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匈牙利
48778400000012

第12章 生动容颜——匈牙利传奇(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多彩多姿的欧洲大陆上,有40多个国家和40多种不同的灿烂文化。匈牙利虽然是个小国,但它始终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和人才辈出的非凡成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第一节历史记忆——国宝与盖莱特山故事

在匈牙利至今流传着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这就是国宝“圣斯提芬大王冠”的失而复得和神甫之山盖莱特山的由来。

1.“圣斯提芬大王冠”传奇

珍贵无比的圣斯提芬大王冠是匈牙利的国宝。它见证了匈牙利建国1000多年的历史盛衰,也伴随着无数曲折离奇的故事。

作为匈牙利盾形国徽的一部分,圣斯提芬大王冠的实物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称做“希腊王冠”,上面镶有珍珠、宝石、景泰蓝彩片。

据说,“希腊王冠”是11世纪由拜占庭帝国皇室珠宝厂制作的。王冠的上半部称为“拉丁王冠”,上面用嵌花釉片和金丝装饰,稀有珍贵。

相传于12世纪制作于匈牙利,价值连城。

据说,圣斯提芬大王冠曾被小偷悄悄偷走过,粗心大意的小偷还不小心折弯了王冠上的十字架。所幸的是,后来经过多方查找,这个匈牙利的民族瑰宝最终失而复得,完璧归赵。为了忠于这段滑稽的史实,匈牙利国徽王冠顶端的十字架一直保持着倾斜的原样。

历史上,作为王权象征的圣斯提芬大王冠,在战乱和外族人入侵时期,曾几经辗转,数次易主。

这顶王冠从拉斯洛一世之后开始使用,后来成为匈牙利历代国王加冕的信物。1323年以前,王冠一直保存在白城的国家教堂里。1330年,安茹王朝的第一个国王卡洛伊迁都维谢格拉德,王冠也随之转移到那里保存。1439年10月,阿尔拜特国王病逝后,王后伊丽莎白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竟擅自将王冠从维谢格拉德带回德国娘家,王冠落入了德皇腓特烈之手。直到1464年,马加什国王登上王位之后王冠才被追回。

土耳其入侵匈牙利时期,为了防止王冠落入敌手,匈牙利王室贵族曾将王冠埋在奥匈边界某地。18世纪,奥地利皇帝约瑟夫兼任匈牙利国王时,将王冠携出境外,长期存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直到1790年,利奥波德二世才将王冠送回布达佩斯。1848年,匈牙利爆发了反抗哈布斯堡王朝、争取民族自由独立的革命起义,封建王朝一度被推翻,王室贵族为防止王冠被劫,又将它藏匿在奥匈边境的两棵小树之间。4年后,恢复统治的王室使王冠重见天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王冠落到了德国人手中。战争结束后,王冠又辗转,并流失到了美国。1978年,美国把王冠归还匈牙利。重返故乡的王冠,先是保存在匈牙利国家博物馆,2000年1月1日迁往国会大厦。

今天,匈牙利虽已不再是君主统治下的王国,但是这顶王冠仍有深远的意义。在匈牙利人心目中,神圣的王冠不仅仅是匈牙利民族走进欧洲的历史象征,还是匈牙利国家存在的精神寄托,更是匈牙利民族团结的宣言和见证。

2.“神甫之山”的由来

在盖莱特山的东北部,正对着伊丽莎白桥的上方,有一尊右手高举十字架、左手怀抱《圣经》的青铜塑像,这就是匈牙利着名的盖莱特神甫塑像。

相传,11世纪初,有个叫杰拉德·杜什的威尼斯富家弟子想到一个神圣的地方去做基督教传教士。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匈牙利,并成为当时的匈牙利国王圣·伊斯特万聘请儿子的家庭教师。于是,杰拉德·杜什便取了一个匈牙利名字盖莱特。具有非凡文学创作能力和教会组织能力的盖莱特,在圣·伊斯特万国王去世后的混乱的年月里,谒尽全力去处理一些具体的国家事务。

后来,盖莱特被一些不愿意接受基督教的匈牙利狂热分子杀害于这座山的东麓。

为了纪念这位虔诚的基督徒,人们便把这座山命名为“盖莱特山”。在当年盖莱特遇难的地方,人们树立了他的纪念铜像。

盖莱特神甫的塑像立于1904年,从山脚算起高约40米,由雅克威赤·久劳设计完成,后面的圆形柱廊出自建筑师佛朗柴可·伊姆莱之手。盖莱特神甫的塑像俯视着自己殉教的多瑙河与自己曾栖身的教堂,仿佛在向世人宣示着什么。塑像下面还有川流不息的人工瀑布,与雄伟的塑像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节星光闪耀——历史人物与名人

