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组织行为学概论
48643000000011

第11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2)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概括的,它不只是和少数的刺激或反应相联系。一个特质联结着许许多多的刺激和反应,使个体行为产生广泛的一致性,使行为具有跨情境性和持久性。但是,特质又具有焦点性,即它与现实的某些特殊场合联系着,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和人群中才会表现出来。例如,具有攻击性特质的人,不会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进行攻击,如对亲戚朋友,一般就不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奥尔波特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共同特质(Common Trait)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概括化的性格倾向。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个人特质,只有个人特质才是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他主张心理学家应该集中力量研究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又把个人特质按照它们对性格的影响和意义不同,区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①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这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整个个性,往往只有一个,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影响一个人的全部行为。②主要特质(Central Trait)。这是性格的“构件”,性格是由几个彼此相联系的主要特质所组成,主要特质不像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支配作用,但也是行为的决定因素。③次要特质(Secondary-Trait)。这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只在特定场合下出现,它不是个性的决定因素。

2.卡特尔特质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是另一位重要的人格特质理论家。他的理论研究特点是,用因素分析来进行特质的筛选和分类。卡特尔认为,人格就是那种使我们有可能对某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进行预测的东西。根据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加上对情景因素的考虑,我们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的性质。

与奥尔波特不同的是,卡特尔并不过分强调个体自身的特性,还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他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有些是人皆有之的,有的是个人独有的,有的是遗传决定的,有的则受环境影响。另一个区别是,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就是指由每个具体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特点,根源特质反映一个人整体人格的根本特质方面。表面特质是从根源特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有形的表面特质。卡特尔在多年测查、筛选工作的基础上,找出了他的16种根源特质。据此,他编制了16种个性因素问卷(Sixteen Peasonality,Factor Questionnaire,16PF)。

16PF被认为是最典型的因素分析个性问卷。

3.艾森克特质论

一种较为流行且被广泛接受的物质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提出来的。他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一是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二是神经质(Neuroticism),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三是精神质(Psy-chotics),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他把人格两个重要的维度内外倾性(E)、稳定性(N)构成一个直角坐标系,两个维度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可组成4种类型的人格,正好与古代的4种气质类型相吻合,分别对应于坐标系上的4个象限,它们是外向、不稳定型——胆汁质,外向、稳定型——多血质,内向、稳定型——黏液质,内向、不稳定型——抑郁质。

(二)心理动力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自达尔文使用本能概念以后,心理学家很快借用过来,由原来用于说明动物行为的固化模式,转为用以说明支撑所有人类行为的动因的概念。奥地利心理学家、心理动力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给人类本能赋予了新的含义,由此改革了人类人格的概念,正如达尔文改革了人类进化观一样,因此,弗洛伊德的传记作家琼斯(E.Jones)写道:弗洛伊德是“心灵的达尔文”。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核心是人内在的心理事件,这些事件引发了行为,或是构成了行为的意图,它们可以被意识到,但主要是在无意识水平上起作用。这也就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动力学本质,即强调行为的内在源泉和动因。弗洛伊德认为,所有行为都是有动机的,每一种行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因,它们可以通过分析人的思维、联想、梦、失误及其他行为因素而被揭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有3个成分:本我(Ido),自我(Ego),超我(Superego)。

①本我的含义: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攻击等;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易冲动,寻求表达和直接满足而不考虑愿望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社会接受性和道德性;遵从快乐原则,寻求不受约束的性、躯体和情绪快感。

②自我的含义:是人格中现实性的一面,自我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得到发展的一种心理组织,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在超我形成之后,自我还调停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并在判断哪些行为既能满足本我又不违反超我中起作用,协调本我、自我和超我三方面的要求;按现实性原则行事,面对愉快需要作合理的选择。

③超我的含义:是个人价值观的源泉,是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包括良知(Conscience)和自我理想(EgoIdeal);随着儿童对父母及其他成人规定的、针对被社会不接受的行为的禁忌的内化,并在克服自我的要求中而发展,超我约束人的行为,使其遵从社会规范;按道德原则行事,是人的社会性的代表和反映。

(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各成分处于动态冲突与平衡的过程之中。其中本我所代表的无意识冲动主要是性需要(即快乐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总要通过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区域的快感来实现,而这个区域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人格乃至整个心理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认为有5个发展阶段。

①口唇期(Oral Stage):出生至一岁左右为口唇期,这时儿童主要通过吃奶和吸吮等口唇动作来获得满足快感。由于口唇活动是应付焦虑、获得满足的唯一方式,如果过早或过迟断奶,口唇快感满足不够或过度满足,在口唇期后,就会遗留某些口唇期的行为方式。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称为“固着”(Fixation)。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儿童很大了还吃手指、咬笔头,有的成人过分好吃、嗜烟、爱唠叨等。这些人被弗洛伊德认为具有“口唇人格”。

②肛门期(Anal Stage):肛门期在2~3岁间。弗洛伊德认为,这时幼儿以肛门的忍、排便行为为快感来源。这时也正是对儿童进行便溺训练的时期。如果训练过严或过松,会导致肛门期的固着作用。结果是,到了成年期,要么过分拘谨,小气,固执,高度有条理性,过分注意清洁和小节,表现为“肛门期停滞”人格;要么过分杂乱无序,邋遢,没有条理,不拘小节,表现为“肛门期排斥”人格。

