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48612200000004

第4章 人性问题的历史争论(3)

第一个阐述本能论观点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1842—1910)。他认为,人不仅具有意志行为,而且还拥有大量的本能行为。他把本能定义为,有机体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方式。他根据大量的人类行为区分出清洁、建设、好奇、恐惧、饥饿、嫉妒、谦逊、恋爱、幽默、忠诚、秘密、害羞、合群性、同情心等十多种本能。

代表本能论最高成就的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弗洛伊德深受达尔文的影响,认为人与动物无异。他说:“人在向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他在这个动物王国里获得了主宰他伙伴的地位。然而他对这样的优越地位还不满足,便开始在自己的本质与其他动物的本质之间划一条鸿沟。他否认动物是有理智的,还封给自己一个永恒的灵魂,并且自称有一个神圣的祖先。这样,他就彻底斩断了自己与动物王国之间的脐带……我们都知道,半个世纪以前,查理·达尔文以及他的合作者和后人的研究结束了关于人类的这种假说。人既无异于动物,也不高于动物。”弗洛伊德是精神病科医生。他创立了“精神分析学”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人称“精神分析学之父”。他在医院做见习生期间,一个有剧烈头痛、咳嗽、肌肉麻痹、对食物恶心等症状的精神病患者的病例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意识到人的身体疾病与心灵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精神病的病因是人的精神因素。从此,他开始了一生致力于“人类内心的秘密”的研究。弗洛伊德从事精神病治疗50年,他在几千个病人的医疗实践中挖掘“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障碍”和“隐藏起来和主动遗忘的那些念头”,同时他还解析“梦的秘密”,还把自己和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弗洛伊德发现,人的心里有一种蕴藏着的强大的非理性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无意识的本能。他认为,“心灵”不仅包括意识,而且包括很多无意识的东西,意识只是冰山一角;无意识是指人的原始性欲、各种本能和出生后被道德压抑的欲望。他认为,人脑深处存在着一种不被人们认识的潜意识,即被压抑被控制的感情、欲望等。人的心理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组成,而潜意识“是我们心理的关键性的组成部分”。

后来,弗洛伊德很自然地由潜意识、非理性引申出了本能学说。他认为,本能的刺激和本能的量是潜意识及其快乐原则的最终源泉。真正控制心理和生命的是一种未知的和无法驾驭的力——本能。本能作为一种力或刺激,拥有一股不可遏止、永不枯竭的能量,本能才是人的心理和生命的真正奥秘。

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类基本的、遗传的本能的冲动来自他的动物本源。这种“动物本能是强有力的、反社会的、非理性的”。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行为的推动或起动因素,是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的所有行为都来自人的动物本能。

长期以来,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受理性支配的哲学信条,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是根深蒂固的。弗洛伊德根据自己的医学实践和哲学思维,创立了以潜意识和本能理论为核心的精神分析学说,高举起了非理性主义的大旗。弗洛伊德自称,精神分析学是对人的认识的第三次大突破,是人类三大科学发现之一。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人类中心的神话,达尔文的进化论打破了人是万物之灵的神话。弗洛伊德说,潜意识和本能理论打破了人(指人的意志)是自己主人的神话。弗洛伊德申明,人主宰不了自己,人体内有一种人不能自主的非理性力量,即本能。而这种本能是存在于人的机体并发生作用的冲动和力,它是强大的、不可遏止的。有人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工作就是对于过分强调意志力与理性的人的一种反动。”

应该说,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是极其深刻的,而且极具创造性。正因为如此,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精神分析在欧洲知识界就已声名卓著,而在战后,它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遍及欧洲各国和美国。它不仅影响了心理治疗这一特定的领域,而且还影响了教育、法理学、宗教、幼儿教育、艺术、文学和社会哲学。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1871—1938)把心理学定义为“行为科学”。他主张人类和动物是由内在目的策动的,所以他又把他的心理学称为“策动心理学”。内在的动力是什么呢?麦独孤将行为的动力归之于本能。他说:“本能是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的推动者……如果我们消除这些本能倾向及其有力的冲动,有机体就将不能执行任何活动了。”本能论是麦独孤策动心理学的核心。他说:“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动物的本能似乎是它的最本质和核心东西,它的一切身体器官和机能都仅为本能的奴仆。”麦独孤认为,“一个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物倾向”。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推动力。“麦独孤强调,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经由遗传得到的本能所引起的结果,这种本能是激发行为的根源。”

关于本能的种类,最初,麦独孤提出人的10种本能,后来又扩展到18种。如逃避、拒绝、好奇、好斗、获取、自信、生殖、合群、自卑、建设、厌恶、母爱、恳求、觅食、贪得、笑等。

20世纪20年代,本能理论受到人们的质疑,随之出现了驱力概念。驱力是指来源于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要的内部的唤醒状态,这种状态驱动有机体去追求需要的满足。

驱力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引入心理学的。他用驱力解释有机体行为的动力,反对用本能解释人和动物的行为原因。由于驱力概念不会犯本能论的循环解释行为等方面的错误,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驱力论十分盛行。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1884—1952)是驱力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驱力是需要状态的一种特性或特点,产生于心理不平衡,并发动行为使有机体回到平衡状态。他说,需要“被视为产生原初的动物驱力”。

至于驱力的种类,他没有表述,只是把驱力分为原初驱力和二级驱力。所谓原初驱力是指先天具有激起行为性质的内驱力。所谓二级驱力是指通过条件作用过程获得引发行为作用的驱力。其实,他所说的二级驱力根源于原初驱力。

驱力源于需要。驱力论者承认需要是驱力的根源,驱力是需要引起心理的后果,人若没有需要也就没有驱力。在驱力理论中他们大量地谈到了人的需要。如赫尔说:“主要的原初需要包括各种各样的(饥饿)食物需要、水(渴)的需要、空气的需要、避免组织损害(疼痛)的需要、维持适当温度的需要、排粪的需要、排尿的需要、休息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之后)、睡眠的需要(长时间清醒之后)以及活动的需要(长时间不活动之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或许正是受驱力论的影响,马斯洛着力从人的需要的角度研究人性及人类行为动机,建立了人本主义“需要论”。20世纪60年代他修订出版了《动机与人格》一书,对人的基本需要作出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