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把王绍义乐坏了,他赶忙命令众人将财宝收了起来。然后,他又命令把其他五具棺椁都一一打开,又获得了许多珍宝。据史书记载,康熙的景陵内的珍宝有:天鹅绒鎏金朝冠1顶;金冠珠顶1座,上嵌大正珠顶、东珠各15粒;勒苏草拆经缨冠1只,嵌镶银珠20颗;各种玉及镶钻石、宝石镏子35件;镀金点翠上带红宝石的连环4对;玉镂田瓜盅1只;百褶金龙1只;金累丝镶嵌色珠石九凤钿1顶;各色玉骊条环38只;玉、镶珠挑杆8枝;金珐琅盅碟2件;镀金银奠池5件;镀金银中碗7只;镀金银爵盏10个;龙形翡翠饰物1个;黄杨木镂雕八仙过海盆景1尊;九龙玉杯1只……这还不算那些陪葬的金银、玉器、古董、花瓶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九龙玉杯,这便是小说《三侠剑》中杨香武三盗的宝物,在这场劫难中也被盗墓者盗走,最终下落不明。
王绍义等人的盗墓行为很快就引起了国民政府的重视。尽管他们在盗墓时采取了一些隐蔽的措施,但是那巨大的爆炸声根本无从掩盖。国民政府不仅抽调人员,四路设卡,安排部分特工守在珠宝店里,捉拿来北平销赃的盗陵犯,没收其全部珠宝,人员关押审讯,还派出专人缉拿主犯黄金仲,企图把盗陵的幕后指挥者这一罪名往共产党头上戴,导致了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会议上蒋介石责问周恩来的闹剧。随着解放军的节节胜利,共产党领导的蓟遵兴联合县专案组也考试了对清东陵盗墓案的调查。盗墓贼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主犯王绍义、黄金仲畏罪潜逃。黄金仲于1946年被军统特务抓获,后来死于北平地方法院看守所。新中国成立后,遵化县当地人民政府对盗掘景陵非法获取国家财物、破坏文物古迹的王绍义进行审判。在1951年被执行了枪决。见财起意的盗墓者终于得到应有的惩罚,景陵也在屡遭浩劫后得到重新修缮,可是墓中那些珍贵的文物却就此散佚,再也难觅踪影。
黄金仲再盗东陵
在康熙帝景陵、乾隆帝裕陵和慈禧定东陵惨遭盗掘的时候,清东陵内其他陵墓也未能幸免,名垂青史的伟大帝王自身尚且难保,当然也不能庇护他们的子孙。1945年,大清王朝的余晖刚刚退去,咸丰和同治父子的陵墓便遭洗劫,而盗掘这两座陵墓的人正是曾经跟随王绍义盗掘清景陵的黄金仲。
定陵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zhǔ)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它的神道在七孔桥南与孝陵神道相接,一直西行,直至西大河东岸北折,第一个建筑是一座五孔平桥,每侧栏板7块,然后是涵洞一座、五孔拱桥一座、望柱一对、石像生(狮、象、马、武将、文臣)共五对、冲天牌楼门、神道碑亭、西侧有神厨库院一座、北为三路三孔石桥,桥北东西相对朝房各一座,东西相对布瓦卷棚顶值班房各一座,正中为隆恩门,隆恩殿仅月台南东西三面有石栏杆,大殿本身取消了环绕的石栏杆,殿后为三座门,定陵裁撤了二柱门,其余与祖陵同。1966年,拆除了西朝房和西配殿。定陵始建于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完工于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前后计有7年半的时间。定陵修建之时,在规模和规制方面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由于咸丰帝突然崩逝,导致定陵的修建紧迫异常,而且咸丰一朝经历了鸦片战争的重创,清政府割地赔款,早已不复康乾盛世时的鼎盛局面,皇室开支也相应减少,所以定陵“缩水”势在必行。与乾隆皇帝之前的陵墓相比,定陵规模有所缩小,修建材料中也有一部分是道光帝陵寝的废材。但作为皇帝陵寝,定陵仍旧规模宏伟,净耗白银313.4547万两之多。
1945年,康熙帝景陵被盗之后,盗匪黄金仲开始谋划盗掘定陵。黄金仲是解放区冀东分区敌工部部长,参加过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还立下过赫赫战功,不知为什么竟也参加到盗墓的队伍中来。
虽然有了盗掘景陵的经验,可开启定陵的地宫还是耗费了盗墓贼们好几天的工夫。当盗墓者用尽全力打开地宫大门时,一股霉气喷涌而出。盗墓者们惊慌失措,有人大声叫喊:“有毒气!”人们纷纷退下、等到地宫内的霉气散尽,盗墓者又重新聚拢过来,而另一个更大的困难横亘在他们面前——定陵地宫中有地下水。随着盗墓者的深入,地宫中的地下积水也愈来愈深,渐渐地,盗墓贼浮沉在地下水中,寸步难行。
在黄金仲的指挥下,匪兵们在隆恩殿香案顶上拿下大匾,再加上两扇紫檀门板,用绳子捆绑在一起,做成了简易的木筏,他们乘坐木筏一路划进地宫的主墓室。地下积水“水淹”盗墓贼已经是千古未见的奇事,更奇怪的是这些盗墓贼竟然乘“船”盗墓,这无疑给定陵被盗事件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盗墓贼历尽万难,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棺椁,之后便毫不客气地将之劈开,随葬的无数金银珠宝也被抢劫一空。
双山峪惠陵是与定陵同时被盗的。惠陵是咸丰帝的儿子同治帝的陵寝。
清穆宗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是清朝第八任皇帝,为人任性,刚愎自用,是受制于慈禧太后,没有什么作为的傀儡皇帝。同治帝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其母就是满清最后一位实际上的统治者慈禧太后。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二十一日,咸丰帝病危,召御前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代写朱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上述大臣赞襄政务。载淳生母那拉氏和钮祜禄氏尊为皇太后。第二天咸丰帝去世,6岁的载淳即位,年号祺祥。
