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民俗旅游
48586900000012

第12章 汉族的形成及各民族的特色风俗(2)

元朝,在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发展,水陆交通运输范围扩大和纸币交钞发行的条件下,国内商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大都、杭州、泉州、庆元、上海、福州、广州等城市成了中外闻名的都市。由于陆路上建置了驿站制度,内地和边疆,东亚和中亚,在政治和经济上也联系起来了,汉民族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和共同文化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畸形地开始向资产阶级民族转化,但未发展为资产阶级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汉民族和国内各民族一道成了社会主义民族。

汉民族自秦汉形成后,中经唐、宋、元、明、清数代,又进一步发展,中国之所以能够长期统一,是因为自秦汉起,汉族已经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自北宋起,全国范围内经济联系性加强,使共同体更趋于稳定。

二、汉民族的不断壮大

汉族到现在能发展到10多亿人,是因为历史上吸收了别的民族,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的结果。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争频繁,尤其延续达16年之久的西晋“八王之乱”,引起了西北边疆各族如氐、羌、鲜卑、羯、匈奴等先后迁入内地,同汉族交错居住。这些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都比汉族低,大都过着原始的游牧和随畜迁徙、逐水草而居的畜牧业生活。他们在迁入内地之前,有的相互间已发生混血、同化,进入内地与汉民族杂居以后,在汉族封建生产方式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向定居农业过渡,并不同程度地缓慢地趋于封建化。解放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美岱村鲜卑族墓葬中发现的腿部细长的龙首柄椎斗,就是明显的汉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其中的铜釜和饰牌则含有匈奴文化的因素,记录了民族文化交往的历史。东北地区的高句丽,也不断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如解放后在吉林辑安高句丽建筑遗址中出土的莲花纹、莲叶纹和兽面纹瓦当,它们的式样就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流行的相近。南方的俚、僚、越、蛮等民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由于受中央封建王朝的统治早,与汉族的关系更为密切,它们之中有的因与汉族杂居而成为封建王朝的编户,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游牧在今鄂尔泽河和土拉河流域的柔然、突厥以及游牧在今辽宁锦西一带的吐谷浑(原为鲜卑一支),在南北朝时期,都同汉族加强了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吐谷浑后来还采用了汉文。

唐、宋以后,汉民族与边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愈加频繁,关系愈加密切,影响愈加深刻。

东北内蒙古地区唐宋以来受汉民族影响较深的民族有靺鞨、女真、契丹等。活动在今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的靺鞨,部落众多,唐时曾建立渤海国,并仿效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常常派人来长安学习,接受汉文化,使用汉文。解放后,在吉林省敦化县渤海国旧都敖东城以南5公里的六顶山发现渤海国王族的墓地,发掘了渤海宝历七年(公元780年)贞惠公主的墓葬,墓中出土的一对石狮,具有浓厚的唐代雕刻风格。记述公主身世的汉文墓碑,也完全模仿唐代碑志文体。女真族北宋时曾建立金国,后来部分女真人迁入中原,在汉族封建生产方式的影响下,社会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并逐渐与汉族同化,留居东北的女真,元、明时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清代满族的主要部分。契丹族唐末时建立了辽国,北宋时由于契丹地区迁入了大批汉族,农业、手工业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考古工作者1958年在内蒙古昭盟宁城发掘曾经历过金、元、明3个时代的辽中京城址,其建筑布局大都模仿中原都城的建制。西北地区的东突厥和西藏地区的羌,在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方面也十分明显。东突厥通过、向隋王朝的求婚、纳贡、称臣以及与唐王朝的长期互市,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东晋至北宋时,先后建立后秦和西夏政权的烧当羌和党项羌,他们的首领多受历代封建王朝的册封,并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混血,同化。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汉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就是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过程中吸收其他兄弟民族的历史。各民族之间的同化是相互的,汉族同化别的民族,别的民族也同化汉族,当然这种同化并不平衡,它是自然同化,是进步现象。

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说明,世界上没有纯血统的民族,所有民族都在相互交往之中发展变化,各民族只有团结互助、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才能走向共同发展和繁荣。

【思考题】

谈谈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中国各民族的特色风俗

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物质和精神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在风俗习惯上形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具特色的局面,我们分几个方面作粗略介绍。

一、饮食

(一)哈尼族的阿究赫

阿究赫是哈尼语撮泥鳅的意思。这是哈尼族姑娘不可缺少的一项劳动,每年春耕时节,在犁田、耙田的男人们出工之前和收工之后,哈尼族寨里的姑娘们都要腰系青竹篾兜,手提特制的撮箕,到梯田里撮泥鳅。她们把抓到的泥鳅、黄鳝在清水里洗净,然后放到家里的火塘里闷死,用竹棍串好、晒干,食用时用油炸或炖熟,拌上花椒、生姜、香蓼、薄荷等佐料。

