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智能化物业管理概论
48576700000024

第24章 智能物业的保安监控系统及其应用管理(3)

四、报警控制中心

防盗报警系统的控制中心由微机、打印机、UPS电源及系统软件等部分组成,控制中心的系统软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网络通信部分,由主机定时产生询问信号,对总线上的每一个区域控制器的报警及输出联动情况直接进行访问;另一部分为数据库管理,其中包括注册或注销(增加或减少)控制器和探测器、定时对控制器和探测器进行自检,对探测区域进行布防和撤防,而且可以设定自动处理程序。报警发生时,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处理。报警的时间、地点自动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并有汇总报告的功能。另外,控制中心还应具备联网通信功能,以便于与其他安全防范系统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协调工作。

第四节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又叫门禁管理系统,它采用微电子技术、测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建筑物的出入通道提供高效的智能化管理,对建筑物、建筑物中某一区域或建筑物特定房间的进出人员进行识别和控制,为防止非法人员的入侵提供了重要保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入口控制系统采用个人识别卡的方式,为每个有权进入的人员发一张身份识别卡,系统根据该卡的卡号和当前的时间等信息,判断持卡人是否有权进出,同时系统还可兼作考勤统计,根据需要随时增加和删除某一张卡。

一、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结构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是,按照人的活动范围,预先制作出各种层次的卡,或预定密码。在相关的大门出入口、金库门、档案室门、电梯门等处安装识别设备,用户持有效卡或密码方能进出。由识别设备接收人员信息,经解码后送控制器判断,如果符合,门锁被开启,否则报警。

出入口控制系统包括3个层次的设备。最底层是直接与人员打交道的设备,包括读卡机、电子门锁、出口按钮、报警传感器、门传感器和报警喇叭等。

它们用来接收人员输入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送到控制器中,同时根据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完成开锁、闭锁等工作。中间层是智能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底层设备发来的有关人员的信息,与已存储的信息相比较以作出判断,然后再发出处理的信息。单个控制器就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的门禁系统,用来管理一个或几个门。多个控制器通过通信网络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就组成了整个建筑的门禁系统。最上层是计算机,计算机内装有门禁系统管理软件,通过程序设定,向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同时接收控制器发来的信息,并完成系统中所有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二、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功能

出入口控制系统通常具有如下管理功能。

1.设备注册功能

在增加控制器或卡片时,必须进行登记,使其有效;在减少控制器或卡片遗失、人员变动时,使其失效。

2.出入记录查询功能

系统可存储所有的进出记录、状态记录,可按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配备的相应考勤软件可实现考勤、出入口一卡通。

3.报表生成功能

对各种出入事件、异常事件及其处理方式进行记录,保存在数据库里,能够根据要求定时或随机生成各种报表。

4.实时监控功能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查看每个门区人员的进出情况、每个门区的状态(包括门的开关,各种非正常状态报警等);也可以在紧急状态打开或关闭所有的门区。

5.异常报警功能

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实现计算机报警或报警器报警,如非法侵入、门超时未关等。

6.联动功能

出入口系统不是作为一个单一的系统存在的,它要向其他系统传送信息,应具有联动功能。如在有非法闯入时,要向电视监视系统发出信息,使摄像机能监视该处情况,并进行录像;在接到消防报警信号时,可启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

7.网络管理监控功能

大多数出入口控制系统只能用一台计算机管理,而具有此项功能的系统则可以在网络上任何一个授权的位置对整个系统进行设置、监控、查询和管理。

三、出入口控制系统中的身份识别装置

身份识别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对通行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和确认,它是出入口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身份识别的方式主要有卡证类身份识别方式、密码类识别方式、生物识别类身份识别方式及复合类身份识别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安装的出入口的安全等级进行识别方式的选择。例如,一般场所可以使用进门读卡器、出门按钮方式;特殊场所可以使用进出门均需要刷卡的方式;重要场所可以采用进门刷卡加乱序键盘、出门单刷卡的方式;要害场所可以采用进门刷卡加指纹加乱序键盘、出门单刷卡的方式。这样可以使整个出入口系统更具有合理性和规划性,同时也充分保障了较高的安全性和性价比。

