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人自我训练
针对多种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对照自己的行为看看出现过几种。用笔记本写下正确的处理方法。找出自己的心理障碍后,每天早上对着镜子默默提醒三次,并坚持一段时间。假定别人损坏自己的物品时,你应该使用豁达性的语言(几句即可),并对着镜子配合以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在热闹场面上练习几次微笑和沉默。各种活动不管是否撞上都要参加。面对镜子设想一个好朋友,微笑对之。
(6)利他行为实践法
利他行为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无私助人而不指望得到任何外在奖励的行为。1999年我国着名心理学家邵贵平在《青年研究》上发表论文《关于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指出: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高利他行为的人,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低利他行为的人在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等项目上与高利他行为的人存在显着性差异。这是因为,利他倾向性强的人,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维护社会正义的规范,形成了道德义务感、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这样,个人利他行为的发生就不是由于社会的要求,而是因为自己感到“这样做是对的”。不遵守这些社会规范不仅仅会受到社会的惩罚,更主要的是违背了个人的信念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利他行为会使人心态轻松愉快,可以在工作中,尝试着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为大家打开水,打扫卫生,做一些别人不太愿意做的事情,而不必在意别人的评价,并尝试从积极的方面记下自己的体会。
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的种种需要动机,因此人们不只是单纯地与他人交往以满足心理需要,同时也企图透过彼此的交互作用来影响对方的态度,改变对方的行为以符合自己的愿望。例如,推销员与顾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想尽办法影响顾客购买他的商品。管理者与员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其目的也是为了使员工提高积极性、完成工作目标。
早在1939年,科学家就研究发现,同一班组的成员,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同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是完成生产指标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人际关系的状况对个人、群体和组织行为乃至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调节和改善人际关系对组织和个人的意义十分重大。
(六)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科学地用好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首因效应
有谁不愿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呢?首因,即最初的印象,或者称第一印象。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的细节,而且印象颇深。比如对方的容貌、身材、表情等,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反而不太注意,且印象较浅。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即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
第一印象赖以产生的信息是有限的,第一印象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由于认知具有综合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认识的深入,人完全可以把这些不完全的信息贯穿起来,用思维填补空缺,形成一定程度的整体印象。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人们的认知影响最深。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的印象,这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后的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这就告诉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既要注意平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
3.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一特征而泛化到其他相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或“一白遮百丑”说的就是这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的结果。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环被扩大,其相对的缺点或优点也就隐退到光环的背后而被别人视而不见了。
在人际交往中,你有过这种情形吗?对外表吸引人的人赋予较多理想的人格特征,或为那些长相比较靓的人设计美好的未来。例如:“你的气质好,将来提职晋升一定没有问题”,“那个人第一次见面就对我关心备至,令我终生难忘”,等等。
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投射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种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人,总感觉到对方也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带有挑衅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的人总感觉到别的人也在作弊,倘若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得到暂时平衡。
5.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一类人,不管他是否呈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进而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固定化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做出概括性的评价,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深入细致地认知。例如,男性认为女生心细、胆小、娇气;女性则认为男性心粗、胆大、傲气。农村来的人认为城市来的人见识广,但狡猾、小气;城市来的人则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孤陋寡闻,但忠厚、老实,等。
(七)健康交往心理的基本原则
1.尊重原则
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有一天走在街上,一个年迈体弱的乞丐向他伸出发抖的双手,大作家找遍所有的衣袋,分文没有,感到惊恐不安,只好上前握住乞丐那双脏手,深情地说道:“对不起,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兄弟!”哪知,大作家这一声声“兄弟”,却超过了金钱的作用,立刻使老乞丐为之动容,泪眼盈盈地说:“哪儿的话,哪儿的话,这我已经很感恩了,这也是恩惠啊!”这个故事说明,无论什么人,无论地位高低,渴求得到尊重的心情是一样的。
