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区域发展与公共治理:未完的读书笔记
48880300000033

第33章 扩展与应用(9)

五、新体制下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应遵循的目标和原则

四川省国资委成立后,根据职能定位,对监管范围内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对新体制下如何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落实经营责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实行授权经营管理的思路

根据四川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实施授权经营采取分类的方法,即对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适当分类,针对不同企业选择不同的授权经营管理模式。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省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由省国资委将部分出资人权利直接授予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在授权范围履行相关职责,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二是部分过去由省级主管部门管理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由省国资委授权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并履行出资人职责,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三是原省级主管部门脱钩企业,可授权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持股或托管。

根据四川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四川省国资委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直接监管企业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完善,形成省属企业授权经营管理办法;二是选择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授权省级主管部门管理。

(二)实行授权经营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新的国资监管体制下,实行授权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省国资委与所出资企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理顺省国资委和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提高国资监管的效率,发挥企业集团在投融资、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做强做大国有企业,使之成为工业强省,推动四川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体制下实行授权经营管理,必须坚持合法性、条件性、适度性。遵循四大原则,即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培育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严格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

(三)实行授权经营管理的条件

按照授权经营管理的原则,在设定被授权经营企业应具备的条件时,主要应从主导产业、资产质量、经济效益、企业管理等方面考虑。从四川情况看,省属企业大多经营状况不是很好,法人治理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授权企业的条件,这样有利于防范风险,切实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选择授权经营试点企业时,企业应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一是基础性行业以及在竞争性行业中重点发展的省属企业;二是企业主营业务明确;三是企业资产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良好,连续3年保持盈利;四是企业资产质量较好,资产负债率合理,资本运营能力强,能够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五是企业内控制度完善,投资决策制度健全,董事会、经营班子有较高的决策能力和经营能力。

六、新体制下四川开展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的探索与实践

2007年,省国资委启动了新一轮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工作,制定了授权经营试点的原则、条件和程序,选择了3户省属企业开展试点。通过与试点企业董事会签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责任书》的方式,将部分出资人履行的权利授予试点企业董事会。试点企业董事会行使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承担授权范围内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并接受省国资委的监督和考核。

国资委究竟应该授予企业董事会哪些权利,承担什么义务,这是当前授权经营的难点,也是授权经营的核心问题。从方向上看,国资委面对情况各异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不应该靠行政审批,而是应当通过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企业公开生产经营信息和完善业绩考核制度等手段进行。因此,涉及企业投融资、预决算等国有资产经营过程中的权利,都应尽量放到企业,但国资委必须履行审计监督权利,企业也有义务及时报告相关情况。从四川的实际看,省属企业的情况差异较大,目前要确定相对统一的授权内容还很难,现实的选择是在实践中根据企业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等,在授权经营责任书中具体规定所授权利和承担的相应责任。目前试点阶段的授权,主要是授予企业在享有本企业《公司章程》规定的权利外,还可以享有部分投资规划、资产处置等出资人履行的权利。

(一)对授权经营试点企业的考核监督

要保证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取得成效,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目前对授权企业的考核监督,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将授权经营考核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根据《四川省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责任书》,对试点企业董事会进行年度考核和授权期限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2、试点企业董事会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或考核等级在B级以下的,按照《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责任书》的规定提前解除授权。三年授权期满,董事会未能完成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也就是说没有完成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任务的,不再对其授权。

3、在授权期间,试点企业董事会由于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损失,或者在下一授权期内形成不良资产的,表决同意的董事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4、国资监管机构通过外派监事会以及统计、稽核等方式,对试点企业的财务活动、国有资产运行情况和董事会行使授权经营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授权管理

根据省国资委“三定”方案,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属省国资委监管的范围,但实际仍有大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由省级部门在管理。随着出资人的明确和逐步到位,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主体已发生了变化,原省级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定位已不适合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必须重新明确国资委与省级各部门及企业的关系。但由于这些企业行业特殊,政策性强,与主管部门关系紧密,从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考虑,省国资委必须要探索出适当的监管方式,既要落实保值增值责任,又要保持企业的发展稳定。

根据四川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实际,对文化、交通、监狱系统的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省国资委可以对其进行授权或委托管理,但其绩效考核和年薪制的确定由省国资委负责,省政府同时向其派出监事会以加强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省国资委保留对这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审计、稽核、派出监事会等监督权利。被授权的省级部门按照国家、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授权管理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负责监缴国有资本收益。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在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实践中也有各种不同的模式。本文更多是从操作的层面对授权经营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推进工作的开展。一些暂时难以理清的问题,可以通过实践使之进一步明确清晰。当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国资监管方方面面工作,在探索实行授权经营管理的同时,需要统筹兼顾,相互衔接,研究和处理好相关配套问题。

