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活民俗的范围、内容、特点和现代生活民俗的特点。
【主要内容】
服饰民俗
头饰、衣裳、鞋和袜
经济、历史、环境、宗教、风尚、文化
饮食民俗
特征、结构、惯制
茶俗、饮酒、旅游关系
居住民俗
概念、制约因素、人居环境、风水
礼仪、惯例、旅游开发
第一节服饰民俗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服饰民俗是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服饰民俗的地域风情极为多样。中国又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上的服饰民俗流变也十分丰富。研究与学习服饰民俗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历史、社会、人民的认知,而且能提高旅游活动的益智性。
一、服饰民俗概述
服饰民俗是消费民俗的重要方面,是民俗事象中最活跃、最具时代特征的民俗事象之一。我国的服饰民俗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特征十分明显,制约服饰民俗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文化审美情趣。
(一)服饰及其构成
服饰,指人们穿戴在身上的服装与饰物的全部,包括服装本身及与服装并存的有关饰物。我国服饰形制丰富,种类也多。具体到人,一般可分为头饰、衣裳、鞋和袜与手饰四大类别。
1.头饰(首服)
历来用于头饰的有巾、帻、幞头、帽、冠、笠、抹额、钗簪、耳环、项链、围巾、斗篷等。
巾。是用来包头的布帕,以便劳作,并有保暖与防护之功,故又称“头巾”。
帻。是用较厚实的布帛折叠固定成形,包裹发髻。
幞头。是方巾四角延接的带子,裹发覆巾于头顶,两条带子自后脑朝前反搭系于额前,前额两条带子往颅后围裹,多余部分自然下垂,结扎方便又不易散开。据载,自北周武帝宇文邕时开始流播。晚唐后便发展到幞头包裹在预先制好的头箍上,方便又硬朗。至宋代演变成一种官帽,便不在百姓中通用了。
帽子。本为少数民族的头饰,魏晋后才为汉族男女接受,称为风帽、突骑帽。帽有两类,一类是隋唐时的锦帽、珠帽,明清时的暖帽、风兜等质地厚实的御寒帽;另一类是以纱、麻为原料制成的较轻薄的六朝圆帽、方帽、高屋帽,宋元时的仙桃帽、高桶帽、东坡帽,明清时的鬃帽、四方瓦等。
抹额。即长巾折叠成长条,覆于额前。起于东汉,宋时妇女也崇尚,并用水獭、狐狸皮或狗皮等制成,称为“暖额”。
2.衣裳
古时服装分两大类型,一为分体制,即上身为衣,下身为裳。上衣有襦、袄、半臂等,下身为胫衣、裤、裙、蔽膝等;另一是衣裳合二为一制,即深衣、襜褕、袍、衫、褂、直裰、褶子等。
深衣。起于春秋,盛行于战国、西汉。无论男女、不分尊卑均可穿着。《礼记深衣》云:“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即是不露手脚直拖至地的大包裹长衣。较长大的一面衣襟由前绕后加以包裹绾结。
袍。是深衣的改进形制,把深衣多出的大襟剪掉,不再往身后绕至前身。用交领、两襟叠压形成长筒形,故称长袍。有夹层,中纳绵(棉)絮,冬可御寒。起于战国,汉代后为主要服式。
襦。是短仅到腰的上装,故有“腰襦”之称。东汉以后,男女通用,可做衬衣,也可直接外穿。对襟窄袖,隋唐时衣襟放开,比较流行。两宋穿襦者仅限农村妇女,元代后再度流行。
裳。原本是一片蔽前、一片蔽后的屏障式下服,主要作用是遮羞而不是御寒,后发展成多片布帛拼接的裙。汉以后样式很多,有间色、面彩绘、晕染甚至集鸟羽的羽毛裙、百褶裙等。
裤。春秋时只有两只裤管的胫衣,也称绔,没有裤腰和裤裆,即膝以上没有任何遮护,以后有了裆和腰就成了裤子。中原人士原本就是胫衣、裳、蔽膝加上衣构成一套服饰。与北方游牧民族直接穿裤子相比,显然不方便。赵武灵王学“胡服骑射”,即在军旅中先行穿裤子,至秦汉才流传全国。
3.鞋和袜
最早的袜子是兽皮制成的,故叫“韈”。自从纺织品出现而有麻布袜、丝绢袜,因更舒适而取代了“韈”。较早期的袜平头、无跟,袜统后有带以便扎于踝上。
履。履是鞋子的总称,有丝履、麻履、葛履和皮履。早期是冬皮夏葛为履,春秋战国时丝履渐多,但仍以葛、麻、兽皮为主,丝帛仅装饰于鞋头、鞋跟而已。魏晋时期丝履盛行,履头式样有圆、方或歧头等。
屐。是木底鞋,也叫木屐。因底有两个齿,一前一后,避免了鞋底与地面接触,也不易在青苔、泥泞地上滑倒,方便旅行。唐宋因女子缠足,屐渐成为男人的雨鞋。明清时代,岭南闽粤女子多天足,木履在男女中流行并有花饰,此时的屐已无齿,成为拖鞋的前身。
4.手饰
待补:!!
