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48580200000017

第17章 中国——东盟大物流环境下云南与广西物流发展战略(1)

第一节中国——东盟背景下的滇桂经济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亚之间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在未来的几十年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忽视的一个亮点。中国与东盟经济圈的崛起,离不开国际物流的支持,多边贸易的增长势必会带动物流业的繁荣。云南、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枢纽,在抓住历史机遇发展经济的同时,两省区还应该大力发展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产业,物流的发展能否适合中国——东盟大经济圈和大物流环境的需要,将取决自身物流发展战略的思路。

一、自由贸易区使西南边疆地区从边缘成为中心地区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具有不同地域特色和产业结构的我国地方经济将更加密切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广西和云南与东盟国家毗邻,历史上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两省区从国内的地理边缘变成自由贸易区在物流、商务、投资等方面的中心。

广西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运、航空和其他基础设施相配套的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已基本形成。广西正在兴建一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物流能力,适应未来自由贸易区大流量的货物流动和人员往来需要。已建成的南宁市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全长179.2公里,其终点友谊关与越南贯穿南北的1号公路相接,可使南宁至河内的车程由目前的8小时减少到4小时。这是中国通往中南半岛最便捷的公路。

云南和东盟在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先期进行合作的领域包括交通运输、能源开发、电信服务、旅游、环境保护、人力资源、贸易便利化和投资等)、产业合作等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希望发展成为连接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

滇、黔、桂三省区处于东亚、东南亚、南亚的结合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只有联合才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尽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凝聚实力开发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实施“走出去”战略,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2001年8月国家计委公布的《西部开发重点专项规划》,明确了南贵昆经济区是西部开发的3个重点区域之一。建立南贵昆经济区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目前具备了较好的基本条件。

加快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借广西与广东相连相接的区位优势,以珠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调整来促进南贵昆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十分有利的。南贵昆经济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脱贫俱乐部,而是东西部经济的连接区。为此,滇、黔、桂三省要积极参与构建中国经济主轴线——珠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不同于长江经济带的长距离链状联动开发模式,它已经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广西为龙身,云南为龙尾,多个经济增长点相互联动、相互提升的发展模式。滇黔桂3省区是珠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联合与协作,借珠江三角洲传统产业转移之机,弥补资本形成的先天不足,加速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共同打造珠江经济带,能够建成我国又一条新的国土经济走廊。珠江经济走廊一旦形成,滇黔桂就有望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前沿——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平台。特别是滇桂两省区与东盟多个国家接壤,有着5080公里的边境线,有铁路、公路、水路和空中航线与东盟各国相通,基于这些天然优势,国家实际上已从战略高度把滇桂两省区推向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滇桂两省区应携起手来,利用地缘的优势,沟通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获得更多的技术选择与市场选择的机会,并通过对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全面参与,按照国际资源情况、市场需要和国际惯例来组织和推动地区的经济活动,使西南地区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更具特色、更富活力的地区。

二、中国——东盟背景下的滇桂经济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趋势

(一)滇桂经济一体化合作应提升到东盟自由贸易战略高度

滇桂合作是中国的两个边疆省份间的合作,云南与广西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都是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双向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双向对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枢纽。云南与广西合作,由于两地与东盟各国的紧密联系,应把两地合作放到CAFTA的框架中来考虑,从而使得云南与广西合作具有更多的国际合作成分,是具有国际化色彩的国内区域经济合作。

云南与广西合作应由“自由合作”提升至“框架合作”区域合作需要有协调机构,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弄清资源流动的规律,找出互利互补的基础。在CAFTA建设进程中,云南与广西合作需改变无序状态,加以引导,进入内外联动、共同发展的有序状态,要形成包括工业、农业、物流、旅游、运输等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合作框架。CAFTA正在进入商品和要素双向流动的新阶段,内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经济利益互相交织。云南与广西经贸合作,并非受地理所限,而根本在于能否从本地的实际出发,能否充分发掘本地的特色和优势,能否积极组织本地的企业走出去,能否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能否使商品、劳务、资本等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云南与广西两地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发展空间宽广,内外联动,互促互进,良性发展,定能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实现广西与云南的双赢。凭借两地丰富的资源和陆路接连东南亚的优势,发挥“承外启内”、“联内拓外”作用,推动对外开放上层次、上质量。将内贸延伸到国际市场,把外经贸深入到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双方合作可实现两头对外、双向互动的经济发展态势,为两地实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提供共同的机会。

