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组织行为学概论
48643000000005

第5章 绪论(4)

1.定性思维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主要是采用定性方法,即使有些地方用到了定量方法进行研究和表述,也往往是不严格的,或者说是不严密的、不完善的。需要与定性方法相结合。

例如激励理论中的期望值理论,其公式表述是M(激励力)=V(效价)×E(期望值),如果完全用定量思维方法考虑的话,显然E越大越好,但人的心理因素却否定了这一点。即期望值过大,如果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等个性心理因素水平不足,就会导致完成工作任务失败,那么就会给完成任务者带来挫折感,反而造成激励力水平下降,工作积极性降低。因此,用定量方法所表示的公式并不能完整地表达期望理论的含义,而必须辅之以定性的描述。在组织行为学中,定量方法往往只是借以描述问题的手段,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只看到其形式,而应深刻理解其思想内涵。

2.发散性思维

组织行为学不是绝对真理,它所阐述的原理不是唯一正确的,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具有开拓性,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因此,学习组织行为学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不能强求精确,要具有发散性思维方式。例如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对八种不同情境的区分、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关于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划分这都是不精确的,这些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在实际运用这些理论时,我们更不能精确地对号入座,而只能根据理论的启发,结合实践进行认真的思考,做出决策,选择最佳管理方案。这需要我们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做组织行为学的练习题或案例分析题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大家会做出几个不同的答案,很难判断这些答案哪个是错误的,哪个是正确的。因此,在组织行为学中,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我们不能总是用“正确”与“错误”这样泾渭分明的标准来做判断,而必须树立“最佳”思想,即通过比较哪种方案或说法“更好”、“更有道理”来做出判断和选择。

3.系统性思维

在理论上,组织行为学的各项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有机统一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各要素通过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每个要素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整个组织的性质和行为。因此,在学习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知识和原理时,要有系统性观点,坚持系统思维方式,注意前后联系、融会贯通,从全局或整体上来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纵观全局,周密考虑,科学合理选择最佳管理方案,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系统性思维方式对学习组织行为学和从事组织管理实践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4.探索性与创造性思维

在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中,学习者经常会发现,对组织行为学知识原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的组织管理问题也是复杂多变和无穷无尽的。因此要真正掌握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培养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在学习中,要坚持探索精神,要善于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勤于动脑,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松下电器公司崛起的秘密之一就是松下幸之助在创业过程中,针对组织管理中工人情绪低落、不努力工作的问题,独具特色地在工厂车间建立了“出气室”。在“出气室”里,公司为工人准备了橡皮棒子和上至总裁、下至工头的橡皮塑像,工人在工间之余,可以将工作中的一切不满与愤怒宣泄出来,他们可以拿橡皮棒子打上至总裁、下至工头的橡皮塑像,从而发泄心中的不满。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员工工作压力合理消除,他们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松下幸之助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创造的这样一种新型管理方法,立刻被世界上的其他公司企业所效仿,风靡全球,成为经典组织管理故事。也正是由于松下幸之助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性精神,“松下电器”才从100日元起家,如今名扬全球,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创造了如此辉煌的业绩。松下的成功之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成功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就在于不断的探索与创造。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

组织行为学中大量介绍的都是西方学者的观点,他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站在其阶级立场上,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局限性。因此,我们在学习组织行为学时,千万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组织行为学理论,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采取批判的态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组织管理实践,结合中国国情,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组织行为学知识理论体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组织管理工作实践。

(四)在班级中建立学习小组,积极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学习小组有助于学习者集思广益,广泛进行思想交流,主动和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启发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对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实践证明,通过学习小组,大家共同学习,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是学习组织行为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

组织行为学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管理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与生理学等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行为科学运用的范围极广,组织行为学正是把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运用于各种组织管理上的必然结果和产物。

