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营养革命Ⅱ
48809700000008

第8章 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令人担忧(2)

今天我们还敢吃什么?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1986年英国首次发现“疯牛病”,引起世界公众的恐慌,也敲响了世界食品安全的警钟。相继发生的欧洲“二 英”(dioxin)事件,比利时发生的可口可乐污染事件,法国发生的李斯特菌污染肉罐头事件,日本发生的大肠杆菌污染事件等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世界带来了恐慌。开放的中国也不例外,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包括:食品生物污染问题;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食品添加剂问题;食品中化学合成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问题;食品包装材料问题,如聚氯乙烯塑料致癌及油墨印刷铅污染等问题;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等。

瘦肉精事件令人“谈肉色变”!在今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更加严重。1998年5月,香港《东方日报》大幅面刊登了一则惊人的消息:香港居民17人食用大陆供港猪内脏,发生严重中毒,调查结果表明,猪内脏含有禁用药物“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曾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其对心脏的副作用大,故已弃用。但它可明显增加瘦肉率,一些养猪户掺入饲料中使猪不长肥膘,只长瘦肉。人食用瘦肉精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速,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特别对心律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患者有极大危害。因此,全球禁用瘦肉精做饲料添加剂。香港当局采取紧急措施,销毁市场上所有的猪内脏,限制大陆供港猪肉的输入。无独有偶,近两年在中国南方城市曾多次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

2006年9月13日起,上海多家医院陆续收治了300多例以心跳加速、手部发麻、浑身冒冷汗等疑似瘦肉精中毒症状的病人,他们大都是在吃了猪肉后发病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以来,全国相继发生18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700多人,死亡1人。

其他食品质量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广东有毒大米事件;江西、湖北等地发生在粮食制品中非法掺入非食用原料甲醛、二氧化硫以及工业漂白剂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事件;河北等地发生在火锅中加入罂粟壳事件;河南、青岛等地发生给大米添加矿物油及人工合成色素事件,以及病死畜禽肉和注水肉事件等,让人们大有“谈食色变”的感觉。

“苏丹红Ⅰ号”震惊世界!2005年2月18日,英国一次最大规模的食品召回行动,再次为食品安全问题敲响警钟。召回的导火线是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产的沙司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Ⅰ号”色素。这种色素最初是被加入辣椒粉中。这些沙司又卖给了大量食品厂商和超市卖场。“苏丹红Ⅰ号”对人体具有致癌性。包括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产品也牵涉其中,而被召回清单还在不断更新中。事件被英国媒体称为是自英国发生疯牛病以来最大的食品工业危机事件,由此引发了多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

中国在鸭蛋、腐乳、辣椒油等一些食品中也发现了“苏丹红”。2006年7月12日,轰动一时的“苏丹红”案在广州进行了终审判决,被告人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苏丹红”色素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现在人们“谈食色变”,就是因为我们的食品太不安全了!从瘦肉精猪肉,到含有“苏丹红”的鸭蛋、腐乳、辣椒油,人们真的不知道我们每天到底吃了多少有毒的东西到肚子里。

中国青年报2006年6月21日报道,中国1/3的儿童食品无营养。很多母亲为了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对超市里品种繁多的儿童营养食品格外青睐,甚至频繁购买当作孩子的零食。然而,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一项检验结果显示:在对114份标示有“儿童营养食品”的产品检验发现,其中1/3的食品根本没有营养成分,1/3的食品有营养成分但未能达到标签标示的指标。当儿童经常食用这些所谓的“儿童营养食品”时,就会导致营养缺乏,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并会导致各种儿童疾病的发生。

食品致癌要小心。请看下面易致癌食品“黑名单”:

1.腌制食物:咸鱼、虾酱、咸蛋、咸菜、腊肠、火腿、咸猪肉等,含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

2.烧烤食物: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

3.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

4.油炸食品:油煎饼、炸臭豆腐、油条、炸薯条等,含丙烯酰胺致癌物。

为避免“癌从口入”,上述食品要尽量少吃或不吃。选择正确的食物烹调方式对预防“癌从口入”非常重要。正确的食物加工烹调顺序是:生、蒸、煮、炒、烤、炸。选择生食是保证食物营养、避免化学毒素最好的方法。除了正确的食物加工方式外,在生活中更多地选择没有农药等化学物污染的有机食品是预防“癌从口入”的最重要选择。

谁来保卫我们的食品安全

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已经严重影响食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如何保卫我们的餐桌安全已为时髦的话题。能够到我们餐桌上的食品,需经过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从食品的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一直到存储、运输,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如何保卫我们的食品餐桌安全,主要应集中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 注意食品的变质污染,防止发生食物中毒。2006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报告596起,中毒18063人,死亡196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7起,其中大部分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食品变质污染而引起的。

