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与美学同样是近缘学科,民间传承所展示出的历代广大群众的审美观和美的艺术创造,都为探讨美学提供重要佐证。美学的研究也只有重视了世世代代民间传承文化中的美学,才能够揭示出更为科学的美学规律,表达出更完整的美学思想。
与此同时,民俗学的边缘性质还表现在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方面。首先,民间口头文学和口头表演艺术本身便是艺术的民俗部分内容。众所周知,那些“吆号子”与生产习俗的血肉关系是艺术的,也是民俗的;那些仪式歌谣和生活仪礼的黏附性,同样是艺术的,也是民俗的;动听的对歌、赛歌与歌墟、花儿会的习俗、青年男女社交习俗的不可分割,同样是艺术的,也是民俗的。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高度想象和艺术构思是文学的,但所显现的信仰观念和奇异的思维又是民俗的。作家文学创作也不例外,优秀的作品,在文学史上闪耀光辉的代表作品,往往都是深刻地真实地艺术地再现生活的作品,在它们的艺术的真实表现中,各民族生活的民俗特色便成为重要的内容,离开了这些最真实的民俗生活,作品所表现的艺术的真实也自然成为一句空话。
我国古代文学名着《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以及《三言》《二拍》《老残游记》,还有大量的传奇小说、讲唱文学、戏曲名着,都是我国历代生活的风俗画卷。尤其是《水浒》和《红楼梦》的伟大艺术创作,与民俗的关系更为密切。传统岁时节日的描绘,在《水浒》的攻打大名府的动人章回里可以看到古代上元佳节的全部丰富内容和具体情状;在《红楼梦》中元宵开庆宴的故事里也写得淋漓尽致。《水浒》中酒的习俗成为各英雄故事的发展线索;《红楼梦》中的饮宴习俗成为展示贾府由兴到衰的封建大家族逐渐解体的某些标志。《水浒》中服饰习俗对英雄人物性格的刻画,《红楼梦》中服饰习俗对封建贵族阶级生活的揭露,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水浒》中结义、结社的习俗,绰号、纹身等习俗对刻画英雄人物的精神面貌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样道理,《红楼梦》中复杂的家族、亲族关系及婚姻关系的习俗对揭示我国封建大家族制度及封建婚制也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古代文学如此,现代文学也不例外。鲁迅作品中的民俗特色是鲁迅小说的精华所在。《阿Q正传》《风波》《孔乙己》《药》《祝福》中的民俗,都是人所共知的。其中通篇都以民俗题材构思的《祝福》最有代表性,爆竹声中的除夕祝福,描绘了习俗给鲁四老爷和祥林嫂这两个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带来的不同压力,揭露了旧时代同一习俗在不同阶级中所产生的不同结果。鲁迅的小说既是鲁迅文艺思想的充分表现,也是鲁迅民俗观的最好标志,他形象地揭露封建恶俗对劳动人民无形摧残所造成的罪恶。鲁迅小说中的浙江小村镇的世俗相,成了辛亥革命后旧中国的缩影。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以及后来的《龙须沟》、未完成的名着《正红旗下》,都是以北京民俗为重要内容的代表作,他的作品以浓郁的北京风土人情展开了解放前和新中国建立后两个时代的动人画面。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北京人》都在表现民俗生活上为现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
中国如此,外国也是如此。外国文学的巨着几乎都是与民俗生活结缘后才创作成功的。英国的莎士比亚的名剧,狄更斯的小说,法国巴尔扎克全部“人间喜剧”的各种民俗场景的描绘,雨果的代表作,俄国普希金的小说和诗歌,果戈理的小说和戏剧,西班牙赛万提斯的名着,美国马克吐温的作品,都是以本国最生动的民俗生活为素材加以艺术概括获得成功的。他们甚至在自己的创作言论中公开宣布要写出本国的“风俗画卷”。民俗与文艺的关系之密切,使民俗学与文艺学成为有了亲缘的相邻学科,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究民间口头文学规律的途径同样通向了用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学艺术现象的方向。
文学艺术与民俗的近缘是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带有规律性的课题,在文学艺术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上,民俗学有责任发挥它的积极的边缘学科作用。民俗学和人文科学的其他门类,如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法学也都有某些邻近关系,这些关系的建立和正常发展,是民俗学发展的重要关键。至于那种以为民俗学几乎只有边缘性质,研究对象几乎都属于其他人文学科的错觉,是要不得的。对民俗学要持科学态度,既不把它的独立性质夸大到孤立绝缘的程度,又不把它的边缘性质扩大到完全依附其他学科的位置,这样才能正确促进民俗学的发展,才能发挥它的科学作用,以完成它应该完成的科学任务。
二、民俗学的任务
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它自身的任务。我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钟敬文教授认为:“今天我国的民俗学,似乎负有这样的任务: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包括跟那些相关的思想、感情和想象的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过去长时期内不为学者所记录和谈论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历史的经验证明,这无疑地是民俗学的重任。是和以往只重视古代文献的或出土文物资料的作法不同,它还着重注视和依靠民间传承的活材料,也只有肩负起这个任务,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文化和心理愿望。民俗学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完成这项重大任务。
对于民俗学肩负的科学使命,在民俗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逐步明确起来的。在欧美,早期的民俗学是在殖民主义扩张的背景中发展的,那时、一些老牌民俗学者把民俗学的科学任务总是和殖民地土着民俗的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殖民地的殖民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几乎被视为民俗学任务的基础。正像英国班妮在《民俗学概论》中所说的那样:“民俗学对于人类知识的总量上恐不能希望过分的贡献,但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效果当然会从这种研究中生出来,即:统治国对于隶属民族可以从此得到较善的统治法。”他们极力强调民俗学对“隶属民族”的理解,会产生同情,产生“良好的统治”。这里所确定的任务并不是民俗科学的任务,而是殖民主义统治的任务。这也正是早期民俗学名声极不光彩的所在。
20世纪上半叶中人类学者、民族学者的民俗学研究又把探索民族文化作为科学任务,把民众的传统文化,“未开化”民族的文化,都作为人类文化的进化与发达的产物加以研究,推进了科学的、文化的发展。在日本,民俗学着眼于本民族传承文化的方面,从乡土研究出发,把挖掘和振兴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重任。这些都是有意义的。
值得提出的是,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革命,变革了旧社会制度,人民大众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有了崭新的地位,在一些重要方面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这个基础上,充分了解并研究人民大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部精粹并推动其积极发展便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实践中,对人民大众传统文化事象的态度也并不一致,那些轻视人民传承文化的人们,仍旧只着眼于非民间传承的事象,甚至反过来排斥并曲解了民间文化。在反科学的某种政治思潮支配下,往往摧残人民文化,把民间习俗中的优秀成分甚至也一概加以否定、剔除,从而无形中抛弃了民俗科学及其应负的使命。但是,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正确地对待民俗学,正确地对待民俗学的任务已经是不容置疑的课题了。
在我国,当代民俗学以研究人民大众(其中主要是直接参加体力劳动的广大群众)的传统文化及精神状态、心理愿望为任务,以振兴中华民族精神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文化为目的,这不仅是民俗科学的使命,也是当代人民的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民俗学边缘学科的性质?