2.真诚原则
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以诚待人是人际关系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列出555个描写人品的形容词,让被试者说出最喜欢哪些、最不喜欢哪些,结果被试者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在8个评价最高的形容词中,有6个与真诚有关,即真诚、诚实、忠诚、真实、信赖和可靠。而评价最低的品质中,虚伪居首位。古人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在交往中,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从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交往关系巩固和发展。那种“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交往信条,只会侵蚀健康的交往关系。
3.宽容原则
宽容表现在对非原则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人和事,要学会宽容,学会克制和忍耐。俗话说: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海阔天空。在人际交往中心胸要宽、姿态要高、气量要大,遇事要权衡利弊,且不可事事斤斤计较、苛求他人、固执己见,要尽量团结那些与自己有分歧见解的人,营造宽松的交际环境。“学会原谅别人是美德,学会宽容别人是高尚。”有了这样的心境,就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使每一天都快乐。
4.互利原则
互利是指交往双方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又得到对方的报答,这样,双方的交往关系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一方只索取不给予,交往就会中断。互利性越高,交往双方关系就越稳定、密切;互利性低,交往的双方关系就疏远。人际间的互利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5.谦逊原则
谦逊是一种美德。谦虚好学者,人们总是乐于与之交往。反之,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人,人们往往避而远之。在人际交往中,有豁达的胸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心学习他人之长者,常常会有亲和力;而狂妄自大、傲视他人、不懂装懂,知错不改者是为人所厌恶的。
6.理解原则
“金玉易得,知己难寻”。所谓知己,即是能够理解和关心自己的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相互理解是人际沟通、促进交往的条件。理解不等于知道和了解。就人际交往而言,你不仅要细心了解他人的处境、心情、特性、好恶、需求等,还要根据彼此的情况,主动调整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给他人以关心、帮助和方便,多为他人着想,处处体恤他人,自己不爱听的话别送给别人,自己反感的行为别强加于人。古人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你在交往中善解人意,处处理解和关心他人时,相信他人也不会亏待你。
7.信用原则
人际交往要讲究一个“信”字。信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言必信,即是说真话,不说假话。
如果一个人满嘴胡言,尽说假话骗人,到头来连真话都不能使人相信了。二是行必果,即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实践诺言。如果一个人到处许愿而不去做,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唾弃,无信不立,“言而无信非君子”。
要取信于人,第一,要守信,即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第二,要信任,不仅要信任别人,而且要争取赢得别人的信任。第三,不要轻易许诺,即不说大话,不做毫无把握的许诺。例如郭冬临小品《有事您说话》,主人公为了得到大家的尊重和佩服,明明并不认识铁路工作人员,偏偏炫耀自己能轻易买到销售紧张的卧铺车票,导致单位领导以为他神通广大,三番五次要他购买卧铺车票,他有苦说不出,只好自己背着行李卷去火车站熬夜排队购票。只为满足自己的面子,有苦说不出。第四,要诚实,即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要答应别人去办,办不到的事要讲清楚,以赢得对方的理解。第五,要自信,即要有一种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给人以信赖感和安全感。
(八)成功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有效适应社会的标志。一个人想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所作为,应努力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掌握交往的主动权。为此,我们不仅要克服交往障碍,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人际交往的真谛,以内养外,掌握成功交往的技能与艺术。
1.交往能力是后天习得的
人际关系的好坏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问题,他反映了人的性格特点和对别人的评价。
人们常说:“生活的磨炼可以改变一个人”,主要指性格的改变。气质无好坏之分,只有当气质的表现涉及人的社会关系时,才能评定这种品质是否可行,是否有价值。而对性格则始终具有好坏的评价。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内功在于: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如真诚、大方、热情、自信、谦虚、善解人意等。自卑感是产生人际摩擦和麻烦的原因,自信是健康人际交往的灵魂。要让别人喜欢你,就要先学会喜欢自己,悦纳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强化自己的内在价值。使自己快乐起来、自信起来,不断的完善自我,这样才能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2.寻找规律,学会交往
哈里斯(Harris.W.T)提出人生的四种态度类型:我不行,你行;我不行你也不行;我行你不行;我行你也行。
这四种生活态度本意上是一个发展概念。哈里斯认为,孩子在两岁左右时,就已经选定了前三种见解中的一种。一旦这种见解得以认定,孩子就会始终保持这种见解,并用它支配自己的全部行为。这种状态将伴随他的一生,除非是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将它改变成第四种见解。
哈里斯认为“我不行,你行”是在人的发展中最早形成的记录。在生命最初的两年,婴儿常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由于儿童的弱小、无知、笨拙、依赖性,他们体会到的多是消极的情感,沮丧、抵触、自弃、压抑,最终认定自己“我不行”。当然,儿童中也存储了大量积极的信息,如好奇、创造、探索、识别的欲望,以及触摸和感知的强烈要求。但压抑感远远超过积极美好的情感。当他们开始蹒跚学步时,被亲人爱抚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受到的体罚也就越来越多,这时孩子就会断言“我不行,你也不行”。他拒绝大人抱他,宁愿一个人躺着。如果从小受到父母的虐待,甚至毒打的人,在他“自我安抚”的过程中就会形成“我行,你不行”的结论,这里包含着强烈的报复与犯罪心理。一些幸运的人,在他们生命的早期得到大量的帮助,他将顺利地获得“我行,你也行”的见解。这是宽容精神的表现,既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