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匈牙利
48778400000013

第13章 生动容颜——匈牙利传奇(2)

从1848年起,李斯特常住在法国的魏玛,担任魏玛宫廷乐长,并经常来往于罗马与布达佩斯。

1876年,他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并任院长。

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病逝于拜罗伊特。

李斯特的作品种类繁多、极富想象力,充分挖掘了钢琴的音响功能,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他对键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就使用了20世纪才普遍采用的和声语言。

李斯特是现代钢琴技术的创造者之一,他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他一生创作了700多首音乐作品和13首交响诗,并创造了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他还着书立说,有多部论文和书信集出版,他的论文《论艺术家的处境》对改善音乐家的社会地位起到很大的作用。

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是《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四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钢琴曲中最难的一首当属《唐璜的回忆》。

5.“报业大亨”约瑟夫·普利策

1847年4月10日,约瑟夫·普利策出生在匈牙利莫科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富有的粮食商人,母亲是德国人,也是一个虔诚的罗马天主教信徒。普利策在布达佩斯私立学校和私人教师的教育下长大成人。

1864年,普利策到了美国。当时正值美国内战,他加入了联邦军队纽约州第一骑兵队。1867年,他加入美国籍。1868年,普利策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西方邮报》担任记者。1878年,他创办《圣路易斯邮报》,使该报成为美国中西部最重要的一份报纸。1883年,普利策移居纽约,买下了纽约的《世界报》。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世界报》成为发行额最高的报纸。1887年,他又创办了《世界晚报》。

1903年,普利策拿出250万美元创办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又拿出50万美元作为奖励图书、戏剧、音乐和新闻优秀作品的基金——这是首个个人建立的国家性奖,即普利策奖。

1911年10月29日,闻名世界的美国现代报业奠基人普利策逝世。

6.“民间歌王”佐尔坦·科达伊

1882年,佐尔坦·科达伊生于匈牙利的凯奇凯梅特。父亲会拉小提琴,母亲会弹钢琴,佐尔坦·科达伊是在音乐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

佐尔坦·科达伊在加兰塔接受早期教育。1892-1900年,他就读于纳吉松波特中学。在这期间,他创作的第一首管弦乐曲曾由学校乐队演奏,显示出良好的音乐天赋。1900年,佐尔坦·科达伊进入布达佩斯弗兰茨·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他与巴托克一起在加兰塔开始收集民歌。

1906年,佐尔坦·科达伊创作的交响诗《夏日黄昏》首次演出。

1907-1914年,他主要从事民歌收集工作。1908年,佐尔坦·科达伊开始关注匈牙利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并与巴托克一起创办了一个专门演出现代音乐的机构。

在从事这些活动的同时,佐尔坦·科达伊的音乐作品也源源不绝。

1923年,为庆祝布达和佩斯二城合并为首都50周年,佐尔坦·科达伊创作了《匈牙利赞美诗》,迅即在欧、美各国传开,赢得很高的赞誉。

1926年,他完成的民间传说歌剧《哈利·亚诺什》首演,使他成为匈牙利家喻户晓的名人。此后,他又创作了歌剧《纺纱房》、管弦乐曲《加兰特舞曲》和《匈牙利民歌孔雀变奏曲》。

由于他在民间音乐上的成就和造诣,佐尔坦·科达伊两次获得“匈牙利十字勋章”、三次“柯树特奖金”、两次“荣誉市民”称号、三个名誉博士学位及名誉院士、名誉教授、优秀艺术家等称号。佐尔坦·科达伊不愧是现代研究民间音乐的最杰出的音乐家。

7.“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1903年12月28日,冯·诺依曼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生活富裕的家庭。他的银行家父亲,十分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人,兴趣广泛。

在电子方面,1946年他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在物理方面,他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已经被证明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化学方面,他也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相关学位;在数学和经济学方面,他也有突破性成就,被誉为“博弈论之父”。由于冯·诺依曼在多个方面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被人们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全才”之一。

冯·诺依曼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据说他6岁时就能用古希腊语同父亲交流。他一生掌握了7种语言,最擅长的是德语。更让人惊奇的是,在他用德语思考种种设想的时候,又能同时以阅读的速度译成英语;对读过的书籍和论文,他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将内容复述出来,而且若干年之后,仍可如此。

1911-1921年,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冯·诺依曼就崭露头角且深受老师的器重。还不到18岁时,冯·诺依曼在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1926年,年仅22岁的冯·诺依曼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1927-1929年,冯·诺依曼相继在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担任数学讲师。1930年,他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的职位,西渡美国。

1931年,他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第一批终身教授中的一员。那时,他还不到30岁。1933年,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所工作,成为最初的6位教授之一,他的余生也是在那里度过的。

1954年夏,冯·诺依曼罹患癌症。1957年2月8日,他在华盛顿去世,终年54岁。

冯·诺依曼一生获得的荣誉无数。他是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伊斯坦堡大学、马里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慕尼黑高等技术学院等校的荣誉博士;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秘鲁国立自然科学院和意大利国立林且学院等院的院士;1954年他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51年至1953年任美国数学学会主席。

8.“超声速时代之父”西奥多·冯·卡门

西奥多·冯·卡门是匈牙利籍犹太人。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博士的导师,他尊称冯·卡门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

冯·卡门是世界航空和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一位元老,对世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这些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例如超声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卫星。其漫长的科学生涯颇具传奇色彩,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1881年5月11日,冯·卡门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他父亲是布达佩斯彼得·派斯马克大学的着名教育学教授,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

6岁时,冯·卡门就表现出超强的运算能力,他的父亲却对他这一能力感到担忧,怕他将来变成一个畸形发展的人,于是让他读地理、历史、诗歌来代替做数学习题,为他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冯·卡门为此始终很感激父亲。

1898年11月,16岁的冯·卡门进入皇家约瑟夫大学学习。大学初期,他常常独自一个人思索科学的奥妙,把一切杂念都抛在脑后。他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在班基先生指导下完成的。从此以后,冯·卡门意识到自己的超强逻辑思维能力与科学理论研究的契和,决心做一个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有所贡献的人。

1902年,冯·卡门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一年后他到布达佩斯工业大学开始当助教。

1906年,冯·卡门来到哥廷根大学深造。起初,他跟随“现代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尔教授研究材料力学,后又和德国物理学家玻恩合作研究晶体原子结构模型。在普朗特尔·希尔伯特·克莱因、龙格等科学大师的熏陶下,他打下了雄厚的科学基础。两年后,他又去了巴黎大学学习。在巴黎,他对早期的飞机相关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空气动力学。

1908年秋,冯·卡门又回到哥廷根大学,连续当了3年编外讲师。他在应用风洞解决流体运动问题的过程中,对风洞的兴趣与日俱增。他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航空科学上。

经过一系列周密的研究和试验,1911年冯·卡门发表了他生平最着名的论文,在其中阐明了型面阻力原理。他发现当气流和物体之间附壁作用失效,并在物体后面形成一股尾流时,就会产生型面阻力。

后来,这个伟大的发现被命名为“卡门涡列”。它成为飞机、船舶和赛车设计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