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人物是用牛皮刻制的,呈乳白色或乳黄色。刻制后施以彩绘,然后用线把人物的四肢与躯干连在一起,使之可以活动。虽然同为皮影戏,但印尼皮影戏人物的形象与中国的大不相同。印尼皮影戏的人物形象一般都极为夸张,它塑造的男人形象通常是大脑袋、大鼻子、长胳膊的,妇女形象则多是细腰、大发髻。印尼皮影戏注重塑造人物形象的面部表情,皮影人物的表情多种多样,有的温柔善良,有的勇猛无畏,有的凶狠险恶,也有的显得懦弱、暴躁等,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皮影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即使在同一台戏中,同一个人物在不同场合、不同剧情中,其造型也不同。
每个皮影戏班子都有大量的傀儡人物,一般的皮影戏班子大都有600多个傀儡人物,表演时根据类别分开插放。其排放次序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正面人物排列在导演右侧,反面人物在导演左侧,而备用的放在箱子里,这样就方便了表演时皮影人物的取用,不会耽误“演员”上场。
皮影戏必不可少的道具还有一张白色幕布,一盏照明大灯。这与中国的皮影戏是类似的。
皮影戏的内容大多取材于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神话故事,也有的取材于印尼历史故事。按剧目的内容和表演方式的不同,印尼皮影戏又分许多种,其中有古代皮影戏、中期皮影戏和格都皮影戏等。在现代,皮影戏的内容也是与时俱进的,它增加了潘查希拉(建国五项原则)、苏鲁(火炬)、瓦赫由(天启)、甘奇儿等皮影戏种类。
皮影戏表演都是在晚上进行的,但其准备工作要提前做好,一般在下午四五点钟时准备就绪。一般皮影戏演出前,首先要进行焚香祭拜真主和祖先的仪式。表演时,导演也就是掌线人,盘坐席子上,一边熟练地操纵傀儡,一边根据剧情配上独白、对白,还要不时用脚蹬动挂在他前面的金属片道具和用木梆敲击木盒,表现出行军打仗、厮杀、呐喊等多种声响。此外还要指挥歌唱演员在开场、过场及激烈场面时的独唱或齐唱,指挥排列在其身后的加美兰乐队适时地伴奏。
由此可见,导演是皮影戏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们必须多才多艺。
观看演出的观众可坐于幕前,也可坐在幕后。
在爪哇、巴厘等地的城镇乡村,一般一些红白喜事或庆典仪式都少不了皮影戏,皮影戏班子有时非常抢手,不是总能请得到的,人们一般在请不到皮影戏班子时才请其他戏剧班子。皮影戏演出往往通宵达旦,但人们都乐此不疲,通宵达旦地观看。
皮影戏集声学、文学、舞蹈、戏剧、舞台布景、绘画、雕刻、造型等艺术形式于一身,观赏性极强,它的内容也往往含有深刻的寓意和人生哲理,使观众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因此皮影戏有着非凡的魅力。此外,剧中的独白、评论没有一成不变的脚本,表演者可根据现实生活临场加以灵活发挥,常常能道出观众的心声,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也使得皮影戏常看常新,令人很难厌倦。如今随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电子音响技术已被应用于皮影戏演出之中,使得皮影戏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如今不仅印尼皮影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而且印尼皮影戏人物剪影也成为了畅销的工艺品,非常具有收藏价值。这种皮影戏人物剪影规格各不相同,造型美观别致,色彩艳丽夺目,有些大的可以作为壁饰,小的可以当书签。目前印尼各地的艺术品、纪念品市场以及一些商店都有出售这种工艺品,受到各地游客的广泛欢迎。
2.格来克木偶戏
“格来克”原是爪哇语,具有“玩偶”和“寻找”两重含义。它是一种木偶戏,广泛流行于印尼尤其是西爪哇。
关于木偶戏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很是动人。据说,从前有一对无比恩爱的夫妻,他们住在多巴湖中的沙莫西岛上,生活非常幸福。
后来不幸发生了,有一天丈夫突然去世了,丈夫去世后,妻子孤寂异常,为了怀念丈夫,慰藉相思,她仿照丈夫的模样雕制了一个木偶。从此,每当她感到寂寞时,就请人帮忙牵动木偶丈夫跳舞,同时请巫师施展法术让她跟丈夫的灵魂对话。现在,如今这种表演往往是殡葬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生者期望借助木偶唤醒死者的灵魂,并向死者传情致意。
