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兵书宝典
48602500000082

第82章 孙膑兵法(2)

⑥齐君:齐国国君,指齐威王(公元前356年-前320年在位),名田婴齐。他在位期间,招贤纳士(任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整顿内政,致使国威大振,诸侯东面朝齐。

⑦忌子:即田忌,齐国大将。

⑧竞:通“境”,国境。因简文残缺,故所指国境不详。

⑨卫:战国时国名,国都在帝丘(今河南濮阳),是介于赵、魏、齐之间的弱小国家,为三国争夺的对象。

⑩此处简文残缺较多,据上下文看,其大意可能是田忌提出是否救卫的问题,孙膑作了否定的回答。

平陵:地名。据下文看,其地应在今山东西南与河南东面交界处,但其确切所在不详。

城小而县大:城:指平陵县治所在城邑;县:指平陵县所辖范围。

东阳战邑:东阳地区的军事重镇。

示:显示。

疑:疑惑、假像。

宋:战国时国名,国都在彭城。

市丘:地名。地点不详。

治合舒畅拔营。

都大夫:治理“都”的长官。都:古称大城邑为都。战国时各国多实行郡县制,但齐国仍沿用旧称——都。

齐城、高唐:齐城即齐国都邑临淄(在今山东临淄),高唐也是齐国都邑(在今山东禹城、高唐之间)。这里指齐城、高唐的都大夫。

横卷:地名。即魏国的黄邑、卷邑。

披甲:披,疑为“被”。被甲,即带甲,泛指军队。

末甲:后续部队。

本甲:主力部队。

披:疑通“披”,分割。

段:疑通“断”,分割,切断。

蚁附:指军队攻城时象蚂蚁附壁一样攀缘而上。

挟苣环涂:疑为魏军二将领名。环涂即钻茶。

梁郊:指魏都大梁城郊。

兼取舍:昼夜兼程急行军。

弗息:不停息。

桂陵:地名,今山东荷泽。

尽:终极、完美。

【译文】

从前,魏惠王准备攻取赵国的都城邯郸,派大将庞涓率领八百万军队进驻茬丘。齐威王听到这个消息,也派将军田忌率领八百万军队到达齐境。齐国大将田忌问孙膑说:“现在庞涓攻打卫国,我国是否要救援卫国?”孙膑回答说:“救援卫国,是违反军令”。田忌又问道:“如果不救卫国,应该怎么办呢?”孙膑说:“请率军南下,攻打平陵。平陵这个地方城虽小,县境却很大,人口很多,兵力强盛,是东部地区的军事重镇,很难攻取。我打算用假象欺骗敌人。我军攻打平陵,南面有宋国,北面有卫国,途中有市丘,这就使我军的运粮通道被阻断了。这样就给敌人造成一种我们不懂得用兵的错觉。”就这样,齐军拔营,直奔平陵。快到平陵时,田忌召见孙膑问道:“仗应该如何打呢?”孙膑说:“我们的都邑大夫中有谁不懂得打仗的事?”田忌说:“齐城、高唐。”孙膑说:“请派齐城、高唐二位大夫去攻打平陵。……横、卷二邑四通八达,是魏国钻茶将军驻守重兵、布阵设防的地方。我军的精锐部队在后边,主力部队不分散,这样,一旦钻茶切断齐城、高唐二位大夫的后路,二位大夫可能牺牲。”于是,分齐城、高唐为两路去直接攻打平陵。魏将挟苣、钻茶从侧后夹击,齐城、高唐两路人马立即惨败。将军田忌召见孙膑问道:“我军攻打平陵没有得手,齐城、高唐两部当即惨败,仗该如何打呢?”孙膑回答说:“请派遣战车迅速西进,直奔魏都大梁城郊,以此激怒庞涓。同时吩咐兵士,纵使他们骂敌挑战也不要回应,以向敌人显示我军兵力的薄弱。”于是,田忌按孙膑说的吩咐下去。庞涓果然丢弃辎重车辆,日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在桂陵连续突击魏军,重创庞涓。

