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组织行为学教程
48644000000052

第52章 领导行为(1)

学习目标

1.解释什么是领导,领导具有的特点;

2.明确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的概念,并知晓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概述特质理论的结论;

4.阐明行为理论的局限性;

5.概述费德勒的权变理论。

开篇案例

默多克的成功秘诀

在美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洛杉矶的韦斯特五德区里,有一座落成不久的富丽堂皇的16层办公大楼。这座大楼名叫“默多克大楼”,它的主人就是美国着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大富豪大卫·霍德华·默多克。目前,他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又是这家跨国公司的总裁。据1982年9月13日美国《福比斯》金融杂志估计,默多克的资产净值超过4亿美元。

默多克只接受过相当于高中程度的文化教育。开始只依靠一辆价值仅有1800美元的汽车发家。对于他来说,机遇、资本、学历都不是决定因素,他概括自己成功秘诀就是两个字:“进取”。“没有人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如果我们觉得满足了,我们就是一个已经半死的人了。”据与默多克合伙经营地产的一位朋友说:“大卫的最大财富,是他本人顽强的事业精神。”默多克对自己的进取精神常引以为自豪,默多克对这位同伴说:“你像一只白老鼠。你聪明,受过高深的教育,但你没有艰苦奋斗,挣扎求生的本能。我只是一只褐老鼠,我可能是一个不可教育的家伙,但是我能够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如果我的一条腿陷在夹子中,那么,为了脱身,我会把那只陷在夹子中的腿弄断,而在所不惜。”要求生,就得进取,默多克在血淋淋的现实竞争中,得出这个结论,靠这种不停息的进取精神,他才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进取——默多克的成功秘诀。永不歇息的进取精神,对于我们每个担负企业改革任务的领导者来说,应该成为座右铭。任何一项决策,或者高招,都不能一劳永逸。改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锐意进取,永不满足,不断采取新的招法,才能把群众由近目标引向远目标,由小目标引向大目标。

组织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在于人的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领导行为是否有效。这是因为,在任何类型的组织中,领导者都居于独特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影响个体或群体行为以及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研究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提高领导工作的效能,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课题。

10.1领导概述

10.1.1领导的概念

1.领导的定义

有关领导的含义可从多种关于领导的定义中得到理解。

“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作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

“领导就是影响他人的能力。领导者具有权力和影响力。领导人可能有一定的职权,也可能没有什么职权。”

“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即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个人作用和与特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领导是领导者影响其下属的行为及态度的方法。”

“领导是一种能够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从上述各种定义中可以看出,对领导这个概念的认识很不一致。领导的定义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每个研究者都试图阐明领导的定义,并在其定义的规定下研究领导行为。但深究各种描述,又不难发现其共同之处。很显然,每个定义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领导的特征,可归纳如下。

①从领导的地位和作用来看,领导是能够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职位特征。任何一项领导工作和组织目标都处在特定的环境之中,而领导行为是这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从领导的行为来看,领导是组织发展方向的指引者和人际行为的协调者,其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领导与被领导、控制与被控制、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

③从领导的个性特征来看,领导者的行为始终要受到领导者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的影响。领导就是要通过其行为的示范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环境,激发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实现组织目标。

综合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本书把领导定义为:领导是领导者影响和指引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过程。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景因素的函数,领导效能是随着以上几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由领导者单方面决定的。这种函数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情景因素)

领导者是组织的“关键角色”,是领导行为过程的核心,也是组织中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及多种社会关系的中心。领导者的核心功能就是根据一定的环境条件,通过影响和组织他人的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

2.领导者的含义

(1)领导者

领导者是指,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并承担决策、组织、指挥和协调等职责的个人或集体。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组织中居于首脑地位。任何一种领导活动,都必须具备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客观环境这些基本要素,其中领导者是构成领导活动三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可以说,没有领导者就没有领导活动。

(2)领导者的作用

领导者在组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群体内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主要功能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采取一定的手段激励个体或群体做好本职工作,并引导他们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二是协调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关系,促使各成员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要实现这两个功能,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领导者要有决定权,能够决定组织的结构以及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采用的手段;二是领导者要能获得组织成员的拥护,他们对领导者发起的号召能积极地响应。

3.领导与领导者的区别

对领导和领导者进行区别具有现实意义。在汉语中,领导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二者表达相同意思。实质上,领导和领导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①领导是领导者的某种行为。领导是领导者所表现出的行为,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而致力于实现这个过程的人则为领导者。

