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其根本任务是用各种动力和配套农具装备农业,从事农业,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体系。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农用运输车、耕作机械、播种机具、收获加工机具等。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实现作物播种、收割、打碾等系列化作业,能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使用机械后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使剩余的劳动力可进入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东乡县属旱作农业区,主要依靠天然降雨进行旱作农业,通过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对实现农业增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农业机械在东乡县旱地农业中的作用
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高产、优质、高效。实践证明“两高一优”农业的实现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旱作农业要实现“两高一优”,同样需要发展农业机械化。
1.1农业机械化是提高旱作农业产出率的有效手段
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改变土壤结构,创造农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二是能改变作物群体结构,如机播时将预定数量的种子通过播种机精确的播到土壤预定部位,保证播深一致。行、株距、穴粒数均匀,且出苗齐,使个体性状好,既省种又高产。三是通过农业机械才能实现农业生物措施,培肥地力,使机械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提高土地产出率。
1.2农业机械化是提高东乡县旱作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主要有:一是农业机械化可以代替人畜力,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作业,可以达到农艺的技术要求。二是农业机械化可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可进行一些人畜力无法完成的作业。三是农业机械化可促使大量劳动力从单纯种植业中脱离出来,而转移到乡镇企业等其他产业中,从而推动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促进农村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我县旱地农业生产面貌。
2东乡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旱作农业县,干旱是最大的自然灾害,80%以上的耕地为雨养型农业,境内沟壑纵横,自然条件严酷,交通条件差,农户居住分散,大多耕地在山坡上。尤其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地块变小,农作物布局各异,加之地块零散,相对高差大,对大中型机引播种,收获技术的推广受到了限制,不能适应东乡县实际。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和机电灌溉水平还很低。几十年来,东乡县尽管引进推广了多种农业机械,但是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许多机引农田机具未能广泛推广。总之,农业机械化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2.2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农机经营规模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集约化农业,规模化农业的产物,只有在适当的规模下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东乡县的农业经营效益比较低,自我投入,自我发展能力差。农业多是以家庭为细胞的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为主,这种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
2.2.2农村经济水平是旱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东乡县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由于山坡地多,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现有地块分散破碎,植被稀少,交通不便,水土流失严重,整个东乡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因此,为了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兴办乡镇企业,养殖业和其它副业,帮助和引导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从而为农业机械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而农业机械的进一步发展。又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2.2.3农机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
全县24个乡(镇)农机站,每个站只有1至2名管理人员,没有形成管理、培训、推广、技术咨询、配件供应和机具修理的综合服务体系,乡站建设名存实亡,村一级没有配备相应的农机管理安全员,不利于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2.2.4国家对农机事业的投入少,影响了东乡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目前,由于国家对农业机械投入减少,加之农民购买力有限,造成了机具配套比严重失调,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低下。
2.3加快东乡县旱作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东乡县境内87.3%的耕地属山地,干旱始终威胁着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很低,耕地资源有限。在这种条件下,改造中低产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科技兴农,努力提高单产,是实现我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主要途径。
2.3.1机化发展的方向,坚持服务与效益并重的原则
根据东乡县的实际情况,农机化发展的方向应该是:紧紧围绕本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继续贯彻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工程技术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针,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按照不同条件,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水平。一是要充分发挥县、乡农机部门的作用,采取措施,继续搞好机耕深翻工作,增加深耕面积。二是扩大机播、机铺、机收、机整等作业面积,根据东乡县洋芋种植面积大和地膜温饱工程的应用实际,加快洋芋播种和挖掘机具的引进推广工作,积极引进推广小麦膜侧机,地膜玉米穴灌施水播种机,地膜检膜机和自走式人力收割机等新机具。三是突破农、畜、林产品加工机具的应用和提高。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产品粗、精加工和保鲜储存技术。在农机工作管理上要做到“三个转变”,即从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转变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从行政管理转变到全面开展技术服务上来;从主要管理拖拉机和种植机械转变到全面管理农、林、牧、副产品加工和农民生活的机械上来。
2.3.2提高农业机械提灌的发展,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目前要充分利用修建南阳渠水利工程的有利条件,抓紧治理荒山荒滩,引进新式提灌、喷灌、滴灌机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西部开发、退耕还林还草,要引进推广新式喷灌、提灌机械。磨粉机、淀粉加工机械、粮油机等。
