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葡萄牙
48774900000017

第17章 艺海徜徉(1)

有着悠久历史的葡萄牙,像世界上其他古国一样,为后人留下了辉煌的文明,葡萄牙的文学、音乐、舞蹈、建筑,无不向我们显示其独有的魅力。

第一节飞翔的文字

葡萄牙是欧洲古老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葡萄牙的俗语文学便已进入了黄金时代,特别是抒情诗歌和牧歌体小说,更有着长足的发展,从此,葡萄牙文学便步步向前,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1.文字里的燃情岁月

葡萄牙文学始于13世纪以加利西亚方言写作的抒情诗歌集(诗歌和歌曲集)。其中一些源于当地,而另一些则由普罗旺斯的游吟诗人引入。许多歌曲讲述典雅的爱情,反映了给葡萄牙带来政治独立的法国骑士的影响。国王迪尼斯(1261~1325年)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为歌曲书籍写下了138首民谣。

早期的非诗歌作品很大程度上是由宫廷编年史、宗教着作、法语作品的译本以及骑士浪漫小说构成的。《高卢的阿马迪斯》被认为起源于葡萄牙。

诗歌在15世纪晚期和16世纪早期达到顶峰。意大利精神广泛存在于很多诗歌之中,而萨·德·米兰达的作品是其典范。他引入了意大利诗歌形式,为其他诗人提供范例。基·维辛迪的闹剧和宗教戏剧对葡萄牙的戏剧发展做出了贡献。路易斯·瓦兹·德·卡蒙斯着有民族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17、18世纪诗人受到了贡戈拉主义的影响,这是一种华丽的西班牙文学形式,大量引用古典神话。在18世纪中期,新古典主义出现,以抗拒贡戈拉主义的奢华风格。结果,16世纪开始回归较朴实的风格,清晰和克制再次成为葡萄牙诗歌的特点。这一时期称为古典时代,产生了许多非诗歌作品,如历史和宗教着作,而非小说。

19世纪,曾因政治思想而被流放的亚历山大·艾尔库拉诺将历史小说引入葡萄牙。他还着有关于葡萄牙的史书。加雷特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着有小说和诗歌;而作为剧作家,他帮助戏院从僵化的惯例中解放出来。卡米尔·卡斯特洛·布兰科着有小说,在某种程度上与查尔斯·狄更斯的语气相似。奎罗斯是杰出的自然主义小说作家。

20世纪,葡萄牙许多作家都顺应国外的文学潮流,但诗人特谢拉·德·帕斯考伊斯和其他作家抵制外国的影响。然而,从拉美引入的现代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晚期流行,如雷吉奥、蒙泰罗、西蒙斯的小说以及佩索阿和内格来罗的诗歌。新现实主义是二战后的一种重要潮流,对于关注社会的费尔南多·冈萨尔维斯·玛莫拉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格,如他1961年的《周日下午》。

相对非诗歌作品,诗歌领域出现了更多的试验性尝试。20世纪50年代超现实主义复兴,随后出现了具象诗歌(诗人试图达到词语和意象的统一)的潮流,如德·梅洛·卡斯特罗的作品。

弗雷勒、博特略和科斯塔等女性作家,在20世纪50年代具有重要影响。在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法里亚和阿拜莱拉的小说间接地挑战了安东尼奥·达·奥利维拉·萨拉查的专政,而冈萨尔维斯的诗歌公开反对萨拉查的统治。

萨拉查政权在1974年崩溃之后,许多长期受压制的作品得以面世,如若泽·卢安蒂诺·维埃拉的作品。

对新身份的探寻成为20世纪80年代葡萄牙文学的特色。小说家奥尔加·冈萨尔维斯和努诺·布拉干萨,以及诗人瓦斯度·克鲁兹和努诺·胡迪斯,受到了很多关注。

2.追忆葡萄牙“文学工匠”萨拉马戈

在2010南非世界杯小组赛上,葡萄牙对阵朝鲜。葡萄牙队球员们臂绑黑纱出场,这是葡萄牙队第一次为纪念一位逝者,如此亮相世界杯赛场。而这位逝者,就是葡萄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

萨拉马戈1922年出生在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做过各种工作,学徒、修理工、报社编辑……这位经历坎坷的作家被认为是葡萄牙的国宝级人物。曾出版过无数文学作品,并且成为葡萄牙历史上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前不久,这位文学巨匠永远离开了人世,而对于他的讨论却远没有结束。有些人指责他晦涩而缓慢的文学风格,而有些人却崇拜他迷人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笔法。

