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指出,人们往往只看到治理污染的成本问题,却忽略了绿色产业能够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节能减排、绿色建筑、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例如,与其大量出口光伏电池遭遇国外反倾销“狙击”,不如在国内充分培育新能源消费市场,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机制大力推广新能源,于国于民都有利。
“要通过绿色发展,逐步协调好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让中国经济获得发展新天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建议。
以改革开放促进转型激发活力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根本的要靠改革开放。“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最核心的还是用好改革红利。现在遭遇的问题根源在于体制机制弊端,必须通过改革激发活力,而改革离不开开放。”张立群说。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简政放权,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完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真正放宽准入,破除行政垄断,实现让市场配置资源,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要加快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社区、村民自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李克强出任总理后一个月内,主持了五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改革是贯穿历次会议的核心主题词。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将转变政府职能列为新一届政府开门要办的第一件事;第二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2013年政府重点工作的部门分工,对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做出部署,要求力争有实质性进展;第三次和第四次常务会议分别部署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第五次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再次将深化改革开放列为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官方提出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已有多年,至今效果不佳。李克强上任后确实展现出改革的锐气和智慧,并在前任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削减政府审批权,规范财权,也确实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认真分析李克强的改革,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改革内容比较集中,没有全面开花,而是集中于政府的两大权力,即审批权和财政权;二是目标十分明确,都是要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关于审批权就是要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激发民间投资和社会创业热情;关于财政权,也是要向市场和社会分利,激发市场和企业的活力。改革专门集中于政府两大核心权力,便于集中力量和智慧,推进改革的攻坚、实现改革的突破。
沪苏浙粤率先打造“经济升级版”
李克强担任总理后首次出京考察调研选择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分量大的长三角区域,他不仅在这里全面阐述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路径,还希望长三角区域发挥基础雄厚、区位独特的优势,在改革开放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既走在率先发展的前列,又做出率先升级的表率。目前,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省市均已提出要率先打造经济升级版。
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中国经济升级版起示范作用
2013年3月29日下午,上海市举行市委常委扩大会,传达学习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和在三省一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书记韩正指出:“上海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要求,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科学发展的先行者,为中国经济升级版起到示范作用,必须大胆探索,通过扩大开放、创新开放的形式来促进改革,形成深化改革的倒逼机制。上海要以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发展,在这方面上海没有退路,各区县、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创新,市委、市政府支持各区县、各部门大胆试大胆闯。”
早在“十二五”初期,上海就拿出了经济升级的战略性指导意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2013年上海市两会上,市委书记韩正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开放是最大的优势,创新是最重要动力,人才是最重要资源。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就要以转型思维、创新理念、科学方法,看清优势、看透不足,按照中央要求、立足全国大局,做好“加、减、乘、除”这篇文章,为全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让人民群众得更多实惠。加,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全国的能力加快提升;减,就是进一步减少对重化工业、房地产业、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投资拉动的依赖;乘,就是行政效率提高、法治环境改善要有乘数效应;除,就是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清除“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产业。
2013年4月15日,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二季度市政府工作会议上指出,试点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事关上海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要以推进此项工作为突破口,以开放促改革,积极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同时要以服务贸易和总部经济为抓手,率先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上海开放型经济在新的起点上转型,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做出贡献。
江苏:“一个中心、两大动力、三个重点”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发展着重提出了“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2013年4月15日,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在江苏省工会十三大会场所做的经济形势报告中指出,目前,江苏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即经济总量较大,但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但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改善民生成效明显,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依然艰巨;生态建设力度加大,但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任务十分严峻。李学勇指出,要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必须坚持一个中心,强化两大动力,突出三个重点。坚持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化两大动力,就是把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突出三个重点,就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省委省政府将通过十项举措,贯彻落实这三大任务。同时,在实现路径上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优化城乡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优化分配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
在2013年4月25日召开的新一届江苏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李学勇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作为体量大、块头大的排头兵省份,在调结构促转型中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当前,全省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外需市场萎缩,倒逼我们深度挖掘国内需求巨大潜力,在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变化中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欧美等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倒逼我们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新兴国家加快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倒逼我们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要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谋求更大发展,必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化创新和改革两大动力,突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项重点,更大力度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努力建设创新型经济高地,在推进转型升级中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浙江:“四换”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
在长期面临人多地少、生产模式粗放、产业定位偏低的困局下,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加快转型升级,开辟浙江经济发展新格局。浙江省省长李强解释,推行“腾笼换鸟”,就是集中力量扶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推行“机器换人”,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减员增效;推行“空间换地”,就是集约用地;推行“电商换市”,就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提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说,“腾笼换鸟”说到底,就是要换来新的产业、新的体制机制和新的增长方式。而“机器换人”不仅仅是简单地取代或者补充人力,随着浙江经济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适应高端制造业发展,优化劳动力结构。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说,浙江下一步发展一定要发挥现实优势,转化潜在优势,培育新型优势,特别是要进一步把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创新活力叠加起来,形成多点给力、多元支撑、多足发展的新格局,充分运用政府“看得见的手”与价值规律“看不见的手”,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打造浙江经济的升级版。《浙江日报》发表之江平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是续写精彩浙江的必然选择,是共筑美丽浙江的重要路径。这一升级版,是浙江科学发展的新指向,是更高水平转型升级的再出发,是擘画“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大手笔。升级版的浙江经济应该是这样一幅图景:
让都市和城镇成为重要增长极。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首先要加快都市经济区的发展,让其引领经济发展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从而加快全省经济的转型升级;让“浙江制造”更多更快进入第一方阵。升级“浙江制造”,首先是存量升级,即传统产业从装备到“头脑”的升级。同时,升级“浙江制造”,更要做好增量文章,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其在浙江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明显提高,这是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极其重要的环节;让改革创新成为浙江发展的第一竞争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成为转型升级主旋律,在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招商引资、浙商回归、央企项目和校企合作中,更加突出对高新项目的引进,更加注重有效投资;创造更好环境,让更多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蓬勃生长,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势头;让更多浙江名品成为市场引领者。这个前提是产品的“脱胎换骨”,实现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角色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从低端市场到中高端市场的市场转变,从粗放经营到精细营销的模式转变;让美丽浙江更快走来。要持之以恒推进“腾笼换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坚持环保优先发展理念,守住守牢环保底线。让绿色家园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广东:以市场化改革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
广东,是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视察的第一站。总书记要求广东“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指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是总书记对广东的殷切期望,是十八大精神对广东要求的具体化,是广东今后工作的总目标。面对转型发展的“坡”与“坎”,广东这个排头兵要全力打造“升级版”。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印州认为,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位,作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如何打造广东经济的升级版?这是落实中央对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要求必须回答的问题。他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良好发展环境是实现广东经济升级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2013年1月广东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推动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这两个并重。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广东发展必须破解的突出难题,也是广东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
珠三角作为全省经济的主体和经济发展的引擎,必须牢牢抓住,以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为重点,推动珠三角经济一体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粤东西北要更好地与珠三角和周边地区对接与合作。一言以蔽之,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珠三角地区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加快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在加快发展中优化经济结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消费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强东认为,目前,广东挖掘内需潜力的瓶颈主要是收入增长慢,民企投资难,财政收支乱,税赋负担重等。因此,挖掘内需潜力,打造广东经济的升级版,必须从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的升级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