2. 控制源头污染,注意农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污染问题。在种植养殖业要避免农药、抗生素、激素和禁止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和残留问题,注意重金属污染问题。大力推广有机种植养殖业是控制源头污染的惟一出路。

3. 严防假冒伪劣食品注入市场,提高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这对防止像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影响恶劣的食品卫生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4. 注意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转基因食品问题。由于大量食品新资源、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5. 关注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胺、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

以上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把好食品质量关;二是消费者的责任,你要为自己的餐桌选购优质安全的食品。

什么是餐桌上最安全最营养的食品?记住,不含农药、化肥,不使用激素、抗生素,不使用辐照,不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来的有机食品,是你餐桌上最安全营养的食品。

土壤和农产品中农药、重金属污染严重

中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灌溉用水、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14%、35%和20%。平均每公顷施肥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4公斤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公斤化学肥料,一些省甚至超过600公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目前,中国使用的农药中70%是杀虫剂,杀虫剂中70%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中70%是高毒高残留品种。

中国蔬菜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的比例为22.15%,部分地区超标比例为80%。农药对食物的污染像一只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随时可能将我们整体吞噬。在中国因食品农药污染而导致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其中发生较多的农药品种主要是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胺磷、久效磷、倍硫磷、百克威、抗芽威和西维因等。这些农药是通过抑制昆虫中枢神经中的胆碱酯酶,使之死亡而发挥杀虫作用的。但这些农药对人体内的胆碱酯酶也有抑制作用,它能阻断神经递质的传递,引起肌肉麻痹造成中毒。

中国滥用农药相当严重,为防止农药致癌或中毒,必须对农药进行严格管理,不得违反国家对农药使用品种、剂量和操作规程的规定;推广低毒农药;蔬菜、水果喷洒农药后到可以食用应有一定安全间隔期,严禁刚喷洒农药的蔬菜、水果上市。但彻底消除农药的惟一出路是发展有机种植和环保农业。

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极其严重。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受镉、砷、铬、铅等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公顷(占全国总灌溉农田面积的7.3%)。土壤污染已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百姓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地面水、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

海洋污染不容忽视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海洋环境总体质量持续恶化,赤潮、溢油污染事件频发,海洋似乎成了垃圾场。海洋奉献给人们的已不再是美味佳肴。中国海洋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令人触目惊心,被人类称为“母亲”的大海病得不轻!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对中国海域总体污染作出了“形势依然严峻”的判断,其中近岸约25%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海洋污染已对中国水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嗑药”的多宝鱼。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而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性。

赤潮频发。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盐是海洋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但过量排入将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甚至引发“赤潮”,危害生态平衡,破坏生物资源,损害渔业生产。严重时,赤潮也影响人体健康。由于中国近海营养盐污染和有机污染逐年加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海赤潮频发,1997~1999年3年间,共记录到较大规模的赤潮45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20亿元人民币。2006年中国海域共发现赤潮93次,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为41次,面积约14970平方公里。

近海溢油频发。2006年4月华南新闻报道,近50年,由于全世界海洋油类污染,已有1000多种海洋生物灭绝,海洋生物量已经减少了40%。“一群洁白的海鸟,落在一片布满油污的海水中,当挣扎地浮出海面时,美丽的羽毛顷刻脱落,痛苦地死去......”这样的画面,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人还只是在电视的国际新闻中看到,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我国海域已屡见不鲜。近年来,中国海域溢油事件屡有发生,据国家海洋局统计,从2001~2005年5年间,中国海域的吨级溢油污染事件就已经高达80多起。

目前中国严峻的环境污染状况,已构成对国人健康的严重威胁,对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有健全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更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必将导致人与自然的平衡失调。其结果不仅会引起健康问题,也会引起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发生战争。

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是食品污染的首要受害者?

二、食品安全的首要受害者——儿童

“大头儿”奶粉事件震惊中国

奶粉是流行的主要儿童食品之一,但谁曾想到在安徽阜阳,“奶粉”竟成了杀人元凶。据报道,从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阜阳已有13名婴儿因食用伪劣奶粉而先后死亡,100多名婴孩因此而患上了营养不良综合征,有的成了头大身小的“大头儿”。

阜阳“大头儿”事件震惊了中国,3.6亿儿童的食品安全问题谁来保卫?走进商场、超市、小卖店,形色各异的儿童食品让人目不暇接,各类膨化食品、炸薯条、果冻布丁、糖果......。儿童吃这些食品安全吗?有营养吗?回答是否定的!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组织还没有发育成熟,处理各种毒素的能力还很弱,比成人更容易发生各种中毒,其中农药残留对儿童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