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民俗旅游
48586900000010

第10章 民俗学概况(5)

(四)变异性

变异性是与传承性密切相联系、相适应的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特征。它同时又与历史性、地方性特征有千丝万缕联系,标志着民俗事象在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流传所出现的种种变化。换句话说,民俗的传承性,绝不可以理解为原封不动的代代照搬、各地照办,毫不走样,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有些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变化。因此,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是两个矛盾统一的特征,是民俗发展过程中的一对连体儿,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绝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革而没有传承的民俗事象。

在长期的民俗学理论发展中,传承的特征被摆到主要位置,是对的;但是,相对地忽视了变异的特征,则是不对的。那些在民俗中访古考古寻觅遗留物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对发展人类文化,推陈出新无大补益;只有既研究其继承,又关注其发展变化,才有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比如,从我国解放前的清明祭祖上坟,到解放后祭扫烈士墓,在清明节日传承中表现出许多变异;从清代满洲族的旗袍到现代服装的旗袍;从日本铁路工人服到辛亥革命以来直至现在的我国中山装,同样在传承中表现了许多变异。从古代婚礼用五谷杂粮撒向新娘,做驱邪祝吉仪式,到当代用五彩纸屑撒向新娘以致庆贺,同样也可以看到古代信仰、仪礼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轨迹。这种变异性特征在民俗发展中,多少世纪以来大多是在自发状态下自然而然形成的。

随着时代条件不同,地方生活不同,民族传统不同,在流传中变异各种民俗,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也应当看到,往往人为的有意识的改革,只要为人们广泛承认和接受,也可以形成民俗的变异。我国历史上运用政治手段采集民风、改革习俗的事例是很多的。像古代六朝时太原地区寒食节冷食习俗长达百日以上,造成疾病伤亡,危害严重,皇帝下令革除,改禁火三日。侗族山寨为革除旧婚俗六礼的繁缛奢费,曾于20世纪中拟订乡约,刻石树碑,予以改革。我国多少世纪以来,汉族盛行的表亲(近亲)婚,得不到革除,现在由新婚姻法规定下来,禁止近亲配偶,用科学与法制反掉了恶俗。因此,不可把变异性的自发形成强调到绝对的程度。但是,也应当看到,人为的变异是有条件的,是从民俗中有意引导出来的,是符合社会前进方向和民心所向的,绝不可以把变异性理解为任何人都可以以个人意志强行改变习俗。

我国历史已经证明,十年内乱时期,极左思潮和林彪、“四人帮”所推行的“横扫”“砸烂”所谓“四旧”的政策,不但扫不掉旧习陋俗,反而把优良习俗也砍掉了,当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所提倡的风气,又恰恰助长了恶俗与不正之风的蔓延,贻害匪浅。那种不按民俗规律强行发展民俗、革除民俗的作法是行不通的。变异性是移风易俗最可运用的特征,只要认真探讨变异性的科学规律,积极推动旧俗向新俗转化的工作,推陈出新,删繁就简,使民俗中许多事象逐渐从落后变为进步,从愚昧变为文明。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革除旧习陋俗,这便是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认真对待建立当代实用民俗学的课题。

民俗的特征之间都有联系性,因此在进行民俗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有多侧面、多角度的认识,才能比较科学地形成考察民俗的纵横观、面面观,才能找到比较科学的可靠的方法。

【思考题】

如何区分民俗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

第四节中国民俗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

民俗文化,我们将它英译成Folk-Culture。其定义是:它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传和传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它是由历史沿传来的,又在现实生活中生生不息,具有一定特色的风俗、习惯、心态、制度等,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外延相当广泛,反映民间文化最一般规律性的概念。所谓民俗文化学,简言之就是关于研究民俗文化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

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多元性与复合性

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1.多元性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内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2.复合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着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二)阶层性与地方性

1.阶层性

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内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张、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2.地方性

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是较概略的区分。总之,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演变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受地理环境、人们谋生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民俗文化显现出浓烈的地方特色。

(三)神秘性与实用性

神秘与实用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性,这是就民俗事象本身性质来说的,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民众的实用目的,大多依靠神秘的民俗行为来促成,神秘性事象无论怎样复杂,目的也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

