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
48777300000006

第6章 狂野坦桑尼亚(2)

2.地球最美丽的伤痕——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北起西亚,从靠近伊斯肯德仑港的南土耳其开始,南抵非洲东南,跨越50多个纬度,总长超过6500千米。人们称它是“大地上最大的伤疤”。古往今来,东非大裂谷一直引人注目;当今世界,东非大裂谷的未来命运,更是举世关注。

据地质学家们考察研究认为,大约3000万年以前,这一地区的地壳处在大运动时期,整个区域出现抬升现象,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的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之下,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运动不断地进行,地壳的断裂不断产生,地下熔岩不断地涌出,渐渐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则变成众多的山峰,而断裂的下陷地带则成为大裂谷的谷底。东非大裂谷下陷开始于渐新世,主要断裂运动发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错动时期从上新世一直延续到第四纪。北段形成红海,使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分离;马达加斯加岛在几条活动裂谷扩张作用下,也与非洲大陆分裂开。

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延伸到马拉维湖北部,并在此分为东、西两条。东面的一条是主裂谷,穿越坦桑尼亚中部的埃亚西湖、纳特龙湖等,经肯尼亚北部的图尔卡纳湖以及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的阿巴亚湖、兹怀湖等,继续向北直抵红海和亚西湾,全长5000多千米。西面的一条从飞机上看沿乞力马扎罗山雪峰,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尔伯特湖等一直到苏丹境内的白尼罗河,全长1700多千米。由于这条大裂谷在地理上已经实际超过东非的范围,一直延伸到死海地区,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非洲——阿拉伯裂谷系统”。从整个非洲大陆来看,东非大裂谷是全非洲最高的地带,属东非裂谷高原区,总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占非洲面积的1/6多,非洲的几座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全部分布在这个自然区内,其中有着名的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埃尔贡山等。有许多人在没有见东非大裂谷之前,凭他们的想象认为,那里一定是一条狭长、黑暗、阴森、恐怖的断涧,其间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渺无人烟。其实,当你来到裂谷,展现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连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仙人球;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粼粼,山水之间,白云飘荡;裂谷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荡荡,牧草丰美,林木葱茏,生机盎然。东非大裂谷是非洲的地理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断层陷落带。东非大裂谷横贯非洲东南部,其中以肯尼亚境内及坦桑尼亚北部一段的地貌特征最为显着。这段峡谷长约800多千米,宽50千米至100千米,深450米至1000米。

裂谷两侧断壁悬崖,如高墙耸立,无数热带野生动物生活在群山怀抱中,一座座高大的死火山屹立在群山之中。

裂谷底部是一片开阔的原野,除了野生动植物外,还有两个通信卫星的“圆锅”非常醒目。这两个卫星接收器一个迎着印度洋,另一个面朝大西洋。

顿时,把昔日封闭的土着人拉近到现代化社会面前。

事实上,尽管大多数马萨依人仍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旅游业的发展、环境的破坏、跨国公司的进入以及现代工业社会越来越冲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部族成员结构一直在分化,在较大城市的辐射下,他们其中的很多年轻人已部分从放牧转向农耕,另一批人离开草原进入城市成为“打工族”。以前只喝牛血和牛奶,只吃牛羊肉,现在,商店已经延伸到草原各个角落。除此之外,桌球、可口可乐、砖砌的新式房屋开始走进马萨依人的生活,一个古老的民族正悄悄发生着变化。

东非大裂谷还是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这里,大大小小约有30来个,例如阿贝湖、沙拉湖、图尔卡纳湖、马加迪湖(位于东、西两支裂谷带之间高原面上)、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属陆地局部凹陷而成的湖泊,湖水较浅,前者为非洲第一大湖)、马拉维湖(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的7倍,最深达706米,为世界第四深湖)、坦噶尼喀湖(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的10.3倍,最深处达1470米,为世界第二深湖)等。这些湖泊呈长条状展开,顺裂谷带排成串珠状,成为东非高原上的一大美景。这些裂谷带的湖泊,水色湛蓝,辽阔浩荡,千变万化,不仅是旅游观光的胜地,而且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象、河马、非洲狮、犀牛、羚羊、狐狼、红鹤、秃鹫等都在这里栖息。

