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48580200000006

第6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及其影响(5)

东部地区物流产值增加尤为明显,中部地区增加也较快,都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则物流产值增加缓慢。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东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的物流格局将进行大的变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将提到新的高度。

(二)我国宏观物流业格局发展趋势

尽管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存在着城乡和区域差异,但物流业的发展最终趋向平衡。

我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扩大内需必将极大促进物流量的增加,给中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将有数以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到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交通运输工程,西部铁路网的建设首先将和东部已有铁路网的主干道相连接,同时连接西部各省,这将成为东西部交流和西部各省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为西部地区协调统一发展提供支持条件。

我国国情使物流业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得以发育、成长,并且在这些区域中物流业首先在城市中兴起,使城市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中心,带动周围地区和临近城市的发展,然后向区域中的农村地区辐射、蔓延,最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覆盖全国,并且与世界物流业发展接轨,与全球物流业融为一体,遍及全世界的物流网络。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产业被认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被喻为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企业物流仍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活动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中,在中国从事生产、销售及采购活动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发展迅速,成为带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二)物流业将发生一些转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那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活动也必然向该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现代物流业的形态和发展。近年来,新加坡等国家的跨国物流公司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虽然对我国传统的物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活动的内涵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1.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厂商,特别是规模庞大的外资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更多的会将注意力集中到物流环节上,想尽一切办法大幅压减物流费用,实现生产商的零库存或少库存,而传统储运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活动将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实现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加工配送一体化、装卸机械化和信息管理网络化,达到大大节省流通费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传统储运只有向现代物流转变,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加快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步伐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企业向外部用户提供的物流服务,又称“契约物流”或“合同型物流”。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是全方位、一体化服务,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有:开发物流策略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费谈判。目前,很多跨国物流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策略都是发展第三方物流,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知名度,重点为数家大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取得了十分丰厚的收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中储运企业只有利用现有资源和便利条件,创造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快速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3.开展质量认证,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日渐国际化,生产厂商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取得进入国际市场通行的质量认证证书的厂商与日俱增。在规范自身管理的同时,他们也要求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实施质量认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其产品在物流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21世纪产品(服务)的竞争将过渡到主要是品牌和技术的竞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物流企业必须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开展质量认证,实施品牌经营策略,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实现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以便在竞争占有一席之位。

4.物流各环节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物流业作为现代产业的一部分,也必须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内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要实现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必须在供应链的各环节上,实现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管理,并在ERP系统基础上实现电子商务。

5.由用户服务管理转向用户关系管理

传统物流管理着重在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下游用户的对应及以服务品质为主要管理重心,因此评价管理绩效的指针多半为订单的交货周期、速度和供货率等。然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企业逐渐转为强调跨企业间的整合,使得用户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加值方案管理,为其量身定做其所用的物品与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活动也需要由用户服务管理转向用户关系管理。

6.兼并联合大量出现

传统商业通道中,企业多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利益,因此往往造成企业间对立的局面。然而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中,企业在更大竞争力的驱动下,将根据各自的机能进行整合,建立覆盖各国主要城市的物流网络。各成员单位间相互协作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并对顾客实施统一单据和SOP(标准操作程序),通过这种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体系,使通道整体绩效大幅提升。这种以联盟方式形成群体合力,对于发挥储运企业独特的网络优势,加快储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变步伐是十分有效的。在渠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企业为了更快地响应上、下游顾客的需要,必须进行跨区域、跨功能,跨企业的联合,在专注自己核心能力的同时,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其他专业管理公司,形成虚拟的经济联合体系,从而使供应链体系得以成功发展,为配合主体企业商流之需,不断开发出新的增值服务项目,形成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为市场和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传统的流通模式中通过预测下游通道的资源来进行的各项物流作业活动已经没有必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强调通道成员的联合机制,成员间愿意互换营运及策略的信息,预测工作也变成了终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