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北美洲——美国
48770500000020

第20章 智慧的不朽之灵(2)

50年代,“垮掉的一代”成为时代的一个主题。“垮掉的一代”同时可以指三重意思:爵士乐的节奏,战后社会疲惫不堪的感觉,以及通过吸毒、酗酒和东方神秘主义去体验各种新形式的兴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西海岸出现了一场文学运动,专门描写“垮掉的一代”。诗人艾伦·金斯堡(1926-1997)的《嚎叫》是一部惠特曼式的作品,它为社会的抗议和疯狂的幻想一锤定音。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的《在路上》是一部情节小说,书中表现了“垮掉的一代”无忧无虑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短篇小说一直是深受美国人青睐的文学形式,欧文、霍桑等短篇小说家也深受读者喜爱。到了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应是约翰·奇弗(1912-1982)。奇弗在作品中展示了美国人生活的另一方面——将大部分在大都市周围崛起的富足的郊外生活带进了文学的领域。

虽然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不免有一些随波逐流之作危害着文学的健康发展,但是那些少数民族群体成员的创作发出令人吃惊的回响,推动着文学事业向前发展。莱斯利·马尔蒙·西尔科(1948- )是一位美国本土作家,她的作品根植于拉古纳普韦布洛口述文学传统,致力于将这一文学传统与西方世界的文学形式融会变通。华裔作家埃米·谭(1952- )在《好运俱乐部》中描绘了其父母早年在加州的奋斗史。奥斯卡·黑杰罗斯(1951- )祖籍古巴,他的小说《曼波王奏情歌》于1991年获普利兹奖。埃德蒙·怀特(1940- )创作了以《一个男孩自己的故事》打头炮的系列小说,小说中描写了美国同性恋崛起过程中的苦恼和喜剧。托尼·莫里森(1931- )是一位黑人女性小说家,她的代表作是《心爱的人》。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2.浮光掠影的传说

如果说,电影不是美国人的发明,那它也是美国对世界娱乐业作出的卓越贡献。20世纪初,当这种传媒尚属新生事物之时,许多移民尤其是犹太人,便在美国的电影业找到了工作。他们因为纳粹的种族偏见而失业,但是在这个崭新的行业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展播电影照片的沿街电影院被称为5分硬币电影院,因为当时的入场券是一个硬币(5分钱)一张。几年时间内,雄心勃勃的人们,如塞缪尔·戈尔德温、卡尔·莱默尔、阿道夫·朱科尔、刘易斯 B.迈耶,以及华纳兄弟——哈里、阿尔伯特、塞缪尔和杰克,转向了这个行业的制片方面。很快,他们便成为一种新兴企业——电影制片厂的领袖。

重要的制片厂都集中在加州洛杉矶的好莱坞。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曾有几座城市生产电影,但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电影制片人都被吸引到加州南部。

那里温和的气候吸引着他们,这种气候保证一年四季都能在室外拍片。吸引他们的还有随处可见的各种景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从欧洲来了另外一些电影工作者:欧内斯特·卢比奇、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弗里茨·兰和让·勒努瓦等导演,鲁道夫·瓦伦蒂诺、马林·迪特里希、格里塔·嘉宝、罗纳德·科尔曼和查尔斯·博耶等演员。他们加盟到土生土长的美国演员队伍之中。

这些人受到有声电影的吸引后,走下了纽约市的舞台,一路西行来到此地,使电影成为20世纪成长速度最为惊人的工业之一。到了40年代中期,当电影的普及程度达到高峰时,这些制片厂一年拍摄的影片总量约达400部之多,每周有9000万美国观众前去观看。

在所谓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即30和40年代,好莱坞制片厂发行的影片就像从亨利·福特的组装线上跑下来的汽车那样源源不断。没有两部电影是完全一样的,但大多数电影都遵循了一个模式:西部故事、通俗喜剧、黑色电影、歌舞剧、动画卡通、传记片等。不过,每部电影都有些不同,而且,与汽车制造者不同的是,许多生产电影的人都是艺术家。《有与无》(1944)闻名于世,原因不仅在于首次使汉弗莱·博加特(1899-1957)和洛朗·巴考尔(1924)这两位演员联袂演出,而且由于电影剧本出自两位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和威廉·福克纳(1897-1962)之手,前者的小说是这个剧本的蓝本,后者则对电影剧本进行了改编。

电影生产仍然是一种商业,电影公司通过所谓的制片厂体制的动作来赚钱。各大制片厂雇用了数千名拿工资的人——演员、制片人、导演、作家、特技替身演员、工匠和技师,并在全国各个大小城镇拥有数百家电影院。

这些电影院专门放映它们的影片,并总是需要新片。

令人叫绝的是,严格的组织管理过程居然生产出如此之多的高质量娱乐产品。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既然有如此之多的影片在生产之中,那就不可能要求每一部都能够产生轰动效应。制片厂可以在一部中等预算的故事片上用优秀的剧本和相对不知名的演员来进行冒险:由奥森·韦尔斯(1915-1985)导演的《公民凯恩》(1941)便适合这种说法,并被广泛公认为所有美国影片中最伟大的一部。在其他情况下,意志坚定的导演们,如霍华德·霍克斯(1896-1977)和弗兰克·卡普拉(1897-1991),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与制片厂进行过斗争。制片厂体制或许是在1939年达到最高点,当年发行了这样一些经典的影片:《奥斯巫师》、《飘》、《舞台教练》、《史密斯先生前往华盛顿》(卡普拉导演)、《只有天使才有翅膀》(霍克斯导演)、《尼诺奇卡》(卢比奇导演)和《半夜》。