3.坦桑的“上帝之山”——伦盖伊火山

在坦桑尼亚的大裂谷,一股橘色熔岩从伦盖伊火山喷流而下。“伦盖伊火山”在玛赛语中是“上帝之山”的意思。这是世界唯一一座喷发独特的钠质碳酸盐熔岩的火山,高2900米的陡峭的成层火山。同样的,它也是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唯一的钠质碳酸盐熔岩活火山。这种特别能流动的熔岩几乎不含硅。

炽热的岩浆像液态喷泉一样汩汩冒出。1880年至1967年间有喷发记载,活动中心不止一处,近期喷发多在北部火山口。山麓地区土壤肥沃,出产葡萄和柑橘;较高的山坡上长满栎树、桦树和山毛榉。

第三节漫游坦桑——城市风景在线

1.和平之港:达累斯萨拉姆

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前首都,目前仍是坦桑尼亚最大城市,人口400万左右,堪称是坦桑尼亚的经济首都。位于非洲印度洋岸中段滨海平原之上,海拔8~15米,扼西印度洋航运要冲,距桑给巴尔岛40英里(约合64公里)。达累斯萨拉姆是非洲班图语与阿拉伯语的混合语词汇,意思是“和平之地”。

达累斯萨拉姆原为渔村,1857年始建城镇,1862年起逐步发展成东非大城市之一。曾是德、英殖民统治和掠夺的据点。现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据说12至13世纪时,阿拉伯人乘船南下,发现这里的海湾风平浪静,便称它为“和平之地”。

达累斯萨拉姆之所以得名“和平之地”,是因为它乃天然良港,港湾内风平浪静,自古是东非沿岸名港之一,现在是东非第三大港(排名南非德班和肯尼亚蒙巴萨之后)。

达累斯萨拉姆有纺织、纸烟、砖瓦等工业以及剑麻、咖啡、肉类等农产品加工业。附近有着名的热带植物园。城市风格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貌和现代化风格。

达累斯萨拉姆城西北为旧城,多印度和阿拉伯式的低矮小楼。距市中心不远的地方有中国烈士纪念碑,这里安葬着为援建坦桑尼亚铁路而牺牲的中国人。西北郊风景秀丽,有高等学府达累斯萨拉姆大学。

城市的东部是海滨旅游地,有大片的海滩浴场,沙软滩平,是进行游泳和日光浴的好地方。

达累斯萨拉姆城内有不少历史性建筑:祭奠“一战”期间阵亡非洲将士的“阿斯卡里”纪念碑、微型东非热带植物园、展有360万年前直立行走最古老人类足迹化石的国家博物馆、老议会大厦、在抗疟疾病和结核病史上有过突破性发现的海洋路医院、前英国总督府、路德派基督教堂、圣约瑟夫天主教堂、德国要塞和市政厅等。

达累斯萨拉姆还建有展现坦桑尼亚不同部族建筑风格的“乡村博物馆”,馆内展有坦桑尼亚126个部族利用树干、树枝、草叶及泥土搭建的坦桑尼亚风格的茅舍草棚。

达累斯萨拉姆在建筑风格上存有非洲本土班图风情、德国殖民者文化、英国殖民者文化、民族独立精神和斯瓦希里文化及这些文化风情的混合,如欧陆的高大敞亮、中东的天井回廊、印巴的雕画门窗、混成的玻璃百叶。

传统上,达累斯萨拉姆市及附近居民有着“穿衣三块布、吃饭一棵树、煮饭三块石”的说法。

所谓“穿衣三块布”是指女装,即一块缠头、一块束胸、一块围腰裹臀;“吃饭一棵树”是指饮食以果、香蕉、柑橘、菠萝蜜等热带水果为主获取糖分和维生素;而“煮饭三块石”是指支撑在陶罐下炭火旁的底座石头。

斯瓦希里烹饪主要靠木炭取火。由于炭火热效率不高但持久,因此达累斯萨拉姆当地的烹调手法主要是炖、煮、焖、烤。特色饮食有乌噶里,即用慢火烹煮的玉米粉糊糊。都市人的主食为米饭或者乌噶里,伴以菜汁、肉汁或者炸鸡、烤鱼;郊区人的主食为乌噶里,佐以菜汁或肉汁进食。

2.首府“小镇”阿鲁沙

阿鲁沙,乞力马扎罗雪山脚下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联合国会议中心设在非洲的城市所在地,位于坦桑尼亚的北部地区,是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

