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三明地名纵横
48615000000052

第52章 部分人工建筑名称(3)

邵武军通泰宁县驿道:水马驿——蒋源铺(邵武、泰宁两县交界处)——朱口铺——泰宁县前铺。

泰宁县通向建宁县驿道:泰宁县金富街——李家坊铺——挽舟铺——源口铺——建宁县前铺。

汀州有一条驿道先通向宁化,过宁化黄土铺时分岔,一条通向宁化城,一条通向清流县。其路线是:汀州的临江驿——馆前站——黄土铺。

从黄土铺到宁化城的路线是:黄土铺——石牛驿——赖畲铺——宁化县前铺。

从黄土铺到清流县的路线是:黄土铺——安远铺——夏坊铺——清流县前铺。

元代,驿道路线未变。

明代,政区改州为府,将乐、沙县、尤溪、永安各县和三元镇属延平府,泰宁、建宁两县属邵武府,宁化、清流、归化3县属汀州府,各府通向县的驿道路线不变,但增设7铺、1驿,即:宁化县的罗溪铺(在宁化县张地铺通向石牛驿的中间)、尤溪县的鸠源铺(在尤溪县通向延平府的驿道中源铺和大盖铺之间)、泰宁县的龙源铺(在邵武府通向泰宁县的驿道上,游源铺和交溪铺之间)、建宁县的源口铺(在建宁县通向泰宁县的驿道上)、沙县的琅口铺(在沙县通向延平府的驿道上,高砂铺、七峰铺之间),永安县的县前铺、贡川铺,以及明溪驿。

清代,除大田县属永春州隶外,其余政区设置与明代相同。为加速公文传递,在驿道线上增设铺或馆。在山路陡峭的驿道上,每5千米设一铺,共增设58个铺,即:

宁化县:鱼龙铺、黄泥铺、石迳铺、碑岭铺、滑石铺、张地铺、黄柏铺、杨梅铺、下沙铺、沙坪铺、杨家铺、石溪铺、黎坊铺。

清流县:玉华驿、吴家铺、雷公铺、小嵩铺、嵩溪铺、吴地铺。

归化县:县前铺、兴善铺、龙湖铺、铁岭铺、新兴铺、永安铺。

永安县:黄坊铺、张关铺、新岭铺、桂口铺、林田铺、东洋铺。

建宁县:袁庄铺、分水铺、枫演铺、官桥铺、都境铺、绥来铺。

泰宁县:宜坑铺、石鼻铺、交溪铺、龙湖铺、山头铺。

将乐县:白莲驿。

沙县:高砂铺、夏茂铺、大基铺、罗源铺,及4个公馆:湖山、历山、官庄、华阳。

尤溪县:罗源铺、大盖铺、丹溪铺、马坪铺、白莲铺、湆头铺、秀溪铺、台溪铺。

大田县:县前铺、仙锋铺、十八格铺。

驿道多是石砌山路,宽1~1.5米,翻山越岭地段就筑成石阶。到清末,全境驿道总长达1005千米。

省内有一条福州至广州的驿道,经顺昌的双峰驿,将乐的三华驿、白莲驿,归化的明溪驿,清流的玉华驿,宁化的石牛驿,长汀的馆前驿,最终到达广州。其中:顺昌——将乐驿道50千米;将乐——归化驿道80千米;归化——清流驿道40千米;清流——宁化驿道25千米;宁化——长汀驿道107.5千米。

延平至龙岩的驿道经沙县的七峰驿,向南经三元镇,再向南经永安的贡川铺,永安的县前铺,通宁洋县(今漳平县双洋镇),过万安最后到达龙岩,全长310千米。其中:南平——沙县驿道75千米;沙县——永安驿道80千米;永安——宁洋县驿道65千米。

邵武府通向江西省南丰县的驿道经过泰宁、建宁,从邵武府的拿口驿,经泰宁县的县前铺,向西南经建宁县的县前铺,再向西经福建、江西交界的甘家隘到达江西省南丰县。其中:邵武——泰宁驿道70千米;泰宁——建宁驿道40千米;建宁——南丰驿道60千米。

其他县际驿道的里程如下:建宁——宁化驿道95千米;沙县——尤溪驿道70千米;尤溪——德化驿道80千米;永安——大田驿道100千米;大田——德化驿道75千米;尤溪——南平驿道80千米。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后,各县陆续设邮政所,驿邮事务转化为邮务。从此,驿道就转变为县际大道。