(二)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服饰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和节日生活中有关衣裤、鞋帽、装饰、佩戴、穿戴等方面的习俗惯制。
服饰民俗是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饰民俗,可以表现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时尚,也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伦理观念,同时还能体现出群体的智慧和创造。服饰民俗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多样,它的形成、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1.经济条件
服饰民俗的演变决定于经济基础的驱动,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古代,制造服装的原料主要靠天然或人工培育的动植物,如皮裘、羽毛和葛藤、麻、棉花、蚕丝等。汉唐是经济发展的时代,从张骞通西域、大唐和尚东渡扶桑,到丝绸之路贯通中西,封建经济繁荣昌盛,胡服、胡乐遍京师,出现了许多高级质料,颜色鲜艳,宽大、阔袖与开胸的各种服饰琳琅满目。
我国制造服饰的衣料材质丰富,既有历史上传统的棉、麻、丝绸与毛料,又有大量如涤棉、涤纶、涤卡等化学纤维。对服饰的追求日趋美化,服装的款式、花色品种不断翻新,诸如羊毛衫、击剑衫、太空衫、夹克衫、摩托衫、直统裙、一步裙等,色彩丰富,造型新颖,流行迅速。经济大潮驱动了服饰民俗的极大发展。
2.历史传统
传统一旦形成,便成为千百万人遵守的行为规范,陈陈相因而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人生处世观念是中庸之道,凡事不冒尖、不人后,对人包涵、大度,处事沉稳。中庸之道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构架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与气质特征。
这种中庸思想体现在服装审美上就是讲究“中和”:
(1)在色彩上,不像非洲服装那样大红大紫,强调对比与色调跳跃,而是讲究色彩和谐。
(2)在款式上,推崇含蓄,不像美国牛仔式那样包裹和比基尼式那样暴露,因而服饰格调显得含蓄、沉稳、端庄与大方。
就拿辛亥革命后流行的中山装来说,它取代长袍、马褂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另一面又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掣肘。中山装的端庄谦和,以及前襟四袋代表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即为明证。再如,中国人素有敬祖、尊师、“以古为训”的传统,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守旧”思想顽强传承,服饰民俗的发展时刻受到这种思维定式的束缚。
我国的长袍、长衫成于秦汉而止于现代,流传两千余年而不变;中式长裤从先秦的胫衣变成裤子,以后亦无变化,这主要是“以古为尚”“讲求出典”的历史传统所致。
3.地理环境
服饰的产生和服饰民俗的形成、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服饰民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服饰的形制,二是服饰的质料、品质与数量。地理环境是指纬度所决定的气候带为人类提供的温度条件,海陆分布所影响人类居住生活的干湿状况,以及地势高低所引起的热量、水分再分配度。这个地理的三度空间使得各地的自然条件极不相同。
中国版图广阔,南北温差大,仅大陆部分就纵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再加上地形复杂,气候更加复杂多样,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多类型造成我国极为丰富多彩的服饰印记。例如:东北地区冬长夏短,一月平均气温-10℃~-30℃。与这种气候特点相适应,东北服饰以冬装为主,注重保暖。人们近半年时间头戴皮帽,身穿棉衣或皮衣,手戴手套,脚穿皮靴。
江南地区冬不太冷,夏不太热,四季分明。冬天气温平均低于10℃,夏天高于22℃,约5个月在10℃~22℃之间,最适宜作物生长。这决定着江南服饰资源的丰富多样,不仅有棉、麻、藤、葛、丝,还有兽皮、珍珠等等。由于四季分明,江南服饰也四季更迭,花样百出。夏日穿葛、麻、棉、丝制成的短衫短裤;冬天则棉衣、棉袄或丝绸棉袄,富家是皮衣、皮裘;而春秋两季则多夹衣。不同的季节,服饰的色泽也有讲究,夏重素雅,冬重暖色调,春秋色彩斑斓。
华南、西南地区,常年气温在10℃以上,夏天长达8个月之久,气温多在28℃~30℃,气候温热。所以,蓑衣、斗笠、竹帽、长裤、对襟短衣、筒裙、赤脚最能标示这些地区的服饰形象。
