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地位:中国文化企业30强主营收入首超2000亿
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日益融合,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其增加值大大超过其他产业,增长率也普遍高于经济总量增长率。按照国际通行算法,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需达到5%。《2013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曾表示,到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目前,北京、上海、湖南、广东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离不开文化骨干企业做大做强。2013年5月17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了第五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2013年30强企业总的主营收入首次超过2000亿元大关,达到2047亿元,比上届增长28%。在涵盖门类上,首次有工艺美术企业、新媒体企业和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综合性文化企业等入选。
通过“文化企业30强”的评比,反映出转制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企业各领风骚。30强企业中,2003年以来转企改制的企业共有19家,占总数的63.3%。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23家,占总数的76.7%,主营收入超过入选企业主营收入总和的80%。这反映了国有文化企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而民营文化企业入选类别和数量均有增加。此次入选企业中,民营企业有7家,占总数的23.3%,为历届最高,其中3家为首次入选,反映出近年来在国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下,民营文化企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文化龙头企业,30强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方向及整体实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届选出的中国文化企业30强从经济总量和规模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企业竞争力、影响力也都不断地增强。
在本届入选标准多项指标提高的情况下,入围企业总数仍达到了113家,较上届增加46家。另外,本届的30强企业中有24家企业来自上届的30强企业,占总数的80%,并且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6%。具体来看,包括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5家企业(其中,江苏省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数据还显示,五届“文化企业30强”来自17个地区。其中,北京上榜企业(次数)最多,达到44家(次);江苏、广东、上海、湖南等地区上榜企业(次数)也均超过10家(次)。
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6000亿元,维持18%至20%的年均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连年上升。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总额达2.1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3.77%。
2011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据有关专家估计,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其GDP比重5%的目标,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12年的数据显示,按省(或直辖市)排名,北京、云南、山东、湖南、福建等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经到达或超过5%。其中,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达12.3%。就城市而言,杭州、长春、西安、厦门、深圳、哈尔滨等城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均超过5%,杭州更是达到了13.59%。
目前,文化产业从“量”到“质”的升级转型已经开始,而升级就是一个选择和“优胜劣汰”的过程。《2013中国动画产业年度发展辑要》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原创动画产量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2年产量下降近15%。除了动漫产业“降温”外,文化企业上市、主题公园发展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也都在回归理性。据统计,截至2013年4月中旬,已经有18家文化创意企业撤回上市材料。
文化产业发展不同于一般产业形态,文化是一种积淀,是一种价值内容,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创意、创新和创造。与科技融合、与金融结合、与其他行业嫁接,与当地的特色资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文化产业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为此,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
“页岩气革命”:世界能源版图重构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页岩气,因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且碳排放少,已有掀起新一轮“能源革命”之势,其大规模开发不仅将改变全球能源版图,甚至会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大国兴衰:能源是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美国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1910-2003)在研究了公元1500年至1990年近500年间世界经济霸权的历史后,在《世界经济霸权》一书中总结出了“国家生命周期”理论,将“国家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即经济发展的成长准备期、经济迅速成长期、经济强盛期、高峰期、国力衰落期。
从国家成长的“长波段”分析,一个大国在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经济强盛期,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后,便开始“盈久则亏”,转而进入第四阶段——高峰期,它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从加速到减速,国力进入相对衰弱期。耶鲁大学着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MichaelKennedy,1945-)在《大国兴衰论》中认为,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经济生产力的下降和国际经济重心的转移,同时,由于国际承诺太多、军事费用过大,因而形成了帝国战线太长的现象,直到最后被完全拖垮。