2.4提高农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充实农机科技人才,是东乡县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当务之急。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要长年在田间地头操作示范,讲解有关知识,所以农机科技人员不仅要熟悉农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懂得农艺、农经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宣传、组织、管理能力,工作条件艰苦,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必须在充实的基础上要不断提高。对现有人员要通过大中专代培,参加函授教育,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办法,提高业务素质,并要加强思想教育,提倡和发扬敢于献身、勇于创新、乐于协作的精神,使其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农机监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目前,监理工作业务量加大,今后监理机构要配备相应的电脑,加速办公现代化进程,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机监理人员时时要和农机户打交道,进行报户、建档、安全宣传,纠正违章,考核发证和年度检审验。因此,监理人员的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机部门的形象,影响着干群关系的融洽程度,为了加强农机监理工作,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就要培养一支廉洁高效的监理职工队伍,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多方投资,加快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现阶段,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仍然是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今后要以八大集镇为重点,逐步建立以农机管理、培训、咨询、技术推广、配件供应和机具修理为内容的农机综合服务体系。配备科技人员、机具、房屋和办公设施,并组建农机化技术服务队,农忙时深入乡村从事农机服务。要搞好这么一支农机综合服务网络,就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就需要多方投资,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多成分、多层次的发展农机事业,不断完善农机化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以农民为主体,集体为补充,信贷为依靠,财政为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农机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赵俊.东乡县农机志.1998
作者简介:
唐增林,男,1953年7月11日出生。1997年甘肃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本科,现任东乡县科协主席。通讯地址:东乡县科协;邮编:731400;电话:7121789。
李芳芳,女,1963年8月12日出生。1981年在武威机械化学校毕业,现在东乡县农机局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通讯地址:东乡县农机局;邮编:731400;电话:7121928。
浅谈和政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和趋势——加快我县农业机械化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
刘钰
(和政县农机局 和政 731200)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在农业和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农业机械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促进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机化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农机化发展要适应我县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和政县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农机化工作。我县农机化发展的重点;一是发展农、畜、特产品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化,改变生产方式;二是大力发展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三是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四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提高农机人员素质。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农机化工作重点,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机化 现状 趋势
1加快发展和政县农机化的现实意义
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增强抗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为实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对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县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机械化程度低,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全局出发,正确认识农机化在我县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抓住当前农机购置补贴及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我县农业机械化。
2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机化发展较快,农业生产方式明显改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通过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应用科技支撑助农增收,尤其是2004年以来国家对农民购置农机具进行补贴,使我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07年低,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达365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7756.5千瓦,全县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10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4台,小型拖拉机1033台,机引配套农具709台,配套比为1:0.64。半机械化农具21716台,其中人畜力播种机13591台,全县农机总作业量924.24万标亩,机耕面积达15万亩,机播面积1.40万亩,机收面积达1.30万亩,耕地、播种、收获三个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别为63.94%、5.67%、5.27%。机械平田整地1.5万亩,脱粒打碾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0%,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农田灌溉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已成为稳定发展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网络,全县有乡镇农机管理、推广、培训、安全监理为一体的农机管理服务站13个,农机生产、加工维修网点15个,农机配件供应门点2个。农机科技推广成果显著,全县共引进三行人畜力小麦播种机13591台。农机安全监理态势良好,近五年来,全县的拖拉机检验率、驾驶员审验率,机车报户率均达到90%以上。近年来,我县农机化有一定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目前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3我县农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机拥有状况和农业对农机作业的需求不相适应,机械配置结构不合理
我县的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现有动力机械的配套比低,仅为1:0.64,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比例失调。小型机械多,大型、高效,复式作业的机械少,常规机械多,高效率,新技术型机械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低,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机械化,养殖业机械化发展相对落后。小麦生产机械化较高,玉米和其他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发展滞后。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大。农村运输,农产品加工机械其年使用时间也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机械的闲置和农业机械投资的浪费,使本来较为紧张的农机投资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