在千年的漫长立国史中,人文情浓的匈牙利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在近代,这里也培养出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享有很高的世界声誉。作为时代骄子,他们像一颗颗耀眼的星星,照亮了那时的夜空。他们有的光芒万丈,古烁今;有的飘若浮云,宛如昙花;斯人已去,却影响深远。不管岁月如何变幻,他们都曾在匈牙利这块热土上写下了属于他们的人生传奇。

1.“上帝之鞭”阿提拉

公元91年,匈奴在与汉民族的长年战争中战败,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此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匈奴从中国历史舞台上神秘消失了。即使在有限的历史文献中,也只能看到“匈奴西去”的只字片语。

几百年后,匈奴出现在了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的阿兰人的国土上,在匈奴王巴兰姆巴尔的带领下,强大的阿兰人被打败,阿兰国王被杀。匈奴人则占据了巴诺尼亚(今匈牙利),还把当地的哥特人列入统治之下,从此揭开了匈奴在西方国家定居的序幕。

公元5世纪的欧洲,一半的地域都是罗马帝国的国土。然而,此时的罗马已不是凯撒时期的强盛天朝了,罗马皇帝的腐朽统治与罗马贵族的穷奢极欲从根本上动摇了罗马统治的根基。北方和东方的蛮族对于罗马的战争已经是一触即发,但是,在匈奴人到来之前,没有一个蛮族强大到足以打败罗马。

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卡共同统治匈奴。436年,阿提拉谋杀了布来卡,独揽大权,并将当时的王庭设在多瑙河以东的大草原上。在阿提拉统治期间,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向阿提拉交纳的金钱数,从每年700镑黄金涨到每年2100镑,当东罗马帝国的财富收刮殆尽后,他又将贪婪的眼光放到了西罗马帝国上。

由于对西罗马提出的政治联姻和领土要求遭到拒绝,阿提拉决定开战。经过精心策划,公元451年,阿提拉率领50万大军进军高卢,一路顺利攻下了莱姆斯、美茵兹、斯特拉斯堡、科隆、沃姆斯和特里尔在内的高卢地区,所到之处,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就连巴黎也差点遭殃。

阿提拉大军一路开到了高卢的心脏奥尔良,罗马大将阿契斯联合所有受压迫的蛮族王国北上抵挡,双方在加泰隆尼亚平原,也就是在今法国香槟省境内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展开激战,史称“沙隆之战”。这场战斗是欧洲历史上伤亡最大的一场战斗,双方死伤人数达30万之多。阿提拉见双方陷入了毫无意义的消耗战,便撤军回国。

公元452年,阿提拉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突袭意大利并摧毁意大利北部所有城市,威胁罗马。453年,军中发生瘟疫,阿提拉见东罗马援军已到,西罗马求和,于是率军回国,并于同年病死。这两次战役过后,西方人畏惧地称阿提拉为——“上帝之鞭”。

阿提拉死后,强大的匈奴人出现内讧,诸多王子各立为王,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匈奴瓦解。日耳曼人乘机而起,把匈奴人赶回到喀尔巴阡山以东地区。461年,阿提拉的小儿子邓直昔克企图重建霸权,却在与东罗马交战中战败身亡。这是西方史书上对匈奴人活动的最后记载。强盛时期的匈奴大帝国,其统治范围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北达波罗的海、南迄多珍河、横跨欧亚大陆,但却由于后继者的争权夺利,陷于分裂。从此,西迁欧洲的匈奴人在经历了百年辉煌之后彻底沉寂下去,直至被历史遗忘。

如今,阿提拉仍是匈牙利常用的男子名字之一。匈牙利境内有一座匈奴主题公园,阿提拉之墓就位于这里。匈牙利贵族艾什泰哈齐家族就是匈奴族后裔。

2.“为爱痴狂”的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的全名为伊丽莎白·欧叶妮·冯·维特巴赫,她是匈牙利人最爱戴的女王,也是奥地利的皇后。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各种有关茜茜公主的纪念品,很多匈牙利人的家里也都挂着她的画像,关于她和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爱情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茜茜公主的童年是在充满欢笑,无忧无虑中度过的。1854年茜茜公主远嫁维也纳,成为奥地利的皇后。

