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民俗旅游
48586900000041

第41章 交通民俗旅游(1)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交通民俗的起源,掌握交通民俗的内容,了解陆路、水路交通民俗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主要内容】

交通民俗概述

定义产生原因自然环境人类需要文化传播

陆路交通民俗

交通设施道路桥梁关塞栈道纤道盘山道石桥木桥索桥

独轮车两轮车道神

水路交通民俗

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信仰水道渡口港口舟船筏

交通民俗与旅游

区域之间交通服务分类特点

交通是社会的纽带,便捷的交通可以使人们快速地互通有无,增加接触与交流,传递知识和信息,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水陆交通体系,积累了多姿多彩的交通民俗。这些交通民俗,不仅是人们交通生产与生活的习惯和规范,也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开发交通民俗旅游资源,能够使旅行和游览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有效地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消除旅游者对我国旅游业交通落后的不良印象。

第一节交通民俗概述

当人类有意识地选择路线穿越陆地或跨越江河时,最初的交通和交通民俗产生了。随着交通领域的扩大,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日益发展,相关的交通信仰和习惯不断产生,交通民俗日趋丰富多彩。

一、什么是交通民俗

交通民俗产生于人类的交通生产与生活之中,又为交通生产与生活的存在与发展服务。交通是交通民俗的源泉。所谓交通是指借助一定的交通设施、工具,实现人员和物资的空间位移。其中交通设施和工具是构成交通的基本要素。

交通民俗就是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如道路或航线的开辟,桥梁的建筑,车船的制造与使用,交通管理的规约,交通信仰,送别与欢迎的仪式,交通动力的使用等等,都是重要的交通民俗。

交通民俗具有自己非常独特的特征。从其构成来说,包括实物、工艺技术、仪式、信仰、禁忌等等,有物质民俗,也有意识民俗。从其存在的形态来说,主要有文化的民俗和生活的民俗。如果交通民俗作为文化而存在,那么,它表现为符号、知识的积累和文明的成果,相对稳定、静止,如有关交通的语言、概念,各种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如果交通民俗作为生活而存在,那么,它表现为活动、知识的运用和文明的事件,它是动态的,是人正在进行的过程,如使用交通工具,进行奠基仪式或竣工仪式,制造车船。从其产生和流行的范围来说,交通民俗具有地域性。

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和交通的信仰、禁忌等等,在民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地域环境。北人骑马,南人乘船,马帮穿行在云贵川的崇山峻岭中,驼队跋涉在西北的沙漠上;黄河上漂着羊皮筏,乌苏里江上行驶着桦皮船,特定的地域环境选择了不同的交通民俗。

二、交通民俗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决定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交通民俗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在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交通民俗是体现在交通运输中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必然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人类经常接触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形、物产和气候等,都对交通民俗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降雨较少,河道不多的平原地区,适宜修筑宽阔笔直的道路,形成陆上交通网,通行各种车辆。在河道纵横、水网密集的平原地区,遍布渡口和桥梁,穿梭行驶各种船筏。进入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山区,修筑栈道、石阶路、盘山道、各类桥梁,步行或使用背篓、背架、舆轿、滑竿等交通工具,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物产主要影响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建筑与制造材料,如石板的路桥,多在多石的山区或丘陵地带,竹筏使用于产竹的亚热带,桦皮船流行于桦木生长的寒温带,从而产生各具地方特色的交通民俗。

天后妈祖信仰是海上交通民俗中最具特色的民俗事象之一。而天后信仰正是建立在航海技术和气象科学不发达,人们对海洋环境无法控制,从而产生恐惧并进而祈求神灵保佑航运安全的心理基础上的,它是环境的产物。

(二)人类需要

美国民俗学家萨姆纳认为,民俗建构的动力是人类需要,民俗是为了一时一地的所有生活需要而设立。交通民俗正是为了人类交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同时也为人类交通生产和生活的存在与发展服务。

不同时代人类的需要不同,导致了不同时代的交通民俗的差异。独木舟时代,有独木舟时代的民俗;远洋帆船时代,有远洋帆船时代的民俗。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沟通与交流的需要日益迫切而复杂,交通民俗也就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产生、传承、变异和发展。