亨利·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在《大外交》一书中称:“仿佛是根据某种自然法则,每一个世纪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智识与道德动力的强国依其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
对此,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乔治·莫德尔斯基(GeorgeModelski,1926-)将这种史学家感悟到的国家兴衰更替现象高度理论化,提出了国际政治发展的“长周期理论”。
根据莫德尔斯基对历史的总结分析,1494年意大利战争爆发以来的国际政治体系可分为五个周期,每个周期为100-120年,它们分别为葡萄牙周期(1494-1580)、荷兰周期(1580-1688)、英国周期Ⅰ(1688-1792)、英国周期Ⅱ(1792-1914)和美国周期(1914-?)。各个世界领导国的盛衰更替和全球战争的周期性爆发是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关注的重点。
世界体系处于无休止变动之中。16世纪,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过霸权国地位,17、18世纪又被英国取代。19世纪以后,随着中心区逐渐由西欧扩大到北美,英国霸权地位逐渐衰落,到20世纪中叶,美国成为霸权国。进入21世纪,美国霸权的衰落和中国国力的崛起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
当前,国际权力转移的话题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或者说进入21世纪伊始就已经出现,这种话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和复兴;二是美国在遭受“9·11”事件后世界领导力的下降。美国掌控世界的能力持续下滑,导致世界的权力越来越分散。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在《全球趋势2025:转变的世界》中坦言:由于新兴国家的崛起、全球化的经济及全球力量大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将在2025年变得面目全非”。“就规模、速度和流动方向而言,正在进行的全球财富和经济力量转移——粗略地讲是从西方流向东方——这在现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针对全球权力东移的趋势,美国不会坐以待毙。为此,奥巴马政府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
一只手抓对外战略,未来十年积极把外交、经济和战略资源的大幅投入锁定在亚太地区,防范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战略冲击,确保中美“战略再平衡”;另一只手则是抓国内经济发展,通过借助非常规能源的开发,推动国内经济的“再工业化”发展,以复兴美国经济、提升国内就业。
固然,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大国崛起无疑需要“能量”驱动,目前这种“能量”更多地来自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恰恰是中国崛起的软肋。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客观上对美国的霸权构成挑战,奉行“进攻性现实主义”理念的美国政策制定者不会袖手旁观,坐等中国挑战美国的地位,必然会充分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充分利用中国的地缘政治弱势,在中国周边国家为中国下“绊索”,牵制中国的崛起。
国家成长需要能源和资源驱动。国家成长好似“兔子定律”,当所有的“草地”都被瓜分完毕的时候,随着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爆发争夺“草地”的战争。
早在1973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曾直言不讳地说:“美国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7%,但是我们却享用着世界上30%的能源。这并不是件坏事,而是件好事。这意味着我们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拥有最高的生活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使用如此多能源的原因所在,希望永远都是这样。”
但是,美国已经失去了能源最大消费国“宝座”。2010年夏天,充斥着各大媒体的一条头条新闻称,“中国现在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使用的能源都要多”。这条消息之所以在西方媒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可能就缘于这位美国前总统对能源的使用和美国霸权及生活水平之间关系的“论断”。按照20世纪尼克松思想的逻辑,2010年夏天的头条新闻隐含了一个信息:在每年吞噬数万亿英热单位(编注:英热单位,即British Thermal Unit,简称BTU,1英热单位=1055焦耳)能量的竞赛中,被取代的国家就好像输掉了霸权和影响力的“世界杯”,也即中国在“能量竞赛”中胜出。
单纯从国家成长的力量来看,中国消耗一次能源的总量超过美国,预示着能源“转折点”的出现,即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能源竞争关系日趋“白热化”。或许,美国已经从英国能够连续保持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中的第三、第四两个周期的霸权中得到启示。从能源供给的角度看,如果美国能够实现“能源独立”并以此刺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那么美国霸权衰弱的局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逆转。相应地,美国霸权“生命周期”的长度也能够得以延长。更为重要的是,能源作为中国崛起的软肋,正是美国防范中国冲击、打压中国最容易下手之处。最为微妙的是,与赤裸裸的军事遏制和军备竞赛相比,扼住中国的能源“咽喉”更为隐蔽和婉转,既不会造成中美关系的正面冲突,又能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
横空出世:全球能源市场迎来天然气时代
能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能源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关乎地缘政治、国际外交乃至军事格局变化。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无不把能源问题的解决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致力于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以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眼下,一场悄然降临的“页岩气革命”开始对全球天然气供需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并引起全球对能源市场的关注。页岩气的开发,特别是美国页岩气产量的急剧增加,使这个大多数人还十分陌生的能源话题浮出水面。
页岩气是保留在生油岩层中的天然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与“煤层气”“致密气”同属一类,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