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48637100000007

第7章 分裂与融汇的交响曲——三国魏晋南北朝(1)

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第一节黄河文明绿洲的开发

一、赫连夏兴起

赫连夏政权是由赫连勃勃建立的,故史书称这个地方割据政权为赫连夏国。赫连勃勃(?~425年),字屈孑,是南匈奴左贤王去卑的后代,前后秦地方实力派“西单于”刘卫辰之子。

赫连勃勃称王后,指挥他的骑兵,先后屠杀秃发的南凉国,屡屡大败后秦,成为关中以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赫连勃勃命令大匠叱干阿利带领民工10万选址建城,命名为“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并定都于此。“统万城”的名称是赫连勃勃“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对于这座都城的修筑,赫连勃勃非常重视,亲自督工检查,要求筑墙的土都要为“蒸土”,若“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赫连勃勃还给都城的四座城门各起一个威慑四方、气吞天下的名字。东门曰“招魏”,南门曰“朝宋”,西门曰“服凉”,北门曰“平朔”。

赫连夏国建立后,在宁夏南部设高平城,北部设薄骨律城(今吴忠利通区古城湾一带)和饮汗城(今银川市东郊)。黄河两岸是赫连夏国的重要军事地区,所以赫连勃勃不仅将黄河沿岸的原灵州县建为军事要塞,还把他游览的“果园城”作为繁育军马的场所。并将心爱的白嘴唇骏马放养在果园城中,夏军称皇帝的这匹战马为“白口骝”,所以当地人就以“白口骝”来代指马所在的果园城,再后来又讹传、转音为“薄骨律城”。在黄河西岸,由于贺兰山东麓开阔平坦,到处呈现出一派湖光山色的景象,赫连勃勃就把饮汗城改名为“丽子园”,并修建行宫。今银川市还有一处着名的古建筑物与赫连夏国有着联系,它就是海宝塔,俗称北塔,是一处重要的佛教场所。

刘宋元嘉二年(425年),赫连勃勃病逝,赫连昌继承帝位,改元承光。第二年,拓跋魏伐夏。北魏始光五年(428年),魏军追至上邦,赫连昌被俘,其弟赫连定率残部退守平凉继承帝位。魏军又将赫连定从平凉追赶至上邦,最终赫连定于途中被吐谷浑部擒获,并送交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境内)。赫连昌、赫连定都被拓跋魏处死。赫连夏国灭亡。

南北朝时期,当北魏打败赫连夏国时,把夏国境内的胡户迁徙到今宁夏北部的薄骨律镇境内,并在黄河以西单设“胡地城”,让胡户居住,以便进行管理。

二、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汇——南北朝时期的移民屯田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动荡惨烈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原的汉人纷纷外迁,已进入黄河流域的西北边地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这种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为少数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历史舞台,不少民族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种兼容性的民族政权,不仅显示了这期间三百多年的战乱和民族大迁徙的过程,而且展示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融合。一向作为战略要地的灵州在这一时期不仅是各民族逐鹿的战场,还是民族交融发展的舞台。随着地域统治属权的变化和主体民族的变动,人口的迁徙司空见惯。民族融合的发展使内迁民族普遍接受中原的农业文化,由畜牧经济进入半农半牧的经济形态。在曹魏和西晋的短暂时期内,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之初,出于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着手恢复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强制性移民和自发性移民活动又逐渐兴起。北魏拓跋部善于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在内迁后接受并适应了农业生产。统治集团也逐渐树立起重视发展农业的统治思想,实行“招抚流亡,鼓励农桑”的政策。至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农业经济已经成为其社会经济的主体成分,孝文帝的大规模汉化改革,必然以农业经济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为依托,而这又以大量农业移民的迁入为前提。