4.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包括对世界三大宗教及民间宗教的信仰)是影响服饰民俗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有许多由宗教信仰所形成的种种服饰形态的例子。如伊斯兰教民众喜欢穿白色衣服、戴白帽,是因为教义要求他们在室外头部不可以直接对着天空。新疆地区各少数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男女头上都戴小帽,哪怕仅仅厘米大小的小帽也是他们对真主的诚信,不戴帽就是对真主的亵渎。
民间原始宗教在服饰上的表征也很鲜明。例如,苗族有鸟信仰崇拜的传统,苗族妇女就爱穿“鸟衣”——用白色鸟羽毛装饰衣边。四川凉山的彝族以黑虎为图腾,崇尚黑色。彝族男女老小一身黑衣,男服襟边绣上“虎”字,小孩戴虎头帽。云南楚雄彝族崇敬马缨花,妇女的上衣和腰围多绣有马缨花图案。还有一些地方服装以日月图案为饰,有的地方用红色兜肚、红色腰带、红色裤衩,都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关。
5.社会风尚
社会风尚也常常影响服饰民俗的发展。社会风尚即社会风气,是社会广为流行的仿效行为模式。
宋朝初年,政府规定平民、商贾、工匠等百姓的衣装一律使用白、黑两色。到北宋中期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趋于活跃,追求浮华成为时尚。服饰不仅在色彩上突破限制,红、绿、蓝、橙、紫流行社会,而且在式样上也大胆僭越。《梦粱录》记载临安市民“巧制新妆,竞夸华丽”。“自淳佑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追求衣着时髦作为一种风尚在青年中相当流行。当一种时髦流行一段时间失去新意后,社会不再崇尚,这时又一轮新的时髦开始风行起来。从牛仔服、背带裙到踏脚裤,从绒线衫到羊毛衫、羊毛内衣裤、羊绒衫,从金戒指、金项链到金手链、金足链、白金戒指等,无不是社会风尚所致服饰民俗发展变化的标识。
6.文化交流
服饰是民族或区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该民族或地区人民的文化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不同民族和地区间的长期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产生服饰民俗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例如,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少数民族服饰(史称胡服)不断汉化,中原汉人的服饰也从少数民族服饰中吸取了不少精华,更加适体,常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大有人在。
沈括曾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懽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旗袍本是满族八旗妇女的常服,圆领、窄袖,下摆特别宽大。民国时,因西方服装的传入,旗袍出现了时装化的风尚:袍袖收小,甚至无袖露臂,袍长缩短,衣边改窄,收腰,突出女性的曲线美,并能与西装、背心、绒线衫搭配。从此,旗袍成为中国女性的国服,并走向世界。
二、民俗服饰的流变
中国服饰有两大类型:一是官府服饰,二是平民服饰。属民俗范畴的服饰是平民服饰。民俗服饰在历史上的基本特点是阔袖长袍、温文尔雅,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与约束,但每个朝代又都有相应的特点。
(一)先秦时期
我们的先民早在旧石器时代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那时还没有服装,人们仅以树叶、蔓草遮体。到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发明了纺轮、骨针,纺造粗衣麻布,揭开了我国服饰发展的序幕。
商周时期,人们的服饰较为俭朴。服装多用粗布、毛褐,质料多为麻、兽毛、兽皮。服制为上衣、下裳。上衣长至膝、紧窄、袖小,下裳分两片,一片蔽前,一片蔽后。衣裳间束带。女服与男子基本相同,但多了一条长过膝的檐。《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中的襜就是女子的围裙。首服,男子扎巾、戴帽;女子插笄,冬用帽、巾。足衣为舄屦——以木为底,葛、麻布为面,冬用兽皮。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服饰民俗发生了很大变化。服饰形制一改上衣下裳的两段式,形成一体围裹全身的深衣。因其形制简便、穿着适体、全蔽两股阴私而深受欢迎。不仅是便服、礼服以至祭服皆流行深衣,上至国君,下及婢奴无不穿着。当时以麻布为寻常衣料。夏日御暑以葛布,因为葛布较麻布更为爽健。只有经济条件好的老人才穿帛衣。至于冬日,国君、将相乃至士大夫、庶人都有裘皮之服。
这里还应指出的是,春秋战国是中国上古社会的转型期,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服饰民俗,各国都因地制宜,“各殊其俗”。在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中,华夏族也吸收了胡服的长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着名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