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利于国家和地区整体及长远利益的原则
作为工业文明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某些交通方式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出行便捷程度和选择性的同时,也会在其他一些十分重要的方面带来明显和不容忽视的副作用。例如,交通除了污染环境及耗费资源以外,大量道路和设施还常对城市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区造成破坏。缺乏良性规划的经纬交错的道路对物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道路和车辆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改变了已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已经受到干扰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使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变得虚弱以至最终消亡。
我国有约10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不乏中大城市,在近年来城市交通发展和道路建设热潮中,这类城市正遭受着破坏。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貌景观,不仅属于全体市民和整个城市,也属于国家;它不但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因一时的经济行为而使之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无论从国家、民族、城市整体和长远利益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都是得不偿失和极不公平的。
3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原则
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满足其合理的交通需求,是文明社会通行的准则,也符合当代最基本的、被各国普遍认可的社会价值观。社会弱者绝对数量庞大,我们每个人在生命周期中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都属于这一群体。所以,综合交通运输政策对这一居民中的特殊群体,应实行特殊的做法。如果运输政策考虑出行能力处于弱势的出行人群需求的满足程度,向经济、社会及生理弱势群体倾斜,弥补整体上的不公平,则运输政策就是公平的,即满足了出行能力弱势群体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的交通政策是符合综合交通运输社会公平性的。
4城乡、地区发展机会均等原则
缩小城乡、地区差别是公平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是一个低收入的国家,又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由于区位、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人文、历史条件各异,各地的发展条件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发展速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及收入的差距。特别是由于生存条件的差异,到1998年底农村还有4000万贫困人口,他们还享受不到现代文明的成就,道路不通使他们长年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因此,在规划交通运输发展和评价其效益时,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其社会效益。
从费用和效益这两个角度考虑,综合交通运输应以最小的社会总成本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交通运输需求,体现在交通运输的布局上,不仅要合理布局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也要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的投资环境,将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摆到议事日程,加快国土开发型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以促进地区间发展的平衡,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从而实现发展机会在城乡、地区间均等分配,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交通运输发展应当体现的公平性原则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2.6交通运输社会公平性的评价方法
前面详细解读了何为综合交通运输的社会公平性,以及这种公平性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但是我们的研究都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的,并没有进行量化。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社会公平性的定量表述,如清华大学的石京、杨朗等人,下面简单介绍他们有关交通运输公平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
石京、杨朗从四个衡量角度对交通公平性作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尝试用模型描述了以下4种交通公平性问题:基于外部成本最小化的公平性评价模型可以对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公平性问题进行描述;基于Wilson分布假设的公平性的评价模型可以对不同群体效益归属公平性问题进行描述;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为基本参数的评价模型可以描述地区公平性问题;考虑生活质量变化和偏好比率的模型可以对代际公平性加以判别。这四种衡量角度划分使交通公平性分析评价更为全面、细致,数学模型的建立使交通公平性的量化评价成为可能。
1.不同交通方式的公平性
社会成本的分担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公平性问题的根源是社会成本的不合理分担,也就是各种交通方式直接承担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通常表现为道路系统中某些使用者强加给其他使用者身上的外部成本,具体以交通拥挤、噪声污染、空气污染,以及交通事故等形式体现。
从交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当一种行为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之内,即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时,会导致资源的低效率使用,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性。当存在外部性时,资源配置是扭曲的,市场机制无法发挥其最大化社会总效益的作用,因为负的外部性使得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最适量,而正的外部性使得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最适量。
由分析可知,小汽车使用者只考虑边际私人成本而忽视了强加给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社会成本,具有负的外部性,从而可以推断出,小汽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实际分担率超出了社会效益最大化对应的最优分担率。
在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中,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往往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小汽车的大量运行限制和阻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同时侵害了非机动车使用者如自行车和行人的利益,这种不公平的侵害主要表现在交通权利、交通安全及生存环境三个方面。为了突出体现公平性和以人为本的交通思想,城市交通系统应该将有限的道路空间优先分配给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建设安全舒适、无障碍化的步行交通网络和自行车交通网络,路权上实行人车分离、机非分离步行、者优先,大力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
此外,基于有效定价原理,为了使各种交通方式的外部成本内在化,一些学者提出了道路拥挤收费的概念。因为交通拥挤是源于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集中,道路拥挤收费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能够改变交通需求的时空分布,合理地引导和调节人们的交通出行行为,减少道路资源的过度使用,同时也减轻了环境污染,减少了交通事故,并增加了城市的财政收入。
2.不同群体之间的归属公平性
交通可持续发展指出,部分群体在获得交通便利的同时,不能牺牲社会其他群体的交通权利,特别是不能牺牲交通弱势群体(如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老年人、小孩、妇女等)的利益。为了弥补这种不公平性,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政策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交通出行条件。