到了40年代末,制片厂体制屈从于两股力量:联邦政府的反垄断条例将电影的生产与放映分离开来;电视的出现。电影的产量骤然下跌,即使平均的预算上涨也无济于事,因为好莱坞想给观众提供的是他们无法在电视上看到的宏大场面。

这种巨型炸弹综合征继续影响着好莱坞,加上工资飞涨的演员、制片厂负责人和片商,也就是说,如今发行的影片要么是大获成功,要么是一败涂地,一切全依赖于其巨额的开支和与公众趣味相吻合的程度。

制片厂依然存在,但常常得与其他中介公司合作。目前最有意思的美国影片中,有许多是独立的制作,如伍迪·艾伦(1935- )便是这一类影片。批评家们对这些影片评价甚高,其中的大部分也能获利,加上优秀演员都愿意与艾伦一道工作,只要较少的报酬,因此拍片的成本不大。这样,即使某位导演不留神赔了钱,也不至于一蹶不振。相比之下,由汤姆·克鲁斯或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故事片,仅支付这位明星的第一笔片酬就高达1000万美金甚至更多。为谨慎起见,好莱坞制片厂的制片主任在紧急关头手中都持有几倍于此的资金。

对美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和提高作出贡献的共有三位导演,他们是:卓别林、格里菲斯、英斯和塞纳——马恩省特。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在当时来说是一部空前的巨作,但由于该片的种族主义观念而受到舆论界和观众的指责。他次年拍摄的《党同伐异》由于构思和技巧不适应当时观众的接受观念,加之其他社会的、经济的原因,也遭到冷遇,但该片的四个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故事和平行剪辑技巧给以后的蒙太奇方法以启示。英斯的以开发美国西部为题材的影片,塞纳——马恩省特以滑稽、打闹见长的喜剧影片,则是美国电影中类型片的雏形。

卓别林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观众。

1919年,卓别林、范朋克、璧克馥三位着名演员和格里菲斯一起创办联美公司以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

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人为中心的体制。“制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以拥有一批明星为重要财富,如卓别林、范朋克和璧克馥外等。

好莱坞此时已经成为美国电影的同义语。由于在明星制度鼎盛时期有些明星的行为不检点招致公众的抨击,美国电影界成立了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在 W.H.海斯的主持下,这一组织制定了一部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法典对美国电影的控制和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这就是着名的《海斯法典》。

严格的审查制度使美国无声电影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三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H.劳埃德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西席·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R.英格兰姆的《启示录四骑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少欧洲导演陆续来到好莱坞,为美国电影继续占领欧洲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中有:瑞典的V.D.斯约史特洛姆、M.斯蒂勒(以及与他合作过的女演员 G.嘉宝);德国的E.von 斯特劳亨、E.刘别谦、J.von斯登堡、F.W.茂瑙和P.莱尼。他们为好莱坞电影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们的才能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片公司的抑制和扼杀,其中大部分人在好莱坞的遭遇是不幸的。

这些欧洲导演和美国导演一起拍摄出无声电影的最后一批重要影片,其中包括:F.鲍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与魔》(1927),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和《赖婚》(1920),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刘别谦的《循环的婚姻》(1924)和《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925),茂瑙的《日出》(1927),斯登堡的《求救的人们》(1925)和《纽约的码头》(1928),斯约史特洛姆的《红字》(1926)和《风》(1928),斯特劳亨的《盲目男人》(1919)、《愚蠢妻子》(1922)和《贪婪》(1925),K.维多的《大检阅》(1925)和《人群》(1928),R.华尔许的《光荣价值几何》(1926)以及 W.A.惠尔曼的《翼》(1927)等。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为纪录电影奠定了基础。

到20年代中期,豪华的电影院已经基本取代了镍币影院。到20年代末期,好莱坞电影为战胜商业无线电广播这样的竞争对手,必须在音响方面来一次革命,于是产生了有声电影。早期有声电影如1926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拍摄的用唱片来配唱的由 J.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A.克罗斯兰导演);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 A.克罗斯兰导演、A.乔生主演的有歌唱、对白、声响的《爵士歌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

1928年7月6日,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

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一年之内半数美国影院安装了音响设备。至1930年,除卓别林继续拍摄了几部无声片外,全部故事片均为有声片。

电影的音响革命恰好与美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同时发生。有声电影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电影市场,观众蜂拥前往观看这种更加“新奇的玩意儿”,因此尽管经济萧条,电影业表面上仍然繁盛。实际上一批批较小的影片公司和影院陆续倒闭,几家大影业公司也要依赖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的支持才能生存和发展。此外,有声电影使生产成本提高,影片生产的数量锐减,又因有声片带来的语言障碍大幅度地缩小了美国电影的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