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天堑变通途:桥
48701300000004

第4章 长虹卧坡——桥的欣赏(1)

第一节中国文化古桥——展览篇

1.佛教宗派的发源之地——逢渠桥

“逢渠”就是“与他相逢”的意思,相传当年良价禅师从吉安回宜丰时路过此桥,顿悟到“汝不是渠,渠不是汝”的真正含义,且领会了禅的真谛,即“人有知觉,有情欲,只要脱离生灭的概念,即能达到无我、忘我、六根清静的境界。”后良价禅师创立曹洞宗的地方,成为佛教的五大宗派之一。

逢渠桥建于北宋哲宗绍圣五年(公元1097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江西省境内第三座宋代古桥,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纪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

该桥的构造颇具特色,桥身用11块石料劵成一个单拱,共77块矩形石块组成7个单拱,7个单拱排成7列,又组成一个大的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缝都相通,像是棋盘格一样。拱肩上面有两个石雕武士为护桥神。石块与石块之间采用“无浆干砌”法,没有用桐油石灰勾缝,也没有用糯米胶黏,也没有榫卯相连,就像搭积木那样,靠相互的摩擦力支持着。

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矢跨比2:1,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逢渠桥”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2002年10月在桥上建了仿古亭。

逢渠桥的景观至少有两个层次,一是桥的建筑艺术底蕴,二是它的宗教文化底蕴。由于良价禅师因过桥而通悟禅的佛家学说,因此逢渠桥是灵感之源,为良价禅师将佛家学说传播于东瀛奠定了基础。

据有关典籍记载,良价禅师圆寂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当时的唐懿宗下旨加封其为“悟本禅师”,并将其塔命名为“慧觉”,可见良价禅师在当时的影响之大。良价禅师8岁出家,到后来创立曹洞宗,成为一代宗师,可谓修成正果。200多年之后,当地平民还在此修桥纪念他,直到现在,日本曹洞宗的僧侣与学者、禅师还常常来此参拜、诵经,禅师的善缘可谓久远矣。

2.桥断情不断——西湖断桥

提到断桥,就会联想到风景如画的西湖,西湖之美也少不了断桥的映衬,而断桥是凄美的,它的上面曾演绎了幕幕凄美的爱情故事。

断桥位于杭州里西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经建成,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它的名气最大。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其名由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得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确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

现在的断桥是1941年改建,20世纪50年代又经修饰。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为“西湖十景”之一。

伫立雪霁西湖,举目四望,但见断桥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这便是断桥西湖相映、相谐的魅力所在,其本身便是一幅图画。

断桥不仅以景享誉天下,更以情驰名人间:这里是《白蛇传》中几段重要故事情节的发生地-在这里,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同舟归城,借伞定情;水漫金山后又在此邂逅,破镜重圆……浪漫柔情,韵意无限。

3.古代石桥之精品——八字桥

形似“八”字之桥可谓是建造者的“妙笔之作”,不但形态独具匠心,且用途广大,是古代石桥中的精巧之作。

八字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它南临东双桥,北与广宁桥毗邻,乃绍兴市十桥之一(“绍兴十桥”即:一桥大木桥,二桥凤仪桥,三桥三接桥,四桥螺蛳桥,五桥鲤鱼桥,六桥福禄桥,七桥蕺坊桥,八桥八字桥,九桥酒务桥,十桥日晖桥)。

宋嘉泰《会稽志》云:“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南宋时重建。桥筑于三河汇合处,兼跨三河,与三条道路相衔接,其布局设计因地制宜,巧妙地解决了复杂地形的水陆交通问题。