虽然茜茜公主成为了皇后,但是对于她来说美丽的童话却从此消失了。茜茜公主一直心灰意冷,郁郁寡欢。在她生下第三个孩子,也就是奥地利帝国的王位继承人鲁道夫王子以后,她的状况更加糟糕。

后来,鲁道夫王子和情妇双双自杀,她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

从此,茜茜公主带着几个随从周游列国,足迹遍及亚洲及非洲大陆。

1898年,她在日内瓦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刺杀后客死他乡。尽管如此,这位皇后仍然以其美貌、魅力和浪漫的忧郁气质而受到臣民的爱戴。

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美丽的茜茜公主和奥地利皇帝约瑟夫,将链桥和紧邻的白色大桥分别命名为“约瑟夫桥”和“伊丽莎白桥”,也就是现在连接布达与佩斯最着名的两座大桥。

3.爱国诗人裴多菲

裴多菲是匈牙利的着名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同时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1823年1月1日,裴多菲出生于多瑙河畔一个匈牙利小城的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辛苦的斯拉夫族屠户,母亲是马扎尔族的一名农奴,他们的生活一直贫困动荡。

他自幼好学,中学时就开始练习写诗。少年时期,裴多菲过着到处流浪生活,他做过演员,也当过兵。

1842年,他在《雅典论丛》上发表了第一首诗《酒徒》,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1844年,裴多菲在进步诗人沃勒什·马尔蒂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这本诗集奠定了他在匈牙利文学史中的地位,并受到德国诗人海涅的高度评价。

后来,他接连发表了蜚声诗坛的讽刺诗《农村的大锤》和革命诗歌《爱国者之歌》、《反对国王》。

1846年,裴多菲在佩斯从事革命活动,并领导激进青年组织“青年匈牙利”。他曾在国内进行长途旅行,用革命诗篇号召匈牙利人民起来反抗奥地利的民族压迫。1846年底,他整理诗稿,准备出版诗歌全集,并在自序中写下着名箴言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是裴多裴走向革命的标志,也是忠于革命的豪迈誓言。1847年起创作的诗歌,如《致十九世纪的诗人》《以人民的名义》等诗篇,抒发了时代的声音。

1848年,裴多菲领导有学生参加的“佩斯3月15日革命”。在民族博物馆广场的集会上,他慷慨激昂,高声朗诵了新写的政治诗篇《民族之歌》,后来又写下诗篇《大海沸腾了》《把国王吊上绞架》,激励人民为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而斗争,被誉为“匈牙利自由的第一个吼声”。9月,他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匈牙利民族独立战争。

1849年7月31日,裴多菲在瑟克什堡大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裴多菲对文学的贡献主要是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是在抒情诗方面。他一生除创作大量革命诗歌外,还写有政论、戏剧、小说和散文等多种文学作品,一生中写了约1000首抒情诗和8部叙事长诗,其中最着名的有《勇敢的约翰》和《使徒》,对匈牙利文学犹其是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欧洲一些文艺评论家称赞裴多菲是“马扎尔的抒情诗王”。他那首《爱情与自由》的箴言诗后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

如今,裴多菲塑像矗立在匈牙利“佩斯3月15日”广场上。它是由小提琴演奏家莱梅尼·埃德捐款、伊若·米克洛什和胡萨·奥多尔夫创作,并于1882年完成的。雕塑家选取的是裴多菲在民族博物馆前朗诵《民族之歌》时的形象。

裴多菲故居坐落在奥尔弗尔德大平原西部的基什克勒什,约建于1790年。那是一座芦苇盖顶的普通民居,土墙外面刷着白灰,西墙上挂有一块铜牌,上面用匈牙利文写着“1823年1月1日,裴多菲·山陀尔诞生于此”的字样。故居前院立有一尊裴多菲胸像,这是匈牙利最早的裴多菲塑像,制作于1861年。后院的房子是陈列室,陈列有裴多菲妻子尤丽娅的画像和裴多菲的一些手稿及世界各国翻译出版将近100种的裴多菲诗集。后院的院子里还有十几位外国翻译家的塑像。

4.“钢琴之王”弗朗兹·李斯特

弗朗兹·李斯特是匈牙利着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还有“钢琴之王”的美誉。

1811年10月22日,弗朗兹·李斯特生于匈牙利的雷汀。李斯特的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人。李斯特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语写作。

李斯特酷爱音乐,6岁起开始学习音乐,不久随全家移居维也纳。

1823年,李斯特来到巴黎,受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共13部交响诗。后来,受音乐大师帕格尼尼的影响,李斯特还创作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和12首钢琴练习曲。

他创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