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48612200000003

第3章 人性问题的历史争论(2)

霍布斯运用机械唯物主义的原理去分析人,把人比作是一部机器。他说人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的精制品,人就像一部机器,心脏像弹簧,神经像游丝,骨骼像齿轮。人不仅生理活动遵循机械力学的原理,而且人的思想、感性、欲望也都由机械的原理决定。他认为,人的本性必然是追求感官的快乐,逃避感官痛苦的,人都是只追求于己有利的事物,因而人的本性是极端利己的,人生就是一个无限追求个人欲望满足的历程。道德取决于人的感官苦乐。同时,他认为,人的利己本性本身、人的欲望本身并不是罪恶,它们都是合乎人类的天性的。

霍布斯公开的利己主义观点受到了剑桥大学柏拉图派的反对。其代表人物之一柯德华斯反对霍布斯关于道德起源于人的苦乐感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感觉(情感)是一种主观映象或幻象,不能给人提供真理,只有理性或理智的自性才能给人提供普遍的概念。

而理性或“理智自性”分有神性,道德归根到底起源于神。另一代表人物昆布兰反对霍布斯的利己主义学说,他的理论根据是“每个有理性的行为者对于人类全体所怀有的极大仁爱”。他认为仁爱心是人的一切道德行为的源泉,人是利他的。另一方面,他强调社会共同的利益,强调个人幸福只有在共同幸福中才能实现。他说:“除了通向全体人的共同幸福的那条道路以外,再没有其他道路可以使个人能够遵循着它达到自己的幸福。”

由此,在英国引起了一场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大争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这场争论仍在继续。洛克、孟德维尔等思想家继承发展了霍布斯的观点,同时也兼收了昆布兰以及后来的反对者的观点。沙甫慈伯利等人则反对洛克、孟德维尔的观点。

洛克认为,人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存在物,追求个人幸福或快乐是人的本性。他说:“人既是一种含灵之物,所以他便受了自己组织的支配,不得不受自己思想和判断的决定,来追求最好的事情。”“一切含灵之物,本性都有追求幸福的趋向。”

他认为,人是有理性的生物,应该用理性来权衡利弊得失,理性能为人达到最大幸福提供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为了个人幸福,人不能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必须考虑他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因为社会总体的幸福包含了个人的幸福。

孟德维尔的观点明确而深刻。在社会上群起攻击霍布斯的利己主义观点时,孟德维尔挺身而出,捍卫和发展了霍布斯的利己主义学说。他认为人不仅在自然状态下是极端利己的,而且在社会状态下也是如此。人的各种意向和欲望都是出于人的自爱自利的本性,即使人们做了好事,但动机也是出自人的利己本性。即使一个人经过深思熟虑去做好事,动机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荣誉感,为了受到别人的赞扬。所以孟德维尔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一切美德都出自人的自爱自利的利己本性,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说服或强迫人放弃这种本性。如果有人肯为公共利益贡献力量,或为他人做点好事,那么他一定要从对方那里获得一个等量的享受。

沙甫慈伯利主张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强调人的利他性。一方面,情感有的是可以善的,“它们适度而不越一定限制就无害于社会生活,也无碍于道德”。另一方面,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个人私利只有通过社会公利才能满足。他说:“为公众利益和为各人私己利益,不仅一致而且不可分;并且道德的正义或美德,必定是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不道德就是每一个人的伤害和无利。”

休谟和斯密既强调人是自私自利的,又指出人的本性中存在着一种同情或怜悯他人的情感。休谟把德和恶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自然的德和恶,由心灵对快乐的趋向和对痛苦的厌恶所决定,因为“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是快乐或痛苦”。自然的德使人天生利己,人为的德使人利他。休谟还认为,“同情是人性中一个很强有力的原则”,它使人关心他人的利益。在休谟那里,人的利己情感与同情他人的情感是并列的,但这两者都出于人的苦乐的感觉。这里有这样一层意思:人不仅有肉体方面的欲望,而且有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两者都是人所需要的,满足都快乐,不满足都痛苦。