这种巧妙合理的布局令人赞叹,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堪称我国古代石桥的精品。八字桥结构简洁,建造稳固,历经700多年后,桥身依然坚固,是我国古代桥梁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例证,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八字桥景区由八字桥、广宁桥和古民居构成,这里比仓桥显得宽敞,比西街显得古朴真实。水域面积比较大。古民居配古桥,尽显江南古风之特色。2001年6月25日,八字桥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八字桥为梁式石桥,主桥东西走向,横跨稽山河,桥落坡东端沿河岸道路分南北两方向,西端分南西两方向,其中西端南坡跨越断河。两侧桥基条石叠砌,基上各并列石柱9根,石柱下端插入基石凹槽内,上端大条石压顶与两侧金刚墙紧贴。八字桥正桥的桥洞宽4.5米,桥两墩基用大块条石砌成,其上各立石柱9银,柱脚立糟中,以资牢固。石柱约高4米,微向内倾,使之紧贴柱后的金刚墙上,这样就显得十分稳固。石柱上用巨大条石压顶,在上盖以石桥梁。

桥梁长约4.8米,外侧用石两层,略作月梁形。石制栏杆,望柱上刻有造桥捐资者的姓名。柱头雕花作覆莲形。八字桥的两边踏步,异于平常所见之桥。西墩踏步,除从八字桥直街直上正桥踏步外,南下东双桥西河岸也有踏步。在通向东双桥东河岸、西河岸的踏步下,还各筑有一梁式桥洞,旧时这里原有一条小河流穿过,桥墩上所有踏步和正桥一样,两侧都筑有石栏、望柱,使整座桥梁浑然一体。

由于建桥的匠师们在这个多街道、多河道的特定地段建造了这么一座石梁式多踏步的桥梁,遂使八字桥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其不愧为桥梁界的惊世之作,令后人敬望。

4.天下无桥长此桥——安平桥

安平桥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因桥长约五华里,俗称五里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平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全长2255米,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桥面宽3~3.8米,共361墩。

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三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桥面用5~8条大石板铺架。

桥上筑憩亭5座,东端为水心亭,西端为海潮庵,中部的中亭规模最大,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16方。亭前伫立两尊护桥将军,躯高1.59~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雕刻形象威武,系宋代石雕艺术品。在三亭中间还有两座雨亭。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栏柱头雕刻狮子、蟾蜍等形象。桥两侧的水中筑有四座对称的方形石塔,还有一座圆塔。桥的入口处筑有一座白塔,高22米,砖砌,5层,平面呈六角形,空心。

近年来,因各种破坏,安平桥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水域特别是两个桥头和中亭的水环境已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经20世纪80年代维修至今,受自然力影响加上近年几次大的台风,桥体石栏及桥板多处受损,瑞光塔(白塔)常年封闭,铁栏围内杂草丛生有碍景观。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安平桥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此,必须严加修护和保护。

5.无与伦比的状元桥——洛阳桥

洛阳桥会使许多人陷入误区,以为此桥位于洛阳而得名,其实不然,洛阳桥并不在河南,而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

江浙一带的大部分人都知道,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

从宋仁宗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时7年之久,耗银1400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名震寰宇。

现桥长742.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l座石亭,7座石塔。建桥900余年以来,先后修复17次。大修有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飓风桥坏,郡守赵思诚修复;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桥址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3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桥崩,知县工之琦修复;民国二十年(1931年),蔡廷锴军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早在北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祖先建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6.蕴涵着石狮之谜的革命圣地——卢沟桥

卢沟桥是以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历史地位而被人们所熟知并铭记于心的。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是中国的血泪史的开端,是中国受屈辱的记载,当然更是中国人全面抗战的开始之标。

中国人从小就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卢沟桥的大名。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79年),明英宗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重建。卢沟桥全长267米,宽7.6米,最宽处达9.5米。有桥墩10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得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485只,至此,应该说是“谜团冰释”了。

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打这个保票。

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卢沟桥两畔还各有石碑一座:一座碑上记载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是乾隆皇帝所写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4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0.84米。“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因经历“七七事变”的摧毁,望柱上至今弹痕斑斑仍然可见,记载着日军的罪恶,也是日本侵华的铁证。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1987年在桥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京石公路桥,全长1120米。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沉淀着历史灰尘和历史印迹的名桥——青龙桥

岁月斑驳,历经沧桑,青龙桥曾经那“笔扫千军,题桥早已羞司马”的磅礴气势和“回环鸟道接长桥”的苍茫意境早已消失,岁月的侵蚀使青龙桥只能成为记忆,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