号,接通火灾层及相邻上、下两层的电磁排烟阀,并启动相关的排烟风机和正压送风机,停止相应范围内的空调风机和其他送、排风机以防止火灾的蔓延,同时将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内还应设置手动启动按钮,以便对机械防烟、排烟设施进行应急控制。
(三)火灾事故广播设备的联动控制
火灾发生后,为了便于组织人员安全疏散和通告有关的灭火事项,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通常设置火灾紧急广播。火灾事故广播系统通常与背景音乐系统集成在一起,组成通用性极强的公共广播系统,既可以节省投资,又可以使系统始终处于运行状态。火灾事故广播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
1.优先广播权功能
发生火灾时,消防广播信号具有最高级的优先广播权,即利用消防广播信号可自动中断背景音乐和寻呼找人等功能。
2.选区广播功能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报警时,为防止混乱,只向火灾区域及其相邻的区域广播,指挥撤离和组织救火等事宜。选区广播功能应有自动选区和人工选区两种,以确保可靠执行指令。
3.强制切换功能
插放背景音乐时各扬声器负载的输入状态通常各不相同,有的处于小音量状态,有的处于关断状态。但在紧急广播时,各扬声器的输入状态都将转为最大全音量状态,即通过遥控指令进行音量强制切换。
4.消防值班室必须备有紧急广播分控台
广播分控台应能遥控公共广播系统,具有优先广播权和强制切换权及选区广播权。
(四)火灾应急照明的联动控制
火灾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和安全照明。备用照明应用于正常照明失效时,仍需继续工作或暂时继续工作的场合,一般设置在下列部位。
①疏散楼梯(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及其前室。
②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包括发电机房、UPS室和蓄电池室等)、配电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等。
③观众厅、宴会厅、重要的多功能厅及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等。
④建筑面积超过200m2的演播室,人员密集并且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室。
⑤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机房、BAS中央控制室等重要技术用房。
⑥每层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等。
⑦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疏散照明是在火灾情况下,保证人员能从室内安全疏散至室外或某一安全地区而设置的照明,疏散照明一般设置在建筑物(二类建筑的住宅除外)的疏散走道和公共出口处。
安全照明应用于火灾时因正常电源突然中断将导致人员伤亡的潜在危险场所(如医院内的重要手术室、急救室等)。
(五)消防电梯的联动控制
消防电梯管理是指消防控制室对电梯,特别是消防电梯的运行管理。对电梯的运行管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电梯控制显示盘,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可根据需要直接控制电梯;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建筑物消防控制室或电梯轿厢处的专用开关来控制,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向电梯控制屏发出信号,强制电梯降至首层,并切断其电源。但应急消防电梯除外,应急消防电梯只供给消防人员使用。
第四节消防管理
保护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物业管理公司的基本职责。在物业的安全管理中,消防安全处在首要位置。消防管理的基本目的是预防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为业主(或物业租户)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环境,保卫其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消防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人力、物力、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做好灭火准备,以便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将火扑灭,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一、消防设备的管理
(一)消防设备管理的内容
建筑物消防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报警控制器的检查、消防泵(消防泵、喷淋泵及稳压泵)的检查、水泵接合器的检查、消防栓的检查、火灾探测器的检查、消防卷帘的检查、联动控制设备的检查、防火门的检查、紧急广播的检查、防排烟系统的检查、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查、消防电源的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