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48637100000035

第35章 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广播、电视业(1)

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第一节文化艺术

一、文工团

1955年8月,宁朔县第四区(瞿靖)一些老艺人和文艺爱好者集资2500多元,联合组建了民间业余剧团,有演职员40多名,排练剧目,售票演出,按股分红。次年4月,县委把剧团送到银川培训,3个月后,经银川地委批准正式成立地方国营朔光剧团,归宁朔、永宁两县所管。1957年9月,朔光剧团划归宁朔县,有演职员62名。

1959年,宁朔县朔光剧团被国务院授予“文教系统先进集体”,支部书记王青山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1960年被自治区评为“全区文艺单位先进集体”。

1960年3月,朔光剧团招收学员30名,成立学员队,进行训练。1960年8月,宁朔、金积两县撤县成立青铜峡市,两县剧团合并成立青铜峡市秦腔剧团,演职员达156名,并在中滩公社南庄生产大队一队建立生产基地。1960年年末到1962年,剧团经3次精简后有演职员64名。1961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表彰。1963年6月,青铜峡撤市改县,剧团更名为青铜峡县秦腔剧团。

1964年,在青铜峡县开展面上社教运动,一些演职人员被以“牛鬼蛇神”或“四不清”受到处理,到年底,被错处理演职人员16人,实有演职员44人。1965年3月,试建“乌兰牧骑”演出队,此期间又调出和精简演职员8名。同年5月,将剧团改组为青铜峡县农村文化工作队,演职员减到36名,停止售票,文化队转为事业单位。1968年10月,全体演职员到“一〇四”干校参加生产劳动,不再排练剧目。1969年3月,全体演职员下放农村安家落户,文化工作队宣布解散。

1971年7月,重新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有演职员28名。此阶段主要是普及革命样板戏,从文教等单位抽调人员,排演了京剧《红灯记》等,参加了自治区会演。1972年,上级要求在普及样板戏的同时,积极进行文艺创作,青铜峡创作排演了大型歌剧《浪激年丰》,并在吴忠参加了文艺创作剧目会演。1973年后又排演了秦腔《向阳商店》、眉户剧《红心朝阳》等。1976年,编创了眉户剧《插秧时节》,参加了自治区会演。1977年1月,新招收20名小学员,充实了演出队伍。

1978年1月,恢复青铜峡县秦腔剧团,原剧团被下放的12名演职员又陆续回团工作。1980年10月,再次招收学员20名。1984年恢复市,剧团更名为青铜峡市秦腔剧团,共有演职员73名。1990年市秦腔剧团更名为市剧团,共有演职员74名。同年11月,剧团举办了自费学艺培训班,招收70名学员,经过两年基础培训,选拔30名学员留用。1995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1999年3月,青铜峡市剧团更名为青铜峡市文工团,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共有演职员72名。此阶段排演了大批剧目,多次参加会演,许多剧目和演职员获不同等次奖励。

1997年12月26日,全市第五届文艺百花奖大赛暨第六届文艺作品创作评奖活动在市影剧院举行。市文化馆创作的小戏《鱼塘会》获全国“群星杯”大赛金奖。

1999年,由侯洪章创作,市文工团排演的大型现代眉户剧《大棚情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代表宁夏在国庆50周年期间晋京献礼演出。2000年,又获文化部最高奖——文华新剧目奖。《大棚情缘》晋京演出这不仅是宁夏历史上第一个连获两项大奖的剧团,而且是获得这两项大奖的唯一的县级剧团,这在全国县级剧团中是绝无仅有的。2008年创编大型眉户剧《沙海春兰》,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活动中展演获先进集体。

