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家庭幸福经济学
48739400000023

第23章 工作并快乐着(1)

工作是创造出幸福生活的财富基础,所以幸福人生是离不开工作的。但是,很多人是“工作并痛苦着”,他们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为什么呢?工作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我们只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的经济学道理,才会实现“工作并快乐着”。

不管就业,还是考研,快乐地选择它

尽管已经毕业两年了,张伟依然每天出现在大学校园里,食堂、图书馆、住房,他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在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张伟一共参加了三次研究生考试。张伟一直不愿找工作,对于考研,他说:“刚开始只是想再过几年学校里稳定的生活,结果现在,考研已经成了我的工作。”

其实,在每所大学里,都有很多与张伟相似的身影。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太多的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仅仅出于不想过早工作的目的加入考研大军,走上了一条“被动”的考研之路。他们的拼搏精神和毅力值得推崇,但是这样的投入成本是否值得呢?

按经济学观点,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成本,考研也不例外,最直观的是经济方面的成本。如今的考研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考“钱”。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考研显性费用一般在2000~4000元,如果是在职考研,其花费更高。

毕业于上海某高校的小于,一直在一家外资企业上班。繁忙的公司事务并没有使他放弃对学历的追求,在工作一年后,小于辞掉了有着不错收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研究生考试之中。辞职备考给小于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即使考上研究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不仅让他失去了现在已有的收入,还要花费掉数万元的学费,最重要的是毕业后他还得重新找工作。因此,所有考研者的经济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的经济支出,而且随着考研次数的增加,其经济成本就越大。

除了经济投入外,还有心理压力成本。几乎每个认真考过研的人都认为,复习考研的那段时间里,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都很大。特别是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的考生,意味着不仅不能为家里创造收入还要拿家里的钱。

经济学家们认为,考研本身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如果对自己能够承受的代价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或者无法学以致用,考研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

这样的看法是有市场根据的,很多用人单位已经对研究生有着更清醒的认识:“我们需要的是踏实做事的人,而不是花费无谓的高薪给公司找麻烦的人。”多数人会认为,研究生的理论有余,而务实不够。这在无形之中,也加大了考研的成本投入。

除经济投入和压力成本外,还有时间方面的投入。同经济投入一样,考研者的时间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用于考研的时间。考的次数越多,时间成本也就越大。就像微软的比尔·盖茨,他选择辍学创业,而非继续求学。如果他选择了后者,一定会错过微软发展的大好时机,也就成就不了今日的微软。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研者可能会错过了很多发展的良机。

当大学毕业时,面临的问题是“就业难”,但本科生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本科毕业时,能够成功找到工作,那么和研究生相比,就将获得三年的工作资历和经验。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虽然会遇到失败,但这是一生受用的挫折教育,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如果仅仅因为害怕“找不到工作”而选择考研,那三年之后,仍然需要面对“工作不好找”的状况。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是为想做研究、做学问的人提供的一个良好的深造机会。如果仅仅将其视为逃避压力的地方,那么,这个研究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近年来,研究生的不断扩招,让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下滑,很多用人单位不承认其“含金量”就是因为其“缩水量”过大。研究生期间,如果贪图安逸,不去学些有用的知识,不为将来的人生规划做打算、做设计,不去想毕业后仍要面对的就业问题。那么,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面前,研究生到毕业时,所面对的将是比三年前更“可怕”的社会。

其实,选择就业还是考研,只要明确了“产出”与“投入”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选择了考研,明白了自己的“投入”后,首先就要弄清楚考上研究生后的“产出”,所选择的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出路在哪?这样的出路是否会令人满意,是否值得为其付出三年的时光?

其次,选择的专业以及这个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只是迫于一种形势的无奈而作出的选择。一个人,只有热爱他的工作,对他的工作时刻保有兴趣和激情,才可以作出好的成绩。

最后要考虑,考上研究生后,是否能为未来增加足够的筹码。这个筹码不是单指一纸文凭,还应该包括自身学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在对比完“产出”和“投入”后,如果考研的“产出比”要更高,那么,就全力以赴地准备考试;如果对考研的“投入”有所疑虑,那么,最好先去面对应该面对的问题,不要盲目作出选择。因为,即使“被动”选择了考研,也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

8000与800的工资差异

小杨和小李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又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两人进了同一家公司上班。

工作一年后,两人的工资有了很大的不同:小杨的工资已经达到8000元,而小李却依然拿着800元的薪水。

这天,两人的大学老师来看望他们。在和公司老总交流后,老师得知了两人工资上的差距。老师表示出了很大的疑问,就问公司老总:“他们两人在学校的时候,成绩都差不多,怎么工作一年后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老总听完老师的话,没有马上回答,只是微笑着说:“老师,您稍微等一下。我现在叫他们两人来做一件相同的事情,你观察一下他们的表现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于是,老总把两人同时找来,然后对他们说:“公司准备订一批服装作为工装,现在请你们去调查一下市场上的服装情况,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服装适合咱们公司用,希望你们能够尽快给我答复。”