见威王①

孙子见威王,曰:“夫兵②者,非士③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④也。战胜,则所以在⑤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⑥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⑦。然夫乐兵⑧者亡,而利胜⑨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⑩而后动,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夫守而无委,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尧有天下之时,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国四。故尧伐负海之国而后北方民得不苛,伐共工而后兵寝而不起,弛而不用。其间数年,尧身衰而治胥天下而传舜。舜击谨兜,放之崇;击鲸,放之羽;击三苗,放之危;亡有扈氏中国。有苗民存,独为弘。舜身衰而治屈,胥天下而传之禹。禹凿孟门而通大夏,斩八林而焚九□。西面而并三苗,□□……素佚而致利也。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昔者,神农战斧遂;黄帝战蜀禄;尧伐共工;舜伐厥管;汤放桀;武王伐纣;帝奄反,故周公浅之。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将欲积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

【注释】

①见威王:本篇题为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所加,原简未见篇题。威王:齐威王。

②兵:指战争。

③士:侍,依侍、依仗。

④傅道“傅”为“传”字误写。“传道”见于《周礼·夏官·训方氏》,指世代流传下来的事理。

⑤在:存、保存。

⑥社稷:国家的代称。社:土神:稷:谷神。

⑦察:仔细考察、认真研究。

⑧乐兵:好战。乐:喜欢。

⑨利胜:贪求胜利。

⑩事备:条件具备。

:委积,物资储备。

义:正义。

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

黜(chù处):废除、除去。

夷:泛指我国古代东部地区的部族。

中国:指中原地区。

负海之国:指远方之国。

共工:古代传说人物。据《尚书·舜典》和《史记·五帝本纪》载:共工是尧的臣子,后被舜流放于幽州。

寝:停止、平息。

弛:解除、废除。

屈(jué决):穷尽。

胥:全。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

谨兜: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首领。

放:放逐、流放。

鲧: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首领。

三苗:传说中的古代部落。

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姒姓,亦称大禹、夏禹、戎禹。一说名文命,鲧之子,奉舜命治理洪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后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

孟门、大夏:古地名。

神农:传说中的远古三皇之一,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

斧遂:传说中的古代部族,又称补遂。

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他战胜了扰乱各部落的炎帝和帽尤,从而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

蜀禄:即涿鹿,古地名。

厥管:人名,疑为古氏族部落首领。

汤:商朝开国国君,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

桀:夏朝最末一个国君。名履癸。

武王:即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朝的建立者。

纣:即商纣王,商朝末代国君,被周武王击败后自杀。

帝奄:“帝”为“商”字之误。商奄也可单称奄,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之奄里。

周公:即周武王之弟,姬姓,名旦。西周初年政治家。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由于年幼,由周公辅政。

五帝:传说中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五位领袖。具体指哪五人,有以下四种说法:一、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纪》);二、太擤、炎帝、黄帝、少障、颛顼(《礼记·月令》);三、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帝王世纪》);四、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皇王大纪》)。

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三位开国君主。

式:用。

垂衣裳:擘喻谦恭礼让,无为而治。

绳:原为名词,指规矩、法度。这里作动词用,解决,纠正。

【译文】

孙膑见齐威王,说:“战争,不能倚靠某种固定不变的形势。这是先王传下来的道理。打了胜仗,就能保存处于危亡中的国家,继承濒于断绝的世系。打了败仗,就会使领土被削割、国家遭难。因此,对战争问题不能不认真研究。好战的人会导致亡国,贪胜的人会导致屈辱。人们不能喜好战争,也不能贪求胜利。胜利条件具备了,然后才能行动。城小而防守坚固,是因为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兵少而战斗力很强,是因为自己拥有正义。防守而无物资储备,发动不义之战,天下谁也无法使其防守坚固、战斗力强大。唐尧治理天下时,废弃王命而拒不执行命令的有七个部落,东夷地区有两个,中原地区有四个。唐尧征伐靠海远方各国,从而使北方民众不受袭扰;讨伐共工,从而使战争消弭、军队废止不用。数年之间,唐尧衰老之后无力治国,于是把天下传给虞舜。虞舜进攻谨兜,把他放逐到崇山;进攻三苗,把他放逐到三危;后又灭掉了中原的有扈氏。有些三苗部族,则独自强大起来。虞舜衰老之后,无力治理国家,于是把天下传给夏禹。夏禹开凿孟门,通达夏墟,砍伐许多森林,焚烧很多草木。向西翦除三苗,……可见,(不能)无所作为而获得胜利。战胜敌人、强大巩固,天下都臣服。从前,神农战补遂,黄帝战胜蚩尤于涿鹿,唐尧讨伐共工,虞舜讨伐厥管,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商奄叛乱,周公率兵去镇压。所以说,那些功德不如五帝、才能不如三王、谋略不如周公的人,却说什么我要用积仁义、用礼乐来禁止战争。这种办法尧舜不是不想采用,而根本办不到,所以才用战争来解决它。”