文工团自建团以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先后编创排演大型现代戏和优秀传统历史剧180余部,折子戏120出,现代音乐歌舞100余台,每年演出约200场,深受陕、甘、宁、内蒙等地观众的喜爱,被誉为“古峡之花”。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团体荣誉、各种表彰和奖项20余次;荣获国家、省部级个人表彰奖励40余人次。大型现代眉户剧《大棚情缘》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导演一等奖、编剧一等奖。大型现代戏《塞上南国人》获编剧二等奖。许多演员获表演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群星奖、金奖。演职人员获灯光设计奖、音响效果奖、配器奖等。2007年张晓琴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二、文化馆青铜峡市文化馆

1950年2月,宁朔县人民政府成立宁朔县民众教育馆(址在小坝东街),有馆长1名,工作人员2名,3间办公室,1台直流收音机。1951年县政府拨款在小坝东街新建馆舍8间,配置了简单家具,有图书400余册,刊物6种,报纸3种,其中赠书刊较多的单位是宁朔县驻军单位。

1953年,成立宁朔县文化馆,配馆长1名、工作人员6名,图书增至4000余册,报纸有3种,刊物8种,收音机1台,幻灯机1架,自制文化宣传车1辆,成为下乡开展群众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1955年,文化馆搬迁至县政府大院,共有房舍20间,其中图书阅览室4间、游艺室2间、展览室4间、库房2间。1960年撤县设市,文化馆迁至青铜峡市人民公社所在地,临时借用房屋4间,遇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则随时借用安装处的活动场所,图书增至近万册,刊物增至60多种。

1963年6月,撤市设县,文化馆迁回小坝原址。同年,新添部分设备,展览室增至10间。1966年,新建展览室,使文化馆馆舍增至30余间。同年,在电影院东侧建长17米,可容纳10块1.2米×1.4米展板的新闻宣传橱窗。1969年,文化馆、邮电局、广播站、新华书店、电影院等单位合并成立青铜峡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1年年底,恢复文化馆,有工作人员9名。1979年,县财政拨款12万元新建文化馆活动场地,新馆内设科技阅览室、游艺室、电视放映室、文艺排练室、创作室(美术)、会议室、办公室等。1981年文化馆开办“青少年之家”,6月1日,正式开展活动,设儿童阅览室、游艺室、哈哈镜室。1984年,县政府再次拨款20万元,增建920平方米的4层办公楼,于1986年正式投入使用。2002年,市文化馆拥有多功能综合楼两座,总建筑面积(包括设立在青铜峡厂矿地区的两个所属文化站)6500多平方米,工作人员66名。文化馆内设1会(馆委会)、3部(文艺部、美影部、后勤部)、2室(办公室、文学创作室)、1校(业余艺校)。2004年6月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青铜峡群众文化活动热火朝天。社火自古以来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1980年,全县举办规模较大的社火会演。自此,每年春节前后都举办全市性的社火会演。在2000年举办的青铜峡市第六届文艺百花奖大赛社火项目中,又新组建和新引进了铜管乐队、凤阳花鼓、吴旗秧歌、威风锣鼓、安塞腰鼓、东北秧歌和太平鼓等。由于引进的社火内容新、规模大,多次代表青铜峡市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各种节日和庆祝活动的表演。先后到银川、吴忠、驻青厂矿和部队等地演出,得到各界好评。

2009年,青铜峡市把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认真组织开展了“古峡情韵”系列文体活动,全年共演出29场,参加演出单位157个,演职人员达3200人次,观众累计达8万多人次。共有18个演出单位荣获广场文化活动先进集体,50个节目荣获优秀节目奖。深入实施农村文化建设“1816”工程,在全市确立文化示范镇1个,文化示范村8个,农民文艺示范团队(文化户)16个,不断夯实了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成功举办了建国60周年歌咏大会和第三届农民运动会,获得吴忠市第二届运动会团体第一名的成绩。

在大力实施“1816”工程中,实行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文工团等领导包点、专业技术人员包户、包业余文艺团队的办法,将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和各人,推动全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同时,健全文化下基层长效机制,实行专业技术人员镇村包扶联系点制度,通过送节目下乡、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农村文艺展演、评选表彰农村文艺明星,培养文艺人才,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业务素质。