②领导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领导的作用就是要通过这种人际关系,激发个体或群体的积极性,以实现企业的目标。领导者是组织中的一个角色,是一个比一般员工的作用和影响要重要得多的关键角色。领导者本人与领导人的行为密切相关,他是实施领导行为的人。

③一个组织可以按照一定程序、以一定方式选择一个领导者,如任命或选举,但不能任命或选举出领导行为,因此,对领导者的选拔和监督显得特别重要。

④领导者是指组织中负责管理、决策和解决管理问题的人。人的管理是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因此,要成为领导者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从事领导工作的;二是必须直接参与解决管理问题并作出决策;三是至少有一个下属来贯彻他的设想并向他汇报工作。

4.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

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可分为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

(1)正式领导

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正式领导的主要功能是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包括确定目标与使命,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程序,授权下属承担其部分任务,对下属实施奖惩,沟通上下关系等内容。

正式领导者的功能是组织赋予的,常常必须依赖他在组织结构中的正式职位、权力与地位来发布指令,因此,正式领导对部属实施领导的程度,要看领导者本身的能力素质以及领导者是否为其部属所接受以及成员对其信任和支持的程度。

(2)非正式领导

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某种优越条件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非正式领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组织中某些局部的、特殊的需要,如为组织提供情报资料或咨询,进行决策分析;借助于个人的威望协调正式领导与下属的矛盾、正式领导成员之间的矛盾;用于为他人承担责任,帮助他人排忧解难等。

非正式领导者虽然没有组织赋予他的职位与权力,但由于其个人的条件优于他人,如知识丰富,能力技术超人,善于关心别人或具有某种人格上的特点,或具有感人的超凡魅力,令员工佩服,因而具有实际的影响力,往往起到实际领导者的作用。

就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言,非正式领导者通常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如果他赞成组织的目标,则有利于员工执行组织的任务;反之,如果他不赞成组织目标,则他也可能引导员工阻挠组织任务的执行。

(3)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关系

①正式领导者一般是工作领袖,非正式领导者往往是情绪领袖;

②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可以集于一身,也可以分离;

③一个真正有作为的领导者,必须同时将工作领袖和情绪领袖两种角色集于一身。

(4)正式领导者对待非正式领导者的态度和方法

从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既要是正式的领导者,在组织结构中拥有法定的职位和权力,也要能对组织成员产生现实的由人格魅力带来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被组织内部成员所接受的感情。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表明,大多数组织中的领导者并没有集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两种角色于一身。这样,就必然涉及正式领导者如何对待非正式领导者的关系问题。

正式领导者应借助于非正式领导者在组织中具有的实际影响力,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如果非正式领导者的影响方向与组织目标相悖,主要采取激励手段加以规范。

10.1.2领导的特点与功能

1.领导的特点

领导行为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①示范性。领导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投入”,其“产出”是被领导者个体、群体或组织的行为。领导结果的好坏虽然是由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来评定,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动机、福利待遇、工作能力和工作条件,但领导者的行为却起着示范性作用,他是下属行为的楷模,无论领导者是否意识到,他的一举一动对被领导者的工作态度和行为都具有导向作用。

②激励性。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们在组织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人们之间的感情和联系方式。领导者通过领导与被领导、控制与被控制、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实现领导。通过这些关系,可以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③互动性。领导者的工作在影响下属行为的同时,也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下属某些方面的影响,这就是领导作用的“互惠效应”。由于知觉效应的作用,领导作用的结果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对领导者的评价,也因而有好坏之分。

④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组织都处在特定的环境之中,而环境常常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领导行为发生的环境是一个受时间、空间限制而又具有成就导向的复杂的组织环境。领导的行为在于适应市场和外部环境的要求,并尽可能地改变组织内部的环境。对于被领导者来说,除了其他因素之外,领导行为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2.领导的功能

领导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领导功能是领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者通过实现以下功能来完成领导的基本任务。

(1)创新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的外部环境时时刻刻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进行有效创新的能力,已成为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组织需要不断地进行变革,进行组织设计和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创新作为领导活动的重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①组织领导方式的创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领导者仅凭个人直觉、经验和个性进行领导的家长制,以及仅依职能、职位分工和管理规则为中心的科层制,已不能适应知识社会中组织管理的要求,组织领导方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便于知识信息迅速传播、共享和创新的网状组织结构富有弹性和灵活性,有利于组织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也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是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

②组织成员的创新活动。组织中被领导者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种秘密,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他们是组织创新的主体。

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取决于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即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力和创新力。因此,有效的领导要求组织的领导层重视对被领导者的精神激励,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引导组织成员积极从事创新活动,搞好研究开发,把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