(二)普米族的饮食

普米族以包谷为主食。包谷面做成饼子,在火塘里烤熟,有的还要拌食蜂蜜,喝酥油茶。特别有名的是“猪膘肉”,将宰后的生猪掏去内脏,抽去所有的骨头,用盐巴和花椒撒在猪腹内,然后把猪腹缝合,风腌起来就成为一头完整的腊猪。它的外形很像琵琶,因而也叫琵琶猪。人们喜爱将肉煮或烤吃,不喜欢炒吃。

(三)白族的生皮

生皮是一道白族名菜。做法是将经稻草、麦秸火薰黄了的鲜猪皮或煎成半生半熟的“五花肉”切成薄片或细丝,用萝卜丝、绿豆芽、芫荽、韭菜垫底,然后佐以醋和盐,再入姜绒、蒜泥、花椒油、辣子、炒芝麻、核桃酱、卤子、酱油、炖黑梅等拌好之后食用。“生皮”既是白族人民平时喜爱吃的菜肴,又是逢年过节必备的上菜。

(四)怒族的石片烤饼

石片烤饼是怒族人民平时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将调成稀糊的麦面或荞面,均匀地倒在烤热的石板上烤制而成。

(五)北方民族的手抓肉

我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从事牧业和狩猎,以食牛羊肉为主,喜欢吃手抓肉,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这种吃肉的方式是将动物的带骨肉分成较大的块煮熟,借助刀子用手拿着食用,除了放盐,一般不再加其他调料。

(六)藏族的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不可缺少的饮料,由砖茶、盐和酥油做成。如有客人拜访,家庭的主妇就会端出清香可口的酥油茶,恭恭敬敬地捧到客人面前。客人不能轻易拒绝,至少要喝上3碗,喝得越多,就会被认为懂得礼貌。

(七)塔吉克族的饮食

塔吉克族禁食猪、狗、驴、骡肉,牧民以奶类、肉类和面食为主。无论农、牧民,都重视主食,不讲究副食,很少吃蔬菜。牧民善于制奶品。

(八)土家族的油茶汤

油茶汤的配料是食油和茶叶,用油把茶叶炸黄后加入少量的水煮沸,成褐色茶浆时再加水稀释,烧开,投入食盐、大蒜、胡椒和其他佐料。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的改善,油茶汤又增添了新内容,掺有炒米、油炸豆腐、粉丝蛋片等,味道十分可口。

(九)阿昌族的外家肉

阿昌族的婚俗中,婚礼自始至终充满着生活乐趣。酒宴席上,新娘舅舅坐的桌上,必须摆一盘用猪脑拌成的凉菜,否则他们就不吃饭。酒宴结束,舅舅要送一份“外家肉”。外家肉十分考究,一条猪后腿必须带着尾巴,重量恰好4斤半。送“外家肉”是为了让新娘不要忘记娘家。

(十)维吾尔族的饮食

维吾尔族禁食猪、狗、驴、骡肉,饮食很有特色,主要有:

(1)抓饭,维吾尔语称“普劳”,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饮食之一。用大米、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等焖熟,净手抓食。

(2)拉面,也叫抻面。

(3)包子,有薄皮包子和烤包子两种。

(4)馕,家常主食之一,用小麦面、玉米面在特制的火坑灶中烤制而成,形似面饼。

(5)烤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炊技,把羊肉穿在铁钎上,放在长方形烤炉上烤炙,待冒出缕缕香烟并发出吱啦啦的响声时,撒上食盐、辣面、孜然(小茴香)等调料,再烤炙一会即可食用。烤肉脆、鲜、美、香、辣,五味俱全。

(6)奶茶,用获茶或砖茶水加入牛羊奶煮成,其味清纯芬芳。

(十一)乌孜别克族的饮食

乌孜别克族禁食猪、狗、驴、骡肉,喜吃羊、牛、马肉及其乳制品。最平常的饭是馕和奶茶,还喜欢吃库尔达克,即洋芋炖肉。在重大节日和请客时要用一种叫“纳仁”的饭招待亲朋好友。纳仁的做法是,把煮熟的肉切碎后与葱头、酸奶拌在一起,浇上肉汁,调以胡椒面即可食用。一家人用餐,长者坐上位,人口多的家庭则分席用餐,妇女与孩子一席。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用餐时严禁脱帽。