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

城市并不是很大,但是很干净,道路整洁。每逢联合国开会期间,这里热闹非常,世界各国的代表都住在这里,各种不同肤色的人聚集在一起,给这个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阿鲁沙小镇以其安静、干净和舒适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国际组织来此扎根。

阿鲁沙小镇是一个城市化恰到好处的地方,人口不多,没有都市的高楼大厦,但不乏热闹的现代生活需要的一切。

外国旅人跟当地居民相处融洽,一切都井井有条。安静并不代表封闭。所有来登乞力马扎罗山和游览塞伦盖蒂草原的游客都在这里小憩,享受柔和的阳光和夜晚森林酒吧的温馨。

阿鲁沙的夜晚有些中国农村的味道。路边的店铺都早早关了门,很冷清的样子,其实不然,如果你走街穿巷,能发现很多可爱的酒吧,典型的非洲音乐,喝点啤酒,劳累全无。

离阿鲁沙最近的国家公园——阿鲁沙国家公园是多面的宝石,也是狩猎爱好者们向往的地方,几小时路程之内还有引人入胜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站在入口,可看到山区森林成荫,好奇的猴子栖息于树林中,还有色彩斑斓的蕉鹃和咬鹃。这是北方唯一的狩猎带,能方便观看不停戏耍、黑白相间的疣猴。

坐落在森林中间的恩戈罗火山非常壮观,岩石众多,悬崖陡峭,点缀着星罗棋布的沼泽,以及成群的水牛和疣猪。

阿鲁沙往北,高低起伏的丘陵环绕于静谧而优美的默莫那湖群周围,四周为蓝色或绿色的不同色调。其浅水域有时有数千只火烈鸟,一片粉红。该湖也成为物种丰富的栖息地,吸引着迁徙及居住的水鸟,以及长有七弦琴状犄角、蓬头垢面的非洲大羚羊。长颈鹿徜徉于绿色的小山,草地上有成群的斑马,大眼睛的犬羚飞奔于繁盛的矮树丛中,犹如拥有细长腿的大野兔。

虽然阿鲁沙国家公园大象稀少,完全没有狮子,但早晨和傍晚却能见到美洲豹和斑点鬣狗的踪影。

3.东非最大的“奴隶城”

巴加莫约城,最吸引人的并非它那旖旎的风光、温和的氛围和丰富的物产,而是它古老的建筑、残败的废墟和厚重的历史,因为它就是坦桑着名的奴隶城。

“巴加莫约”在东非的斯瓦希里语里是“把你的心留下”的意思,这个令人绝望的名字来源于奴隶贩卖的历史,因为它是19世纪东非最大的奴隶贸易市场,是奴隶们在被运往外国前在坦桑尼亚的最后聚集地。

奴隶的来源各不相同,但过程都极为残忍。有的是被绑架;有的则是种族间被人有意挑起了冲突,双方互有战俘,这些人被卖掉就成了奴隶;有的是阿拉伯人用商品跟酋长换来的。有一首悲伤的奴隶之歌《碾碎你的心,不再有希望》,道出了他们心中的绝望。

历史在变迁,奴隶贸易的结束也结束了巴加莫约繁荣的商业活动。

由于这个城市的海水比较浅,所以一切商业贸易都转到了深水港的达累斯萨拉姆,巴加莫约逐渐成为一座“鬼城”,只有海风静静地吹拂着历史的建筑。

巴加莫约是坦桑尼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濒临桑给巴尔海峡,近鲁伏河口。巴加莫约最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这是坦桑尼亚的第七个世界文化遗产。尽管巴加莫约不再像从前那样是坦桑尼亚最繁忙的港口,但该国政府正努力让这个古老的城市恢复青春活力,保护市内和周围数十个废墟和遗址。巴加莫约在达累斯萨拉姆以北70千米处,成片的椰林、细腻柔软的白沙、弯弯曲曲的海岸线、未经污染的印度洋海水和徐徐吹来的清凉海风都给你一种恰到好处的舒服,像江南水乡小家碧玉那温情脉脉的怀抱,适合安放你的心绪情怀。的确,巴加莫约它不奢华,保持着淳朴的风貌,一切都未经污染;也不局促,有国际化的宾馆和丰富的物产。宾馆和酒吧供应世界各地独具风格的食品和饮料,当然,价廉物美的海鲜是最令人解馋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