三、文物管理所

1983年,成立文物普查队,抽调6名干部对全市范围内的文物进行普查。1984年3月,在成立青铜峡县文物普查队的基础上,又成立县文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文化科。1985年,正式成立青铜峡市文物旅游局,下设文物管理所,配备干部职工35名。1988年8月,文物管理所改属文化局领导,办公地点设在文化馆院内。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青铜峡市调查不可移动文物303处,其中复查169处,新发现134处,普查覆盖率达100%。正式建立文物陈列室,展出征集的历史文物。印制文物宣传手册、编印文物工作简报、发表文物保护文稿。选聘112人组建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举行培训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后,市文物所特别对古建筑、古遗址、20世纪工业遗产等性质的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登录。在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中,以青铜峡黄河铁桥、黄河青铜峡拦河大坝、青铜峡双曲砖拱形粮仓、水电部青铜峡“五七”干校等为代表,采集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这些新发现见证了青铜峡市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文管所文物工作走在自治区前列,多次获文物保护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荣获全区“文物安全保护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市)”,2008年,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全区文化工作贡献奖先进集体等奖项。

第二节图书

一、图书馆

1950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宁朔第十九兵团赠书形成宁朔县图书馆的雏形。

1953年,成立宁朔县文化馆,配备部分图书、青铜峡图书馆杂志、报纸,加上文化馆编印的《宁朔快报》,供机关干部和少数群众阅览。省文化局按月定期分发图书,使藏书量逐渐增加,随即开办对外借阅业务。1957年藏书达1万册,杂志23种、报纸8种,实行开架阅览。1958年,开始了登记发证工作,当年办证读者近200人。到1966年,藏书达2万册,期刊100种,报纸15种。1967~1970年,图书阅览室被“文化大革命办公室”占用,图书丢失一空。1971年,在影剧院西侧重建阅览室7间,图书大部分是马列着作和毛泽东着作。1972年,藏书1810册、杂志60种、报纸40种,办证读者1200人。

1983年1月,青铜峡县图书馆正式成立,为正科级单位,有工作人员6名,房舍12间,内设采编组和借阅组,藏书为4.19万册、杂志102种、报纸30种。图书采取半开架借阅,期刊采取开架借阅。1984年,增设了农村图书流通组,开展农村图书流通工作。1985年5月,市财政投资32.2万元在文化街新建混凝土框架结构图书馆楼,建筑面积1593.53平方米,1987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馆内设采编组、借书组、普通阅览室、科技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农村图书流通组、财务室,有工作人员17人。1988年1月,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每周开放7天。2002年藏书86500册,期刊5631册,画报743本,装订报纸1569册,购进图书流通车1辆。

1989年7月,图书馆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文明图书馆。1990年,在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技能大赛中获团体第二名。1992年,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文明单位,199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二级图书馆。1995年10月,香港实业家、全国政协委员石景宜捐赠图书2217册。1998年在小坝镇紫薇小区增设了图书借阅点,书刊服务进入了社区。是年“八一”建军节,为84835部队赠书500册。1999年年底,图书馆工作人员增至26人,开始对外进行新书介绍,并指导各单位图书室工作,使图书馆工作日趋规范。

2000年5月至9月,对1971~1999年的馆藏图书采取“目录排架法”进行彻底清理。2001年年初,增设了修复室,将书库残破图书进行修复,提高书刊的利用率。2002年5月至9月又对28年的馆藏期刊进行了清理,此时共有藏书(图书、期刊、画报、装订报纸)12.81万册。2002年,购进微机、打印机、复印机各1台,提高了编目、着录、读者服务效率。是年,办证读者增加为4378名,比1999年增长了一倍,借阅书刊22.58万册(次)。2009年又顺利通过国家二级图书馆复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