(一)出入口控制的卡片识别系统

1.非接触式IC卡

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 Circuit Card)的英文简称,通常也被称为智能卡(Smart Card)。主要特点为可读/写,并有加密功能,多用于数据记录较多的消费系统等。

根据与外界数据传送方式的不同,IC卡可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接触式IC卡通过读/写器的触点与卡座的触点相接触,完成信息读/写的过程。非接触式IC卡则是将芯片与感应天线完全密闭封装在卡片内部,通过无线电波的电磁感应方式完成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非接触式IC卡保留了接触式IC卡原有的优点,并克服了接触式IC卡使用中的缺陷,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在已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非接触式IC卡的主要优点如下。

①高效、快捷,采取无源和免接触的通信方式,因而不必进行插拔卡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每张卡的认证速度。有些系统的读卡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卡,无形中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②可靠性高,避免了因接触而造成的机械触点磨损,大大提高了应用的可靠性。

③性价比高,因芯片与天线完全密封在卡片内部,减少了物理损坏,延长了卡片的使用寿命。同时,表面无触点,可方便印刷,真正做到“证卡合一”,并可应用于多个系统,做到一卡多用,减少重复投资。

④读卡器不必留有直接对外开放的物理接口,能更好地保证读卡器的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⑤可做成钮扣、钥匙等不同形状,美观、方便。

2.ID卡

ID卡全称为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为不可读写的感应卡,内含固定的编号。

IC卡与ID卡的区别如下。

①卡号:IC卡出厂后,可由授权用户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写入新的卡号,方便使用,但缺点为卡号易重复,应在重新写入时注意授权卡号须连贯,避免重号。ID卡的卡号由芯片生产厂商一次写入,不可更改。有的品牌甚至可以做到全球唯一卡号,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集成商可以读出卡号,加以利用。

②数据的存储:IC卡大量的数据存储于卡片中,并可反复擦写,因此使用前必须通过IC卡与读写设备之间的双向密钥认证(即加密),并由授权用户加入自己系统的专用密钥,才可保证卡上数据的安全性。而ID卡的大量数据(如用户资料、用户授权等)写入后台数据库中,因而不必进行加密。

③存储容量:IC卡可记录约1000字符的内容;ID卡则只记录卡号。

④应用环境:IC卡由于本身存储量大,可读写,多用于与消费相关的系统;而ID卡多用于已在软件中确定其授权和用户资料的出入口系统。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IC卡存储了较翔实的用户信息,因而可支持读卡器脱机运行或联网运行;成熟品牌的控制器由于都可以脱机存储事件信息,联网后实时上传,ID卡同样支持以上两种方式。另外,IC、ID复合卡(即在卡片中封装了IC、ID双线圈)则更好地将两种识别方式的优点加以融合。

(二)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1.人体生物识别技术原理

所谓人体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它源于生物学数据,被用于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场所。

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包括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行为特征包括走路姿势、签字、声音、按键力度等。由于这些生理特征一般具有唯一性,不易被模仿,可以用作辨识身份。目前基于这些生理特征或行为的生物识别技术有指纹识别、掌形识别、面部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签字识别等。它们被发展来弥补卡、标签或者标记共有的问题,比如丢失、偷窃或者PIN被窥视等。

人身体或行为特征的某些方面对每个人而言是独特的,这便是该技术的基础。

优点:对于希望获得进入的许可人的真实性进行自动验证。别的系统都不能提供这种验证。除了提供独特的个人特征外,不需要额外的信息进入。

缺点:成本高。验证需要的时间多于其他大多数的系统,准确程度必须仔细校准。

生物识别技术要完成处理的各个阶段是:登记、建立模板、比对。

①登记——个人特征的相关信息被存储。

②建立模板——成为日后输入的个人特征信息比对的基础。

③比对——验证接受或验证拒绝的标准。以读取的生物特征产生一个算法来决定比较的准确性。具有级别选择器的客户可选择一种准确性级别,按此级别,验证根据下面的形式进行。

类型1:拒真——这是表征拒绝授权允许进入通道者的程度,能设定一个低阈值,这样在100000个授权者中只有一个会被拒绝进入。

类型2:认假——这是表征非授权者允许进入通道的情况。为了获得高安全性,要选择高的阈值。它阻止了未授权者的进入,但是也意味着确实有授权者被拒绝进入,这会给授权者带来巨大影响。