木偶戏的木偶人物通常用圆木棍旋转削制而成。木偶形状可似男人,亦可似女人,但前者居多。木偶只有上身,没有下身,由头、身、大臂、小臂6个部分组成。头及上身由竹棍相连,头能活动。大小臂之间由线相连,也能活动。木偶的双手用线连着竹棍,表演者操纵竹棍,木偶的双臂就能做出各种动作。木偶的头部制作最为精致讲究,其尺码比上身大,面目生动,造型酷似皮影戏人物。人物不同,其头部造型和彩绘也不相同。木偶人物的上身有的裸露,有的披以饰物,空的下身则围上纱笼。在拉线人的操纵下,木偶能做许多复杂的表演,如眨眼、抽烟、流泪及哭泣等,非常有趣。
木偶戏根据剧目不同,所表演的内容也不同。一般来说,格来克木偶戏分为“布尔哇”和“迈纳克”两类。
“布尔哇”意为“古代的”、“古老的”,这类剧目大都是表演《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大印度史诗中的神话故事;而“迈纳克”意为“贵族”、“官绅”,这类剧目主要取材于具有伊斯兰文化色彩的波斯和阿拉伯故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米尔·哈姆扎的故事。
格来克木偶戏可在白天演出,也可在夜间演出。在白天演出时,傀儡直接在舞台上表演,不需灯光照射。而在夜间演出时,其表演方式则与皮影戏一样,要借助灯光将影子投射到幕布上。这种木偶戏生动有趣,别具一格,深受人们喜爱。在印尼,尤其在西爪哇,格来克木偶戏人物也被当做艺术品在市场出售。
3.克托帕拉戏
印尼人似乎喜欢直接用拟声词为事物命名,克托帕拉戏名字的来源也是如此。“克托帕拉”本来也是拟声词,是指两个竹、木器碰击时发出的声响。克托帕拉戏最初在民间演出时,是以木杵敲击石臼作为伴奏的,它发出“克托——帕拉”的声响,所以人们便将该戏称为克托帕拉戏。
该戏种19世纪90年代出现在中爪哇的农村,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民族运动的兴起,该戏迅速流传至整个爪哇岛,它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富有生活气息。剧中人物对话使用爪哇日常常用的平民语,道具简单,流动方便,深受群众的喜爱。如今活跃于爪哇各地城乡的大大小小的克托帕拉剧团达数百个。
克托帕拉戏的伴奏乐器最常见的有梆子、甘梆、单面手鼓,有的则用整支加美兰乐队,也有的用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为便于走街串巷演出,剧团的道具一般都较简单,易于携带。
克托帕拉剧的男女角色过去都由男演员扮演,这与我国以往的京剧有些相似,如今也发生了变化,女角色不再用男演员来扮演。该戏种的剧目十分广泛,既有历史题材和民间传说,也有大量反映现代现实生活的故事。此外,还会上演一些外国剧目。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克托帕拉剧团将《哈姆雷特》、《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外国优秀剧目搬上舞台。
初期的克托帕拉戏以歌舞表演为主,后来渐渐发展成今天这种融说唱、武打、对白、独白等于一体的剧种。演出中,演员常能不失时机地对时事加以巧妙的评说,穿插一些与剧情无直接关系的滑稽节目,插科打诨,用百姓最熟悉的词语说出许多噱头,使演出更加风趣、生动,令观众拍手称绝。有的剧团还启用电影功夫片的武打演员替身表演,做出不少扣人心弦的精彩武打动作,更为演出增光添彩。
克托帕拉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随着时代发展,各剧团都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同一出戏,不同流派剧团所用的台词也常常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大城市的剧团更富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感。如今的克托帕拉戏除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要外,在宣传政府政纲、推动发展旅游事业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除上述几种戏剧外,面具戏、列农戏等也都深受印尼人民喜爱,是印尼戏剧文化的瑰宝。
第三节多姿多彩的舞蹈
印尼人民能歌善舞,舞蹈是印尼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凡有喜庆、重大礼仪、迎贵宾等活动,人们都要举行舞会或舞蹈表演。在这种文化习俗的熏陶下,印尼人大多喜欢并擅长跳舞。印尼民族众多,因此印尼舞蹈种类繁多,而且风格各不相同,异彩纷呈。
