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迈阿密这个名字的起源还无法确切知道。一种可能是来源于印第安人语言,意为“甜水(sweet water)”。这个地区是水的集中地,因为迈阿密河实质上从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向大西洋呈漏斗状。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Mayaimi湖(现在称为Okeehobee 湖)。但现在没有证据表明印第安部落与美国东南部有任何联系,它孤独地坐落在南佛罗里达。美洲人大约在10000年前迁移到迈阿密。最为着名的早期居民是德贵斯塔(Tequesta)人,他们控制的帝国几乎覆盖了佛里达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迈阿——德县、布劳沃德县以及棕榈滩县的南部)。虽然庞塞·德莱昂(Juan Ponce de León)在16世纪早期曾试图殖民这块地区,但是面对土着人他们未能守住,只得待在人口极其稀少的北方。在殖民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迈阿密地区只有来旅游的欧洲人短暂地访问过。
居住在南佛州的人,对Biscayne(比斯坎)这个英文词应该不会陌生。
比斯坎大道是贯通南北的美国1号干线在迈阿密一段道路的别称;比斯坎园是北迈阿密的一个小镇;比斯坎湾是Key Biscayne与迈阿密之间的一个海湾。
Biscayne 一词,源自印第安语 Bischiyano,意思是“月亮初升之地”。
其中有一段非常诗情画意的小掌故,相信连老一辈的迈阿密居民也未必知道。
据地理学家研究,比斯坎岛是分布于南佛州沿岸众多小岛中位置最北的一个,与最南的西礁岛互相呼应,名气亦以这两岛最响。
通往比斯坎岛的叫 Rickenbacker Causeway。这条纪念前东方航空公司(Eastern Airlines)创办人 Eddie Rickenbacker的桥道,总长约9里,其中有1/3建于海上,北望迈阿密滩,南面整个比斯坎湾可尽入眼帘。桥道可容六线行车,两旁并设有人行街道和单车路,不少人专程泊车后,徒步到桥上欣赏风光。杀人鲸 Lolita的表演是海洋馆最吸引人的节目之一。
在比斯坎岛上,最着名的旅游胜地就是迈阿密海洋馆(Miami SeaQuarium)。这个建于1955年的海洋主题公园,主角是5吨重的杀人鲸Lolita和海豚 Flipper。60年代,美国电视剧 Flipper的外景全部在该处拍摄,剧中那条善解人意的海豚 Flipper 至今仍未被人忘怀。虽然原本的Flipper早已去世,但公园仍批准后来负责表演的海豚沿用此名字以增加号召力。
不少当年只有十几岁,跟随父母到Sea Quarium看Flipper的年轻人,今天虽已是花甲老翁,但仍带着孙儿前去捧场,热情未减。
从迈阿密海洋馆向比斯坎岛进发,尽头处就是标伯斯佛州海角公园(Bill Baggs Cape Florida State Recreation Area)。这个占地400公顷的州立公园可谓历尽沧桑。它在1992年“安德鲁”飓风吹袭南佛州时被彻底破坏,园内60万棵松树悉数被毁,花费多年时间修复后才再次开放。
公园的最南端有一座155年历史的85尺砖造灯塔,灯塔的作用是向往来船只示警,避免触礁。不过,当地印第安红人与白人发生冲突,一度向驻守灯塔的白人部队袭击,白人不敌撤退,留下一名与灯塔共存亡的管理员,结果惨遭杀害,灯塔亦被烧毁。灯塔后来重建,其中一个目的是悼念英魂。佛州政府其后亦在灯塔旁兴建一间仿制该名遇难管理员生前居住的房舍。到该处游览,可以顺便参观,看看百多年前佛罗里达州人的生活模式。
第二节美食需要发明创造
美国人不讲究饮食精细,仅要求快捷方便;他们也不讲求奢华,口味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
美国家庭的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种类。晚餐才是一天中的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两道菜,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以点菜,点菜价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餐一般在12时至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美国人一般有在临睡前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为牛奶和小甜饼。
总体来说,美国人的口味比较清淡,而且喜欢生、冷食品,如凉拌菜、嫩肉排等,热汤也不是很烫。菜肴的味道一般是咸中带点甜。主要烹调方式为煎、炸、炒、烤,一般不用红烧、蒸等方式。以肉、鱼、蔬菜为主食,面包、面条、米饭反而是副食。甜点有蛋糕、家常小馅饼、冰激凌等。他们喜欢吃青豆、菜心、豆苗、刀豆、蘑菇等蔬菜。所用肉类都先剔除骨头,鱼去头尾和骨刺,虾蟹去壳。
美国人喜欢吃糖醋鱼、咕噜肉、炸牛肉、炸牛排、炸猪排、烤鸡、炸仔鸡等肉食菜品,喜欢饮用冰水、矿泉水、可口可乐、啤酒、威士忌、白兰地等饮料,喜欢在饮料中加冰块,不喜欢饮茶。饭前以蕃茄汁、橙汁等作为开胃饮料,吃饭时习惯饮用啤酒、葡萄酒、汽水等饮料,饭后则喝咖啡,很少喝烈性酒。美国人不爱吃猪蹄、鸡爪、海参、动物内脏、肥肉等。
烹饪时不放调料,调料放在餐桌上自取,有酱油、醋、味精、胡椒粉、辣椒粉等。
部分美国人喜欢吃蚯蚓、罐头、饼干。制作凉菜时,一般用色拉油、沙司做调料。不少人喜欢吃我国的粤菜、川菜以及甜酱、蚝油、海鲜酱等。
美国人喜欢用威士忌、杜松子酒、伏特加等生酒混合调制鸡尾酒。
美国餐饮多元化发展,大城市中有世界各地风味的餐馆:欧洲餐厅以法国和意大利餐馆为主,这些地方环境很好,价格也较高;中餐馆遍布全美,以广东餐馆为主,多售卖海鲜类菜肴,价格适中;其他还有日本、印度、中东、拉美和东南亚餐馆。比较富有美国当地特色的是快餐,如以麦当劳为代表的汉堡包餐厅、以肯德基为代表的炸鸡餐厅,此外还有出售披萨、三明治和热狗的快餐店。在正规餐厅里就餐后要付15%至20%的小费,而在快餐厅里就不必了。总体来说,快餐比较节省开支。
虽然美国的食品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们发明了不少很有创意、大胆甚至称得上疯狂的菜品。1942年,在一个得州美丽的乡村集市上,一位有商业头脑的叫 Neil Fletcher的年轻人想出了一个可以让他的热狗热卖的办法:在热狗肠上涂厚厚一层便宜的玉米糖浆,用热油炸5分钟,再在后面插根棍子。就这样,一个美国名吃诞生了。