虽然只有两本中文译作在中国面市,但在喜爱萨拉马戈的中国人心中,这位作家的形象却是鲜活而饱满的。

《修道院纪事》和《失明症漫记》是萨拉马戈最着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两本小说的中文译者就是范维信先生,他曾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译审,翻译了许多葡萄牙语作品。谈到对萨拉马戈的印象,范维信说:“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虽然不乏文学家的幽默,但比较内向。

我在翻译《修道院纪事》的时候,遇到难译之处,我就像笼子里的老虎一样独自在书房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嘴里嘟囔地抱怨这个作家给译者制造了这么多难解之谜,让译者绞尽脑汁。”因为《修道院纪事》,萨拉马戈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本书里,作者以十八世纪葡萄牙国王修建马弗拉修道院为背景,运用无尽的想象力,把读者带进一个似真似幻的境界。正因为如此,范先生表示,为了不“糟蹋”这么好的一本小说,他曾犹豫了六年多的时间,其间把小说反复读了几遍,直到1994年才下定决心,动手翻译。

对于萨拉马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的胡续东副教授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从小说方面讲,萨拉马戈这位作家‘活儿做的很透’,他小说的技法和手艺,是这一个多世纪以来作家当中很罕见的,我经常说他是一个‘史料的魔法师’,就像变魔术一样把这些细碎的历史材料和一些纯想象的东西糅合在一起,最终把读者引向一个建立在一种貌似真实的史料叙述之上的很深邃的历史空间中去。”然而,比起《修道院纪事》,萨拉马戈的另一部作品也许更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反响,那就是《失明症漫记》。

2006年,由《失明症漫记》改编的话剧《失明的城市》在北京公演。这是萨拉马戈先生的作品第一次以话剧的形式登上北京的舞台。

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讲述的是某地突然出现了一种能让人双目失明的怪病,在这样一种灾难面前,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

说到改编这部作品的想法,《失明的城市》的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表示:“2003年的时候北京正经历非典,我从报纸上看到关于《失明症漫记》的介绍,当时我就非常惊讶,萨拉马戈先生能用一种预言式的灾难处境,把人性的弱点,和人跟自己弱点搏斗的这样一个严肃又严酷的主题表达得那么好,所以我当时就想到要把它改编成话剧。”对于经历过非典的中国人,这部作品表达出的对人性的思考,让中国观众产生了许多的共鸣。当时的演出引起了非常强烈的震撼效果,包括观众和媒体都给了非常大的关注。

王晓鹰说改编《失明症漫记》有一种走近大师的感觉:“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知识分子,他用这样一种心态对待他所理解的人,在这样一个作品里,他对于整个人类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思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不留情面的剖析。”萨拉马戈的作品虽然充满不留情面的剖析,但是认识他的人却认为他是个极好相处的人。1997年,萨拉马戈来北京参加《修道院纪事》中文译本的发布会,中国西葡拉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胡真才先生在会上见到了萨拉马戈先生。胡真才回忆说:“他和大家的接触显得很融洽,我对他有很好的印象。我感觉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很随和。”葡萄牙新闻社北京分社社长安东尼奥·卡埃罗说:“萨拉马戈是葡萄牙最伟大的作家,我1997年有幸认识了这位作家,我们大家都非常非常喜欢他。”6月18日,萨拉马戈先生永远告别了我们,但他和他的作品会一直活在人们心中。不论是在伊比利亚半岛和中国,还是在全世界,人们对萨拉马戈的怀念都将继续下去。

第二节曲韵柔情

提起葡萄牙音乐,许多人会想到“法多”,就像提起阿根廷音乐,自然会想到“探戈”,提到巴西音乐,会想到“桑巴”一样。“法多”是一种带有忧伤情绪的民歌,也是目前国际乐坛上最流行的葡萄牙语歌曲。

1.悲伤蓝调“法多”

“法多”是葡萄牙一种着名的音乐形式,又称为悲歌,实际上它是由歌曲和器乐两部分组成的,歌声充满悲切、哀怨之情。高音的葡萄牙吉他和中音的西班牙吉他在一起合奏,创造出独特的抒情气氛,使人感受到一种甜蜜的忧伤,这可能就是法多的魅力所在。“法多”源于巴西与非洲,在葡萄牙形成,包含着非洲、阿拉伯音乐的节奏、南美音乐的旋律和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法多”作为葡萄牙的着名民歌形式,最初却是由非洲舞蹈演变而来。19世纪初,一种由非洲黑人带来的“伦度姆”舞在巴西流行,1822年葡萄牙王室又把巴西“伦度姆”舞传入里斯本,被称为“里斯本法多”,随即这种舞便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流行起来。1850年左右传到中部城市科英布拉后,一批大学生借鉴意大利美声唱法,对“里斯本法多”进行改良,使其风格更细腻,音调更圆润,形成了风格典雅的“科英布拉法多”,从而确立了“法多”的形式。

