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
48745500000018

第18章 干果水分少,营养却不少(2)

滋补宁心:用莲子、桂圆、红枣、百合各15克,以文火煎汤,分早晚两次饮用,末次可将药汁与诸药一并服食。

益脾润肾:用瘦猪肉100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黄芪15克、红枣15克,煎汤饮用,每日3次,末次可将上述诸药加少量白糖调匀食之。

遗精崩漏:用莲子肉研末,每次10克以沸水冲服,每日早晚各一次。

心悸失眠:取莲子60克(去心)、熟地黄15克、丹参15克、荷叶15克、糯米250克,先将莲子用适量清水以文火煮熟后,将糯米及其他3味中药一并加入其中,再加清水1000毫升继续以文火慢煮成粥,每日早晚加适量白糖食用,每次l碗。

脾虚腹泻:取莲子肉20克(去心)、淮山药10克、鸡内金5克、糯米200克,先将莲子肉、淮山药于净水内煮熟,继将糯米、鸡内金加入,并加水500毫升煮成粥,每日早晚服用。

除了人药,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莲子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6%,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另外还含有棉子糖、天门冬素及蜜三糖等成分,莲子中的钙、磷和钾含量非常丰富,除可以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外,还有促进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维持神经传导性,镇静神经,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节律作用。尤其是磷的含量高于鲜水果4~5倍,维生素c含量高于桃子2~3倍,丰富的磷还是细胞核蛋白的主要成分,长期食用可令身体健康,有改善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的作用,帮助机体进行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并维持酸碱平衡。

此外,莲子汤是夏天最佳的清凉食品,尤其是因大肠机能退化而常拉肚子的人应常吃炖莲子,因莲子可帮助对腹部的蠕动、充分吸收水分;但对因肠发炎而拉肚子的人,莲子汤是不具功效。

板栗,坚果中的人参果

谈到板栗,人们印象最深的当属城市街头那一堆堆,一筐筐,深褐油亮,冒着热气,异香扑鼻,刚出锅的糖炒栗子,拿起一个,一口咬开,剥出金黄色的果仁,吃到嘴里,甜香满口,回味无穷。

板栗,又名栗子、大栗、栗果、毛栗,是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栗属植物,共有13个品种,其中用于商业栽培的主要有3个品种,即中国栗、欧州栗和日本栗。板栗初夏开花,秋分栗熟,果肉金黄,味道甜香,是一种木本粮食,一年种百年收的“铁杆庄稼”。

板栗甘甜芳香,含淀粉51%~60%,蛋白质5.7%~10.7%,脂肪2%~7.4%,糖、淀粉、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以十粒计算,热量为204卡路里,脂肪含量则少于1克,是有壳类果实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板栗易贮藏保鲜,可延长市场供应时间。板栗是健胃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外国人称其为“人参果”。

板栗全身是宝,可以加工制作栗干、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栗子羹则是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糖果。祖国医学认为,板栗味甘性温,无毒,有“益气补脾、厚肠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作用。生食或熟食栗子都有治疗腰腿软弱无力、小便频数、反胃、便血、慢性淋巴结炎以及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或因肾虚引起的久婚不育等疾病。用风干的栗子壳烧成炭再碾成粉状,加蜂蜜调和后用水冲服可治内痔出血。有的中医还用栗子壳与夏枯草、丹参复配治疗急性颈淋巴结炎和甲状腺肿大。

栗子能补肾。早在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就说板栗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千金方·食治》中补充介绍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强调了“生吃”这一用法。人到老年,由于阳气渐渐衰退,不仅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脱落,这些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食用生板栗就可改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做诗一首说明自己按照“旧传方”食用板栗,医治腰膝酸软:“老去自添腰腿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妆白玉浆。”苏辙正是告诉老人们如何食用板栗补肾的科学方法:每天早晨和晚上,把新鲜的栗子放在口中细细咀嚼,直到满口白浆,然后再一次又一次地慢慢吞咽下去,就能收到更好的补益治病效果。中老年人若是养成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的生板栗5~10枚的习惯,可以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肾虚、腰酸腿疼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脾胃不好的人生食不宜超过5枚。

板栗味甜性温,可炒可煮,有和胃健脾,止泻的功效。《本草纲目》说:“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方中山药、大米亦益脾养胃之物,姜、枣、红糖能温养脾胃。用于脾胃虚弱、畏食冷物、少食腹泻,或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现在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家长对小儿的营养照料往往过于精细,强食、偏食均可导致临床多见的小儿脾虚症,所谓“脾虚”即指小儿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或拒食。此时可将板栗仁蒸煮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经常腹泻的小儿,以增加其食欲,收涩泻泄,调理肠胃。用板栗和粳米熬制的板栗粥老少皆宜,既可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腹泻患者的恢复,也适合长期治疗老年人由于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气虚乏力。

除了养肾、健脾、止泻的功效,生食板栗有止血的功效,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常见出血症。将生板栗去壳,捣烂如泥,涂于患处可以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

花生,蛋白质之神

花生是中国人喜欢的传统食品。花生营养丰富、全面,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含有膳食纤维,是天然的低钠食物。花生里富含维生素E、叶酸、烟酸、维生素B1、镁、钾、铜、锌和铁等许多必须微量营养素,具有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和有关癌症的良好作用,同时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肥胖。

关于花生的由来,有一则传说。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有一年夏天到山中采药。看见一群蚂蚁在觅食,它们从地下拉出一颗比黄豆稍大的豆子。李时珍上前一看,觉得奇怪:这是否也是一味草药呢?他拿起来放到嘴里品起来,感觉油腻腻的,好香。李时珍便挖了一些带回家中,悄悄地种上。它很快地发芽、长叶、开花,在地下长出一串串带壳的豆子来。

后来,李时珍暗中发动群众种了。那年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但因为这种果实结于地下,官兵、土匪又没见过,也就没有抢夺去,很多百姓吃了它才没有被饿死。老百姓便给它取名为“华生”。寓意是得到仙人灵丹妙药的精华而生存下来。因为古时“华”字与现在的“花”

字同音,所以近代人便叫它“花生”。

由于花生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比肉、蛋还高,所以有人把花生叫做“素中之荤”、“蛋白质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