(修改时间:2007年11月20日)

主要参考文献:

1、左长青:《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的思考》,载《经济纵横》1994年12期;

2、冯正江:《关于完善授权经营管理制度的法律思考》,载《贵州法学》2005年第10期;

3、陈丽洁:《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积极作用和局限》,载《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第13期;

4、董惠江、严城:《对“授权经营”的重新审视》,载《光明日报》2006年1月14日;

5、罗清和、温思美:《21世纪深圳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制度创新——兼论国有资产三级授权经营制》,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年第1期;

6、马文俊:《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授权经营”的思考》,载《江苏交通》2003年第7期;

7、王利民:《国有企业授权经营管理的思考》,载《企业管理》2005年第6期;

8、吴炳贵:《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载《沿海企业与科技》2000年第4期;

9、刘铭春:《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现状及对策》,载《会计之友》2004年第9期;

10、黄洪敏:《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的若干建议》,载《福建论坛》2003年第3期;

11、胡捷:《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2、徐云庆:《完善国有企业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两点思考》,载《浙江统计》2001年第8期;

13、黎玉:《国资委与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关系初探》,载《商业研究》2005年第13期;

14、任治俊:《财产权利与制度创新——以国有财产为例(1986-2000)》,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蒋乐民、刘贤沛、李晓丹:《国有资产管理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河北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所编:《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谢次昌:《国有资产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第12篇:高等院校学生忠诚度的维持和提升

——一个基于短期非学历教育视角的观察与思考

内容提要:文章以短期非学历教育为视角,以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为背景,在概述员工忠诚度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将员工忠诚度理论扩展应用到高校学生的忠诚问题,并从理论、案例和经验等方面做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高校学生忠诚度维持和提升的途径及方向,总结出了一个简易的高校学生忠诚度数理图式。

关键词:教育 高校 学生 忠诚度 模型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客观要求。树立终身学习思想,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正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终身学习,自觉学习正在成为国人的理性选择。在开展终身学习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当然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脱产学习和不脱产学习,在职学习和非在职学习,自己学习和接受培训学习,通过学校学习和通过网络学习等等。在众多学习的方式方法中,到学校接受教育和培训,无疑是其主要的方式。在接受学校教育培训中,还有接受学历教育和接受非学历教育之分别。

在当代社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非学历教育,可能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可行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长期的和伴随终身的学习方式。毕竟学历教育相对于终身教育来说,是短期的和暂时的,而且是有条件和准入限制的。在接受学历教育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入门准入考试等方式,相对稳定而且是比较长时间的在校学习,并经过严格的修读相关课程和学分,考试考核合格才能准予毕业,然后走向社会和工作单位。相对于学历教育而言,非学历教育则在资格审查,入学准入,学习时间,甚至包括在校时间,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方法等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不同。一个总的差别可以认为是要求下降,时间缩短,入门容易,学习压力较小,结业宽松等等。可以认为这恰恰是在职和短期的非学历教育之特点。

在开展短期非学历教育过程中,提供培训教育服务的高校和接受培训服务的学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种关系与接受学历教育服务的学生之间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相对于学历教育而言,非学历教育者,在对实施非学历教育机构——母校之态度、情感、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普遍说来会较之学历教育者为低。可能在比较个别甚至极端的情形,短期的非学历教育者,可能还比较缺乏一种母校情结,缺乏一种对母校的忠诚。不管怎样,差异肯定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学生对母校的忠诚度可能要高一些,有的则可能要低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就面临一个问题或难题,那就是提供培训教育的学校,对接受培训教育者是否存在某种法律或者道义上的责任和义务提供培训教育的学校和接受培训教育的学生之间有没有忠诚度一说这种忠诚度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是当然的还是偶然的提供培训的学校要不要培养短期非学历教育者对母校的忠诚度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忠诚度这正是本文试图要回答和探讨的问题。

二、忠诚度理论及其拓展:一个文献概述

这里所说的忠诚度,全称应该是学生忠诚度,指高校学生对母校的忠诚度。显然,这里的忠诚度概念,是借用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形成的企业或公司独特的“忠诚文化”和员工忠诚度理念和思想。员工忠诚度问题已发展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学术前沿。