由于慈禧太后贪恋权力,她以同治帝“典学未成”为由,拖延同治帝亲政时间。直到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1872年10月16日),才为自己17岁的儿子载淳举行了大婚典礼。同治帝婚姻是个大问题。找谁做皇后,两宫皇太后意见不一:慈安太后提议以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慈禧太后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蔡氏为皇后。同治帝本人喜欢前者,同治皇帝的惠陵便以阿鲁特氏为皇后,富蔡氏为慧妃。同治十二年,同治帝亲政,只有一年多。
同治十三年(1875年)一月十二日,同治帝病逝,同治帝死时年仅19岁,其寿命是清朝十二帝中最短的。同治帝的死因有不同说法:一说是梅毒。这是民间说法。同治帝喜欢皇后阿鲁特氏。而慈禧太后要同治帝多接近慧妃。同治帝不高兴,常独处乾清宫。苦闷的他,由王庆祺导淫,与载澄(dèng)(恭亲王奕第一子)微行,在宫外寻花问柳,引起性病。慈禧太后误作天花来治,最后病死,这种说法证据不足。一说是天花。这是官方说法。根据相关史料,时人笔记记载,多数史学家认同同治帝死于天花。同治帝死后葬河北昌瑞山惠陵,庙号穆宗,谥“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同治帝生前没有修建陵墓,其陵寝是在去世后才开始修建的。当时执政的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于公元1875年春(史载为光绪元年二月)最终将陵址选在位于景陵东南三公里处的双山峪这块万年吉地。二月二十三日确定陵名为惠陵。按照清东陵的昭穆制度,同治帝的陵寝应位于陵园西侧,乾隆帝裕陵的旁边。自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农历八月初三日动工,至公元1878年(光绪四年)农历九月竣工,历时三年零一个月,共耗银4359110.89两。承修大臣醇亲王奕譞、左都御史魁龄、户部侍郎荣禄、署理工部侍郎翁同龢等。
惠陵建筑规制依照定陵,除未建圣德神功碑亭和二柱门外,又裁了石像生和接主神道的神路。建筑布局从南往北依次为:五孔拱桥一座、平桥两座、石望柱两根、牌楼门一座、东西下马牌各一座、神道碑亭一座、神厨库一座、井亭一座、三孔拱桥三路、平桥两座、东西朝房各一座、东西值班房各一座、隆恩门一座、东西老燎炉各一座、东西配殿各一座、隆恩殿一座、琉璃花门三座、台石五供一座、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各一座,宝顶下为地宫。陵寝外围环以砂山。除东西值班房为布瓦盖顶外,其他建筑屋顶均覆以黄琉璃瓦。该陵虽是清晚期营建的皇帝陵,但所用木料均为楠梃木,木质坚硬,俗有“铜梁铁柱”之称,因而大木构架至今保存完好。
清东陵是不幸的,在清王朝灭亡后的短短数十年几乎被盗一空,而清东陵中最不幸的陵园当属同治帝的惠陵。惠陵在1945年到1948年这短短的四年之间竟然被盗三次!
1945年,第一批盗墓者踏入惠陵的地宫,从此,惠陵成为盗墓贼们竞相光顾的地下银行。第一批进入惠陵的盗墓者同样遇到坚固的墓门,他们采用了与前辈们相同的方式——用炸药炸开墓门。他们劈开同治帝的棺椁,盗墓棺椁中大量珍贵随葬品。
一年之后,当地的盗墓贼再次进入这座墓门洞开的陵寝。这一次,盗墓贼们挖开了惠陵的金井,盗墓其中的随葬品。
1948年,最后一批盗墓贼叩开了惠陵的墓门,这也是惠陵历次被盗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地宫中的随葬品几乎被盗一空,同治帝和皇后阿鲁特氏的尸体横躺在棺椁的外面,可怜的同治帝只剩下一具枯骨,身上的随葬饰物被搜罗殆尽,而皇后阿鲁特氏更是惨遭辱尸。
不明兵匪盗崇陵
历代每一座皇陵建成之后,都会有守墓的人在陵墓附近安家,以期长年累月守护皇陵。因此,皇陵附近总有不少的村落。清西陵也不例外。1938年秋季,我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帝陵崇陵也未能摆脱盗墓者的魔爪,在建成刚刚二十五年后便被一伙不明身份的军人盗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第二年占领了易县县城,挟制伪政权在西陵派驻了所谓的“护陵警”。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奋起抗战,解放了西陵以西的广大山区,伪西陵办事处的护陵警被八路军的神威吓破了胆,仓皇逃进了易县县城里。这样,整个陵区便成了敌我双方争夺的游击区。各陵除了留有一名在此侍奉多年的老年守陵人看守外,再没有武装人员看守,整个西陵的戒护形成真空状态。老百姓也可到陵区打柴割草,走走看看,随意出入,这就给思谋盗掘陵墓的不法之徒造成了可乘之机。
祟陵始建于1909年,陵址名金龙峪,在泰陵东5公里,是我国现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其时清朝已被推翻,由逊清皇室继续修建。里面埋葬着德宗景帝光绪和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光绪驾崩时,陵还未建,他的梓宫(棺椁)在故宫观德殿暂安。1913年崇陵地宫建成,11月16日申时,光绪的棺椁才正式安放于崇陵地宫之中。1913年病逝的隆裕皇后也同葬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