(十二)傣族的香茅草烤鱼

将鲤鱼或非洲鲫鱼由脊背剖开,去内脏后放入切细拌匀的青辣椒、葱、蒜、姜、金芥和盐等作料,合上开口,再用香茅草捆上3道,放在火炭上烘烤,烤时还要滴3次猪油,鱼皮变黄后取出即成。烤出的鱼皮脆骨酥,肉嫩香甜。

(十三)狩猎民族的饮食

以狩猎为主的各民族主要有居住在东北森林地区的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他们食野生动物的方法,主要是用火烧烤。

(十四)赫哲人的饮食

以鱼类为主食,以兽肉和小米、野菜为副食。为了保证终年都有鱼类作为主食,常常在天气凉爽的春秋两季晒鱼干,夏天则用烟熏火烤,以防腐烂。吃鲜鱼是先将鱼切成丝或片,然后拌以盐、葱一类的调料食用。

二、婚俗

(一)半路“抓亲”

此风俗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姑娘结婚时,由6个年轻姑娘和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组成送亲队伍。迎亲队伍由6个小伙子和2个姑娘组成。两支队伍都在清晨五更相向出发,相会后,迎亲队伍把挑来的糯米饭交给送亲的大嫂,大嫂把盛新娘用品的竹篮交给迎亲的姑娘,然后把糯米饭分给大家吃。这时迎亲的一个姑娘说:“婆婆,谁是我家嫂嫂啊?”话音未落,送亲的姑娘将新娘紧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迎亲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设法去抓“新娘”。最终新娘还是被抓走了,送亲的也便完成了任务。

(二)白族的辣与亲

白族人家在结婚典礼进行得正热闹时,常常往火盘里烧上一点辣子,让参加婚礼的人呛得直打喷嚏。这是在向人们表示新郎、新娘相亲了或者亲热的意思。白族话中亲切、亲家的“亲”叫“气”,而辣子味道的辣也叫“气”,音完全相同。因此,在办喜事的那种“闹”剧其实是利用谐音诙谐地表示“亲”、“亲爱”之意。据说,有时候还要给新郎、新娘做辣子馅汤圆吃。有的白族人家办喜事时还喜欢在菜里多放花椒,因为花椒在白族话里叫“菽稿”,花椒味麻的“麻”,叫稿,而相好一词读作“当稿”,都有一个“稿”音,于是花椒也被用来表示相好之意。

(三)布朗族的婚俗

布朗族男女十五六岁即算成年,这时要举行一种叫“波格”的成年礼。男孩集体相约前往成年姑娘家里,在铁锅片上燃烧一种叫“格”的树木,取下黑烟,为她们染齿。在关门节到开门节的三个月里,染黑牙齿的姑娘们又在佛寺里为男青年染齿,经过染齿的男女青年才有权谈恋爱。恋爱方式是,姑娘在自家的竹楼里穿起心爱的窄袖衫,在白衬裙外套上一条镶边的黑色筒裙,头戴银牌,胸佩彩珠,坐在火塘边纺线,专心等待小伙子来“邀贯”(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活动)。晚上,小伙子三五个或十来个来到姑娘家围着火塘坐下来,同姑娘一边闲谈,一边拨弄小三弦琴,低吟浅唱“嗄双”(情歌),姑娘看中了谁,便开口接唱情歌。如果姑娘父母也中意,下次再来时,就把火塘里的柴火烧得通红,表示欢迎。男女相好后,小伙子便邀约两个伙伴陪同自己在晚间去向女方父母求婚。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恋,男方父母就请一位老人为媒,携带一筒酸茶叶、一斤盐、一包饭和一包菜,再加上一个半开(银元),去女家定亲。小伙子送过酸茶叶和盐巴后,便可以同姑娘同宿了,同宿后必须在一年内举行婚礼,婚礼后,男子仍然在自己出生的家庭里从事生产和生活,仅在夜间才来妻家住宿,农忙时来妻家帮助干活,要持续3年,在3年里生的孩子不仅由妻子单独抚养,而且成为妻方的家庭成员。3年后可择日举行第2次婚礼,把妻子和子女接回家去,如果相处不睦,即自行离异。

(四)布依族婚俗“浪哨”

“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互相了解、增进感情的一种社交形式。通过交往,情投意合,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经过一定订婚程序可择日结婚。一般是由男家聘过几个青年男女去女家接亲,女方也请几个妇女陪伴新娘。新娘要由哥哥背出家门,然后步行到男方家。也有的地区,新郎请几个同伴前往接亲,轮流背新娘到新郎家。背新娘的人叫“拉丫哥”。有的布依族地区有“不坐家”的传说习惯。结婚当天或次日,新娘即同送亲人回娘家。以后在节日、农忙或有事时新娘被接到夫家住一段时间。如此一两年,才到男方家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