曹魏末年,负责屯田的地方官员称“农司马”,在“农司马”之上又设典农都尉,典农都尉之上则设典农校尉或典农中郎将,二者皆简称“典农”。各郡的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皆统属于中央大司农。可见,银川平原的典农城,即为曹魏屯田时设置的管理屯田的典农校尉或典农中郎将的城堡。《水经·河水注》称“河水流经典农城”,城以“典农”命名,即修筑之后直接以典农城相称,之后约定俗成,便有了“典农城”的名字传世,它是魏晋时期银川平原屯田的历史折射。典农中郎将所管辖的屯田区,不仅有赋役任务还有协助屯田区出兵战斗的任务,屯田与移民相伴而生。

北魏时期,移民不光是迁入,也有过迁出。薄骨律镇是北魏的军事重镇,迁出、迁入人口较多,薄骨律镇黄河灌区的移民屯垦开发发挥过很大的历史作用。

西魏大统元年,西魏赵贵、李弼进攻灵州城,引水灌城后,“迁其民于咸阳”,而灵州刺史也“拔其建户五千……从灵州东北入云州界”。另有因躲避战乱而自发迁徙的地区人口损失较大。北周时继续向宁夏北部组织移民,北周大成元年(579年),北周攻破南朝陈国的徐州,迁徙被俘的将士3万余人和其他江北及淮南的居民到灵州。因“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竟使原本“杂羌戎之俗”的灵州风尚为之大变,使银川平原获得“塞北江南”的美誉。

第二节刁雍重新开发银川平原引黄灌区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始光三年(426年)大败赫连夏国,宁夏被北魏占领。北魏政权废州、郡、县,改设军镇,实行军事化管理。于太延二年(436年),在银川平原引黄灌区设立薄骨律镇(今吴忠利通区古城湾一带)。薄骨律镇是北魏在北方和西北环绕平城所设九大军镇之一。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任命豫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刺史、将军刁雍担任薄骨律镇将。刁雍任薄骨律镇将时针对银川平原的引黄水利灌溉系统因战乱破坏,致使“官渠乏水,农田不得广殖,稼穑艰难”之况,大兴水利建设。

刁雍(390~484年)是太平真君五年农历四月末到任的,下车伊始,就进行实地察看。他看到黄河两岸广大地方,在长期战乱中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引黄灌溉的大小水渠,大多崩颓淤废,农田荒芜抛弃,人们流离失所,到处是一片破败的景象。刁雍是一位明敏多智的儒将,又是一位笃信佛道、泛旋爱士的行政长官。当他看到这里社会的破败和人民生活的艰难情景时,“夙夜惟扰,不遑宁处”,决心要恢复这片塞上沃土。

刁雍经过调查研究后,立即从整治水利入手,将大办农业的计划上奏朝廷以解决兵民生活。朝廷准奏后,他在艾山北(青铜峡峡口山)新开了一条渠,这条渠被称为“艾山渠”。刁雍通过访问当地农民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农民千百年来的种田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得出一套适合本地气候、土壤和水利条件下的农业“十六字”新灌溉制度,指导引黄灌区的农业生产。这“十六字”就是:“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魏书》卷三十八)刁雍在银川平原引黄灌区大兴水利,大办农业的成绩显着,仅两年时间,所生产的粮食不仅自给有余,而且还有大量积蓄。

刁雍任职的第三年(446年),朝廷命他征集薄骨律和周围四镇5000辆牛车,把河西积谷50万斛(3000万公斤)运送到沃野镇(今内蒙古临河市境内),“以供军粮”。刁雍接到这个“牛车运粮”的命令之后,经过研究和计算,给皇帝上了一道奏表,分析情况,提出新建议。他说:“臣镇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深沙,轻车来往,犹以为难,设令载谷,不过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滞陷。又谷在河西,转至沃野,越渡大河,计车五千乘,运十万斛,百余日乃得一返,大废生民耕垦之业。车牛艰阻,难可全至,一岁不过二运,五十万斛乃经三年。臣前被诏,有可以便国利民者动静以闻。”(《魏书》卷三十八)刁雍请求于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漕运,皇上立即准奏,继续发展了河套地区黄河水运。

