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宏观经济思想七学派
48667600000016

第16章 供给学派宏观经济学(2)

关于里根减税的大部分宣传根本不取决于经济的开放性,并且奇怪的是宣传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具有凯恩斯主义的特征,可以说它就是有效需求理论。公众被一种极其严肃的口吻告知,所谓的里根减税能通过刺激需求来扩大就业,这与20世纪60年代中期肯尼迪减税扩大就业的方式一致。当然,这只说对了一半。供给学派理论者心目中首选的政策组合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以对立的和抵消的方式拉动总需求曲线(在价格-产出平面),这种组合变动将有助于降低价格水平(相对之前的趋势而言),此外还能通过其副作用来扩大产出(也是相对之前的趋势而言),可以这么说,这会降低产出的供给价格。右手推崇刺激需求而左手计划怎样撤销影响,这真是一出荒诞派戏剧。

尽管如此,在经济学中,问题往往复杂到使一个起初看来错误的答案可能最终会具有挽救性的解释力。卡洛斯·罗德里格斯(Carlos Rodriguez)对供给学派理论做出了贡献,他认为如果央行立即停止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以制止通胀的这个公开计划有充分的可信度,但是为适应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的隐性下降而使初始货币供应量突然上涨会危及信誉,那么持续的财政刺激通常可以作为货币供应量突然上涨的有效替代。继续上述比喻,如果对左手未来行动的预期使得一只手或另一只手现在刺激需求是令人满意的,同时左手是固定的,那就让我们愉快地转向右手去刺激需求。有趣的是,经济学界没有接受这一财政刺激政策的基本原理。也许人们认为以长期减税的形式实行的长期财政刺激政策会导致公共债务大量积累,进而损害央行决心治理通胀的可信度,这种损害与货币供应量的一次性上涨这个备选策略所带来的损害一样大。

向公众宣布了降低税率的这一调整后会刺激国民储蓄。这一说法也有荒谬的一面,因为对私人储蓄的影响(似乎可以合理地认为该影响是正的)和对公共储蓄即预算盈余的影响(在全面减税的政策下该影响很有可能是负的)没有进行区分。尽管这种假设在经验上是合理的,但是尚不清楚这一机制是否能通过资本存量从供给方面提供有效的治理通胀的方法,因为要想显著降低通货膨胀率,必须要求投资有很大幅度的变动。

供给学派理论家们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提出的政策组合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一般的减税会使劳动力的马歇尔供给增加。他们用了一套标准的理论进行论证,即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随着税后工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工资所得税税率的下降会增加与税前工资相对应的劳动力供给。为了这一论证,他们附加的观点是,即使税后工资的永久性上涨不会增加(或者甚至是减少)劳动力供给量,暂时性的上涨也可能产生强烈的正向影响,因为收入(或财富)效应太小以至于无法超过替代效应。

与之类似的观点认为,对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才是起重要作用的,它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中的各种价格来源。当税率下降时,诱使人们撤回或减少在地下或影子经济部门中的劳动力供给,而转向“地上”的合法的市场部门。因此,即使总的劳动力供给没有对减税带来的刺激做出反应,劳动力投入的重新配置也会产生预期的效果(降低度量的价格水平)。即使真实的价格水平会因为地下经济和地上经济之间相对价格扭曲的减少而降低。

在按照我的理解阐述了供给学派的经济学之后,现在,我想大致从供给学派自身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评价。稍后,我会尝试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学说。

我对该学说的反应之一是,怀疑财政刺激政策对劳动力供给价格(名义的或实际的)的假设影响的定量的重要性。考虑我刚刚讨论的封闭经济版本的模型。如果一国希望阻止10%的通胀率5年以上,那么需要的减税规模是多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毕竟,在美国彻底的税收减免也不会使人均税后工资的增加超过20%。这一观察结果并不能为转而选择相反的政策组合提供依据。但是,如果准确的话,它确实意味着财政刺激政策可能并不像它的支持者们有时认为的那样能产生“灵丹妙药”的效果,能在既没有疼痛又不产生并发症的情况下治愈通货膨胀。如果所有的国家采取一致行动来阻止通货膨胀,那么可能需要巨额的赤字。我可以想象,如果是在正确的地方进行“手术”般有针对性地减税而不是全面减税,情况就不会是这样。不过,立法机关似乎也不愿意减税,除非利益的受众是广泛的。