印尼舞蹈可分为礼仪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两大类。礼仪性舞蹈是在举行各种礼仪活动时跳的舞蹈,一般包括宗教舞、宫廷舞、迎宾舞、婚礼舞、丧礼舞等。娱乐性舞蹈是人们在喜庆活动和休闲娱乐时跳的舞蹈,多为民间舞,多是表达庆祝丰收等欢乐心情的,也有模拟自然风物或表现男女爱情的。
印尼舞蹈题材大多取自《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大印度史诗的传奇故事以及印尼各地的历史及神话故事,也有在民间舞蹈基础上吸收其他国家舞蹈艺术而创编的新舞蹈。在舞蹈的风格上,各民族、各地区的舞蹈都有各自的特色。爪哇舞蹈通常都以加美兰乐器伴奏,节奏悠然缓慢,主要通过手腕、手指的动作和音乐来表达感情,十分细腻委婉。巴厘舞蹈形式更为丰富多样,除用手腕、手指动作外,还擅长用眼睛来表达感情,格外活泼传神。马来族舞蹈则长在热情奔放。
加里曼丹舞蹈粗犷激越,尤其是西伊里安各土着族的舞蹈,节奏感十分强烈,极富感染力。
印度尼西亚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有以下几种:
1.寓意深远的巴隆舞
巴隆舞原本是一种宗教舞蹈,现已成为巴厘的一个重要旅游演出节目。它的正式全名为“巴隆和朗达舞”,表演的是《摩诃婆罗多》诗史故事中象征正义的巴隆与代表邪恶的巨魔朗达之间展开的激烈战斗。
“巴隆”也被译为“狮子”,是善良的远古动物,其形象与我国传统舞狮中的狮子相似,有突出的巨眼、浑圆的大鼻、长长的胡须,而且长着獠牙及短尾巴。巴隆狮都由两名演员扮演和操纵,一人舞动狮头,另一人摆动狮尾。因为在正义与邪恶两方的斗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是短剑,所以该舞也被俗称为剑舞。
全舞共分六幕,出场演员多达十几人,演出时间约一个小时。在巴厘的巴都婆兰村常年都有巴隆舞表演,这里的巴隆舞表演早已名扬国内外。严格地说,巴隆舞与其说是舞蹈,不如说是一出地方戏。
该舞蹈虽只持续一个小时时间,但故事情节很是曲折复杂,里面除了主角狮子巴隆和巫女朗达,还有湿婆、巫女手下的舞姬、皇帝、皇后、大臣和仆人、王子、村民等。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序幕是巴隆在森林里游玩,猴子与它成了朋友。这部分有点像中国的舞狮,两个人操纵着巴隆的狮皮,表演诸如张嘴、眨眼、追尾巴之类的动作。
然后正戏开始了。朗达手下邪恶的舞姬先双双表演一段舞蹈。之后仆人、大臣先后出场,他们被邪恶的巫女附身,变得狂暴易怒。
而邪恶的朗达真正的目的则在于杀死王子沙替哇。皇帝和皇后出场之后也先后被恶灵附体,迷失了心性,决意将王子献祭给朗达。清秀的王子出场了,戴着印度神话里那种华丽的头饰,穿着华丽,十分俊美。王子被捆在树上等待朗达出现的时候,头戴红帽子、脸上戴着大鼻子木面具的湿婆摇着铃儿来了,他赐予了王子永生。
一头白发直披到脚、戴着可怕面具的朗达在几个戴着恶魔面具的随从陪伴下踩着高跷出场了,她要杀死王子,不过朗达发现王子永生不死之后,反而求王子超度她升天。有意思的是,朗达升天的具体表现是倒地而死,被随从用席子包起来抬走了。
而后,朗达手下的一个巫女见状也要求王子帮她升天,却被王子拒绝了。于是巫女变成了野猪与王子相斗,之后又变成了迦楼罗,但始终打不过王子。最后巫女摇身一变,变成了朗达,这次王子落了下风。不过这时,王子摇身一变,他变成了巴隆!
于是这出戏终于演到巴隆与朗达的战斗。演出最后达到高潮时,恶魔朗达施展邪术,使围追她的剑手们个个中邪而用短剑连刺自己的胸膛。此时法师出来破除朗达的邪术,剑手们才得以脱险。而结果并没有谁胜谁负的定论。善与恶的战斗直到今天还延续着,所以巴隆舞并没有结局。因为生活中善恶的斗争也没有结局。
整个演出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据说表演剑手的演员在每次演出之前,法师都要为他们念经拜神并洒香水,这样可以使演员刀枪不入,免遭伤害。他们在演出中往往用真剑刺向裸露的胸膛,却无一人受伤流血,观众不禁为之折服而拍手称绝。
2.典雅优美的莱贡舞
莱贡舞是巴厘着名的古典宫廷舞,过去只在宫廷为王公贵族表演,后来逐渐走出宫廷成为某些宗教仪式和文艺演出中不可或缺的节目。
莱贡舞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名叫拉森的国王,他拐走了达哈王国的公主朗格莎丽,而后引起了双方的争斗。这个故事有点类似于海伦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在该舞蹈表演中,首先出场的演员先跳“奔特”舞,然后将鲜花抛向观众表示欢迎。主要演员有3人,其中2人扮演主人,1人为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