第三、桥梁

梅列大桥位于列东人民路与沿河江滨路相交处,跨越沙溪河,联接列西工业区,是一座以城市客运交通和行人为主的城市桥梁,为当时国内最宽单箱截面连续梁桥。该桥1988年8月完成设计,于1991年竣工投入运行。主桥长329米,引线310米,桥面宽12米,主桥采用三孔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桥桥墩为双柱式薄壁墩身组成的Ⅱ型柔性墩,设计荷载按汽车-20级,人群按每平方米3.5千牛设计。

列东大桥位于梅列区上游1千米处,横跨沙溪河,是联接东部商业区与西部工业区的交通枢纽。1958年3月,省政府将建桥任务交给省公路局第四工程队承担,由省公路局工作组就地指导并协助设计,定为推广苏联预制构件装配法先进架桥技术的试点工程。大桥设计载荷为“汽-13”、“挂-60”;上部构造采用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型梁,下部2个桥台、9个桥墩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东桥台采用双柱式拐脚台,台前设置花岗石干砌溜坡,西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墩为腰圆型墩身、悬臂式墩帽。全桥十孔,每孔净跨20米,全长235.19米,桥面净宽8米,两侧各1.5米人行道。大桥1958年6月11日开工,时值沙溪河洪水季节,采用贝雷双板压围堰、船上浮运装模板、船上浮运搭架浇筑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粗料中级配混凝土、钢筋统一下料等先进工艺,尤其是工厂化预测、T型梁及各种构件,使工期大大缩短。该桥于1959年4月建成通车,总投资104万元,比原预算节约34万元。2012年,对大桥进行T梁及全桥桥面系进行加固处治。

徐碧大桥位于东新五路,横跨沙溪河,西岸与西江滨北路相连接,东岸与205国道相交,大桥全长540米,主桥长385米,为城市二级主干道。该桥于2004年12月28日施工,于2007年2月竣工,总投资6069.39万元。徐碧大桥是三明市城市建设“南拓北扩西进”战略的一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桥的建成通车将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市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完善城市交通主网架,加快龙岗和翁墩片区的开发建设,缓解梅列大桥的交通拥挤状况,对于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三明中心城市品位,促进三明市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碧溪大桥位于三明市陈大法兰厂与京福高速公路三明连接线的三明北互通连接,经陈大镇,跨碧溪、徐碧二桥。该工程于1999年12月开工,2002年8月竣工。大桥全长228米,路基宽24.5米,路面采用双向四车道水泥砼高级路面。

碧口大桥位于三明市东面出口碧口村,北岸通三明劳教所及碧口村,南岸与205国道交接。该工程由三明市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省公路工程二分公司施工承建,厦门市建设监理事务所承担施工监理工程,于1997年4月开工,1999年元月竣工。工程总投资777.68万元。大桥全长195.88米,主桥为中承式双肋拱桥,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为1.347,净跨径133米,拱肋采用箱形变截面,桥台为重力式台,引桥为四孔13米空心板梁及一孔6.3米矩形板梁组成,下部为柱式墩,挖孔桩和扩大基础,桥面宽度13.6米,桥面纵坡3%,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设计洪水频率1%,通航标准为五级航道。

莘口祥云桥位于三元区莘口镇,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桥墩高15.3米、宽6米,全长38米,为石结构双孔桥,南北走向。桥面两侧有石栏杆两排,每排20柱。桥的东侧有阴刻“彩映长虹”字样,落有“嘉庆丙寅秋月”款。桥墩为木制纵横交错搭加。1984年,莘口祥云桥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由镇政府和当地群众出资6万多元对该桥进行修缮。

忠山石桥位于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石结构三墩四孔,长37米,宽3.4米,高1.8米(水面至桥面),桥墩端部呈船形,墩上用一层拱石出挑承托桥梁,两侧有石栏杆。栏杆与望柱采用搭榫连接,桥面用花岗岩条石铺设呈“蜈蚣”状。1991年,该桥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西大桥是省道福五线通过三明市荆西横跨沙溪的重要桥梁,国道山广线在这里与福五线相接。由省交通厅规划设计院测设,国家投资201.87万元,1977年3月动工,翌年8月建成通车。该桥为等截面悬链双曲拱桥,三墩四孔,全长277米,宽11米。其设计负荷为“汽-15”、“挂-80”。