有时候他们更是会在其他国家美食的基础上胡思乱想出新的菜式,如鸡肉沾上甜辣酱和面包屑,然后油炸并起名叫陈皮鸡。春卷里面加奶酪或奶油。这些菜在标新立异的前提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参考中国的菜式而来的。
第三节五彩斑斓的特色节日
美国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特殊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自己特殊的纪念意义。
感恩节,在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但许多美国人在第二天星期五也休假一天,以便过一个4天的周末。在这个周末,他们可以长途旅行探亲访友。这一节日可以上溯至1621年,即清教徒们来到马萨诸塞,决心在不受干涉的情况下实践其不同于英国国教的宗教的第二年。经历了一个严酷的寒冬,他们中有一半人死去,于是便求助于邻近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教他们种植玉米和其他作物。第二年秋天的大丰收使这些清教徒很受鼓舞,他们大摆宴席以示感恩之情。这种宴会便成为美国的传统——不仅因为许许多多的美国人找到了致富之路,而且还因为这些清教徒为自由所作的牺牲仍然令人神往。时至今日,感恩节宴会几乎总少不了在首次感恩节宴会上摆出的几种食品:烤火鸡、红苺苔子酱、马铃薯和南瓜馅饼。宴会开始前,各个家庭和朋友们通常都要停顿一下,为包括值此机会欢聚一堂之类的幸事表示感恩。
7月4日又叫独立日,旨在纪念美国的诞生——1776年7月4日签署了《独立宣言》。这一天白天有野餐和爱国主义游行,晚上则举办音乐会和放焰火,到处飘扬着美国国旗(阵亡将士纪念日和其他节日也如此)。1976年7月4日,美国各地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纪念《独立宣言》诞生200周年。
除了感恩节和7月4日外,美国还有6个特有的节日。
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小马丁·路德·金牧师是非洲裔美国神职人员,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美国人,因为他不遗余力地通过非暴力手段来争取所有人的公民权。自1968年他遭暗杀以来,人们在他的生日1月15日举行各种悼念活动。1986年,这一天被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取代,这个星期一被宣布为全国性的节日。
总统日,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乔治·华盛顿这位独立战争英雄和首任美国总统的生日2月22日一直是全国性的节日。此外,在大多数州,美国内战时期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生日-2月12日也是一个节日。
这两个日子被合并在一起,而这一假日也推而广之,包括了所有已故的总统。这一天被定为2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阵亡将士纪念日,定在5月的第四个星期一,这一节日重在缅怀死者。尽管它起源于美国内战结束之后,但已成为在墓地、教堂和其他公共集会场所举行特别仪式,缅怀历次战争的死难者乃至一般死者的日子。
劳工节,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这一节日旨在向美国的工人们表示敬意,通常要游行。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它标志着夏天假期的结束。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它意味着新学年的开始。
哥伦布日,1492年10月12日,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新大陆登陆。尽管其他许多美洲国家将这一节日定在10月12日,但美国将其它定在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退伍军人日,最初叫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这一节日原意是向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人表达敬意。它定在11月11日,是因为1918年的这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它现在是向美国参加的历次战争中的退伍军人致意。退伍军人组织要组织游行。按照惯例,美国总统要向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无名战士墓献上一个花圈。
每年还有两个日子,尽管不是假日,但在美国也引发出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2月14日是圣瓦伦丁节(以早期基督教殉难者的名字命名),美国人送礼物(通常是糖果或鲜花)给他们的情人。10月31日,万圣节前夜(诸圣或万圣节前夜),美国儿童穿上滑稽或吓人的服装玩“不请吃就捣蛋”的游戏敲邻居家的门。邻居们给些糖果、小礼物或钱来打发他们。成年人也会穿上特制的服装参加万圣节聚会。
美国各种族群体在对他们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也举行庆祝活动,尽管这些日子并非全国性假日。例如,犹太人在9月过新年,大多数雇主为了表示尊重,允许犹太人在犹太新年放假。爱尔兰裔美国人在3月17日举行活动纪念故国圣人圣帕特里克,这是一个欢乐的日子,许多美国人身穿绿色服装,向“绿宝石岛”致敬。在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那,大斋节首日前一天(冬末基督教斋季开始的前一天)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有大规模的游行和狂欢。正如这一节日法文名称所示(法文原意为“肥胖的星期二”,这是表示忏悔的斋季前可以大吃大喝的最后一天),这一传统可上溯至法国移民在这座城市建立定居点的时期。美国其他地区还有许多这类民族节日,纽约市的民族节日更是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