2.指纹识别

(1)工作原理

指纹识别根据每个人指纹的唯一性,确定以指纹作为钥匙,通过在系统中预先建档,将个人的指纹通过采用光学技术或电容技术的指纹采集器存储到计算机中,当用户有访问需要时,指纹扫描器采集用户指纹的特征信息,通过光电转换后将指纹特征值交给主机进行分析比较,决定用户是否有访问的权限。如果用户拥有需要的权限,那么,在验证通过之后,出入口系统会输出高低电频信号到电源控制箱,通过继电器转换之后,输出锁控信号给门锁设备,实现对门的控制;如果用户没有相应的权限,验证后会给出验证失败的信息,在3次验证失败之后,出入口管理系统会输出一个验证失败的信号给电源控制箱,经过电源控制箱转换后形成报警信号,输出到报警器促使报警器发出警号。

(2)工作流程

①在建档时,需要给用户设置一个私人的ID号码(此号码可作为密码使用),或者用射频卡刷卡代替输入号码。然后,出入口管理系统再采集个人的指纹特征进行建档。在指纹检验通过之后,再进行储存。至此建档工作完成。

②当用户有访问需要,操作者先输入个人的ID号码或者刷卡,然后再轻轻一压手指。

出入口管理系统会采集指纹信息,通过分析指纹的脊、谷及终点、分叉点、分歧点等特征值,与储存的信息相比较,这个比较的时间小于1秒。处理的结果通过电源控制箱后传送给门锁或报警设备,实现开门或报警。

③如果出入口管理系统处于网络之中并正在将进出记录、验证失败记录或拆机报警记录记录在本地的同时,会自动将此记录汇总到计算机中,实现实时监控。

指纹识别技术安全性高,但也面临被仿造的难题。因此,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在普通出入口指纹识别场合下,只要能够准确识别出来访者的指纹即可,在安全系数要求高的场合,则建议使用复合系统,多种认证,以提高安全等级。

3.面部识别

人们对面部识别的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但将其商品化是近几年的事情。用来捕捉人面部图像的主要有标准视频技术和热成像技术。面部识别技术的精确度较高,但由于面部识别难度高、技术复杂、准确率低等因素,目前应用不是很广泛,其主要瓶颈是图像获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如光照的强度、光源方向等)、人脸塑性变形(如表情等)的不确定性、人脸模式的多样性(如胡须、发形、眼镜、化妆等)。

对于环境光线影响,目前已有产品可做到照度在0.0001~1000lx下正常工作。通过利用三维技术对人脸进行处理后对人脸进行多角度认证,及自动选择面部相似程度较高区域进行认证等方式,可有效提高面部识别的准确率,避免人脸塑性变形及模式变化引起的误认。

人体面部识别技术与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较的优点有如下几种。

①快速、简便、非侵扰和不需要人的被动配合。指纹和掌纹识别都需要人们将手放在玻璃表面,虹膜识别需要用激光照射人的眼睛,声音识别需要人对着麦克风讲话,字迹识别则需要人签字等。而人体面部识别无需干扰人们的行为,只需要很快从摄像机前走过,人的面貌特征就已经被快速地采集和检验,非常简便。

②有良好的防伪、防欺诈性,准确、直观、方便。因为同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较,只有面部识别是最直观、最可靠、最准确的,因而防伪、防欺诈性能优良。

③性价比高、经济、可扩展性良好。因为人体面部识别技术只需通用的PC硬件及相关软件,因而经济、性价比高;由于其直观、准确,应用更为广泛,因此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