(二)滇黔桂结合部区域合作是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云南省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曲靖市,贵州省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百色市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由于地缘相邻,“山脉同缘,江河同源”,习俗相通,群众历来就有亲密来往,具有开展区域合作的良好人缘基础。滇黔桂结合部包括百色、文山、曲靖和黔西南等四个州市,是资源富集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它们有各自的发展优势,有合作的基础和必要性,要通过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对接与互动和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争取取得比单打独斗更多的利益。结合部的经济协作尚处在初级阶段。大型基础项目重复建设较多,造成资源浪费,其结果是无法形成整体合力,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也大打折扣。改变这种现状的出路就是要突出自身优势,在以多赢、共赢为基础的格局上,自觉地寻求区域间的互补关系。

滇黔桂结合部区域合作是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用历史的眼光看,区域合作甚至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首先是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优势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区域开放程度越大,实现最优配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滇桂黔结合部各州市隶属不同省份,行政区划使它们之间筑起了无形的壁垒,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消除壁垒,实现资源跨区域的有序流动,使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其次是一些链条式的经济要求必须实行合作,才能获得规模效应。比如旅游经济、通道经济等。用市情州情的眼光看,合作甚至一体化是面对现实的必然选择。面对国内外一波接一波的一体化浪潮,不主动出击就意味着被边缘化。特别是像结合部这样一些远离辐射源的地区,要在积极融入大区域合作的同时,加强小区域间的合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外开放,形成磁力。

(三)滇桂联合构建北部湾至孟加拉湾的陆上通道,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的显着特征是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由此推动着国际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而我国的对外贸易大多是通过沿海的口岸来实现的,其中与欧盟、非洲、西亚、南亚等地的贸易往往是从太平洋口岸出发,绕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后再抵达各地。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大力开展便捷、高效、可靠的陆上运输,以缩短运距、减少运费、加速货物运转,降低物流成本。如能开辟我国经缅甸进入印度洋的出海通道要比从沿海口岸绕道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缩短距离2000~4000公里。节约时间5~8天,并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贸易效益。2009年3月,中缅双方政府签署了《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计划于2009年开工修建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实现输油2000万吨/年,输气120亿立方米/年。中缅石油管道把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经远洋油轮从印度洋运至缅甸实兑港输送上岸,再通过长达1800公里的输油管线直达云南昆明。原油和天然气运输管道已落定,随之而来的是公路、铁路、水路等的立体交通进入印度洋。

云南与广西联合构建北部湾至孟加拉湾的陆上通道,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将形成“两洋一走廊”的生产力布局。使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印度洋地区的非洲、西亚、南亚的距离大大缩短,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加大对这一地区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和商品贸易的压力,使投资和贸易活动中的运输、通信等费用降低,从而大大节约交易成本。这不仅符合运距最短的生产力配置原则,也是提高国家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诺大的区域和众多的国家以及国家间的相互差异,能创造一种很强的互补性,从而将构成数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区域市场,这就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云南与广西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对外贸易发展实现灵活应变的市场多元化战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三亚欧大陆桥西南通道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4日在京召开。第三亚欧大陆桥以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始于深圳港,经广东、广西、云南三省进入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横贯亚欧21个国家,全长15157千米。比目前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行程要短3000~6000千米左右。该线路所经的区年贸易总额达3000亿美元。据悉,第三亚欧大陆桥云南境内骨架网络的建设是以航空为先导,进而推进铁路及高等级公路的全面建设,该建设任务预计到2015年全面完成,届时地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结合部这一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中国云南将会迎来商业的蓬勃发展。云南将成为第三亚欧大陆桥西南通道的物流中心和陆路商贸港。

(四)联合打造沿边产业带,构建跨国产业链

云南、广西在与东南亚周边国家合作中,“生产增值环节”还相当薄弱,应该从强化地缘经济的生产性功能入手,使边境地区的互补性要素与资源在“生产环节”中实现优化组合与加工增值,使各自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更大的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也使其资源禀赋的比较劣势通过其经济技术合作而逐渐得到克服,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各自产业竞争力。应该以地缘经济区的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与纽带,构建由“生产”环节带动的生产促贸易、生产与贸易并重的跨境产业带。云南与广西要打破原来经济分割的局面,使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从而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形成区域内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资源的加工,提高当地优势资源的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从资源地区变成有特定产业支撑的经济增长带,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当地劳动力就业,提高这一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使他们摆脱贫困,使社会形成共同增长、共同繁荣的良好态势,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边境地区长期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云南与广西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方面有很大趋同性和竞争性,必须通过跨国产业链的融合和分配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双方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分享跨国产业链里的利益。以产业链区域化合理延伸为导向,并非是一部分国家产业进入,另一部分国家产业退出这种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共同发展,日益形成相互依存、彼此互补的新型跨国产业链。跨国产业链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活跃的要素,它能深化国际分工,能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发展和深化国与国之间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方面的协作关系;能提高产业区域化要素组织动员水平,促进商品、劳务、资本和其他经济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更有效地流动和更合理地配置;能加快区域一体化重组,促进产业区域化有效分工与合理布局,使双方合作更注重融入国际市场,建立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国际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