威王问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①,为之奈何?”孙子答曰:“以轻卒尝②之,贱③而勇者将之,期④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⑤阵以触⑥其侧。是谓大得。”威王曰:“用众用寡有道乎?”孙子曰:“有。”威王曰:“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用之奈何?”孙子再拜曰:“明王之问。夫众且强,犹问用之,则安国之道也。命之曰赞师。⑦毁卒乱行,⑧以顺其志,则必战矣。”威王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让威。必臧⑨其尾,令之能归。长兵⑩在前,短兵在口,为之流弩,以助其急者。□□毋动,以待敌能。”威王曰:“我出敌出,未知众少,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险成。险成,敌将为正,出为三阵,一□[□□□]能相助,可以止而止,可以行而行,毋求……”威王曰:“击穷寇奈何?”孙子,……可以待生计矣。”威王曰:“击均奈何?”孙子曰:“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毋令敌知之。然而不离,案而止。毋击疑。”威王曰:“以一击十,有道乎?”孙子曰:“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威王曰:“地平卒齐,合而北者,何也?”孙子曰:“其阵无锋也。”威王曰:“令民素听,奈何?”孙子曰:“素信。”威王曰:“善哉!言兵势不穷。”

田忌问孙子曰:“患兵者何也?困敌者何也?壁延。不者何也?失天者何也?失地者何也?失人者何也?请问此六者有道乎?”孙子曰:“有。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故曰,三里沮洳将患军……涉将留大甲。故曰,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壁延不得者蜚寒也,□……奈何?”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田忌曰:“行阵已定,动而令士必听,奈何?”孙子曰:“严而示之利。”田忌曰:“赏罚者,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田忌曰:“权、势、谋、诈,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也。夫权者,所以聚众也。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诈者,所以团敌也。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孙子曰:“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骨也。”田忌问孙子曰:“张军毋战有道?”孙子曰:“有。卒险增垒,诤戒毋动,毋可口前,毋可怒。”田忌曰:“敌众且武,必战有道乎?”孙子曰:“有。”埤垒广志,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田忌问孙子曰:“锥行者何也?雁行者何也?选卒力士者何也?劲弩趋发者何也?飘风之阵者何也?众卒者何也?”孙子曰:“锥行者,所以冲坚毁锐也。雁行者,所以触侧应口〔也」。选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飘风之阵者,所以回□[□□也]。众卒者,所以分功有胜也。”孙子曰:“明主、知道之将,不以众卒几功。”

孙子出而弟子问曰:“威王、田忌,臣主之问何如?”孙子曰:“威王问九,田忌问七,儿知兵矣,而未达十道也。闻素信者昌,闻。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齐三世其忧矣。”

……善则敌为之备矣。”孙子曰……

……孙子曰:“八阵已阵……

……□孙子曰:“毋待三日……

……也。孙子曰:“战……

……□威王曰……

……道也。”田忌……

【注释】

①举:行动、出击。

②尝:试探。

③贱:地位低下。

④期:必、务必。

⑤徽:小、隐蔽。

⑥触:触犯、攻击、袭击。

⑦命之曰赞师:命名为赞师。赞:引导;赞师:引敌军出战。

⑧毁卒乱行:故意使队伍显得混乱。卒:指军队的一种基层单位;行:指队列。

⑨臧(cáng藏):通“藏”,隐藏、隐蔽。

⑩长兵:长柄兵器,如戈、矛等。兵:兵器。

短兵:短柄兵器,如刀、剑等。

流弩:即游弩,流动的弩兵。流:流动、机动;弩:用机械发射箭矢的弓。

能:指作战能力。“待敌能”意思是等待敌人暴露其作战能力。

击均:攻击势均力敌的敌人。

营而离之:迷惑并且分散它。营,惑;离:分离、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