接下来看看该论证在开放经济下的版本,这里强调财政刺激政策使货币升值。实际上,在很多国家人们认为财政刺激政策会导致货币贬值,因为这会增加人们对于政府为了平衡预算赤字而加速提高货币供应量的担忧。在一些国家,他们确实成功地依靠财政刺激政策暂时支撑住了估值过高的货币,但是他们的国际储备已经即将用尽,并且从海外流入的资本也迟早会衰竭。因此,供给学派政策组合作为一种反通货膨胀的手段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

然而许多观察者声称,供给学派政策组合在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时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唯一的问题是美国公共部门的整体结构性盈余在80年代后5年开始慢了下来。我也倾向于认为该政策组合为努力反通货膨胀的美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现在关心的是定量的问题。在成功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每单位“牺牲”[以“失业的年景”(unemployment years)进行衡量]中,有多少应该被归因于该政策组合?

首先,很难把美元升值(这一在货币学派中引人注目的概念)全部都归因于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联邦政府快速增长的财政赤字。大多数研究汇率的经济学专家认为,由于存在非稳定性投机,该投机行为推动了美元升值,使美元大大超出其“基本面”的价值。如果投机没有导致美元增值太多,那么此时的工资下滑将会比实际升值导致的工资下滑更为不显著地缓慢。总之,美国的预算赤字(作为一种使美元坚挺的方法)得到了来自投机者的强化,这种强化是政府一般不期望得到的。

也许,更重要的问题是,美国的繁荣和财政刺激政策之间究竟是因果关系(财政刺激政策带来了美国的繁荣),还是假相关关系(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巧合而同时发生)。这10年中就业的大幅度提升和失业率的显著降低究竟有多少可以合理地归因于减税而不是其他原因?在1988年,如果将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大量盈余包括在内,结构性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大约3%的比例,这一比例基本上回到了正常水平,美元的实际升值则基本上被完全忽略了。然而,著名的扩张之争仍在继续。“妈妈快看,政府放手不管了!”也许这一事实是支持方真实力量的体现,这种真实力量可能是人口和其他因素,它完全或者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减税。

如果一个人终生研究宏观模型,那他就会情不自禁地热爱供给学派。它带来了需要我们思考的新鲜想法和艰难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经验的问题,我仍然对该理论所依靠的途径的定量重要性有所怀疑。

供给学派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严重局限是它没有对一国的政策组合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该理论不包括外国人和未来的人,实际上只有两个简化方程。当然,缺失的一个方面就是,没有考虑本国的宏观政策组合对外国民众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即国际福利方面。

在美国经济经历高通货膨胀时,片面地应用供给学派政策组合会遭到严重的反对,当然其他任何一个大的经济体在同样的情况下也会这样。假定作为政策结果的货币升值对该国反通货膨胀有非常好的效果,该货币升值肯定会基于同样的理由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损失,这就是它遭到反对的原因。1985年左右,由汉斯·维尔纳·辛恩(Hans Werner Sinn)、迪帕克·拉尔(Deepak Lal)、维德尔·范·韦恩伯根(Sweder van Wijnbergen)和我合写的文章指出,美国是世界实际利率上升的主要来源,并且导致了欧洲在这种现象下资本存量的下降和资本品创建产业的衰退。这一假说为一般的菲图西-菲尔普斯争论(1986)提供了灵感,即美国的财政刺激政策或货币缩紧政策会使欧洲和其他地区产生衰退。

我认为,供给学派支持者可能会用这样的观察结果来进行回应,欧洲国家可以通过采取相同的供给学派政策组合,即在采取财政刺激政策的同时伴随实施货币政策以稳定汇率和价格水平,来避免货币贬值,并且或许可以部分或者完全地阻止失业增加。在固定汇率体系下,他们会被迫在该组合和另一个由更多的货币紧缩政策与更少的财政刺激政策(进而低就业)组成的组合中做出选择。但是其中一些国家,如德国和瑞士,它们几乎没有通货膨胀,因此在任何利率下,在他们成本增加的同时收益不会增加。此外,至于和美国存在一样的通货膨胀并且同样想要降低通货膨胀的国家,他们的选择集合还会缩小:也许他们不想以子孙后代的对公共债务的更多的利息作为代价来减少失业。