2.简述当前我国民俗学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民俗的主要特征
在进行民俗学学习和做民俗调查研究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民俗的特征。对于民俗特征的理解应当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方面是民俗事象本身内在的属性所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叫做民俗的内部特征或内在特征;另一方面是民俗事象在时间、空间以及发展活动中显示出的特征。这种特征叫做民俗的外部特征或外在特征。这两方面的特征结合起来便构成了民俗的整个特征。
一、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一)民族的区别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这个特征是在各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在没有产生现代民族之前,古代民族和比他们更古老的氏族、部族就已经有了本民族和本氏族、部落的特有习俗了。比如一个氏族的图腾崇拜古俗与其他氏族的图腾崇拜肯定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所崇拜的熊、虎、蜂、荞麦等对象在人们的意识、心理、行为上所形成的各种深刻印记,都各具特点。
我国民俗,自古代民族形成以来就是多民族的民俗结构。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可以看到像《匈奴列传》里所描述的古代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民族几乎完全相异的风俗习惯。经过古代民族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的民族共同体。像我国这样拥有56个民族的多族体,在世界上占很大比重,亚、非、拉美自不必说,就是欧洲大陆也以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为特色。关于民族的概念、形成和特征,理论上虽不统一,但是多民族实体是存在的,它们对本族的民俗有绝对的制约性。比如婚俗,我国东北满族的下茶、插车、坐帐;蒙古族的奶茶会,骑马迎娶时的男女双方答辩,女方老人的祝福赐装;朝鲜族的迎娶,男方到女方家“接大桌”等等,都各有本民族的风情和惯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抢婚”“偷亲”仪式,拦路开路、对歌跳舞;以及“不落夫家”“从妻居”“试婚”等多种多样的习俗,也都各具民族特色。
同样道理,我国各族习俗与世界其他各国各民族的民俗也各有差异。民俗,总是受到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艺术、语言等文化传统的多方面制约,形成了民族民俗的特点。特别是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必须重视民俗的民族性。如进行满俗的调查,就需要严格区分哪些是满族自身的,哪些是蒙、汉族习俗转化来的;同样,进行东北汉族民俗调查时,也要留心哪些是汉族祖先从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带来的中原风俗,哪些又是到关外后从满、蒙各族吸收来的风俗。这对于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探索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特的和共同的道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阶级、阶层的差异
阶级的差异:民俗事象中所显示的阶级的差异,是民俗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对这个特征的理解,我们和形而上学的看法完全不同,在形而上学曲解了的阶级学说中,把阶级的对立原则绝对化,以为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习俗,敌对阶级只能有绝然对立的风俗。这种认识显然不符合民俗传承的规律,它不是从民俗发展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而是从阶级学说中简单化地臆造出来的。事实上,从人类社会有了民俗事象以来,就不是由不同阶级的集团来区分的,而是从整个民族文化积层世世代代传袭发展来的。
在一个民族内部,各个阶级都要生育、结婚、死丧;都要有衣、食、住等消费习俗;也都要过传统的各种节日;也都要遵守本民族的传统信仰;也都要有本民族的文化游艺活动;也都流传着共通形式的口头传承。了解这一各个阶级的民俗共通性是很重要的。但是,科学的民俗学只了解这一方面还不能揭示民俗的阶级特征,还应当认真审视在共有的民俗惯制中,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差别,这尤其是重要的。
这种阶级差别除了经济地位与手段的不同,民俗形式的繁简程度不同外,还有剥削阶级利用民俗压迫被剥削者的对立性质。同样是饮食习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贾府举行螃蟹宴的饮食习俗与刘姥姥进府馈送乡下新鲜瓜菜的饮食习俗放到一起,形成了对比。豪门一席宴是农家一年的生计,这正好标志了消费习俗的阶级差别。《白毛女》中过大年的习俗是从黄家向杨家逼债展开的,黄家的年夜饭与杨白劳家用仅有的二斤面包饺子的差别,也正标志了两个阶级除夕习俗的差别。鲁迅在《祝福》中写出了鲁四老爷家过旧历除夕的祝福习俗,对雇工祥林嫂过除夕的巨大精神压力,也标明了不同阶级过除夕习俗的差异。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民俗所显示出的阶级差异是很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