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体面部识别技术具有以上众多优势,因此可广泛地用于出入口、安全验证、安防监控与搜寻罪犯等方面。
4.掌形识别
近几年掌形识别发展得比较快。手掌特征包括手掌的长度、宽度、厚度及手掌和除大姆指之外的其余4个手指的表面特征。掌形识别系统,主要发展了3种类型的识别技术,第一种是扫描整个手的手形识别技术;第二种是仅扫描单个手指的技术;第三种是结合这两种技术的扫描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的指形识别技术。掌形识别多采用三维立体形状识别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唯一性。
5.虹膜识别
由于虹膜的可变项多达260多项,使得虹膜的结构千奇百怪,能够成为独一无二的标识。并且虹膜结构不具遗传性,即使同卵双胞胎的虹膜也各不相同,且自童年以后,若无眼部重大疾病,虹膜便基本不再发生变化,所以稳定性很高。而且虹膜不易伪造,安全性高,识别的错误率相对来说比较低。
从发展趋势上看,生物识别技术虽然比较可靠,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拒认:使用者需要多次尝试才能验证通过,该类型错误通常称为拒认率(False Reject Rate,FRR);二是误认:把非正当用户误认为正当用户,导致认证完全错误,该类型错误通常称为误认率(False Accept Rate,FAR);三是特征值不能录入:某些用户的生物特征值有可能因故不能被系统记录,导致用户不能使用系统,比如有些人由于受到化学药品影响或自身原因使其指纹较浅,就不容易取得特征值。所以,要想提高系统认证安全性,可采取两种或多种认证相结合的方法。比如,目前已有把智能卡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相结合的认证产品。
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金融系统、公安部门、军事单位、政府机构、电子商务认证及出入境身份认证等领域,对安全系统要求较高,所以这些应用领域一直是生物识别企业比较关注的市场。近几年来,网络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网上电子商务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为网络安全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网络安全将成为生物识别技术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
第五节巡更系统
有些建筑物出入口较多,进出人员比较复杂,为了保证大厦的安全,必须配专人巡逻。
比较重要的场所应设巡更点,定时进行巡逻。电子巡更系统是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综合性安全防范手段。保安人员在规定的巡逻路线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向中央控制站发回信号以表示正常。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信号没有发到中央控制站,或不按规定的次序出现信号,系统将认为异常。有了巡更系统后,如巡逻人员出现问题或发生危险,会很快被发现,从而增加了大楼的安全性。
一、巡更系统的功能
在巡更系统中,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上安装有管理程序,可以通过该程序设定巡更路线和巡更方式,在指定的巡逻路线上,安装巡查按钮和读卡器,保安人员在巡逻时依次输入信息。其主要功能有如下几点。
1.按巡更点编制巡更程序
按巡更点编制巡更程序,并输入计算机,可实现巡更时间、路径的设定和修改。巡更人员应按巡更程序所规定的路线和时间到达指定的巡更点,不能迟到,不能绕弯。
2.能够充分保护巡更人员的自身安全
通常在巡更的路线上安装巡更匙控开关或巡更信号箱,巡更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巡更点,通过按下巡更信号箱上的按钮或将巡更IC卡插入巡更IC卡读卡机向系统监控中心发出“巡更到位”的信号,系统监控中心同时记录下巡更到位的时间、巡更点编号等信息。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指定的巡更点未发出“到位”信号,该巡更点将发出报警信号;如果未按顺序按下巡更按钮或插入巡更IC卡,未巡视的巡更点也会发出未巡视状态信号,中断巡更程序并记录在系统监控中心,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二、巡更系统的分类
目前巡更系统分为在线巡更和离线巡更两种。在线巡更系统由计算机、网络收发器、前端控制器、巡更点等设备组成,保安值班人员到达巡更点并触发巡更点开关,巡更点将信号通过前端控制器及网络收发器立即传输给管理计算机。离线巡更系统由计算机、传送单元、手持读取器、编码片等设备组成。编码片安装在巡更点处代替巡更点,值班人员巡更时,手持读取器读取数据。巡更结束后将手持读取器插入设在机房的传送单元,使其存储的所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记录多种巡更信息并可打印巡更记录。离线巡更系统不能在巡更时同步显示巡查情况,但安装比较方便。在线巡更系统需管线敷设,现场没有硬件以及软件编制,但在值班人员巡更时,可迅速地将巡更点信息反映到安防控制中心,同步显示记录巡更的地址和时间,便于及时处理情况。
三、巡更系统的设置位置
①在小区重要部位设置巡更点。
②在周界防范、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死角设置巡更点。
③在重要设施、设备区域内设置巡更点。
④在地下车库、地下停车场设置巡更点。
⑤在主要通道、道路附近设置巡更点。
⑥在安防中心附近设置巡更点。
第六节停车场管理系统
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传统的人工管理停车场已不能满足使用者和管理者对停车场效率、安全、性能以及管理上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对车辆的管理要求。因此,停车场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并成为使用者和管理者的理想选择。停车场管理系统是一个以非接触式IC卡为车辆出入停车场凭证、用计算机对车辆的收费、车位检索、安全防范等进行全方位智能管理的系统。
一、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功能
1.检测和控制车辆的进出
在停车场管理系统中,具有出入资格的车主在出入停车场时,经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后,将所持有的非接触式IC卡在出入口控制机的读卡区掠过,读卡器读卡并判断该卡的有效性,同时将读卡信息送到管理计算机和收银计算机处,计算机自动显示持有该卡车辆的车型和车牌,且将此信息记录存档,开启道闸予以放行。
2.对车辆进行计费、收费
临时停车的车主在进入停车场时,由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后,通过按自动出卡机上的按键取出一张临时IC卡或ID卡,在完成读卡、摄像、计算机存档后放行。在离开停车场时,由出口控制机上的读卡器读卡,计算机上显示出该车的进场时间、停车费用,同时进行车辆图像的对比,在收费确认自动收卡器收卡后,道闸自动升起放行。
3.统计进出车辆的种类和数量
4.指引司机寻找适当的停车位置
5.对停车位进行监视管理
停车场主要通道安装定焦彩色黑白自动转换摄像机,在白天为彩色,夜晚照度不足时自动转为黑白,以对所有停车位进行监视。
二、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组成
停车场管理系统一般由3部分组成。
①车辆出入的检测与控制。通常采用环形感应线圈方式和光电检测方式来进行车辆的出入检测与控制。根据不同的车辆进出口和车道,采取不同的检测手段,检测车辆的“出”或“入”。
②车位和车满的显示与管理。停车场内每个停车位各安装一个超声波车位检测器,当有车辆驶入该车位时,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后发出一组控制信号,送往入口处安装的车位模拟显示牌,从而显示车位的有或无。
③计时收费管理。可根据停车场的特点设计为无人自动收费系统和有人管理系统等。
三、车辆出入的检测方式
停车场常用的车辆出入检测方式主要有红外光检测方式和环形线圈检测方式两种。
1.红外光检测方式
图5-12所示,检测器由一个投光器和一个受光器组成。投光器产生红外不可见光,经聚焦后成束型发射出去,由受光器拾取红外信号。当车辆进出时,光束被遮挡,车辆的“出”或“入”信号被送入控制器。
2.环形线圈检测方式
环形线圈检测方式是根据车辆经过车道中环路线圈时,由于车辆的金属导电,导致线圈短路,从而检测出车辆的“出”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