古往今来,人类的交通需要总是领先于当时的交通民俗,成为交通民俗发展的动力,促使新的民俗事象不断产生。如车辆的动力,从人到牲畜,再到内燃机,动力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依然无法完全满足人类交通的需要。而无法满足的交通需要,将导致交通神话和新的交通观念的产生,为交通民俗的发展描绘未来的远景。

(三)发现与发明

发现与发明是一切交通民俗产生的根本源泉。人们发现与发明的新事物,可以是有形的实物,如道路、车辆、牲畜、桥梁等;也可以是无形的新观念、新思想。发现是给知识增添新的东西,发明则是知识的新运用。但是,发现与发明并非总是能导致交通民俗的产生或变迁。如果人们对某项发现或发明不加理睬,就不会引起交通民俗的产生或变迁。只有当社会接受了发现或发明,并且有规律地加以运用,才谈得上交通民俗的产生或变迁。如中国人养马的历史,至少有4000年以上,这已为山东章丘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所证实。但马的单骑在战国以前还非常罕见,人们宁愿坐在马拉的车上,以无法跟单骑相比的速度行进。一直等到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冲破重重阻力下胡服令,单骑才开始普及,成为历代相传的交通民俗。

(四)文化传播

除了自身的发现与发明之外,一个社会新的交通民俗的出现,也可能来源于另外一个社会。这种从其他社会借用交通民俗,并且将其融合到自己固有的民俗文化之中的过程,就是传播。

传播的模式有三种,三种模式可以单独产生,也可以同时发生于一个社会之中。

1.直接接触

一个社会的发现或发明,先被它周围的社会所接受,然后逐渐传到远方,这就是直接接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例子就非常典型。

2.媒介接触

两个社会之间没有直接交往,而通过第三者为媒介,使某种交通民俗得以交流。通常情况下,商人、士兵、使节和旅行家是最常见的媒介。中国的水密舱技术就是以商人、旅行家和传教士为媒介,传到欧洲,在18世纪被欧洲人用于船舶制造。

3.刺激传播

是指某个社会掌握了某项知识后,刺激了另外一个社会,给对方以灵感及启发,使之有了类似的发现或发明。如,黄包车是日本人于1870年发明的,1874年3月,法商米拉将它输入中国。二战胜利以后,上海三轮车公司把自行车和黄包车结合在一起,制成了后来通行的三轮车。所以刺激传播产生的结果,并非原型的翻版,而只是一种相似的东西。

【思考题】

简述交通民俗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含义。

第二节陆路交通民俗

迄今为止,人类最古老而且仍是最普遍的交通方式是步行。对这一方式最初的文化改进就是路。路从存在之日起就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活动提供了通道。而且路的特点必然随着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断呈现新的形式。在以道路为起点的交通设施和以步行开始的交通工具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人们在交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陆路交通民俗。

一、交通设施

(一)道路

道路是路的总称,因其大小、形式和用途,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形成多种各具特色的民俗事象。

1.栈道

又名阁道,是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栈道是我国陆路交通的一大奇迹,也是非常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古栈道本身可以进行旅游开发,更重要的是旅游开发时,可以以古为鉴,有意识地使用栈道这种交通设施,增加旅游者的交通乐趣。

2.纤道

是古代水上交通的陆路辅助设施,为纤夫提供拉纤的通道。这种道路曾经普遍存在于各地的水上交通线。位于浙江萧山、绍兴、上虞的浙东运河古纤道,全部用形状不一的石头砌筑而成,是浙东平原特有的水乡文物,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它形体纤巧,造型别致,宛如长虹卧波,伸向水天极目之处,构成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至今保持完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盘山道和石阶路

是民间创造出的适合山地地形起伏较大的道路。盘山道的形式,有石阶式,也有平面式。狭窄的盘山道只能通行人或牲畜,宽阔的盘山道可以通行各式车辆。石阶路在山地交通中,使用比盘山道更广泛,也是现代山地旅游区中最主要的旅游道路形式。

4.冰雪道

是冬季严寒的地区利用天然河道,或用冰雪人工修建的道路。冰雪道可以通行滑板类交通工具,如雪橇、爬犁、冰床,也适合行人使用冰鞋或滑雪板。

5.城镇道路

民间传统上,根据路的大小和用途,分别称为街、巷、弄、胡同。城镇交通的道路称为马路或道,起始于上海和香港,有传统的影响,也带有租界或殖民地色彩。弄和胡同,现在都已经作为旅游资源在开发。上海民俗旅游中就有走弄堂,看石库门,做一天上海人的活动项目。北京民俗旅游中,窜小胡同,看四合院,也是颇受旅游者欢迎的活动项目。

