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最早走上新航路开辟的国家,也是最早走上向外殖民扩张的国家。但很快他们的地位被荷兰、英国所取代,在历史的舞台上风光不在。
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这个面积和资源都赶不上中国的福建省、似乎无足轻重的小国,却以当时不到100万的人口,拉开了人类大航海的序幕,使被海洋隔绝的人类联系得以紧密起来,并在几十年间奇迹般地崛起,成为西欧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一度与西班牙瓜分了整个地球。
第一节穿越航海历史
说到大航海时代就必须说到葡萄牙,这个欧洲不起眼的小国是大航海时代的急先锋。葡萄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也是欧洲最西端的国家,与北非隔海相望。
11世纪前曾经先后被罗马人、阿拉伯人、摩尔人所统治。1143年,教皇承认葡萄牙王国独立,它是欧洲最早实现民族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国家。
1.葡萄牙的诞生
葡萄牙地势背山面海,与紧邻的欧洲大国西班牙都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这两个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葡萄牙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西班牙的历史。
西班牙与葡萄牙同为最早的海上强国,但是,这个海上的强势民族在强大以前的历史,则完全是一部被征服的历史。
罗马帝国的统治
伊比利亚半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阿尔塔米拉石洞里的岩画是旧石器时代现存人类的代表作之一。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五世纪之间,先后遭到伊贝洛族、塔尔提西奥族、腓尼基人、希腊人和凯尔特族的入侵,先后影响着此地区文明的发展。后来凯尔特族与伊贝洛族混合,成为半岛上独特的凯尔提贝洛族。
接着迦太基人、罗马人陆续侵入,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西边的势力范围,现在的伊比利半亚岛各处,还残留着罗马的遗迹。
公元前206年,罗马人在决定性的伊利帕克大战中战胜了迦太基人,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基本结束西班牙战局,并于公元前197年在西班牙东南部设立了近西班牙行省和远西班牙行省。到公元前133年,罗马军队终于镇压了各地的反抗,西班牙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后,半岛的居民也接受了基督教,基督教开始盛行。
日耳曼国家西哥特人的统治
随着西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崩溃,各日耳曼国家开始了封建化过程。
掀起了移民狂潮,这时已风雨飘摇的西罗马帝国无力挡住外族入侵。
这些被罗马人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在罗马境内大肆劫掠,410年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这成了帝国崩溃的征兆,此后直到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城多次被洗劫。419年西哥特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第一个日耳曼王国,王国以托雷多为首都。后来于5世纪末6世纪初将版图扩展到高卢南部、西班牙北部,此后又于585年征服斯韦魏人,占领葡萄牙,完成了对整个西班牙的统治。现在托雷多到处可见西哥特族文化遗迹。589年西哥特国王宣布加入天主教,自那以后直到现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绝大多数居民一直是罗马天主教的忠实信徒,并在此信仰支撑下一直反抗着阿拉伯人的入侵,直到最后光复国家。
阿拉伯的统治
7世纪后期到8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到达北非时,当时封建社会西哥特王国的统治却陷入混乱的困境,当时国王、贵族和教主三方都各执一定权利。7世纪阿拉伯统治者穆萨趁此混乱时机,率兵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哥特王国。西哥特国王罗德里克迎战,7月19日两军相遇,国王的政敌却加入了敌国与国王抗衡。西哥特军队大部分为农奴,作战时一触即溃,连国王本人也失踪了。此后不久,绝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就纳入了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少部分西哥特人残余势力退守北部阿斯土里亚斯山区继续抵抗,开始了持续近8个世纪的光复运动。
