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民俗旅游
48586900000015

第15章 汉族的形成及各民族的特色风俗(5)

(十五)端节

端节是水族人民的年节。又称吃端、过端,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水族人民在水历岁首(农历九月)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丰收而举行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依山傍水而居的水族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将自己的家园建设成鱼米花果之乡,他们把自己的家乡比作“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在水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水族兰兄弟被家乡的特大洪水冲到三洞地区,为了战胜贫穷、饥饿,决定各居一处,用勤劳与智慧开创新的生活。到了水历正月(农历九月)初亥那天,三兄弟毅然洒泪分了手。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同庆。后来水族人民便依初亥、双亥、三亥的先后顺序轮流过年,从农历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每逢亥日,都有村寨在过年。过节的各村寨将深藏的铜鼓取出,用鼓声宣告辞旧迎新的开始。节日期间,户户都备有鸡、鸭、鱼、肉,迎接四乡八寨来的亲友和一些不相识的客人。人们吃新米饭、喝米酒,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到各家分享馔品,到处可见孩子们踮着脚,伸着手大声喊着“嗨育啊!嗨育啊!”(给我啊!给我啊!)的场面。哪个儿童获得的糖食、果品、鱼干最多,哪个孩子就被认为最能干、最健康、最幸福。姑娘们身穿四周镶花边的蓝色大襟无领半长衣、青布长裤,系花围腰或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佩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物,与神采奕奕的小伙子们聚集在“端坡”周围,吹芦笙、唢呐,拉胡琴,敲锣鼓。皮鼓声和铜鼓声交织在一起,青年男女踩着鼓点,纵情歌舞,随鼓点快慢而变换舞步,最后鼓点密集如雨,宣告结束。赛马斗牛的端坡上人山人海,锣鼓声震撼大地。当英俊的骑手策马扬鞭登上坡顶时,欢呼声响彻云霄。入夜,兴奋的水族人民围坐在火塘边,吃着象征丰收的糯米团,喝着糯米酒,不时发出“秀!”“秀!”(干杯!干杯!)的欢笑声,到处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十六)鄂伦春族春节

春节,是鄂伦春族一年里最隆重的节日,人们辞旧岁迎新年,为节日筹备丰盛食品,到深山打猎,去江边捕鱼。除夕,全家团团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长达两小时之久。席间,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酒,叩头请安,祝他们健康长寿。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同时发出“木合!”“木合!”的叫马声,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的人们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则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动作明快欢畅。由小伙子和姑娘们表演的“依哈嫩舞”(打猎舞)、“红果舞”、“野猪搏斗舞”、“黑熊搏斗舞”,生活气息浓厚,形象栩栩如生,为节日增添了乐趣。“鄂伦春小唱”和“鄂伦春舞”为全国人民所熟悉,也是节日期间鄂伦春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过去从初一到初四还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十五日要吃美味佳肴,十六日早上进行抹黑脸活动,但儿子或儿媳与父亲不能互抹,哥哥与弟媳不准互抹,青年人给长辈抹黑时要先叩头。

(十七)复活节

复活节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信奉东正教(基督教的一个教派)的俄罗斯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将复活节当成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前夕,家家户户洒扫庭院,粉刷房屋,缝制新衣,筹办过节。节日一大早就喜气洋洋地穿上新衣来到教堂念经,接着互相串门,晚上大家欢聚一堂,一面品尝节日食品,一面唱歌跳舞。

(十八)歌圩

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两三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两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进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理想为主题,一般为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歌圩一般为期一天,也有连续两三天的。参加歌圩的除青年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观战”,欣赏、品评,有的老年歌手参与活动,但他们不唱歌,而是给青年人当参谋。歌圩非常热闹,除青年们对歌外,还有唱戏的,做买卖的,各种日用百货、绫罗布匹、饮食糕点、鸡鸭鱼肉、蔬菜等,应有尽有。歌圩在壮族地区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在解放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统治阶级为了实行同化政策,把歌圩视为“粗俗”“有伤风化”,不许进行,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歌圩又得到了新生。

(十九)花炮节

花炮节是湖南、贵州、广西相毗邻的侗族地区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举行日期各异,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花炮节的形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聪颖、智慧的侗家姑娘在河边非常敏捷地打死水蛇,拯救了一条小花鱼。来年三月初三日,姑娘到河边洗衣,忽然看到一位妙龄少女站在水面上,向天空撒花。少女轻声细语地唤姑娘,说明她是奉父亲龙王之命前来谢恩的。从此,龙王的女儿常来人间娱乐,龙王发现,便将其关起来,不许她与人间往来,而人们便以聚江边撒花活动来怀念龙女,久而久之,演变成花炮节。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抢花炮,花炮用长约10厘米的铁筒制成,内装火药,炮口上放置直径4厘米、用丝线包扎成五颜六色的铁环,炮身披红挂绿,彩带迎风飘扬,具有一种奇特的美。比赛时,花炮在芦笙队的簇拥下,被抬进平坦的鼓楼场地中央。运动员分列两队,每队10~30人,均在场地边缘待命。按照侗家习惯,由上穿黑衣、下着白裤、扎绑腿的小伙子组成仪仗队,举行隆重仪式,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名体格健壮的小伙子点燃导火索,只听“呼”一声巨响,铁环被冲上天空、自由落下,运动健儿群起争夺,奋勇为抢花炮。运动员之间可以挤、抢、护、传、拦,通过一番激烈“鏖战”,最后将铁环送上主席台的代表队获胜。抢完头炮照例抢第二、第三炮。三炮铁环分别赋予团结、胜利、幸福之意,优胜者将履行制造翌年花炮的责任。乘抢花炮之兴,看侗戏,听彩调,赛芦笙,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使人耳目一新。夜间,穿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广场上互相牵手、搭户、围圈,纵情跳“多耶”集体舞,以刚劲、整齐而有节奏的步伐展现青年的风华。

