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组织行为学教程
48644000000016

第16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11)

(2)不同年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使用这8种压力应对方式的频率上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与全体被调查学生不同的是,一年级学生在对“幻想”和“寻求社会支持”上的使用频率是相当的;二年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问题指向的应对”,其次才是“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他们在“蜕变”和“自我隐藏”的应对方式上的使用频率的次序上和全体被调查学生是一致的。

根据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的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将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分为三种,即防御性应对方式(Defensive Coping)、工具性应对方式(Instrument Coping)和回避性应对方式(Avoidance-oriented Coping)。防御性应对方式包括“自我隐藏”、“自责”、“退避”及“幻想”,他们具有消极的、负向的特征。工具性应对方式包括“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和“问题指向的应对”,他们具有积极的、正向的特征;回避型应对方式包括“减少紧张”与“寻求社会支持”,他们具有情感性的特征。调查发现,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就全体学生而言,采用“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的应对方式最多,其次是“问题指向的应对”。也就是说,学生们多采用工具性应对方式。这说明面对危机,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乐观的,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也是积极主动地,此研究结果和徐富明等人对天津6所高校大学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另外,各年级学生在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2)AQ测试量表的中国化调整

在原AQ测试量表中的一些情境,由于东西方文化及思维差异,经测试后发现不符合中国学生日常经历的逆境事件再现,有必要对AQ逆境商测试问卷进行中国化的调整,使其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1)访谈目的

通过行为事例访谈法收集整理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逆境事件,对问卷中的情境进行再加工。

(2)研究对象

本次访谈对象为某大学各学院的本科学生,共20名,其中男生9名,女生11名,年级分布为一年级学生5名,二年级学生8名,三年级学生4名,四年级学生3名。

3)研究步骤

(1)个案访谈

访谈前,由访谈者拟订访谈提纲,并提交“AQ逆境商研究”课题组多次反复讨论,最后确定《AQ逆境商个案访谈提纲》。正式访谈前,访谈者先打电话与被访人沟通,简要介绍访谈性质和用意,双方约定正式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对所有个案的访谈集中在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进行,访谈时,访谈双方根据《个案访谈大纲》自由交谈,主要由访谈者控制访谈的节奏和问题的起承转换。

(2)访谈方法

采用行为事例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Interview,BEI)进行访谈研究。BEI是麦克里兰在关键事件访谈法(Critical IncidentInterview,CII)的基础上发展的一套访谈程序和技术。关键事件访谈是Flanagan于1954年最早发展并提出来的,“它是调查大量工作,并集中在更重要的管理行为方面的最好的研究技术。它的信度和效度都已得到了证明”。关键事件访谈需要研究者接受训练,如果训练得当的话,访谈者不仅掌握帮助记不起特定事件的被访谈者回想这种事件,并且获得具体发生什么的技术。在准备过程中,访谈者在探索技术方面接受培训,以使被访谈人尽可能具体地描述事件,让被访谈人回忆“最近发生的且认为有效的两件事”,然后描述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涉及哪些人,这些人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尤其是被访谈人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来描述他们在真实状况下的行为、想法和反应,而不要让被访谈人解释这些事件,或使对事件的解释最小化。这需要采用STAR方法来深层次挖掘出具体的行为细节来。STAR方法主要有4个问题。

①S(Situation)。

“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

“在这个情境中有谁参与?”

②T(Task)。

“你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③A(Action)。

“在那样的情境下,你(被访谈人)当时心中的想法、感觉和想要采取的行为是什么?”

在此,要特别了解被访谈人对于情境的认知和事例的关注点。被访谈人如何看待其他的人(例如,肯定或是否定)或情境(例如,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思考)?

被访谈人的感受是什么(例如,害怕、信心、兴奋)?

AQ逆境商的测量及压力应对方式研究被访谈人内心想要做什么?什么想法激励他们(例如,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让老板印象深刻)?

④R(Result)。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

STAR是BEI最好的武器,也是最有效的问法,访谈中主要使用STAR提问。

(3)材料分析与成文

个案访谈完成后,让学生逐字逐句把录音整理成文字材料,然后由访谈者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把所有访谈中提到的逆境和顺境事例进行整理,将其中提及频率较高的事例筛选出来,加上其他的虽提及频率较低,但经课题组成员集体讨论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共同作为情境事件替换原问卷中的不适合中国学生的情境事件。

通过对收集的典型事例的整理分析,将AQ逆境商测试量表整理成适合中国人测试的量表见附录A:逆境反应量表。

1.个体行为的传记特点有哪些?每个要素的作用是什么?

2.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根据员工的能力差异进行管理?

3.什么是心理能力?什么是体质能力?它们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4.如何理解胜任力的识别方法及其模型?

5.什么是个性?个性的性质主要有哪些?

6.个性对员工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根据员工的个性差异对员工进行管理?