“法多”的歌词多与爱情、大海、水手生活、贫穷有关,曲调忧郁、抒情、优美、流畅,深受葡萄牙人民的喜爱,甚至被视为国家的象征。此后,住在里斯本贫民区的水手常用这种歌舞反映他们的痛苦生活,用加以改编的“伦度姆”调唱出心中的忧伤。

关于法多,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悲剧故事。生于1820年的葡萄牙女郎玛丽亚·塞薇拉,是最早为公众演唱“法多”的一位歌手,演唱“法多”时她年仅20岁,据说因为她唱得非常好,以致于一位贵族出身的斗牛士对她一见钟情,但由于双方社会地位悬殊,最终形成了悲剧,最后塞薇拉因精神失常、饮酒过度致死。但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和传媒的注意,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人们十分同情塞薇拉,甚至后来专门拍了一部电影来纪念她,直到现在,演唱法多的女歌手仍然沿袭塞薇拉用黑色围巾来装束自己,这个悲剧故事使“法多”更为声名远播。

到19世纪下半叶,关于“法多”的很多图画、肖像、卡通都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大约于1880年左右,葡萄牙出版了“法多”的歌曲集。

但法多大都在街道上的酒吧中表演,还有一些盲人音乐家也在演唱,“法多”的观众一般以下层民众居多。直到1907年一批知识分子聚在一起纪念塞薇拉和“法多”,“法多”才受到作家和知识分子的青睐。1910年葡萄牙成立共和国,一位诗人办起了一份名为《法多》的周刊,在上面发表各种诗歌。同时,法多也得以进入里斯本的剧院上演传统时事讽刺剧,成为中产阶级欣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剧院演唱使“法多”歌手名声大震,歌谱和唱片传播到葡萄牙的各个角落,1920年录制成第一首法多歌曲。而阿黛利娜·费尔南德斯便是在剧院演出中成名的“法多”女歌手,她演唱的一些法多歌曲如“法多、萨乌达德”(Fado Saudade)在民众中广泛流传,葡萄牙、西班牙和巴西的唱片公司都为她录制了唱片,她的歌声已开始传出国门。她对里斯本“法多”的影响极大,自她以后形成了一种由女歌手演唱“法多”的传统。

演唱“法多”歌曲时不可缺少的乐器是葡萄牙吉他和西班牙吉他,葡萄牙吉他的琴体为梨形,其音域较高,共有12根琴弦,两根琴弦为1组,共发6个音,而且第1和第2根琴弦与第4和第5根琴弦音高相同,所以葡萄牙吉他的共鸣效果非常好,发音既洪亮又清纯,常用来奏旋律。

现在,从以前的间奏曲发展而来的“法多”器乐己经成为独立的器乐曲。

最着名的“法多”演奏家是阿尔曼地诺,他也是着名的葡萄牙吉他演奏家,他奠定了现代吉他的演奏技巧和程式。在“法多”歌手演唱前,他首先奏出4~16小节的前奏,以确立乐曲的速度和旋律的框架,当演唱开始后,吉他就成为紧随歌声之后的第二声部,还在歌手演唱的各段歌词中的间隙进行间奏。

但是,“法多”的传统表演场所毕竟不是剧院,所以到1920年时,在里斯本的街道上又如雨后春笋似地开设了大量的“法多之家”,大多数餐馆或咖啡厅皆是欣赏法多的地方,职业或半职业的“法多”音乐家大多在这里表演。葡萄牙吉他演奏家阿尔曼地诺同时也是一家着名的“卢索法多之家”的经理。

2.“法多”名人长廊

爱西丽娅·科斯达是第一位在“法多之家”取得成功的法多艺术家,也是第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法多艺术家。她来自里斯本附近的一个小镇,是渔民的女儿。

她开始演唱“法多”时还不到20岁,她的第一张唱片在1930年出版,随后几年她又分别在巴黎、纽约、好莱坞等地演唱法多,并成为美国低音歌王平克劳斯贝的好友,第二次大战后她又到巴西演出了一年多。

阿尔弗雷多·杜阿德的法多艺术家是必须提到的,也是“法多之家”圈子里最主要的角色之一,虽然他录制的唱片很少,但他在里斯本表演“法多”超过了40年。当他还是一位歌曲作家时,其作品深得人们的赞赏。

然而,真正将“法多”推上国际舞台的是葡萄牙的阿马莉亚·罗德里格斯,她1920年生于里斯本,母亲是卖菜的摊贩,近20岁时一举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