斯密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心想证明,人除了有感官的需要,还有利他的一面,即有同情心。在当时科学还不够发达、无法科学地说明同情心根源的情况下,他用自己的理由对同情心的根源作出了解释。他认为,人们之间的情感是相通共鸣的,当我见到对方所处的地位,通过想象的作用,使我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对方的感觉。他举例说,人们在看戏时,见到他们所钟爱的主人公危难时,就会伤心落泪。

边沁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非常深刻。他认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人的一切所为、所言和所思都受“苦”与“乐”的支配。“一个人在口头上尽可以自命弃绝它们的统治,但事实上他却始终屈从于它们。”边沁一针见血地指出,禁欲主义原则从来不曾、也从来不可能为任何活着的人所奉行,只要地球上有十分之一的居民坚持信奉它,不过一天之内,地球就会变地狱了。

法国。17世纪前期,法国思想家笛卡儿,用二元论去说明人的本性,认为人是由心灵和形体组成的。人的身体作为物质实体,同动物一样是一架自运的机器,完全服从机械运动的规律,但人有思想,这是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在笛卡儿看来,人就是因为有思想才存在。笛卡儿由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我思想,所以我存在”,即人的本性在于人的思想或理性。笛卡儿所说的“心灵”,包括意志活动(思想)、知觉、感情。他认为,心灵的基本感情有六种:惊恐、爱、恨、欲望、快乐和痛苦等。为避免感情的“误用或滥用”,要用理性支配感情,去做“感情的主人”;为应对自然欲望与意志(理性)的冲突,要用意志控制自然欲望。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人性和人的行为本质的认识更丰富而深刻,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伏尔泰、卢梭、拉美特里、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伏尔泰认为人性中利己与利他是并列的。他认为,人的自爱心是人的本性,即使像贪欲等自私欲望也不完全是坏的。人的自爱心是人们联系的纽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除此,人对同类的爱和怜悯之心也是人生来具有的感情,也是人的本性。然而,由于当时人们无法解释这种利他,只好将这种利他归于自爱。他说:“正是对我们自己的爱,助长了对他人的爱。”可见,在他那里自爱仍是基础,“并列”只是相对的。

卢梭说,人存在两个先于理性的原理,“一个原理使我们热烈地关切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理使我们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感到一种憎恶”。

这就是说人有自爱心和怜悯心。卢梭认为,自爱是人的第一天性。人来自自然界,从自然界汲取维持生命的营养,人的各种欲念不外乎饮食男女和躲避痛苦的饥饿。“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要爱自己,我们爱自己要胜过爱其他一切的东西。”自爱的欲念是原始的、内在的,是先于其他一切欲念的。“人类天生的唯一无二的欲念是自爱,也就是从广义说的自私。”

除了自爱心之外,人还有一种天生的怜悯心。他说,“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是使我们设身处地与受苦者共鸣的一种情感”。

怜悯心使人不做损害他人的事,而做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事。卢梭与葛德文一样,都认为利己必然走向利他。人从爱自己出发,必然会爱那些有利于自己生存的人。为了爱自己,我要爱别人。

拉美特里的深刻之处在于,一是认为:“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料支持它。”既然人是一部机器,人的自然欲望就是由人体的生理机械运动决定的,饮食男女就是人的本性。其二,他认为,心灵上的快乐与肉体快乐没有质的区别,只是数量差别而已。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可以归结和还原为肉体的感觉,人的精神快乐包含在人的肉体快乐的普遍性之中。因此,不存在脱离肉体快乐的心灵快乐。

爱尔维修的思想更为丰富,影响更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他说,“人是一部机器,为肉体感受性所发动”。“人是能够感觉肉体的快乐和痛苦的,因此他寻求前者,逃避后者。就是这种经常的逃避和寻求,我称之为自爱。”趋乐避苦这种自爱自保的本性人人共有,是永远不可改变的一种本性。人的所有欲望、感情和精神都来自自爱心。他认为,自爱本性在人身上表现为情欲,情欲表现为两种:(1)天然的情欲,人生来具有的肉体上的趋乐避苦,永远不会改变的。(2)人为的或社会的情欲,如追求权力、财富的欲望,虚荣、骄傲、友谊、正义和怜悯等等。