1.神秘性

民间传承着大量古老风习,“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依然浓烈,民俗事象大多蒙上了神秘色彩。佛、道二教的传播与流行,尤其是道教对民俗生活的介入,使中国传统民俗的神秘色彩更为浓厚。

2.实用性

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了民众。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它区别于一般宗教信仰的根本特征之一。当然,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信仰心理方面,更重要的是许多民俗活动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

(四)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1.稳定性

这是中国民俗性格突出表现之一。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虽然发生了几十次大规模的王朝更迭的战争,但农业社会的基础并未动摇,几千年一以贯之的农业宗法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由此围绕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大农业民俗得到相对稳定的传承。这种稳定性主要有以下体现:家族观念的稳定性,节俗传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生仪礼习俗的稳定性。但是,中国民俗性格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我们在讨论民俗的稳定特性时更应强调其变异的特性。变异性是中国民俗的显明特征之一。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民俗的变异性从总的方面看,与历史性、地方性相关联,同类民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

2.变异性

表现在横向的地域分布中。我们在论述民俗地方性特征时已涉及民俗的地方变异问题。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有的是因为发生的基础不同,有的是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形。民俗的变异性,一般说来有3种情况:一种是民俗表现形式的变化;一种是民俗性质的变异;再一种是旧俗的消亡。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的依据,人们可以依据民俗变异的规律,“化民易俗”,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为建设民族的新文化服务。

三、民族与民俗的区别

(一)民族学

“民族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是指研究民族共同体的学问。英文Ethnology、法文Ethnologie、俄文ЭTHOгPaфия都是民族学的意思。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观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流变和消亡的全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所有内容。它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

(二)二者区别

1.民族学的研究范围要比民俗学广阔得多

民族学可包括氏族、部落、部族、资本主义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五个模式或五个发展阶段。民俗学的着眼点则放在研究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为主的传承文化现象的性质、状况、特点,揭示它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这些传承文化现象,对整个民族来说,只是它的一个方面。

2.民族学与民俗学关系

民俗学是研究人们的生活规律和思想规律,即研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规律的科学。民俗学研究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思想方式、文化和艺术,诸如故事、传说、歌谣、舞蹈、游戏、玩具、礼仪、信仰、房屋、建筑、用具、服饰、民间节日、民间艺术,等等,都属于民俗学研究范围。所以民俗学与民族学是姊妹科学,彼此关系密切,又不能混为一谈。

经典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都以无文字社会为研究对象,但它们之间有习惯沿袭的分工默契: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当代的原始民族、原始社会的文化;而民俗学则研究文明民族、文明社会中的下层──民间文化,主要是农村、农民的文化。与人类学、民族学的起源与殖民主义有不解之缘类似,民俗学的起源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亦有不解之缘,即在起源上与某种特定的人文思潮相关联。

【思考题】

1.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是如何产生的?

2.简述民族与民俗的区别与联系。

【案例分析】

汉阳陵博物苑

20世纪50年代修灞桥热电厂发现半坡遗址,70年代打井发现兵马俑,80年代清理塔基发现佛舍利,90年代发现仙游寺法王塔地宫。几乎都是“偶然”的。而汉景帝阳陵却是由于修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要从汉阳陵中间穿过而有目的地发掘的。

汉景帝刘启(前156~前141年在位)实行“无为而治”,有“文景之治”之说,死后葬阳陵。

在发掘过程中,仅在南区从葬坑的1/13的地段,即出土600多个彩绘陶俑,其大小为真人的1/3,裸体着彩衣,装木质手臂。因为艺术水平很高,被称为“东方维纳斯”,出土时衣服与手臂已腐烂。

其他有陶山羊、陶猪、陶狗、陶绵羊等,均为彩绘俑。

从葬坑中还发掘出了骑兵俑、步兵俑、运动俑及兵器、车马、木制车辆等。

因此,新建了汉阳陵博物苑。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同的是,它将采取在地下修玻璃参观通道的办法,游人在玻璃上面走,而下面的发掘工作照常进行,以使旅游者获得更真切的感受。

分析:在附近已经有知名度很高的同类型旅游区(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情况下,在开放方式等方面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不失为一个好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