三明大桥又称城关大桥,位于三明城关,为三元区境内跨沙溪第一座公路桥,是市区连接鹰厦铁路三明站和环城的重要公路桥,长306.8米,宽13米,九墩十孔,石拱、钢筋混凝土面,1972年建成通车。2000年元月5日,城关大桥进行拓宽改造工程,同年9月10日竣工。桥全长385.35米×20.5,原宽13.08米,汽-20,挂-100,七孔36米双面拱桥,拓宽宽度为8.5米,总造价850万元。

下洋悬索桥地处三元区下洋,为三明市区跨沙溪唯一的悬索桥,是连接下洋和白沙的重要桥梁。该桥始建于1990年,1992年洪灾停建,1994年重建,1996年竣工。桥梁全长356米。主桥为三跨(46米+128米+46米),钢筋砼加劲桁架梁悬索桥,桥面引车道净宽7米,加劲桁采用C30砼,预制吊装。主缆由24根直径42(7×9)高强钢丝绳组成,锚固方式为地锚式,吊索采用单根直径39钢丝绳,设计荷载等级为汽-15,挂-80。索桥于2002年5月大修,工程总投资438.26万元,同年9月30日竣工。

东霞桥位于三元区,是中山南路越过东牙溪的一座中桥。该桥始建于1997年9月建,桥总长为50.04米,桥面宽为25米,设计荷载汽-20,挂-100,上部结构为三孔16米空心板梁,下部构造为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经几年的通车运行,该桥两头搭板与桥面伸缩缝已严重破损,同时有部分桥面铺装开裂,于2004年7月30日进行改建,2004年9月20日顺利竣工,工程总投资43.81万元。

黄沙大桥位于三元区黄沙村,1997年建成通车,长321米,宽7米,两边1.5米人行道,十三墩,是205国道连接306省道通往明溪、清流、宁化、建宁四县及出省江西公路交通的重要桥梁。

台江大桥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台江片区,跨越台江,连接三明市区的东西两岸。台江大桥是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八纵七横”主干路系统重要节点工程,是连接泉三高速公路三明市区南互通口和205国道的重要节点工程。大桥采用造型钢拱斜拉桥结构形式设计,总投资1.45亿元。路线全长1213米,主跨为2×110米的钢拱塔应力混凝土主梁斜拉桥,桥宽29.5米,双向四车道,2009年竣工。

惠利桥位于明溪县城内南关溪上(民主路与北左路交叉处),是联络城东、城西两片街区的枢纽。该桥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化十七年(1481)县丞罗素、主簿祝龄重修,用石砌成,单拱门,长7米余,宽3米余,高8米;清光绪二年(1876)被洪水冲毁,邑绅孝廉赖铭书捐款重建;1972年县政府拨款2.5万元重建石拱桥。桥长12米,高8米,桥面加宽至10米并铺上水泥混凝土,桥旁建县惠利桥商场、城关供销门市部及日溪市场。随着城区建设的需要,现已成为一座暗桥。

白沙桥又名龙门桥,位于明溪县城东郊渔塘溪上,是一座连接明溪和将乐的中型公路桥梁。该桥明成化八年(1472)知县郭润倡建,后毁于洪水,明天启三年(1623)重建,用花岗岩砌成,有3个桥墩,4个半圆形拱门,拱门跨度10米多。桥长166.7米,宽10米,高10米。桥上盖有39间桥屋,当中突起1座3层6角楼阁。后该桥又两次毁于洪水,再重修复;民国22年(1933)春,因年久失修,桥崩;民国30年重建,3个桥墩改为2个,4个拱门改作3个拱门,桥身缩小压低,桥长50.4米,宽6.9米,高7.5米,拱门跨度9.5米。1958年该桥改建为公路桥,在桥面铺上木头,1965年再加固利用,桥面改为石面。1993年10月重建,该桥的桥型结构为板梁,全长48.6米,桥面宽12.7米(两条人行道各1米),载重“汽车-15级”、“挂车-80级”。

布上大桥位于省道秀里线明溪城关往三明方向12千米处的布上村,为2~40米跨径的等截面空腹式悬链线石拱桥,桥宽为净11.4米(两条人行道各1.2米),桥长为112.8米,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是明溪县境内最长和最大的公路石拱桥。工程投资255.62万元,由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设计,由三明市交通建设工程公司承建,于1994年9月动工,1995年12月竣工。

碧州大桥位于省道秀里线明溪城关往三明方向13千米的碧州村,为五孔20米钢筋砼斜拉T梁桥,桥宽为11米(两条人行道各1米),桥长为128.53米,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该桥梁是明溪县境内最长和最大的公路T梁桥。工程投资276.75万元,工程由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设计,由三明市交通建设公司承建,于1994年9月动工,1995年12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