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土地承包经营与农机化发展不适应
农业机械的高效率,大规模等特性与小规模的家庭责任承包制的农业经营体制成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突出矛盾。我县地处高寒阴湿地区,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全县总耕地面积为23.46万亩,山地多,川地少,人均耕地1.26亩。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加上农作物的成熟期参差不齐,地块小且分散,无机耕道等基础设施,这些都不利于农机的正常作业,农业机械的效力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加上气候条件恶劣,使得我县的农机拥有量只局限于轻便,小型的农机具。新型的、大中型的农机具难以推广,严重影响了农机具应有的作业效率和我县农机化事业的进程。
3.3农机服务功能脆弱
我县县乡农机服务网络基本形式,但部分农机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首先服务功能不完善,不能全面的承担农机配件供应,油料供应,维修业务。农业机械在生产方面存在着产品质量差,产品售后服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跟不上。农机技术开发,贮备能力不强,农机科研与推广管理体制不顺,开发与应用脱节,农机生产与农艺脱节,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引进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民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农机操作使用不规范,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章拉人,超载超速,带病作业等现象较为严重,农机安全生产隐患依然存在。
3.4多年来我县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机技术推广,在农产品开发和商品化加工机械方面的推广。应用停滞不前
如马铃薯产品的加工,仍是淀粉、粉条和粉丝,目前,我县除了小麦生产机械化的技术环节较强外,其他包括油菜、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大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为落后,使农产品资源优势无法变成商品优势。新型配套机具的开发,生产、推广与需要脱节,新型农业机械的开发、引进严重滞后,跟不上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现有动力机械配套比低,配套农具单一,多数仍是性能较为落后的产品,产品能耗高,机动性差,通用性低,经济效益差。开发、生产、推广部门条块分割,相互脱节,形成了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研究项目和生产急需不相吻合。
3.5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县地方财政困难
支农资金补助和工作经费给农机部门的份额逐年减少。职能部门运作困难,一些大型农机基本建设项目难以开展,一些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农业机械难以推广,影响了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的改善,农机服务功能减弱,影响了农机事业健康发展。
4我县农机化发展趋势
随着“十一五”计划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实施,我县农机化事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又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农机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4.1我县处于高寒阴湿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应重点发展农、畜、特产品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化
运用机械化技术改良天然草场,有效改变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我县农业与全省先进水平比较,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都还有很大差距。要缩小差距,必须增加农机化投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机械需求正在发生变化。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受政府政策扶持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大中型农业动力机械需求将稳步上升,就配套机具来说,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各类机具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节约型农机化技术形成农机化发展新亮点。同时,随着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联合收割机、薯类、果菜等机具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农机化发展逐步走上数量平稳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结构优化、整体性能不断提高的发展道路。
4.2在产业化结构优化调整中,农机化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促进农机化上新的台阶
农机服务领域以种植业为主的同时向畜牧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延伸。根据我县农业生产特点,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推广应用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行走式节水灌溉,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马铃薯、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需要推广经济实用,物美价廉的适宜机械。
4.3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显示出要优质,可靠和多样化的态势
农民要求农机产品先进,实用、可靠安全。需要多样化,给农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扩大了发展空间和领域。
4.4政府管理部门努力转变职能
加强指导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抓好农机化市场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和法制建设,为我县的农机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认真贯彻《甘肃省农机管理条例》,争取县政府发展农机化的优惠政策措施,规范行政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保证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5加快我县农机化发展措施
5.1推动农业机械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机具利用率和作业质量
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办法,扩大受惠范围。依靠农机购置补贴,引导农民购置高性能,低能耗的农机产品,进一步整合现有农机装备,推进机具更新和优化组合配套,改变农机装备以种植业为主的局面,协调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机械装备,使农机在各行业中都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5.2创新机制,强化社会服务职能
搞活乡镇农机服务机构的服务机制,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机服务体系。重点搞好农机作业,技术服务,销售、维修、信息咨询等农机专业服务,对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在农用动力机械和配套作业机具的购置、信息、技术等服务上给予支持倾斜,引导农机户向合作经营方向发展,发挥农机规模优势。建立完善的农机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管理、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5.3探索创新,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的机制,建立以市场引导,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机新机制。加快引进适合我县农业生产的新机具和新技术,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提供农业机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培训服务。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加快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
5.4加强基础管理,加快我县农机信息体系建设步伐
加强全县农机人员的岗位培训,组织各级农机技术人员学习新型农机化知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争取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农机科技示范做好农民的技能培训。积极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农机化,加快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步伐,围绕农机管理、推广、农机产品供求,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机科技队伍,为农民和我县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沟通农机部门与农机生产和农机用户之间的联系。促进我县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2]省农牧厅“十一五”全省农业发展规划
[3]和政县县志
[4]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意见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作者简介:
刘钰,男,汉族,出生于1966年7月7日,1989年6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机专业,取得农学学士学位,现工作于和政县农机局从事农机教学工作,现聘任为工程师职称,曾于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局“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全县“十佳科技能手”称号。通讯地址:和政县农机局;邮编:731200;电话:13519002257。
加快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葛荣生
(甘州区农机推广站 张掖 734000)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甘州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科技、产业、技术等对农机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农机社会化服务新型组织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现有农村农机化社会化组织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思路及建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促进新农村建设
甘州区农机局把搞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作为当前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指导、组织、协调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农机宏观管理,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组织形式的新型农机经营服务组织,满足农民对农机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农机服务网络,推动农机作业、销售、维修三大市场的健康发展。
1甘州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
截至2007年,全区已拥有农机总动力57.4万千瓦,拖拉机26 483台,配套农具33313部:农机从业人员37 600人,注册农机协会3个,农机联合服务体5个,农机户达1.3万户,其中农机大户132户,农机专业户10户;有农机维修网点419个,农机具及零配件销售网点128个,农机用油供应点25个。
2甘州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特点
2.1政策带动发展
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尤其是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的落实,极大的鼓舞和扶持农民购置农机、发展农机作业服务实体的积极性;2006年我区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35台(套),2007年新增99台(套),2008年上半年新增184台(套);新型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的增加进一步优化了我区农机化的装备结构,提升了装备水平。
2.2科技带动发展
区农机局、区农机推广站常年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宣传推广工作,使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了农机化节本增产增收的结果,需求应用农机新机具作业的农户逐年增加,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一部分农民抢抓机遇,购置新机具开展农田作业服务,成为农机服务专业户。大满镇新新村农民段清。新购置东方红750和东方红804拖拉机各1台,配置了全方位深松机、旋耕机、深耕机等农具,常年开展农田作业服务,年作业面积3000亩,纯收入达5万多元。上秦镇付家寨农民付华山,购置4台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1台小型拖拉机配套高压喷药机具,常年开展农田作业服务和喷药植保作业服务。年作业面积2000亩,年纯收入达4万元。
2.3产业带动发展
我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一部分农民或开垦荒地规模生产,或承包农场规模生产,土地的规模经营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支撑,他们多方融资,购置配套作业机组。一方面解决了自我生产机械化作业问题,另外还在周边乡村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既发展了自己,又服务了他人,既提高了机具利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效益。三闸镇杨家闸村农民麻中荣承包经营土地500亩,在原有牛铁-55拖拉机1台的基础上,2006年申请补贴福田754四驱拖拉机1台,并添置了配套机具。2005年除自我作业外,在周边村社机耕作业1000亩,生产、服务、效益三不误。
2.4技术、信息带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