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不仅在西方受到重视并在迅速的发展,在我国也从介绍开始转向普及和应用,组织行为学必将对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们学习、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单概括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促进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权威”和“服从”,管理手段提倡“恩威并施”,以管理者个人意志为转移,是独裁式、专制型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对人才的使用、选拔是主观随意的,很少考虑人的心理特点和差异,很少关心人的心理需要。而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出发则认为,现代化的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组织的主体,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重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强调推行弘扬人性、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本管理。什么是科学化的管理呢?所谓科学化的管理,是指符合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的管理。它同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管理、经验管理、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管理是完全不同的。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呢?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组织共同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人本管理的特点如下:

①在管理方式上,强调要尊重职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增进与职工的感情交流;

②在管理手段上,强调各种激励机制,满足职工各种需要,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③在管理制度上,强调民主管理,提倡职工参与决策与管理;

④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上,强调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个性差异合理用人,人尽其才。

例如:IBM公司认为尊重员工是成功的关键。被列为美国企业界十大名人之一的IBM创始人沃森常说:作为一个企业家,毫无疑问要考虑利润,但不能将利润看得太重。企业必须自始至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公司的雇员并帮助他们树立自尊的信念和勇气,这便是成功的一半。

实践证明,这种人本管理的方式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有助于领导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由于人的遗传因素不同,尤其是周围环境、生活条件、受教育的状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的个性特征,即有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等。组织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即发动人,激励组织中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了解组织中的人,必须准确把握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抓住个体行为差异的规律,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进行管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能够帮助领导者全面了解组织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能力水平,通过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和职务,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取得最佳用人效益。正所谓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

另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充分发掘、利用人的潜能,是创造积极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的潜能分为身体潜能和心理潜能。从身体潜能来说,人在绝境或遇险时,往往会发挥出不寻常的能力。例如,母亲千斤顶下救儿子;年迈妇女火中搬柜子。人的身体潜能很大,而心理潜能更大。创造力是人类巨大潜能的表现之一。人的大脑接受、储存和整合各种信息的潜能也是巨大的,这种潜能有待于去开发。

研究表明,一个人(组织)的效率或效益=人的积极性×能力,而人的积极性的发挥靠有效的激励。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规律,以人为中心,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构筑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的潜力的管理体系,因此,组织行为学是促进组织发展的一种非物质要素的生产力。学习组织行为学,掌握了生产过程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之后,就可以制订出对个体、群体、组织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和决策水平。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在一个现代化企业里,在人员合理配置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名合格的体力劳动者,可以取得1∶1.5的经济效果;每增加一名合格的脑力劳动者,可以取得1∶2.5的经济效果;每增加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可以取得1∶6的经济效果。我国的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的工业固定资产每增加1%,生产只增加0.2%,工业劳动力每增加1%,生产增加0.75%,而每增加1%的训练有素、懂管理、会经营的管理人员,企业生产可增加1.8%。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一般人在正常的情况下,只发挥了工作能力的20%~30%,通过激励,调动了积极性,其能力可发挥到80%~90%。可见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激励和发掘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人类结群而居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这是从古到今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组织中的成员也必然在一定的工作群体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与他人协作配合,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组织行为学从不同层面和水平上研究人的心理,不仅从微观方面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而且从中观方面对群体心理与行为规律进行了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它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组织成员的一般心理及其规律,而且有助于改善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有助于开展好组织建设和组织发展。例如,组织行为学主张人本管理,把组织中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作用相结合,在实际组织管理中的具体操作方式就是利用劳动优化组合的形式进行管理,这样把非正式群体转化为正式群体,实行将点兵、兵择将的自由组合,满足了人们的归属感和友谊的需要,他们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很容易形成向心力,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内聚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

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进领导方法

在影响组织未来成功与否的因素中,领导现在已经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了。用技术和资金能够创造世界,但只有人,只有能计划的人,能创造的人,能做出决策的人,善于管理的人,才能使这个世界更科学合理。

组织行为学中关于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领导艺术和如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领导方式等原理,对于我们提高领导者水平,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