阿拉伯人采取温和的统治策略,不仅引进东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也不强迫改信宗教。在统治期间,阿拉伯人又把西欧的古典文化传回到欧洲,这不是简单地传播而是在吸收和继承的基础上再创造,西班牙正处于传播的两条重要通道之一,并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西班牙的阿拉伯人被认为是欧洲新学问的主要来源。在天文、数学、医学和许多艺术方面,辉煌的伊斯兰文化都使当时欧洲的其他地区相形见绌。
西哥特人的光复运动与葡萄牙的建立
718年阿拉伯人并未成功进攻阿斯土里亚斯,随后亦不了了之。而这次胜利却激励了西哥特基督徒们的士气和信心,开始为光复运动做准备。
同时,当时欧洲掀起的宗教狂热,激起伊比利亚半岛上基督徒的狂潮,他们把光复运动当做反对伊斯兰教侵犯的一部分,宗教取向的相同使之与罗马军队同伍。他们建立起阿斯土里亚斯王国,经过向南扩张,9世纪时成为雷翁王国。另一方面,卡斯提、纳瓦尔、阿拉贡和加泰罗西亚王国相继成立。
当时,西班牙处于卡斯提王国的统治下,葡萄牙仍为西班牙的一部分,是阿拉伯人的殖民地。雷翁王国的阿方索六世是当时所有西班牙基督教国家的霸主,在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过程中,他夺取了葡萄牙,随后建立葡萄牙州。1095年,阿方索六世任命恩里为葡萄牙波尔多凯尔伯爵,管理葡萄牙州,还把私生女特里萨嫁给他。自此葡萄牙作为特里萨的陪嫁,第一次从西班牙分裂出来,成为卡斯提王国的属国。
特里萨生子名为阿方索·亨利克斯。阿方索三岁登基,其母摄政。
1128年,16岁的阿方索正式主政,放逐其母特里萨,并在罗马天主教势力的帮助下,击败了卡斯提军队,开启葡萄牙的独立。1143年,阿方索与卡斯提王国签定《萨莫拉条约》,宣布正式独立。并于公元1147年收复里斯本,并建都里斯本。1279年,国王迪尼斯一世继位。迪尼斯一世在全国范围内排斥西班牙语,推广葡萄牙语,并在公元1290年创立了葡萄牙的第一所大学。
公元1297年葡萄牙与西班牙签订《奥卡尼塞许条约》,确定两国国界,自此葡萄牙成为14世纪欧洲的第一个独立国家。西班牙处于阿拉伯人的统治,直至十五世纪才成为欧洲的独立国家。
欧洲的葡萄牙语和巴西的葡萄牙语没有多大区别,他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英国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对方,彼此又或多或少可互通,但当地某些发音、词汇、语法、句法和成语这些小细节方面却往往不同。欧洲葡萄牙语常被作为标准的葡萄牙语,对于学习英语有着很大的帮助,因为它拥有巨大的拉丁语发端词汇量。虽然跟其他拉丁系语言相类似,但明显能感觉出葡萄牙语的独特性。
2.海上探险序幕的拉开
独立后,葡萄牙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国王、贵族、平民都有法律保障的权利,国王不能无限压榨,迫于发展的需要,当时发展三面被大陆包围的葡萄牙除了进行海上探险别无他选。并且,当时葡萄牙国内政治稳定,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探险活动。于是15世纪海外扩张的序幕便由这个弹丸之国——葡萄牙王国,率先在欧洲拉开。
包括葡萄牙在内的欧洲国家向外扩张的最重要原因是,寻求财富和寻求灵魂。寻求财富指寻找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和香料。寻求灵魂则指教会的对外扩张。
14世纪鼠疫横扫欧洲,15世纪,摆脱蔓延欧洲的疾病以后,整个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开始复苏,人口恢复,抛荒的土地复垦,城镇兴起,商业再趋繁荣,庄园主开始要求用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货币不足这个严重的问题却随即而至,欧洲贵重金属的蕴藏量本来就不多,同时,为数不多的大量贵金属在与阿拉伯商人进行的香料和奢侈品贸易中又大量流向东方,进一步加剧了金银荒。1460年至1530年间,增至5倍的欧洲白银产量仍供不应求,顷刻黄金在伊比利亚半岛近乎消失。
另一方面,幸免于鼠疫的葡萄牙人口却急剧膨胀,国内种种矛盾开始高度激化。同时,由于从西班牙运入葡萄牙的商路被阻隔,导致葡萄牙人生活的必需品如香料、糖、金银的数量急速减少,价格暴涨。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欧洲金矿稀缺,葡萄牙全部黄金几乎只能依靠进口。
同时黄金供应不足,政府实行减少黄金成色的货币政策,导致葡萄牙市场秩序的混乱,最终激发社会矛盾:物价飞涨,大批中、小贵族因通货膨胀,地租收入不足而濒临破产,王室的收入也大受影响,葡萄牙的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绝境,开始进入伊比利亚经济危机时期,面临着社会动荡的严重问题。专家指出,在15世纪,追求黄金的热病弥漫全欧洲,其中葡萄牙高烧尤甚。由于黄金不足,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国王和贵族无法无限地压榨平民取得财富,矛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带来的,急切的形势下唯有实行扩张方可有效地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我们今天很难想象香料对于当时欧洲人的重要性。香料有十来种,主要是四大香料:丁香、胡椒、肉桂、肉豆蔻,主要产自印度和亚洲的南洋诸岛。香料的用途是日常调味、用于香水、药品和宗教仪式。