刁雍实干了四五年,黄河两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河西地区,已从孤悬塞外、首当敌冲、人不安居的战场,变为田连阡陌、五谷丰登的米粮川。河西年年积压的余粮运不出去,堆放在露天场地上。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他又向朝廷上了一道请求建城储粮的表章。表曰:“臣闻安不忘乱,先圣之政也。况绥服之外,带接边城,防守不备,无以御敌者也。臣镇所绾河西,爰在边表,常惧不虞。平地积谷,实难守护;兵人散居,无所依恃;脱有妖奸,必致狼狈,虽欲自固,无以得全。今求造城储谷,置兵备守,镇自建立,更不烦官。又于三时之隙,不令废农。一岁、二岁不讫,三岁必成。立城之所,必在水陆之次,大小高下,量力取办。”(《魏书》卷三十八)皇帝准了他“建仓城”的请求。到次年三月,仓城就建造成功。皇帝再次表扬刁雍,“卿深思远虑,忧勤尽思”,并把新建成的仓城赐名为“刁公城”,“以旌尔功也”。

刁雍在宁夏任职11年,于太安元年(455年)被调回京都,加升特进衔。这11年里,宁夏地区从乱到治,由穷困变富裕,这份功绩永载史册。宁夏各族人民至今都在纪念刁雍,(《魏书》卷三十八)为他立下传并赞道:“刁雍才识恢远,着声立事,礼遇优隆,世有人爵堂构之义也。”刁雍于太和八年(484年)病逝,享年95岁。赠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曰“简”。

第三节塞北江南旧有名——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在宁夏地区,今利通区与青铜峡市、永宁县等地带,古代人民就开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凭借得天独厚的黄河所赐予的优越自然条件,引河修渠,灌溉农田和园林。

银川平原黄河两岸,渠道纵横,田地肥沃,麦稻丰盛,果林繁茂,成为我国古代黄河上游农业发达地区之一。所谓“天下黄河富宁夏”,最初也就是富在灵州灌区,后来才扩展到今银川地区。因此,古代的灵州地区很早就被人们誉为“塞北江南”。而最早咏赞“塞北江南”的人是唐朝的韦蟾和他的《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

韦蟾是9世纪中叶唐宣宗(847~859年)时期考取进士的大臣,也是唐代较有名气的诗人。在《全唐诗》第566卷收入韦蟾的十首诗中,有一首题为《送卢潘尚书之灵武》的诗,全文如下: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韦蟾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

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

却使六蕃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从韦蟾这首诗的题目《送卢潘尚书之灵武》来看,是说韦蟾要送别的主人公是卢潘尚书。白述礼先生说:卢潘尚书正是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前后的灵武节度使,而且历数镇,薨于灵武。今汉延渠(小坝一段)从《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的内容来看,前四句“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描写卢潘将要去的灵武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在诗人的笔下,贺兰山下的灵武,有黄河灌溉之利,经济发达,是一处犹如江南的富饶之地,早有名气。同时,又是一处有成千上万士兵防守的西北边塞军事重镇。后四句“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却使六蕃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集中描绘卢潘这位诗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韦蟾所要送别的将要去灵武的卢潘尚书,既是唐朝政府重用的有才学的大臣,又是一位正直潇洒、有胆有谋、善于统率大军作战,使“六蕃子弟”敬佩的将军。诗中“塞北江南旧有名”的句子是描绘灵武这个地方的,韦蟾提出了古灵武在作者所生活的唐朝以前,早就已是闻名天下的“塞北江南”了。古人以北为上,“塞北江南”就是“塞上江南”。因此,韦蟾以这首距今1100多年的着名诗句,成为历史上最早咏赞古代灵武为“塞北江南”的人。

“塞北江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秦汉以来,对银川平原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东汉以后至北魏以前,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之后,银川平原的农业开发所取得的成就,大多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经济所取代,但秦汉开发的遗迹尚存,一旦条件具备便会被充分利用。从北魏时期的薄骨律镇,到北周时期,银川平原已经是阡陌纵横、水网遍布的江南景象。青铜峡就是这水网遍布的“塞北江南”的发源地。这种景观,是将灵州冠以“塞北江南”的地理基础与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