天然情欲和社会情欲关系如何呢?在爱尔维修看来,人的一切社会情欲都可还原为天然的情欲,即可以还原为人的趋乐避苦的肉体感受性。他说:“感官的痛苦和快乐致使人们行动和思想,它们是推动精神世界的唯一砝码。”“各种感情在我们身上乃是肉体感受性的直接结果。”

爱尔维修和拉美特里一样,把精神苦乐归结为肉体苦乐,把人的一切情欲都归结为肉体感受性,这是很深刻的。

霍尔巴赫与爱尔维修一样,主张自爱自保是人的本性。他说:“我们的热情,欲求、肉体和精神的能力运用,都应归功于我们的种种需要,正是我们的需要强迫我们去思维,去愿望,去行动,也正是为满足这些需要,或者是为了让这些需要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种种痛苦的感觉得以结束,我们才按照自己的自然的感情和我们特有的能力,发挥出我们肉体的或精神的力量。”霍尔巴赫与爱尔维修不同的是,他强调理性的作用,指出人除了自爱自利之心之外,还存在一种倾向利他的良心或人道心。

德国。这一阶段,前期——康德和黑格尔等人从唯心主义出发,强调理性的决定作用;后期——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建立了人本主义思想体系。

费尔巴哈(1804—1872)是欧洲哲学史上最后一个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独创之处在于,他把自然和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所以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被称为人本主义或自然主义。费尔巴哈说:“我的学说或观点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这就是自然界和人。”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有血有肉的感性存在者,不仅人的肉体而且人的一切欲望和精神都来自自然界。人首先要呼吸,没有空气就无法生存,空气是感觉和生命的第一需要。人还必须吃喝,人通过吃喝把食物变成血肉。“人完全和动植物一样,他是一个自然本质。”“作为自然本质,人就不应当有一个特殊的、超乎地的、超乎人的规定,正像动物不应当有超乎动物的规定,植物不应当有超乎植物的规定一样。”

“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自然本质决定人是利己的。利己是出于人维持生命的一种本能,它根植于人的新陈代谢之中,与人的生命共存亡。费尔巴哈说:“没有这种利己主义,人简直不能够生活,因为我要生活,我就必须不断地吸取有利于我的东西,而把有害于我的东西排除身体以外。这种利己主义可见还扎根在机体上面,即体内生活资料的新陈代谢上面。”他还认为,人的利己本性决定人必然顾及他人的利益。

三、潜意识是“心理的关键性的组成部分”人们继续探索。

19世纪50年代,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查理斯·达尔文(1809—1882),在五年“环球考察”和大量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生物进化论,证明物种是可变的,生物界的一切都是进化的产物。对于人的起源,达尔文说,人来源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人们在动物中观察到的现象对人类同样是真实的,即支配人和动物的规律是相同的。对此,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因为在此之前,人类的行为被认为极大地独立于物理和生物因素之外,如果人类行为是由某种生物结构的作用,那就意味着长期统治哲学、心理学的二元论是错误的。”“由于达尔文强调人与动物的历史连续性,这使传统哲学中动物与人类行为遵循不同规律的观点被彻底根除,人们由此看到了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相似之处。”从此,人们对人性和人行为原因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

19世纪最后25年里,由于生物科学的发展,人类从哲学中分离出一种研究人的问题的新学科——心理学。开始,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涉及人的行为。后来,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的行为动因的研究。达尔文的学说为人类行为的本能解释打开了大门。本能概念最初是用来解释动物行为的。既然动物有本能,人也应该有本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试图从人的自然性方面寻求人的行为的动因,他们通过对动物本能行为的大量研究,建立了关于人的本能学说。认为,本能是人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