如果这些话没有偏离目标,无论如何也不意味着美国人没有资格采取任何财政刺激政策。但是原则上,在决策过程中,应当以适当的方式考虑并计算出财政刺激政策的国际外部效应。

模型中必须考虑的另一个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是代际福利。作为实用主义者,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从未打算无限期地建议财政刺激政策;而是认为随着通货膨胀情况的好转和公共债务的恶化,应该逐渐减少预算赤字。但是他们从未建立一个动态模型来研究这个问题。

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和大卫·瓦因斯(David Vines)已经做出了一些具有动态特征的成果,例如1987年的论文和一本即将发表的专著。还有我和库马拉斯瓦米·韦卢皮莱(Kumaraswamy Velupillai)的论文(1988)。这两条研究路线以不同的方式指出对福利的分析需要通晓财富的含义—净财富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意味着资本,在开放经济中意味着没有外债。

我无法在此评判斯米德和瓦因斯的工作,无论如何,等待他们的专著出版是最好的。我仅提及他们的一项发现:如果货币和财政工具分别是利率和税率,政策组合路径的确定仅依赖于对财富路径的说明。

我和韦卢皮莱(Velupillai)的论文的研究结果令人惊讶,我不确定能否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解释。问题是找出当货币工资或者价格表现出凯恩斯特征并且货币政策不能维持持续的充足就业时,最优增长和最优公共支出的新古典条件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新古典条件在跟随货币主义或者供给学派规则(例如固定的货币供给或者固定的汇率)时受到制约。它表明,为了给失业人员制定合理的津贴,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储蓄路径必须持续遵循弗兰克·拉姆齐法则,该法则中关于储蓄率的拉姆齐-凯恩斯-米德规则是每个学生在经济增长理论全盛时期学习的内容。但是,当初始过高的名义工资导致经济非正常衰退时,政府支出必须比庇古法则所需要的更具扩张性。我认为,虽然这项研究很难进行,但朝着这个方向可以实现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政策意见的最终协调。

关键术语

Key Words

supply-side macroeconomics供给学派宏观经济学

policy mix政策组合

Hitch-McKean problem希奇-麦基恩问题

optimize最优化

suboptimize次优化

infraoptimal最优点以下

unemployment years失业时间(年)/失业年景

monetary stimulus货币刺激政策

fiscal stimulus财政刺激政策

structural deficit结构性赤字

structural surplus结构性盈余

Mundellian assignment蒙代尔分配法则

注释

Notes

1.我的用词为供给学派微观经济学留有空间,它与宏观经济学并立而存。有一篇文献的主要内容就是从萨德卡和我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研究发现的边际税率在帕累托最优情况下必须为零的这个命题,延伸到70年代后期亚瑟·拉弗(Arthur Laffe)参照美国经济提出的大胆的经验猜想—一般的减税也能带来帕累托改进,这些观点通常被认为是“供给学派微观经济学”。但是实际上,这些未能与传统的公共财政学有所区分。

2.在新凯恩斯劳动力市场的假设下,采取供给学派政策组合会突然提升失业率,而缓慢增加就业率。但是这种安排的好处在于新增失业是自我选择的,自愿成为劳动力来利用改进的优势,但可能是暂时的;如果因为就业减少而引起了额外的失业,那么结果就是,当企业放慢它们允许失业工人在工厂门口徘徊的速度时,新增失业就不是被随机选择的。我认为,前一种方法能够节约成本,这是由于在抵制通胀的斗争中,加入失业后备军的额外劳动力(相比于拥有工作的人而言)并不那么看重工作,拥有工作的人中有一些将会由于反通胀常用的紧缩方法而下岗。当然,在更复杂的模型中,由于供给学派的政策组合导致货币升值,会导致出口行业出现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