③生殖器期(Phallic Sage):大约4岁左右,儿童进入生殖器期,以生殖器为快感的主要来源。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时期,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儿童恋慕父母中异性的一方,以同性的一方作为“情敌”。男孩子恋母,这称为伊底普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取名自希腊神话里伊底普斯恋母杀父的故事。女孩子恋父,成为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取名自希腊神话厄勒克特拉杀母报父仇的故事。然而,这种“乱伦”的情感不能被接受,而且儿童也惧怕来自父母中同性一方的惩罚,因此通过对父母中同性一方“认同”(Indentifi-Cation),即在行为、思想和体验上以父母中的同性为榜样,与榜样相一致,来解决矛盾。这样,一方面可以“取代”同性一方而获得异性一方的情感,一方面可以因效仿同性一方而得到赏识而不是惩罚。

④潜伏期(Latency Stage):从七八岁左右开始一直到青春期前,儿童进入潜伏期,这时儿童不对性感兴趣,也不再通过定位于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得快感。这时,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注意发展各种为应付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正是儿童进入初等教育的时期。

⑤生殖期(Genital Stage):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如果前面的几个阶段发展顺利,这时就可建立持久的性爱关系。这时,虽然快乐源仍指向生殖区,但人们不只是寻求自我满足,而是考虑他人需要,在性爱基础上建立爱情关系。

2.阿德勒的个性理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他接受无意识的概念,认为人格是由无意识指引的,然而,阿德勒更多地是强调意识领域中的活动。不仅如此,阿德勒在许多方面都与弗洛伊德有分歧。

阿德勒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概念是“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他认为,人自一出生起就处于弱小、卑微、幼稚、依赖和无助的境地,都体验着自卑。随着在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中的不断成长、发展,人始终努力克服自卑、追求优越,这一过程构成了人的整个生活方式。阿德勒指出,人格就是围绕这一潜在的基本努力而构造起来的,每个人克服自卑、寻求优越而获得补偿的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风格,而当外界压力与内在自强努力的愿望不协调时,就发生人格冲突。

人们对待自卑的方式可以有很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和人格。当一个人面对自卑而积极地寻求补偿、追求优越时,自卑感反而是一种促人向上的动力,这时人会开拓和体验积极的生活。但如果面对卑微、无能、弱小、自救无措而消沉,深重的自卑感就会把人吞没,放弃自我改善的念头,陷入消极的人生。另一方面,在克服自卑的过程中,人们也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为了使自己摆脱卑微,不顾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只专注追求个人优越,导致过分补偿,过分自我表现,专横跋扈,好大喜功,甚至故意贬低他人。

总之,阿德勒强调克服自卑、寻求优越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人是为完善社会而奋斗的,这种重视人的经验、社会需要和向善的品质的积极人格观,同弗洛伊德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

根据上述,阿德勒的主要观点是:他强调个人争取优胜意识才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内动力;并在人的个性中意识起核心作用,个人有计划、有方向地去追求成就以胜过他人。所以人的行为的主要内动力不是像弗洛伊德所主张的潜意识,而是人的意识,强调人的个性发展中的社会因素。

3.荣格的个性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是弗洛伊德最得意的门生,然而他却是经典精神分析学派最大的“离经叛道”者。荣格的理论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从几个方面改变了经典的理论。

(1)力比多(本能)的新概念

荣格也使用力比多(本能)的概念,认为它是心灵背后的推动力,是个人心理发展的能源,但荣格对力比多的工作机理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看法,认为力比多能量的活动遵循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熵的原则。因此,他一方面否定力比多是性欲、攻击等欲望受压抑的产物;另一方面,他在原始生物性冲动之外,补充了“创造”和“自我实现”等欲望,在人的本性中加入了社会性内容,这对后来的人本主义理论的产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无意识的新概念

荣格也把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范畴,然而他对两部分的内涵及在人格中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关于意识,他认为“自我”是意识领域的中心,是我们所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情绪、感知觉等。自我的职能是维持日常生活,使我们体验到自身的同一性。另一方面,关于无意识,他又分为两个部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从而大大扩展了无意识的内涵。

(3)原型的概念

荣格提出了“原型”(Archetype,或译为原始意向)这一新概念。原型是指一种特定的经验或客体的原始的象征性标志或表征。每一种原型都伴随一种以特定方式思考、体验此种经验或客体的本能倾向。比如,人、男人和女人、宇宙,都有相应的原始的基本形式并被人们所认识。女性可以体验到男性的原型,荣格称之为“阿尼玛斯”(Animus);男性可以体验到女性的原型,称之为“阿尼玛”(Anima)。人也有自我的原型。荣格从东方哲学与宗教中得到启发,认为自我的原型就是“曼佗罗”(Mandala)。曼佗罗是印度宗教中关于宇宙形式的概念,是指宇宙对称的、统一的、整体化的构造或境界。因此在做法事时,法场也按照想像中的宇宙的格局布置,以求自身与宇宙相融合。荣格认为,这就是人的自我的原型,象征人寻求统一、和谐与完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