但香料产自遥远的东方,路途漫长,运输也不顺畅,而且需要经过多次转手才能运到西欧,因此价格变得异常昂贵。
由于香料的贵重,在有些贵金属匮乏的欧洲国家,胡椒还被用作购买商品。这不是简单的以物换物,而是真正的购买,香料被当做了货币,成为一种支付手段。直到今天,在欧洲的香料仍属于价格比较高的商品。香料贸易因此成了一种使整个欧洲为之疯狂的生意。但是从东方到西方的传统商路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并由有地利之便的威尼斯商人运到欧洲各地,他们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利润,这让其他欧洲人嫉妒得眼发红。虽然当时非洲也产胡椒,但味道远次于亚洲胡椒,被称为“假货”,只有中下阶层的人才用它。因此分香料贸易一杯羹成了当时欧洲的一种普遍想法,为了打破阿拉伯人的垄断,必须开辟一条到东方的商路,这在离意大利近的伊比利亚半岛表现得更为明显。
葡萄牙一直处于两大宗教交锋的第一线,穆斯林曾一度统治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其后经过700多年基督徒才完全清除穆斯林的势力,夺回半岛的统治权。其时,穆斯林就在对面仅隔直布罗陀海峡的北非,威胁就在卧榻之旁。因此热衷基督教的葡萄牙对于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路包抄穆斯林,相对于半岛之外的其他欧洲人而言,有着更强烈的紧迫感。
黄金、香料、基督教三大动力都指向了东方,东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欧洲人。然而怎样才能从海路到达东方在欧洲人属于未知领域,开辟遥远神秘的到东方去的新航路,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探险。这些探险者的动机说不上高尚,甚至还有血腥与罪恶,但这一行为毕竟把相互隔绝的人类几大文明区域相互连通了起来,以至有人说全球化时代应从大航海时代算起。
葡萄牙国土是一块狭长的沿海土地,几乎没有什么内陆地区,加以人口密集,内部资源希缺,依靠内部机制解决社会矛盾毫无可能,只有寻求外向扩张,转嫁经济危机。陆地上,强大的宿敌西班牙堵住了葡萄牙所有向外扩张的路径,因此,谋图海上的发展成为葡萄牙求取生存的唯一手段。因此,扩张成为全社会各阶层都支持的事业,持续时间长达上百年。
当时葡萄牙正处于“航海家亨利”统治时代。亨利是葡萄牙历史上最为雄才大略,富有战略眼光的领袖。亨利王子于1419年派出了第一支仅有一艘横帆船的探险队,向南寻找几内亚,不料船被风吹向了西方,无意之中发现了马德拉群岛。1427年,葡萄牙人又发现了亚速尔群岛,1444年,葡萄牙人绕过佛得角,在西非带回235名奴隶,肇始了延续400年的欧洲奴隶贸易。葡萄牙在四十年的时间里,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流的船队,拥有第一流的造船技术,葡萄牙人成为第一批远征未知世界的探险者。
3.世界航海第一人——“航海家”亨利
亨利王子的原名是唐·阿方索·恩里克斯,葡萄牙亲王,1394年,开创欧洲航海探险伟大时代的一个人——亨利王子诞生,他就是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的三王子,母亲是莎士比亚在《理查二世》中写到的冈特的约翰的女儿菲利芭。据说他诞生时的星象预示他“必将进行伟大而高贵的征伐,更为重要的是,他必将发现他人无法看到的神秘的东西”。
亨利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家”。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船队在非洲西海岸至几内亚一带,掠取黑人、黄金、象牙,并先后占领马德拉群岛等。
1415年,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携王子亨利一起,占领了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休达城,控制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咽喉,全面由海路向未知的世界进军。休达城战役标志着葡萄牙向世界扩张的开始,也正是这一战,令亨利王子一战成名。然而,少年的亨利,却放弃了陆战生涯,对海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415年从休达回国后,亨利就着手准备对非洲西北部的探险,他亲自参与了海船的改进,从意大利网络了大批航海人才,并且在里斯本创建了航海学校,教授航海、天文、地理等知识。
亨利王子把骑士团一年的收入拿出来,装备了几支远航探险队,对西北非洲各地进行了广泛的航海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