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N的主要特点是:
传输质量高,由于目前DDN大量采用光纤传输通道,使得传输质量大大提高;
传输速率高,速率介于2400bps~2Mbps之间;
协议简单,由于DDN主要采用时分复用和交叉连接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全透明传输,对用户的技术要求较少,应用灵活;
在DDN网中,采用了先进的网管技术,线路调度、故障监控可以实现集中管理,线路遇故障时还可以自动路由迂回,提高了用户线路的利用率。
DDN主要提供点到点的数字专用线路业务。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气象、文化教育等领域,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联,不同网络的互联等。例如,一个公司的总部和分部位于不同的地点,两点之间的通信又很频繁,不仅要保持电话联系,还有进行计算机联网通信。如果租用一条DDN专线,两端加上复用设备,把分布两地的电话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就可以在两地间方便地通信。这样既节省了两地之间的长途电话费用,又能实现计算机系统的互联互通。
DDN还提供多点业务,主要指广播多点业务、双向多点业务(轮询)和会议电视业务。广播多点业务特点是:数据信息流可以从一点传送到多点,使多点同时获得同一信息。多点广播业务适用于信息颁布(股票、新闻、气象预报等)。双向多点业务主要指一个主站在一个时刻可以和一个从站进行双向通信,主站定期访问一个从站,与从站交换信息。双向多点通信业务适用于集中监视、信用卡验证、数据服务、预定系统等领域。会议电视业务是利用DDN的多点桥接功能实现多点图像和话音等信息的交换。会议电视系统的每个站点都可作为主站与其他站点进行通信,但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主站。多点业务的一个特点是,某一点仅通过一个接口就能完成与多点间的通信,节约了用户端设备和网络资源,减少了投资。另外,利用DDN网上的帧中继资源模块和话音压缩模块,还可以实现开放帧中继业务和压缩语音/G3传真业务。
3.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
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骨干网(ChinaFRN)是我国第一个将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宽带数据通信网络,其建成投产必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成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ChinaFRN主要提供64K以上的中高速数据通信服务。业务类型既可以是突发性的,也可以是实时性的。
ChinaFRN还可为其他数据通信网络提供高速中继传输,使得各网络的性能得以增强,同时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
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骨干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采用ATM技术平台,同时提供帧中继和信元中继等业务。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骨干网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
设备单机先进,网络整体性好,骨干枢纽采取全网状连接。
网络业务种类齐全,提供帧中继PVC、ATMPVC和SVC等基本业务。
端口种类齐全,速率范围广。对于帧中继业务,网络所提供的接口类型包括V35、X.21、E1、信道化E1、ISDNPRI、E3等。对于ATM业务,网络所提供的接口类型有E1、E3、STM—1等。
用户接入方式灵活。支持帧中继或ATM协议的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接入;局域网可通过路由器、局域网交换机直接接入;其他协议终端可通过FRAD设备进行接入。此外,由于网络端口本身内置FRAD功能,支持HDLC、SDLC和PPP协议的终端也可直接接入。
支持帧中继ATM互通功能。
4.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中国科技网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工程发展阶段,即NCFC、CASnet、CERnet、CSTnet。
(1)NCFC
NCFC(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是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的英文缩写,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的一个高技术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完成。项目总经费约7000万元,主要来自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家计委的配套资金,部分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委以及三个院校的自筹资金。
NCFC网络由四级组成:广域网、城域网(主干网)、院校网、局域网。
局域网是最基层的网络设施,安装在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地区的近四十个研究所、两所大学的各教学楼里,每个所、系可有一至几个局域网,取决于该所、系的建筑物分布情况。局域网采用以太网(IEEE802.3)结构,提供所有计算机入网的接入点。
院校网是利用光缆、网桥、路由器、FDDI集中器、程控交换机等设备将院校内所有以太网互联而成的网络。三个院校网分别称为CASnet—BEIJING(中国科学院院网北京部分)、PUnet(北京大学校园网)、TUnet(清华大学校园网)。
城域网即NCFC主干网,由光缆及路由器、网桥等设备组成。NCFC主干网将三个院校网的网络中心用单模和多模光缆互联成一个三角型,早期通信速率为10Mbps,后来改为100Mbps的FDDI连接。NCFC主干网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设立了全网的网络中心,设置了网络监控、网络服务、科学数据库服务、网络超级计算能力、国际出入口等各种设施。
广域网即NCFC主干网向北京市及全国各地的扩展。主要的连接手段为DDN专线、ChinaPAC公用分组交换网、电话网、微波等。卫星、帧中继等通信技术,也正在逐步引入。到1994年5月,NCFC工程基本完成时,已连接了150多个以太网,3000多台计算机,其中工作站以上的机器800多台,每天有数千名科研、教育人员使用。每天从国外进来的信息量为300~400MB,出国的信息量为250~300MB。
(2)CASnet
CASnet是中国科学院的全国性网络建设工程。该工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分院区域网络工程,另一部分是用远程信道将各分院区域网络及零星分布在其他城市的研究所互联到NCFC网络中心的广域网工程。
分院区域网络:中国科学院除北京的总部及50多个研究所外,有12个分院,分布在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广州、成都、兰州、西安、沈阳、长春、昆明、乌鲁木齐等城市。还有一批零星研究所分布在青岛、大连、哈尔滨、太原、石家庄、长沙、贵阳、西宁、福州等城市。在建设NCFC的同时,中国科学院从1992年开始,陆续安排建设分院区域网络。
广域网:1995年底,CASnet完成了将12个分院区域网及其他城市的研究所连到北京的广域网工程,连接了24个城市。作为第一步,目前的连接通过ChinaPAC实现,速率为9.6~64kbps不等。不久,各分院的网络将改用DDN专线或帧中继(FR),有的研究所仍暂时沿用CHINAPAC信道。
(3)CERN
在建设NCFC与CASnet的同时,中国科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启动了两个重大的项目,一个是“中国生态研究网”(CER—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另一个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信息管理”(BRIM—BIODIVERSIT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两个项目的总投资达两亿元,由世界银行贷款1550万美元,国家计委拨款,中国科学院筹集部分资金。
CERN分成三层结构,最高层是一个综合中心;中间层为四个分中心(土壤分中心、大气分中心、生物分中心、水分中心);下层为一批遍布全国的生态系统台站。网络的核心是高速的FDDI光纤环,三个分中心在北京,以高速信道互联,一个分中心在南京,经ChinaPAC和帧中继连接,生态台站的连接主要靠ChinaPAC、电话专线、拨号、无线通信、卫星线路等。CERN与CASnet以高速光缆互联,速率为100Mbps,由于它也属中国科学院,从网络结构看,它可被看做是CASnet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