小杨和小李得到任务后,就离开了。一小时后,小李先回到了公司。

小李向老总报告:“市场上有种款式的服装卖得很不错,我们可以订购。”老总问道:“批发价是多少呢?有多少供应商?订购多少有优惠?”小李只能说出批发价,其他的一概不知,他还辩解道:“这些问题您没有让我打听呀。”老总看一看坐在一旁的老师,老师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这时,小杨也回来了。老总就问小杨调查得怎样,小杨回答道:“是这样的。市场上有种款式的服装不错,我已经问过了批发价是300块钱一套。一共有十多家供应商,其中有一家表示,如果起订在50套以上的话,还可以每套优惠50块钱。在去之前,我已经计算过了,公司有一百多人,工装起订应该在一百套以上,所以优惠应该还可以更大。另外,我这里还有几个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详细细节咱们还可以继续和他们沟通。”

听到这里,老总微笑着连连点头。

小杨和小李的不同汇报结果,相信任何人都已经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工资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了。其实,在任何一家公司,都能够看到这两种人,两者之间的工资差异完全取决于他们各自的付出,个人的“投入”决定了公司的“产出”。

在人力市场中,小杨和小李都属于人力资源。很显然,小杨更懂得付出和努力,所以他具有的人力资本要比小李更能给公司带来市场回报。小杨的个人努力是一种“投入”,因此带来的“产出”则是老板给予的高薪。对于企业老板来说,他们也更愿意雇用像小杨这样的人才,因为付出高薪的同时会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效益。

积极提升自身的能力,会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回报。在“投入”达到一定数量时,有时候回报和产出会来得意想不到。

曾有一位飞机维修工程师,退休后一直赋闲在家,偶尔会为一些企业做技术顾问。他是飞机维修的专家,在国际知名飞机制造企业工作多年。

有一次,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出了故障,很多技术人员都不能找到故意的原因所在,航空公司最终决定请退休在家的老工程师来看看。

老工程师先是听取了飞机检修员的问题汇报,然后又亲自去飞机的几个部位看了看。最后,老工程师随手拿起一个扳手,将几个地方的螺丝换了换位置。弄完之后,老工程师拍了拍手,对陪同的航空公司人员说:“问题解决了,你们可以测试下。”说完,老工程师就回家去。

航空公司的人员有些不相信,问题居然这么简单了就解决了。技术人员再一次对飞机进行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恢复正常。

后来,航空公司收到老工程师寄来的一个账单,账单上显示服务费是10000美元。航空公司的负责人有些意外,他亲自拜访了老工程师。见到老工程师后,负责人问道:“您老一共就只在飞机上看了五分钟,拧了几个螺丝,为什么价钱这么高呢?”

老工程师笑了笑,回答道:“拧螺丝只值1美元,但是在哪拧,怎么拧值9999美元。我五分钟发现的问题,为你换来了一架运行完美的飞机。”负责人听完老工程师的回答后,大笑了起来,不再多说,马上拿出填好的支票给了老工程师。

老工程师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航空公司的高额服务费,就在于他之前的工作积累。如果没有多年的维修经验支持,老工程师也不能轻易发现飞机存在的问题。航空公司的负责人正是明白了老工程师早期的“投入”积累,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他付出万元的支票。

在现代社会中,那些舍得付出,懂得投入的人,才会赢得更多的回报。在任何一个企业,只有那些愿意为企业付出、具有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员工才会更受器重。

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重扩大是一种必然趋势。经济市场是残酷的,要想在竞争中获得升迁,得到更多的价值回报,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加大对自身的“投入”。当“投入”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享受“产出”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工作幸福程度取决于你的稀缺程度

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这样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在他看来,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前提之一,正是有了稀缺,才会产生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包涵了两大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

实际生活中,并非萨缪尔森认为的那样:资源总是稀缺的。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人有时候反而显得“过剩”。要想让自身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使自己成为稀缺资源无疑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果个人不能成为稀缺资源,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其价值会大打折扣。

美国总统林肯在忙碌了一天后正要上床休息,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总统先生,请问我能不能替代刚去世的关税主管啊?”这是一个善于钻营的投机主义者,他根本不具备成为关税主管的条件。对于林肯总统来说,这人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总统这样回答道:“哦,我需要咨询一下殡仪馆。如果他们允许的话,我同意你去替代前关税主管。”

钻营者没有认清自己的价值,他妄图占据空置的关税主管。可惜在林肯眼中,他并不是稀缺资源,林肯反而希望钻营者被火化掉。

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交换。要想为自己赢得更有利的地位,提升自身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职场中,当自身成为企业的稀缺资源后,不可替代性便会出现,以此便能交换到更多的利益。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某家企业中发生的两种情形。

情形一:对不起,汤姆,你的确很优秀,但是现在不再需要你为公司服务了。这是约翰,他刚从大学毕业,他的薪水只是你的一半。接下来的两周,你负责培训一下他,让他来接替你的位置。

情形二:汤姆,听说你要离开。你要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公司现在发展得不错,正是用人之际,你所在的部门可不能没有你。你已经在公司工作两年了,公司再培养一个像你这样的人才并不容易。如果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报酬方面公司会尽量满足你的,公司正考虑将你的薪水翻一番。

很明显,情形一中,汤姆被解雇了。老板承认他很优秀,不过他并非不可替代。一个新人,只需要培训两周,就可以取代汤姆,汤姆不是公司的稀缺资源。而在情形二,汤姆已经有着两年的工作经验,公司再找人替代他,成本很大,汤姆无疑已经成为公司的稀缺资源,所以老板才会主动提出给他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