(二)桥梁

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是为了使道路跨越江河、湖泊、海峡、山谷或人工建筑物所修建的建筑物。传统的桥梁,按其建筑材料,可以分为木桥、石桥、砖桥、铁桥、竹桥和藤桥;按其结构,可以分为梁桥、拱桥、浮桥、索桥和吊桥。

1.石桥

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蹬步、梁桥和拱桥。

(1)蹬步又称踏石,是最简单的一种石桥,多设在水浅的河流溪涧上。蹬步的建造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把石块按一定距离有规律地安放稳固,连接河流两岸,就可以供人过渡。

(2)梁桥是我国石桥采用较多的形式,现存的很多石桥属于这种结构。石梁桥以福建省滨海地区最为集中,很多石桥屡经沧桑依然雄姿犹在,让人叹为观止。如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的福建晋江安平桥,长2251米,以巨型花岗石板铺架,石板最长达13米。

(3)拱桥是石桥的主要形式,早在东汉时代,我国已开始建造石拱桥。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河北的赵州桥,该桥造型优美,结构科学,迄今仍巍然屹立,被誉为北方四大胜迹之一。

(4)风雨桥,又称廊桥,民间也叫回龙桥、花桥、龙桥、福桥等等。风雨桥是石桥的变异形式,有拱桥,也有梁桥,而且桥身和桥墩多为石结构,桥上亭廊为木结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的程阳桥,当地称为永济桥,是我国最着名的风雨桥,每年都吸引大量海内外的旅游者。

(5)砖桥也是石桥的变异形式,以砖代石,但多以拱桥形式出现,没有石桥那么普及。

2.木桥

木桥的历史比石桥还悠久,最迟在西周时代,中国人已经在渭水上建造梁桥和浮桥。而遍及民间的独木桥的历史,肯定比梁桥和浮桥更为久远。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着名的木桥,但由于木材的特点和历代的兵火与天灾,几乎没有一座木桥能够保留下来。木桥形式很多,有多跨式木梁桥、木拱桥、浮桥、吊桥。

3.索桥

是以竹篾、藤条或铁索等做索具架在河涧之上,以便通行的设施,主要流行在西南和西北地区。最简单的索桥是溜索,它是以竹、藤或铁索,架设于河涧较窄的地方,运送两岸的人或物。人们过溜索时,把系在吊环上的索绳下端缚在腰间,用双手攀住主索,向前滑动。这种独溜索桥,现在西南各地仍有很多,但索绳大部分已被钢索取代,更加安全可靠。在溜索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出现了双索桥、多索桥、多索网状桥、多索多孔索桥等等索桥。如四川灌县的珠浦桥就是多索多孔竹索桥,是秦代李冰父子建都江堰时主持建造的,堪称中华乃至世界第一索桥。

铁索桥的建造也有悠久的历史。四川泸定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因毛泽东的《长征》诗“大渡桥横铁索寒”而天下闻名。此外,索桥中,有很多是以藤为材料建造的,如独龙江上的藤篾桥、西藏洛渝地区的藤网桥等等,都是当地民间的重要交通设施。

(三)关塞

关塞是战争的产物,中国治乱相仍的历史,留下了很多着名的关塞。通常情况下,设于国境之内,城防完备的称为关,设于边界险要处的军事据点称为塞,现在统称为关。关塞在战争时期,主要用于凭险御敌;和平时期,主要用于管理交通,征稽商税。所以,关塞既是军事设施,也是交通设施。关塞大多设在交通要道的险山峻岭之中,大江大河之滨,形势壮美,景色宜人,如长城沿线的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丝绸之路上的玉门关、阳关,黄河之滨的虎牢关、孟津关、潼关、金锁关等,岭南门户的梅关、韶关,抗日战争中蜚声中外的平型关、昆仑关。

众多的险关要塞,是中国交通民俗文化最为独特的组成部分。很多留存至今的着名关塞,已经成为旅游胜地,还有些关塞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有待于进一步规划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