(二十)火把节

火把节是云南、四川两省的彝、白、佤、布朗、纳西、拉祜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由于语言和传统习俗的不同,各民族的火把节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仪式和娱乐方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很多,其中在彝族人民当中流传最广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天上有个凶神叫斯热阿比,奉天主安天古兹之命,经常来到人间派粮派款,收租催税,敲诈勒索,激起彝族人民的反抗。为了战胜凶神,大家推选了一位叫阿提拉巴的英雄同凶神作战,拉巴和凶神斗了九天九夜,终于杀死了凶神,为民除了害。天王闻讯大怒,就下“天虫”吃庄稼,妄图把人们饿死。此时正值彝历虎丹时节,是洋芋结薯、荞麦开花、包谷背包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天虫”吃了三天三夜,眼见彝家的庄稼就要毁于一旦,此时大家又聚集在山头开会,商量出高举火把、烧死天虫的对策。于是,彝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举火把烧天虫。火把举了三天三夜,烧死了大部分天虫,保护了庄稼,夺取了丰收。少部分天虫躲进了庄稼地,为了防止它们再次遗害于民,每年“虎丹”时节,彝族人民就高举火把,这样年复一年,形成了今天的火把节,也是彝族人民最为隆重的节日。

届时,彝族、白族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起一个火把,在广场中央堆砌起一个宝塔型火炬,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干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随锣声、号角声汇集于广场,将树塔点燃,顿时火光冲天,干柴在烈火中噼啪作响,与锣鼓声、吹呼声汇成一片,震撼山岳。

纳西族的火把节定于农历六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一次隆重节日。火把节的第一天,人们选择又好又长的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扎成火把。傍晚,各家门前的火把就点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节。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装饰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收。

(二十一)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土尔”的意译,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这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按教义规定,该教有5项功课,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简称“五功”,其中斋戒一项将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定为斋月。在斋月里,人们只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整个白天不能吃饭喝水,称为守斋(也称封斋、把斋)。此外,还要做到清心寡欲,按规定,老、弱、病、残、儿童可以不守斋,但也要节制食欲。斋日期满,即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在中国,大多数地区的斋月的始末是以见新月为准,有的地区则是初一封、初一开)。开斋节那天,所有虔诚的穆斯林都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人们走访亲友,互相馈赠礼品,互相祝福。中国的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还举行叼羊、赛马、套马、摔跤等活动,到处充满节日的欢乐。

(二十二)扩塔节

扩塔节是云南省南部边陲山区拉祜族人民盛大的节日。“扩塔”是拉祜语译音,意为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举行。拉祜族人民居住在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的亚热带地区,主要从事农业。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在锄头、砍刀、犁耙等农具上放一些糯米粑作为对它们帮助主人获得丰收的酬谢,请它们同主人共享节日的欢乐,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有更好的配合,夺得更大丰收。扩塔节的活动分三个阶段:大年为主要阶段,从正月初一至初四。初一破晓,身着节日盛装的拉祜族青年男女争先恐后地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从初二开始,利用新春佳节,人们带着节日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拉祜族历史上以擅长猎虎而闻名。拉祜语称“拉”为虎,用火烧吃为祜,拉祜即用火烧吃虎肉之意。巍峨迤逦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区,森林茂密,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是拉祜族人民狩猎的场所。为补偿男子们上山打猎没能赶回家欢度春节,就在初八、初九补过,称为小年,此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正月十三至十五,节日期间还杀猪、杀鸡以酒肉祭祖敬神,招待亲朋好友。拉祜族人民有尊敬长者、好客和团结友爱的美德,节日里大家欢聚一堂,在芦笙、三弦、短笛的伴奏下,数十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歌边舞,双脚踢踏与双手上下挥动配合默契,舞姿优美豪放,尤其是芦笙舞,形式多样,且吹且跳,极助节日之兴。

(二十三)老人节

老人节是朝鲜族人民的节日。因地区不同,时间也不尽相同,黑龙江省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八月十五日。届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佩带大红花,接受全村人的祝福。身着五彩缤纷、缀有飘带的绸缎短上衣、长褶裙的朝鲜族妇女和身穿浅上衣、深色坎肩、肥大长裤的朝鲜族男子依偎在老人身旁,与老人们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尽情地歌舞,踩跳板,荡秋千,打球,摔跤,竭尽全力让老人们享受节日的欢乐。节日里,有老人的家庭都非常恭敬地备制“麻格里”(一种米酒)、打糕、冷面、狗肉和大酱汤等食品,尽其享用,对老人的辛勤劳碌表示尊重、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