由于低收入人群主要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费用相对较低的交通方式,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支持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性。此外,应提供通往医疗服务、学校、就业岗位等的优惠交通服务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可达性,并优先考虑具有较高价值的出行行为,如紧急救护、多人共乘等。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的高龄化,交通弱势群体的交通出行情况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公平性的原则,他们应当享有与正常人同等的交通权利。
3.不同地区的公平性
地区公平性由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即项目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集中作用于该项目的建设地点附近的区域,所以在项目投资和规划阶段必须基于纵向公平性的原则考虑地区公平性的问题。根据边界效用递减原理,同样数额的资金,与高收入人群相比,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应该具有更高的价值;与改善高收入阶层经济状态的政策相比,大多数人应该更倾向于改善低收入阶层经济状态的政策。那么,与改善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状态的交通投资项目相比,改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状态的交通投资项目应该更有意义,更容易获得社会公众的肯定。
4.不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
代际公平性以时间为纵轴,分析交通投资项目和政策对不同年代社会的影响,进而引发了对代际公平性的思考。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应当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代际公平性的概念最早是由塔尔博特·佩奇在社会选择和分配公平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主要涉及当代人和后代之间的福利和资源分配问题。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而且对社会、经济、区域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交通项目的代际公平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土地资源。我国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的有限供给和城市发展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土地资源、集约化土地使用始终是城市设施建设关注的热点,而浪费土地无疑是对下一代发展权的剥夺。
二是交通运输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果,诸如大气质量下降、大城市连绵区出现大面积的酸雨区,产生大量噪声及光化学辐射等,这些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危及后代的生存环境。
三是在空间结构上对城市文化脉理的破坏和割裂。城市空间是城市结构形态的表现,它往往呈现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大型交通设施规划时,应该表现和协调这种城市的特征和文化的延续性,然而现实中旧城区却常因交通设施的新建而拆毁,可以看出目前的形势十分严峻。
2.2.7我国现阶段推进交通运输体系社会公平性的意义
1我国现阶段交通运输体系社会公平性含义
社会公平性问题是一个历史范畴的问题,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含义和评判标准,交通运输也不例外,时代的演进、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交通公平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准则。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总量已形成一定规模,综合国力已具备一定实力,交通基础设施容量与运输服务组织能力比改革开放前均有显着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得到有效缓解,因此,现阶段交通运输基本具备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服务的能力。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与欧美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所取得的成就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之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小,现阶段需要解决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众多,使得我国还不具备满足所有类型、所有层次交通运输需求的能力。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实现交通公平应该是满足所有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交通服务要求,强调范围上的普遍性和层次上的基础性。
2.现阶段推进交通运输体系社会公平性的意义
综合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赖以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其发达程度直接构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人们生活质量的体现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低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作为国家基础产业之一的交通运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而公平的综合交通运输日益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交通运输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社会发展的支持条件。因此,从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性作用角度而言,保障交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创造机会
在我国广大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恶劣的交通条件往往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实现交通公平必须改善这些地区的交通状况,为居民创造基本的出行条件,使物资能够顺畅进出。通过加强对外交流,能够使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建立和完善产业基础,从而加快发展步伐。
2)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支持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50%,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村居民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石。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村与农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与工业,并且近年来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促进交通公平将致力于加快和完善农村公路、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城乡二元的交通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城市与农村客运服务系统,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3)为改善民生搭建平台
无论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是“和谐社会”理念,均以改善民生为基本出发点。“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实现交通公平能够满足最广泛社会群体的基本交通需求,这不仅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了生存条件,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发展机会,通过个人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生活品质得到改善和提升。
4)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和谐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综合交通运输的社会公平性关注社会群体的交通出行状况,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出行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基本出行水平。由于不同社会阶层会采用不同的交通方式为主体出行方式,社会应该为全体成员提供一个基本的出行服务水平,交通公平提倡“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均等”,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整体出行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