7.如何理解组织行为学中学习的含义?试解释学习的三种主要类型。

8.组织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主要有哪些?惩罚可能会引起哪些副作用?试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地运用奖惩措施?

9.什么是情商?什么是逆境商?及其两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各是什么?

10.逆境商(AQ)不足的表现及其影响是什么?

案例分析

东关区分行副经理李德林

李德林是某市银行东关区分行现任副经理,今年34岁。他在该市银行系统工作已有12年之久。刚参加工作时,经过短期培训后,分在和平分行,当了两年多出纳员。领导发现他勤奋能干,就把他调到最大的区分行——东关区分行来,培养他学习工业贷款业务。东关区是工业区,这岗位任务重,工作量大,但他学得很快,不久就能独立承担这方面任务,而且干得出色。两年后就升为副科长,又过了一年多,当上了科长。他跟谁的关系都处得特别好,不论是上级、同事、下级和客户,乃至社区,他都八面玲珑,应付无误,被人称为“分行外交部长”。他对公益事业十分热心,人又活泼好动,文娱体育、琴棋书画,样样来得。

分行经理艾林对小李十分赏识,认为是棵好苗子,值得好好培养。老艾今年55岁,是这个分行的元老,从50年代就来这儿,从基层营业所坐柜台干起,一直升到分行经理。这分行从小小独家门面的寒碜破旧平房,发展到今日四层大楼,近100人规模,无不留下他的汗水和贡献。他在市行里也很受尊重,在这东关区里更是树大根深,关系网四布。自从发现李德林是个人才,颇以慧眼伯乐自豪,考虑着进一步培养。他发现小李不但公关能力突出,行政管理的能力也很好。斟酌再三,决定还是让他发展后一方面潜力,把他提升为经理助理,主要分管计划工作。李德林在这岗位上两年多的表现,令老艾十分满意,于是向市行推荐,把小李正式提升为分行副经理。

自从李德林升任老艾的副手以后,老艾就把越来越多的分行内部职能管理的担子交给这位年轻人来挑了。他几乎完全放手,只接待一下特别重要的客户,审批一些大额的贷款项目。他对小李的勤奋和杰出的能力也越来越满意了,多次在分行表扬他,给他记功评奖。

不过市行方面不少职能处室的负责人,对李德林的反映却相当不好。贷款处处长多次抱怨,在审批大额贷款项目时,每次要李德林提供有关申请客户详细情况的材料时,李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装聋作哑,推诿敷衍。他说李是设法夺市行的审批权,凡是他分行取得的贷款申请,都想由他自己处理,而且有讨好借方之嫌,即使风险较大,条件也给得相当优厚。

市行人事处长也反映说,李德林总去缠他,要求扩大他那分行的编制,派人来增加那里的劳力。人事处长解释说,各分行编制是按同一标准设计的,不能厚此薄彼,他就强调他手下工作量大,负担重,常要加班。

市行会计处长则几次提出,李德林多次违反市行内部财务控制的规定,虽然往往是较枝节的规定,但每回都是为了照顾客户。老是这样下去,虽然“大错误不犯”,但“小错误不断”,会开一个很坏的先例。长此以往,各分行争相效尤,市行如何控制?他说小李是典型的“只顾小山头”。

市行分管各分行业务的副经理戴仁礼不断听到各处室对李德林的怨言。他做过调查,发现这些反映大多属实。他找小李谈过几次,肯定他想搞好自己分行的积极性,但也指出他必须尊重上级部门的规定和政策。他觉得小李很能干,是有前途的,是本行的可贵财富,但应当严格要求,注意培养他在正确道路上成长。可是每回谈完,他发现小李也跟那些处长们态度相似,总是给自己辩护,并且用些含蓄而带讥讽的俏皮话,暗示那些处室的专家们对他“吹毛求疵”,“太好管闲事”。

由于东关区的业务发展,市行领导决定把这个分行一分为二,划出一部分去另外成立一个岭前区分行,原东关区分行虽保留,但管辖范围缩小,两分行平行同级。过去市行有过这类提升机会,李德林从来不动声色,这回却一反常态,主动向他的靠山艾经理提出,希望被提名去担任这两个月后要开办的新分行的经理,请艾经理向市行戴副经理说一下。他说这区里的客户都希望他能出任这职位,又说这于他自己一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希望一贯关怀提携他的老首长能助他一臂之力,他将感恩不尽。

其实,在市行向老艾征询意见时,他已提过两个人供参考,其一正是李德林。他觉得李应当得到培养,也必能胜任;但李若调走,他会顿失右臂,一时无人能替补,使他自己负担突然加重。所以,他对市行戴副经理说,领导若选中李德林他没意见,但他并不敦促领导一定去选李。李自己是知道老艾的态度的,因为他去找老戴毛遂自荐时提到这一点。而老戴也知道,只要老艾保持中立,不坚持扣住小李,则小李被选上的把握是很大的。

问题讨论请对李经理的行为特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